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開展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教育的研究

2016-05-30 01:12王國祥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家長學校孩子

王國祥

三結合教育盡管在我國早已被提出,被許多教育者作為課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究,也被人們接受和重視,但是目前的教育現狀仍然表明,這三方面互動交流在多因素上的錯位問題仍沒得到有效解決。我在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問題后,受校信通的啟發,從而提出有效解決以往出現在三結合教育中的瓶頸問題的方案:利用現在互聯網的普及創設“三結合教育網站”。

我們通過分層隨機抽樣調查研究,了解學生、教師、家庭及其他身份社會人對三結合方面的認識及看法;通過查閱資料了解目前國內外對“三結合”教育的研究現狀及特點。

一、對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現狀的現狀調查

我們選擇及設計了分別針對在校學生、學生家長、學校管理者及教師、社會上其他人員等的調查問卷。

二、對家庭、學校、社會教育現狀的弊端分析

1.學生與家長溝通存在較大問題,二者之間不能平等地進行有效、深入地交流,大部分家長只關注學習成績,對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夠重視,也不了解孩子在思想上存在困惑和迷茫,更談不上給予有效的幫助和指導。

2.學生在校主要是學習文化課,課外活動和集體活動很少。由于種種原因,班集體從沒有集體外出參加野外活動,不能從活動中相互影響,缺少與人深入溝通的機會,缺乏同學和朋友之間的相互影響和幫助,因此同學們缺少協作和團隊意識,班級凝聚力不強。

3.學生在假期時間,除了做作業,上輔導班外,其他社會活動很少。很多家長反對學生參與假期社會活動,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往往只是看升學率,并且家長認為只有上大學才是唯一出路,減少了學生參加假期社會活動的機會。同時由于社區經費和人員緊張,社區活動較少,社會對青少年的教育正面影響有限,負面影響較大。

4.家長整體文化素質偏低,對孩子教育辦法不多。從調查統計看,家長主要是低學歷、一般收入的工人居多。由于文化水平偏低,再加上工作繁忙,教育孩子有心無力。文化素質偏低的家長的教育方式大多是簡單粗暴。

5.家長對孩子了解不多。很多家長常常忽略了孩子在高中這一階段的特點,依然用老眼光看待孩子,用老方法處理問題?對孩子表現出的厭煩情緒,大部分家長不是找原因想辦法如何緩解,而是采取反復說教,甚至粗暴干涉的措施,結果治標不治本。

6.由于人們對教育的不正確認識,家庭對學生教育仍然存在一定誤區。家庭對學生的教育存在的誤區,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一切家長說了算,不容孩子辯解;②對孩子無底限的溺愛;③對孩子不聞不顧,放任自流;④重智育,輕德育,只認分數。

7.學校對“三結合”的機制和措施不健全、不夠完善。從調查中發現,很多教師并不清楚學校德育教育機構的構成,也難免造成部分工作開展得不夠到位,措施不得力,成效不明顯。對于大多數班主任來說,杜絕學生繼續犯錯的兩大法寶就是:請家長和交到學校政教處。而對于家長來說,和學校交流的機會往往是學生犯錯的時候,或者是考試后的家長會,而這些時候往往是被動地聽,而不是主動地交流。對于學生犯什么樣的錯誤才需要請家長,或是交給學校,廣大教師并沒有統一的認識?,F實中缺乏的是溝通,特別是有效地溝通。對于學生的教育,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共同努力。

8.沒有充分發揮學校在“三結合”教育中的主體作用。學校是少年兒童成長和發展的主要的決定因素。然而,在面對學生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時,大多學校未能更好地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更缺少與教育對象面對面地溝通交流;只有學生在校出了問題,犯了嚴重錯誤時才去家訪。

9.從學校教育整體來看,輕德育重智育、輕社會實踐重課堂知識的現象依然存在。盡管素質教育已實行多年,不少人依然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抓學生的文化成績,而忽視德育工作,只注重課堂上的知識傳授,而忽視社會實踐的育人功能。課堂上講知識很多很多,而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習慣養成等相關的知識卻是完全或相當大部分的教育內容都忽略掉了。

10.學校德育教育的手段、形式、方式方法還比較單一。大多數情況下,學校里的思想教育采用的不外乎是開會、談心、訓斥、請家長等方式,辦法偏少,形式老舊,并且大多為學生所熟知,對學生沒有什么震懾力,沒有什么新鮮感,極易引起學生反感甚至讓學生蔑視。

11.德育方面的理論學習和研究深度與廣度都還不夠。在如今的升學教育的現實中,學校和底層教育行政部門評價教師的工作,就是以教師所教學生的學科考試成績為依據,已經是客觀上絕對的主流教育評價,對教師的德育工作的評價實際上幾乎是忽略的。德育教育評價的缺失,使得教師在校內外激烈的分數競爭中淡化和放棄了真正的德育教育,導致豐富多彩的教育變為我們今天的單調冷酷的分數教育。教師不再是為教育而教育,而是為分數去教學;學生不再是為興趣和理想而讀書,而是為分數去學習。教育扭曲、變質了。

12.人們對社會教育不夠重視。大多數人對社會教育的作用認識不清,認為孩子還小,不會與社會有直接關系,因為社會教育的作用有隱形性、長效性,不能立竿見影。相較于傳統的狹隘的思維模式,網絡這種跳躍式的、綜合性的思維方式,更有利于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拓寬學生的思路。然而互聯網上接受和傳播的信息具有隱蔽性,有很明顯的負面作用,它有可能引起中學生道德意識弱化、社會責任感下降;另外在虛擬世界漫無目的地游走會,影響青少年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注意力,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從最近的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加的現象可見一斑。

13.有些社會教育機構把不好關。目前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在個別領域歪風邪氣還在不同程度地盛行,很多不正常的現象沖淡了正確教育的作用,影響著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削弱了學校與家庭教育的力量。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際運行,我們對所提出的三結合教育平臺有了更全面的認識,現客觀的總結如下。(1)利用龐大的群體優勢,使班級內部的聯系更加擴大、緊密;(2)利用網絡平臺可以使各相關主體間地位更加平等,有利于發揮各方特別是家長的主動性;(3)有利于資源共享,家、校、社高效互動。

猜你喜歡
家長學校孩子
家長日常行為規范
我心中的好家長
學校推介
家長請吃藥Ⅱ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孩子的畫
近8成家長不認同只要學習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I’m?。睿铮簟。纾铮椋睿纭。猓幔悖搿。簦铩。螅悖瑁铮铮?!我不回學校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