?

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淺論

2016-05-30 16:59黃艷玲
決策與信息·中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高職

黃艷玲

【摘要】高職學校的存在是為了給社會培養更加高素質的人才、更加適應社會職業需求的人才,所以在進行高職學生教學的時候,要盡可能的進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可以更好的實現對于適應社會學生的培養,有效地提高高職學生就業能力。

【關鍵詞】高職;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一、職業核心能力

(一)職業核心能力概述。職業能力包含了職業特定能力、職業核心能力以及行業通用能力,其中職業核心能力是職業能力的核心,是綜合性的職業能力,是每一個行業都離不開的能力。在職業核心能力中不僅包含著職業需求的基本能力,還包含著各種專業崗位以外的其他能力,所以職業核心能力可以適應各種行業的發展,并不僅僅是指一種知識,更多的是可以使人受用一生的能力。在職場中,職業核心能力是職場人發展所需要的重要能力,是企業中人力資源培訓和開發的重點,也是現階段我國社會企業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向。

(二)職業核心能力現狀。在很多學校對于職業核心能力關注較晚,所以很多人對于職業核心能力并不了解,但是從2000年開始,國家開始重視在高校中進行職業核心能力的教育,希望可以更好的為社會培養出專業型的人才,教育部也在2006年發布了相關文件,希望可以在高校教育中樹立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意識,在不斷地滲透中達到發展的目的。

二、高職院校中進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重要性

職業核心能力作為可以影響人們一生的重要能力,其在職場以及所有社會活動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其普遍性以及可遷移性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適應社會,并且在職業發展的過程中,職業核心能力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滿足社會需求的變換。

(一)符合高職教育改革的需求。在高職教學中,有些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社會企業的需求,所以對于高職教學進行改革迫在眉睫,對于學生的教育是為了給學生更好的未來,為了給社會帶去更好的發展,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對于社會企業需求進行調查,以滿足社會需求為目的對于高職教學內容和模式進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的就業率?,F階段的社會中,對于職業核心能力的需求越來越多,所以在高職的教學中進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更加適合高職院校教育改革方向。

(二)體現了終身學習的理念。在能力至上的二十一世紀,學歷已經不是證明能力的主要證明,只有自身具備的技能才是促進個人、社會發展的核心關鍵,所以職業核心能力的出現,可以在學習中不斷地對于學生進行自我完善,并且只要學生掌握了職業核心能力的重點,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不斷地進行自我學習,所以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理念的形成。

(三)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職業核心能力是一種多方面的能力,不僅適用于職業發展,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十分適用的能力,所以在學生畢業以后的不斷自我學習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提高學生在時代變換中的立足能力,提高學生競爭力。只要掌握了職業核心能力基礎,就可以將其應用于生活各個方面,從而實現全方面的發展。

三、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核心能力開發是重中之重。核心能力開發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長時間的共同合作,核心能力的開發需要政府、學校、大學生、就業部門和培訓機構等的大力支持,而不是僅僅依賴考核發證機構提供的培訓。而目前來看核心能力課程開發缺乏系統性。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如同培養專業技能一樣,應通過一系列課程來實現。而且還需要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加強有關能力的培養。但真正把職業核心能力納入能力目標體系,并通過教學設計與實施來實現教育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缺乏足夠的高素質培訓老師。職業核心能力培訓的教師與專業課教師要求有所不同,他不僅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而且還需要了解其它相關專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培訓與測評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三)盡快形成社會各界對該項目的認識。國家職業核心能力項目負責人李懷康用《劍客》表達了期望職業核心能力項目的開發和推廣。我國社會已經進入了嶄新的發展階段,市場對人才需求突顯,人才已經成為企業和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而面向所有職業人的核心能力正是實現國家宏圖偉業的關鍵因素。經過幾年的發展,社會各界已經開始慢慢了解、欣賞、實踐,發展的速度日新月異。當然,該項目的社會認知度依然不高。教育機構、行業企業、個人應該積極行動起來,達成共識,認識到這是利國利民的一件好事。

四、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對策

(一)政府發揮主導作用。政府應重視職業教育在國民教育體系中的作用,在推動職業核心能力開發工作中承擔起應有的職責。而且政府部門應做好職能轉變,以利于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政府對于職業教育的管理還應該站在宏觀的角度,高度關注職業教育的發展。政府應加大對職業核心能力開發的指導。目前,我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職業技能鑒定中心代表政府為我國的職業核心能力開發體系的初步建立已做了一些努力和嘗試。

(二)院校應構建新型的課程體系。眾所周知,職業核心能力的養成不同于一般的職業能力,這不是一門技術,而是應用某種技術方法去做事的能力。最佳的途徑應該是通過各門課程的教學滲透來實現,核心能力的養成不是知識的獲取,而是個體行為發生轉變,但這個轉變是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種長期的外部氛圍引導、激勵他。多渠道多角度滲透式進入所有課程,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構建新型的課程體系,以學生為中心,能力培養為己任的教學理念就顯得格外重要。

五、結論

社會需要可以適應社會規則的人才,企業需要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員工,所以在高職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承擔著很大的重任,如何確保高職學生在走入社會之后,可適應社會企業的需求,是高職教師在教學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對于高職學生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更好的實現對于高職學生的培養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國高職學生的就業率。

參考文獻

[1]張少蘭.人本主義教育思想觀下的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J].教育學術月刊,2010(11).

[2]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辦公室.全國職業核心能力認證(測試大綱)[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職業核心能力培養高職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基于高職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校企合作社團活動的設計與實施
淺議中職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基于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高職管理學實務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核心能力發展探析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