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窺大學生互聯網德育的對策研究

2016-05-30 10:47許春芳
昆明民族干部學院學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道德互聯網大學生

鄭州澍青醫學高等??茖W校,河南鄭州,450064

【摘要】大學生作為互聯網使用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互聯網道德素質不僅影響校園互聯網文化的建設,更影響社會整個互聯網體系的道德建設。因此,對于互聯網德育問題,除了大學生加強自我教育外,家庭和學校更應該重視對德育方法的創新,政府也應該健全相應的網絡法律體系,加強對網上網下行為的監督和管理,形成家庭、學校、社會的多方面網絡教育合力,共同為培養優秀的大學生而努力。

【關鍵詞】互聯網;大學生;道德;研究

大學生作為互聯網使用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的互聯網道德素質不僅影響校園互聯網文化的建設,更影響社會整個互聯網體系的道德建設。因此,加強大學生的互聯網道德素質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大學生的互聯網德育教育的管窺,可從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大學生應加強自身的互聯網道德教育

1、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修養

“大學生作為社會的先導,是互聯網文化教育的主要傳播者和創新者”。因此,在社會各類群體中,大學生應加強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修養,從而表現出良好的互聯網道德素質。一方面,應堅定社會主義信念。面對這種西方軟力量對我國文化的侵蝕,就需要大學生樹立堅定的社會主義信念,提高思想政治覺悟,自覺抵制陳舊、反動的思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另一方面,應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將其發揚光大。在互聯網環境中,一些西方國家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通過互聯網向世界各國滲透其主流思想及文化。

2、提高互聯網道德自律意識

“道德自律是指道德主體借助于對自然和社會規律的認識,借助于對現實生活條件的認識,自愿的認同道德規范,并結合個人的實際情況踐行道德規范,從而把被動的服從變為主動地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變為自己內在良心的自主行動?!被ヂ摼W行為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行為,是在幾乎不受任何監管情況下的自覺行為,自己的言行不僅僅靠外部機制的制約,更重要的是道德主體內心的自律。作為互聯網社會中最活躍的大學生群體,他們的道德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社會的道德水平的高低。

3、掌握互聯網道德規范,培養網際德性

在互聯網環境中,要加強網際德性的培養,關鍵在于踐行,在于德性養成的過程。結合互聯網交往的特征,大學生個體網際德性的培養應有所側重,主要包括以下兩大方面。其一,要學會“省察克治”。生活在虛擬空間的互聯網個體必須學會進行自覺地“省察克治”。其二,要學會“慎獨”?!吧鳌本褪切⌒闹斏?,隨時戒備;“獨”就是獨處,獨行其是,即在法律和道德難以約束的地方自行其是。

二、學校是大學生互聯網德育的“主陣地”

1、加強對大學生的互聯網法制教育

從目前學生的互聯網生活現狀來看,很多學生之所以會做出不道德的行為,主要原因是這些學生對互聯網法律法規知識的掌握了解十分欠缺。由于學校教育對學生互聯網法制教育的忽視、社會在這方面的的宣傳力度不強,從而使一些學生的法律常識十分匱乏,出現“法律文盲”的現象。加強大學生互聯網法制教育,既要有互聯網道德意識、互聯網規范和互聯網行為準則的灌輸,也要有互聯網道德情感和意志的培養;既有理論的傳授,也應剖析具體案例進行教育。

2、培養大學生健康的互聯網心理

由于互聯網具有虛擬性、開放性和便捷性的的特點,任何人都可以隨意的進入互聯網世界,人們可以隨意的發表自己的意見、觀點和看法。而現階段的大學生承受著社會、學校、家庭等方面巨大的壓力,在現實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無法突破自己時,互聯網便成為了他們宣泄自己情緒、突破自我的場所。

3、充分發揮高校校園網的優勢

現今,幾乎所有高校都已建成校園網,校園網的主要作用是輔助教學和研究以及校內辦公管理等。而校園網的另外一個作用應該的到重視,即校園網作為校園的互聯網社區,對學生互聯網道德的形成的巨大作用。校園網可以說是相對凈化的互聯網社區,學生在校園網中形成良好的言行和品德,就有可能遷移至其他的互聯網社區。

三、家庭是加強大學生互聯網德育的“大后方”

1、加強對子女的責任意識教育

關于互聯網道德失范現象中的多數行為,如互聯網詐騙、互聯網盜竊等,分析其原因,主要還是再于互聯網主體缺乏責任感。因此,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更應該重視對孩子的責任感的教育,使他們懂得做任何事,都要對自己的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尤其是在開放的互聯網社會,家長更應該加強對子女的責任意識教育,使他們在心靈深處筑起一道“勇于承擔責任”的堤壩。

2、提高家長自身運用互聯網的能力隨著家用電腦的普及,家庭正成為學生接觸互聯網最便捷、時間最長的場所。但家庭恰恰卻是互聯網管理最薄弱的地方,許多父母因互聯網知識貧乏根本無法對學生的互聯網活動進行有效地管理。家長互聯網知識的缺乏不僅對學生家庭互聯網活動的監管造成直接的影響,同時,因缺少共同的語言也難以在互聯網道德教育問題上與孩子形成良好的交流,從而無法與孩子形成良好的關系和溝通,更談不上幫助了。

3、加強與學校的積極聯系和配合

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的同時,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更應該關心他們的身心狀況。要及時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同時,家長也應及時與學?;蚪處煖贤?,把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結合起來,對于學生的不良思想傾向和不正常狀態應及時與教師溝通,積極配合學校的教育,致力于培養一個高素質、高品德的大學生。

四、社會應營造良好的互聯網德育環境

1、加強社會道德輿論引導

營造積極健康的社會輿論氛圍,是提高大學生互聯網道德教育實效的有效手段之一。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會隨時隨地的感覺到輿論的權威性,許多時候,人們不愿意做或不敢做不道德的事,不是因為懼怕上帝,也不是懼怕某種法律的的懲罰,而是懼怕道德輿論的譴責。

2、建立健全互聯網法律法規

法律是調整人們行為的重要手段,也是規范互聯網行為的重要方式?;ヂ摼W法律規范不明確是大學生互聯網道德行為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ヂ摼W環境中的行為失范現象,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成長成才,同時對構建和諧社會也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3、完善管理和監督體系

互聯網道德失范現象不僅是高?;ヂ摼W德育工作者急需解決的大問題,也是重要的社會問題。首先,政府應加大對互聯網的監管力度,對互聯網上的信息進行過濾篩選,加強互聯網信息檢查和監督。其次,將道德監督和法律約束機制引入互聯網空間,對違規者進行相應的法律處罰,對互聯網行為主體的網上行為進行督查,從而保證互聯網法律法規的有效切實執行。最后,健全相關互聯網法律法規的制定,從而實現互聯網主體與其行為之間的可追溯關系,有效約束互聯網主體的網上行為。

參考文獻:

[1]朱銀端.網絡道德教育[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22。

[2]檀傳寶.學校道德教育原理[M].福州: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56。

[3]檀傳寶.網絡環境與青少年德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183。

作者簡介:許春芳(1978.01—)女,漢族,山東臨沂,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倫理學。

猜你喜歡
道德互聯網大學生
頭上的星空與心中的道德律
跟蹤導練(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對道德虛無主義的思考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用道德驅散“新聞霧霾”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