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學習課堂的實踐

2016-05-30 09:56武麗穎
雜文月刊(學術版) 2016年2期
關鍵詞:高中歷史自主學習實踐

武麗穎

摘 要:采用自主課堂的教學模式是為了培養學生們能夠進行獨立思考,啟發他們的學習思維,強化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的,它是極為重要的一種教學模式?;诖?,本文對高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學習課堂的實踐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自主學習;實踐

當今教學研究中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自主學習,它作為新課程中極為重要的一個課程目標,是非常受大家關注的。自主學習其實就是一種學習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有很大的幫助,還成為了學生畢生發展以及終身學習的基礎。因此,在當代嚴峻的教學形式下教師要特別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這樣他們才能不斷的跟上時代快速發展的腳步。對歷史教學也不例外,為此,本文就對高中歷史教學中“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深入研究,希望能夠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熱情

興趣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積極認識傾向,它推動人探求新的知識,發展新的能力。只有對于所學知識感興趣,才能使學生發自內心地愿意在歷史課堂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在課前首先充分做好準備工作,課堂中要把每一堂課講得生動,讓學生學懂弄通,使其對你所講授的課程感興趣。如何將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大化的激發出來呢?首先要在導入新課上下足功夫。導入新課這一環節對于堂課是否成功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老師要在開始的導入新課環節就將學生的目光吸引過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是課堂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形式多樣。妙趣橫生的導入語完全能將學生和教材間的距離縮短,這樣學生也會有渴望學習的積極心理暗示產生。比如在講解相權削弱和皇權加強時,就可以給學生展示在我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皇帝以及丞相,就像明太祖朱元璋和胡惟庸、唐太宗李世民和魏征一樣,還要簡單的給學生介紹他們間的關系。正是因為學生對其是有了解的,還想進一步的挖掘,這時課堂氣氛勢必會活躍起來,大家也會融入到教學內容中去。

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討論是學生進行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體現了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原則。進行合作來討論學習,鼓勵學生之間進行合作和交流,創建一個活潑輕松的合作環境。這些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生涯或者是人生道路都是頗有益處的。教師就應該給學生營造一個輕松的課堂氛圍,鼓勵著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這樣他們也可以各抒己見,在互相的啟迪中對于思維的深刻性也是一種提高。比如在講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這一課時,就可以設立一個問題情境:“如果你是朱元璋,在面對當時那樣的政治狀況時,對于丞相制度的取舍你是怎么看待的?”這時課堂氣氛會活躍起來,就好像真的身在那個朝代,以朱元璋的身份進行思考,甚至會有學生真的融入進去,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思考分析,認為那就是加強皇權后必然產生的結果,這個闡述是非常準確的。當然,學生會受到個體差異和認識水平的限制,其所持的觀點以及思考結果可能不是很科學、合理,但教師要從中總結出較為合理的緣由,還有給予學生一定的肯定。這樣學生也會自信起來,可以感受到成功的愉悅,今后還會參加辯論。

三、遷移訓練;檢測反饋

如果對于自學綱要和學習目標設置合理,學生就可以進行自學、教師講解和討論,他們會對知識點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掌握所規定的內容。當到達這一階段,若學生還沒能對所學的技能和知識熟練的掌握,這就意味著他們并沒有真正的理解所學的知識內容,所以就要通過系統的學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設計好變式訓練,引導著學生進行遷移和概括。有時,還要設計有難度的題目,一步步的深入,這樣學生也會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對于練習的形式可以是五花八門的,可以設置為選擇題,或者是問答題。在學習了工業革命的影響后,對于工業革命的后果可以設計幾個問題,以此指出在19世紀70年代前政治領域中世界有哪些進步的歷史潮流,并舉例說明。學生通過這個問題會對本課內容有更為深刻的認識。在練習時,老師可以酌情對個別學生進行指導,特別是那些存在問題的學生。要做到在課堂上反饋矯正,不留問題,對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培養。

四、歸納總結;構建體系

進行課堂小結就是要讓學生對之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在學生的認知結構中呈一種系統化有機的知識體系。為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能有很好的發展,對其評價能力和獨立總結的能力進行培養,學生可以做課堂小結,之后教師可以作適當的補充糾正??墒窃趯W生自主學習的時候,并沒有掌握課堂小結的方法,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習慣,這時教師就要對學生加以引導,提高其總結能力,隨后將課堂總結慢慢的交給學生來完成。通過做課堂總結,可以對學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的完善,將學生自主潛能充分的發揮出來,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經過觀察就會發現,當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時,就會學的好;當學生能做到學以致用的時候,就會學得更好;而當學生可以主動參與到探究創新中時,就會學到最好。所以,對于教師來說就要對教學模式、小組的探究活動以及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精心設計,可以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來,讓學生擁有學習的主動權,視學生為主體,而教師為客體,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強化。

參考文獻:

[1]馮長運,李明海主編.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魏瑞霞.構建“自主學習”教學模式[J].山東教育,2001,(07).

猜你喜歡
高中歷史自主學習實踐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