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拓展民生保險的路徑研究

2016-05-30 20:55王春明
中國經貿 2016年15期
關鍵詞:拓展存在問題

【摘 要】本文在分析民生保險的涵義和特征的基礎上,查找出當前民生保險實施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指出拓展民生保險是貫徹落實保險新國十條的具體舉措,提出要在推動地方政府重視、實施民生保險保本微利、建立民生保險專業團隊和提供高效優質服務等方面下功夫,努力達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滿意的目的。

【關鍵詞】民生保險;涵義和特征;存在問題;拓展;路徑

保險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應對和管理未來不確定性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保險新國十條更是把保險從行業意志提升到國家意志的高度。保險業從誕生伊始就形成扶危濟困、團結互助、推動文明進步、崇尚倫理道德的特質。保險業采用商業化的運作手段與經營模式不應泯滅其天然具有的扶危濟困和以人為本的基本屬性,使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得益彰,因此保險業應該也必須在民生保險方面發揮社會管理功能,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民生保險上下大功夫增量擴面,努力達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滿意的目的。

一、民生保險的涵義和特征

民生保險是指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基于社會管理和提供公共福利職能,全額或者部分出資購買的廣覆蓋和普惠性的商業保險,是準公共產品,是政府發揮保險功能解決民生問題的一種方法和手段,是政府創新公共服務形式的重大舉措。民生保險體現國家治理能力,作為緩解和穩定民生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地覆蓋和保障社會中占絕大多數的中低收人人群的物質生活權益,提高他們對社會福利的滿意度,同時可以降低社會風險,消除社會中存在的不穩定因素,提升社會的和諧和人民的福祉。

民生保險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是民生保險的推動者和投保人為地方政府、社會團體以及公益組織。例如大病保險的投保人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的投保人為地方政府的民政部門、校園方責任險的投保人為教育部門、殘疾人意外傷害保險的投保人為所在地殘疾人聯合會。二是民生保險的被保險人為承保區域的戶籍居民,少部分地區擴大到常住人口,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和社會治安綜合保險的被保險人為所在地戶籍居民、校園方責任保險的被保險人為在校學生,只要滿足條件就給予自動承保,不需要居民和學生個人辦理任何手續,極大方便廣大居民和學生。三是民生保險的出資人為地方政府、社會團體和公益組織,出資的方式由全額出資、部分出資,或者有財政和稅收優惠。四是民生保險產品主要集中于自然災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以及重大疾病,還有部分是公眾責任保險。四是民生保險的經營原則實行的保本微利,超過微利部分應該滾存到下年度使用,從而體現保險業社會管理功能和承擔社會責任。

民生保險按照出資的分類為:一是政府全資購買類,也就是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全資為居民和特定人群購買的保險保障,具有低保障和廣覆蓋的特點,如居民大病保險、居民自然災害綜合保險、校園方責任保險、養老機構責任保險、見義勇為責任保險、特定人群(殘疾人、失獨老人、困難群體)團體人身意外傷害附加醫療保險。二是政府推動補貼類,由政府主導和財政補貼或者稅收優惠保費的保險項目,如農業保險、重大疾病保險、能繁母豬保險、農房保險、綜合治安保險和電梯責任保險。三是政府引導類,由政府引導居民和企業購買的保險,保險公司提供保障程度高和價格優惠的保險險種,如食品安全、安全生產和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二、當前民生保險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缺乏民生保險方面的完善法律依據和政府規章,主要取決于地方政府領導對購買保險公共服務的認識、重視程度和財政支付能力,因而各地民生保險的保障項目和程度差異很大。二是部分地方政府領導對保險業的功能和作用存在偏差,片面認為商業保險機構唯利是圖,不如地方政府自己開展民生保障工作,從而導致民生保障工作的成本高和效率低。三是部分地方政府對保險機構的保險產品和費率、償付和服務能力、人員和網點等衡量保險公司綜合實力的指標缺乏準確和合理的評判標準,同時缺乏了解保險業情況的保險招投標的評審專家,以致在地方政府購買保險公共服務的招投標過程中,評分標準比較片面和不盡合理,甚至在極個別地方出現招投標流于形式和內定的現象。四是個別保險機構為了中標,實行保險費率的惡性競爭,報出的保險費率遠遠低于純風險費率,而中標后由于費率極低導致賠付率很高,難以按照保險條款兌現賠款和服務承諾。五是部分民生保險中缺乏由保監會等政府部門制定的保險監管和服務標準,對違反民生保險合同和協議的保險機構處罰不力,導致極個別地方的民生保險的形象和聲譽不佳,影響民生保險的可持續發展。

