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涉外導游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2016-05-30 10:47劉汨凡
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湖南信息學院,湖南長沙,410151

【摘要】隨著國際交流日趨頻繁,國際旅游業迅速發展壯大,需要大批高素質涉外導游人才。涉外旅游是文化交流過程,也是跨文化交際過程。近些年,我國涉外導游類專業不斷發展,但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普遍偏低,無法滿足旅游業發展需要。如何提高涉外導游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我國涉外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關鍵詞】涉外導游;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我國出入境旅游市場不斷發展和壯大,不僅需要對旅游景區的打造和推廣,更需要高素質的涉外導游人才?!耙粠б宦贰睉鹇詷嬒氲奶岢?,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發展平臺,相較其他經貿合作,各國人民可以依托旅游實現先行互動往來,為發展沿線經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涉外旅游過程中,人是最活躍的文化載體,直接反映一個國家或地區的文明程度、國民素質和現代化水平。涉外導游過程實際也是跨文化交際過程,筆者試圖從高校人才培養角度出發探索涉外導游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一、跨文化交際能力在涉外導游中的重要性

旅游是一種文化活動,是跨文化傳播的途徑之一。旅游者是旅游活動的中心,承載著本國的語言、行為方式、思想方式等文化因素。涉外導游是旅游活動的客體,也代表著本國的文化。涉外旅游是兩種地域文化的碰撞,是文化交流的過程。

跨文化交際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間的交際,可以是跨種族、跨民族、跨國際等的交際。涉外導游接待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游客,不僅把本國優美的自然景觀、燦爛的文化展現給世界,還吸引著各國旅游消費者的到來。由于各國風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不同經常引起矛盾、誤解,這要求涉外導游具有很強的溝通和應變能力,故跨文化交際能力對于涉外導游來說至關重要,甚至可以說涉外導游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旅游經濟的發展。

二、涉外導游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近些年,我國涉外導游專業發展較快,為我國旅游企業輸送了大量人才,但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普遍偏低,無法滿足崗位要求。因此,有必要探討如何提高涉外導游專業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及人才培養水平,以帶動和促進涉外旅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

(一)導游知識教學與外語語言能力培養并舉

涉外導游承擔著傳播本國傳統文化、滿足游客需求、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重任,高素質的涉外導游應該具有很高的文化層次和導游技能,讓旅游者獲得良好的審美享受,令旅游者滿意,從而拉動旅游經濟的發展。所以在涉外導游人才培養時,既要注重導游知識的教學,還要注重外語語言能力的培養。

1.注重導游知識的實用性

涉外導游專業具有很強的職業性和實踐性,教師在進行導游知識講解時打破照本宣科的教學模式,教學素材選取注重實用性、豐富性和常見性,并且運用多媒體技術,增加視頻、圖片等教學資源,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加強外語語言能力培養

涉外導游的交際特性決定了學生必須有很強的外語交流溝通能力,對于涉外導游人員而言,比知識更重要的是現場外語導游能力。故在重視導游業務知識和技能培訓的同時,更應加強學生的外語表達能力的培養,確保講解和翻譯的質量。在教學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如課堂情景角色扮演、課堂討論、學生演示、模擬導游等活動,加強生生交流和師生交流,全面提高學生的外語語言能力。

(二)中國傳統文化教學與外國文化教學并重

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為避免文化沖突,提供更具針對性的導游服務,我們要很好地了解客源國文化、習俗,了解游客的興趣愛好及需求等,避免在交流時冒犯他人或者產生誤解。但是,中國的名勝古跡、自然景觀等蘊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和人文底蘊,代表中國文化遺產。

1.開設中、外文化類課程

在涉外導游人才培養時,我們既要注意客源國文化的教授,也要注意本國傳統文化的強化。如果涉外導游對本國傳統文化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到位,無法很好地跟外國游客展示中國文化精髓,弘揚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鑒于此,很多高校注意到了這一點,紛紛開設了《世界客源國概況》、《中外民俗》、《中外禮儀》等課程,但這些還不能滿足涉外導游的需要,可開設如《中國傳統文化概論》等選修課程,讓學生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及特點,掌握中國哲學、宗教、藝術及民間風俗等方面的知識和理論,進而能夠很好地把中國優秀文化介紹給國外游客,促進日益廣泛的跨文化交流。

