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

2016-05-30 22:39王利東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教材資源思維

王利東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科,要讓學生在愉悅、寬松的教學環境中熟練地掌握和應用,教師必須通過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利用現代教學技術、開展數學實踐活動、發揮校園環境優勢等要多方面的努力才能實現。下面就我在課改下的教學實踐,談談培養學生在各種場合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一些看法。

一、挖掘教材中的創造性因素,培養創新意識

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主要的課程資源,但它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新教材遵循了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從學生興趣與經驗出發,具有多樣、有趣、富有探索性和開放性的特點,新穎實用。利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主動地探索知識的規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面對教材這一最要緊的課程資源,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由 “教教材”變“用教材教”。

1.利用知識點,激發創新意識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直觀是一種發展觀察和發展思維的力量,它給認識帶來一定的情趣色彩?!蔽艺J為教材只是學習的參考和依據,教師決不能照本宣科,要敢于大膽處理教材,針對資源來源的不同,有選擇地利用,既授予學生數學知識,又深入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有利于進行創造性思維訓練的知識點,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設計一些感性材料,為學生的創新架橋搭梯。如在教學過程中,我利用小學生對形象逼真、色彩艷麗、栩栩如生的動態圖畫、卡片、實物或生動的語言描述感興趣的特點,讓學生通過觀察,在色彩鮮艷、富有兒童圖畫的情境中主動思考、在實踐中理解意義。他們的思維被激發,從而增強了求知的欲望。

2.超越教材,培養創新意識

教科書一直是學校數學教學的主要課程資源,同時也是學生學習知識、進行思維活動、發展探索能力的重要依據,但不是唯一的課程資源。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能滿足于學會讀課本、理解教材,還應根據教材,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發展他們的聰明才智,培養創新意識。于是,我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一重要資源,適度引入開放題。開放題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創新教育的切入點。所謂開放題是指那些答案不唯一,并在設問方式上要求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探索的數學問題。

二、利用現代教學技術,培養創新思維

《標準》要求學生從第二學段起使用計算器,以處理繁雜的運算,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探索性、創造性的數學活動中;鼓勵把計算器和計算機作為學習新知識與解決更為廣泛的實際問題的重要工具;鼓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在增加師生互動、形象化表示數學內容等方面的優勢,以改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增進學生對數學的理解,最終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而新教材具有立體化教材體系的特點。因此,我重視新技術對數學課程的影響,發揮其優勢,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1.利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創新思維

數學學科的特點是邏輯嚴密、抽象思維,數學教學過程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重要是能力的培養過程。尤其是計算機即將走進考場的今天,純計算的數學問題被逐步淡化,重思維過程和創新能力的特點顯得越發突出。多媒體技術具有圖、文、聲、像、影并茂的特點。借助多媒體技術,根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設計感性課件,把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把靜止的圖象動起來,更加具體的反映數學思維過程,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靈感、開拓學生創新思維。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只靠掛圖或黑板作圖又難講解清楚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景,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及時有效的反饋,將知識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通過知識形成過程的充分展示,培養了學生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激發求知欲望。

2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網絡資源正異常突起,網上充足的信息可以使思路更開闊,多媒體強大的模擬功能可以提供實踐或實驗的模擬情境和操作平臺,網絡便捷的交互性可以使交流更及時、開放。因此,我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鼓勵學生合理選擇和有效利用網絡資源,從而增加和豐富學生生活經驗。

三、開展數學實踐活動,培養創新能力

1.課內實踐活動

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師生雙邊活動是這種認識活動特殊性的表現之一。教育部《關于我國數學課程研究的初步設想》指出要通過數學改革,努力實現師生關系的民主與平等,改革單純教師講、學生聽的“注入式”教學模式;提供給學生觀察、操作、實驗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通過學習者群體的討論與交流,進一步歸納、驗證,形成數學結論,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數學活動經驗;通過學具的操作,加強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讓學生大膽發問、質疑,共同制訂解題計劃,選擇適宜的思維方向和策略;通過這些思維方向和策略的運用,不斷解決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經驗的矛盾、教師講解與自覺理解的矛盾、同學之間新知識理解水平差異而產生的矛盾,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地位。

2.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發揮課程資源優勢,安排學生從事課外實踐活動“問題解決”是當今國際數學教育發展的趨勢,在教學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去。用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與創新精神。在課外活動小組中,我根據學生的認知特征和生活經驗,向學生提供一些閱讀材料,內容包括數學在生活中的運用、趣味數學、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拓展性知識等,并由學生選擇閱讀,用來拓寬學生的學習領域,激發學生學數學的樂趣。還鼓勵學生參加奧數競賽。

學校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主渠道,只有充分發揮這一主渠道的作用,才能把學校教育開創出一個新天地,才能造就適應當今社會知識經濟時代對大量創新型人才的要求。因而我認為,教師也應與時俱進,要站在社會發展的高度,以時代的特點為背景,以現有的教育教學理念為起點,在教學中把教材外的自然、社會、人文轉化為課程資源。引導學生在自然、社會廣闊的天地里不斷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

猜你喜歡
教材資源思維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思維跳跳糖
教材精讀
基礎教育資源展示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一樣的資源,不一樣的收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