三、拓展民生保險的途徑

1.推動政府重視是開展民生保險的前提條件

一是民生保險擴面增量離不開地方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印證:地方政府是主導地方經濟和資源配置的重要力量,也是地方財政資源的主要調控者,因此保險機構應積極并主動的爭取地方政府領導的重視,發揮保險的機制和優勢,為地方政府分擔風險和責任。二是要把“找市長和找市場”有機地結合起來,要自覺接受地方政府的領導和指導,把保險機構的工作融入到地方經濟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中去??傊?,要通過走出去向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匯報工作和請地方黨政領導進保險機構來指導開展民生保險工作等多種途徑,贏得地方黨政領導對保險機構的高度重視。三是保險機構的領導要經常向地方政府的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衛生、民政、農辦、農林、殘聯和公安等部門領導匯報民生保險進展情況和所面臨的問題以及進一步擴面增量的設想,在為地方政府分擔社會保障和社會治理職能的前提下,爭取政府職能部門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工作推動,促進民生保險擴面增量。四是要花大力氣和苦功夫,努力構建保險業三大格局,首先要構建形成全社會學保險、懂保險、用保險的保險文化格局;其次要構建形成百姓愿意買、企業愿意用、政府愿意推的保險消費格局;再次要構建形成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參與的保險服務格局。

2.組建專業團隊是開展民生保險的主要舉措

要在保險機構內部成立民生保險專業團隊,由保險機構主要負責人定期召開團隊組成人員會議,專題研究民生保險的發展戰略和具體實施方案。民生保險專業團隊要全面對接所在地政府職能部門,做到組織機構和人員落實,同時對民生保險實施效果嚴格獎懲考核,從而推動民生保險增量擴面。

3.優質服務是開展民生保險的關鍵所在

一是民生保險涉及千家萬戶,民生保險無小事,而服務是保險公司的生命線,因此要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高效、便捷和優質的保險服務,從而著力提升社會的和諧度和人民的幸福指數,努力達到地方政府放心和人民滿意的目的。二是對外要以客戶為導向,研究營銷、承保、理賠等各環節的服務創新力度,不斷提升服務水平和客戶滿意度,增加服務附加值,培養和提升客戶忠誠度。三是對內要樹立領導服務員工,內勤服務外勤,全員服務客戶的服務理念,加快承保和理賠等工作效率,通過加強“職場標準化、人員禮儀化、操作規范化、服務專業化”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四是創新服務模式,推行雙休日營業、服務電話和公司網站實時查詢和咨詢、短信平臺、網絡化提供理賠資料等全天候、全時空的現代化服務模式,隨時隨地為客戶提供各項便捷優質的銷售和理賠服務。五是發揮保險風險管理的專業優勢,廣泛開展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合作,強化和規范防災防損工作,遇有自然災害或突發事故通過短信和新聞媒體及時通知廣大市民做好預防工作,降低災害事故發生頻率和損失程度。

參考文獻:

[1]王銀成:《中國保險市場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2]劉子操:《保險業核心競爭力培育》.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姓名:

王春明(1965—),男,籍貫:江蘇溧陽,研究生,中國人保健康江蘇分公司,職稱:會計師,研究方向:保險公司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拓展存在問題
基于核心素養下的高中生物實驗拓展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淺談如何上好中學語文期末復習課
關于新形勢下公證業務拓展的一點思考
高中語文《先秦諸子選讀?孟子》課堂拓展
醫院門診一卡通收費信息化發展研究
我國信用評級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瞬變電磁在礦井水文地質工作中的應用
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創建策略
淺談高校生物學專業遺傳學課程的教學現狀與改進策略
注重交流提升數學學習廣度和深度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