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2016-05-30 23:49李萍萍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家園習慣常規

李萍萍

常規教育在幼兒一日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模仿能力也比較強,不管是接受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比較的快,然而壞習慣一旦形成了就很難再矯正過來了,這就需要我們老師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常規,改掉壞習慣了。做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在平時管理中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方法,強調讓每一個孩子都受到充分全面的教育,關心每一個孩子,使每一個孩子的主動性都得到充分發揮。那么,如何有效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規?

一、創造融洽的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學與管理的前提。平時,我比較喜歡和孩子們“瘋”到一起,拉著衣服開小火車,做他們喜歡的游戲和想做的事情,通過與他們的交談和眼神交流來了解他們,發現他們成長的需要。我知道,只有真正地走進他們的心里,我的教育才是成功的,為了這個我也在更加努力。

二、重視孩子的習慣養成

小班的孩子初涉社會,很多家庭的成分在身上,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難以適應自理的日子,到了幼兒園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首要的,通過學習與實踐我深深地體會到,有著良好習慣的班級是多么的優秀與便于管理;良好的秩序不僅能保證課程教育的順利實施,更能大大地降低常見事故的發生。孩子們不爭不搶、不打不鬧、不抓不咬,老師還有什么可累的,當然這是個不小的工程,需要老師的耐心教導和日復一日的訓練養成。還有很多,如良好的用餐習慣、良好的喝水習慣、良好的睡眠習慣、良好的語言習慣等,這都要靠老師平時的仔細觀察與發現總結。例如:玩大型玩具時,也是先讓幼兒想一想,這么多的小朋友都要玩,哪些事情很危險,是不可以做的呢。雖然孩子們講述發言的時間占用了玩玩具的時間,但卻有效地使孩子們掌握了玩大型玩具的常規要求,而且,記得牢,很少有孩子會犯規。避免教師的過多指揮和干預,讓幼兒明白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使各項活動互不干擾、有序地進行。

三、樹立孩子的主人翁意識

讓孩子有機會參與班級的創設與管理,讓他親身體會到形成一個班級的不容易:打掃衛生,裝飾教室,管理小朋友,適時體會一下老師的辛苦,使他能更珍惜勞動成果和體諒老師。

四、重視孩子的個性化教育

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個有思想、有個性的孩子,而且他們每個人的個性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在平時的教育過程中,我非常注重孩子的個性差異,針對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等特點來開展教育工作。

五、加強家園聯系

幼兒園的班級管理是離不開家長的理解、支持和參與的。于是,我們在日常的管理過程中,嘗試利用家長資源進行班級管理。利用家園橋、家園聯系手冊,QQ群等平臺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心得;平時我比較注重和家長的語言交流,為了保證班級管理的順利進行,取得最佳效果,在學期初召開了家長會,在家長會上向家長介紹我們將要開展的一些工作、家長將要配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園合作的重要性等,讓家長了解到,只有家長切實地參與,才能促使幼兒身心和諧地發展,才能使我們的班級管理得更好。另一方面,家長在了解了我們的常規工作后,很樂意參與我們的教育活動,幫助孩子搜集相關的學習資源和區角材料,這樣既方便了我們的教學又節省了我們的財力。

猜你喜歡
家園習慣常規
將大自然帶進室內的家園
家園
常規之外
尋找失落的家園
上課好習慣
緊急避孕不是常規避孕
當你不喜歡,你就不習慣
你總要習慣一個人
好習慣
綠家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