2.加強文化對比教學及文化知識拓展

教師在進行文化教學時,不進行孤立的知識點講解,而將不同國家的文化進行整合和對比,加強學生對母語文化和異域文化異同點的了解。文化涉及方方面面,教材題材雖豐富,涉獵廣泛,但社會在進步和發展,教師可充分利用網絡和多媒體,對知識進行補充和拓展,豐富講解素材。還可以布置學生就相關主題課前上網搜集信息,課中分享和討論,豐富學習素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

(三)文化意識培養與文化移情能力培養并行

簡言之,文化意識指學習者對與本民族文化不同的現象、風俗、習慣等有充分的了解與正確的認識。不同民族、文化之間存在著差異,涉外導游過程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際過程。學習者養成文化意識對于跨文化交際的成功至關重要。在跨文化交際中,文化移情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移情指的是在交際中自覺地進行換位思考,超越本土文化的框架,置身于對方文化模式中,站在對方的角度進行思維,感受、領會、理解對方文化。作為涉外導游,只有在了解游客社會文化背景的基礎上,設身處地地為游客著想,站在游客的立場,識別和體驗游客的情緒和需求,才能有效地進行導游服務。

1.進行文化體驗式教學

在教學時加強學生的文化體驗,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和文化移情能力,可以通過文學作品賞析、影視鑒賞、文化專題講座、文化參觀等途徑來實現,使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社會文化、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等方面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此外,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注意強調文化平等意識,既要重視異域文化,也要重視母語文化,采取開放、包容的心態對待母語文化和異域文化。

2.營造跨文化氛圍

在教學中營造跨文化氛圍,在語言教學時加入文化背景知識和文化內涵的滲透。在課堂中創設跨文化語境和情景,根據涉外導游不同場景創設語境,使學生在自然、真實或模擬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學生運用上所學的跨文化知識和交際策略,能夠進一步培養跨文化意識。此外,適當增加學生實地見習和實習課時,讓學生更多體驗真實的工作場景,將理論與實踐結合,進而適應國際旅游場景,真正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四)專職教師隊伍和兼職教師隊伍并進

涉外導游專業教師大多來自不同的學科領域,專業化程度較低,很多教師缺乏實際涉外導游經驗,本身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不高,無法很好地指導學生。高素質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水平、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1.建立專職教師下企業機制

很多專職教師由于缺少實際的涉外導游經驗,自身在涉外旅游中的帶團技能、應變技巧、協調能力不高,知識的講授無法和實際工作場景結合起來,無法很好地指導學生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加強和旅游社、旅游景區、酒店等的深入合作,建立涉外導游專業教師下企業機制,各專職教師深入相關企業體驗導游工作,了解各任務的實際操作情況,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進而提高課程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2.聘請業內能手擔任兼職教師

充實師資隊伍,聘請經驗豐富的涉外導游從業人員到校兼課,既能讓學生熟悉和理解涉外旅游工作流程,又能隨時了解行業動態,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提高是一個有力的保障。

在國際旅游背景下,具備較高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涉外導游人才對旅游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面對新形勢、新機遇,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目標應轉向更為具體的具有國際視野、跨文化意識和較高跨文化能力的新型旅游人才,才能滿足旅游業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陳乾康,袁靜. 論涉外導游人才的培養[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2005(5).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際學概論[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

作者簡介:劉汨凡,女,湖南汨羅人,1982年12月生,碩士,講師,湖南信息學院英語教師。

基金項目:本文為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湖南高職涉外導游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研究》(課題編號:15B164)成果。

猜你喜歡
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
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淺談體驗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
如何培養高中英語跨文化交際能力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