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研究

2016-05-30 04:33李勝嫻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

李勝嫻

摘 要:利率市場化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的利率市場化在走過漫長的改革之路后,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利率市場化的每一步改革都對商業銀行產生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既包括機遇,也包括挑戰。商業銀行業務也正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中慢慢地發生著改變,我國商業銀行該如何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抓住機遇,順勢發展,改變現有不合理的業務狀態,進行業務轉型?針對業務轉型的具體措施,文章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五點,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利率市場化 商業銀行 業務轉型

一、引言

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關于發展中國家利率市場化的第一個正式理論--“金融強化理論”被正式提出,提出此理論的是美國經濟學家愛德華·肖和羅納德·麥金農。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大致如下:1993年正式提出了利率市場化。1996年利率市場化的對象是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1997年實現利率市場化的利率是銀行間債券回購利率。在2000年-2003年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對象是多種外幣存貸款利。最后,至關重要的兩步是,貸款利率市場化在2013年基本完成和存款利率市場化也最終在2015年得到實現。

二、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現狀

1.傳統存貸業務。對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現狀進行考察,首先要考察的就是傳統存貸業務(吸收存款和發放貸款),以我國五大商業銀行2015年的收入結構為切入點進行具體考察,可得出結論:五個商業銀行的利息收入比例都很大,收入結構嚴重失衡,傳統業務與其他業務的發展比例嚴重失調。

2.中間業務。分析我國商業銀行的業務的發展現狀,另外一類不可忽略的業務就是中間業務。目前在中間業務中,發展較好的主要是銀行卡業務、支付結算業務和個人理財業務,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它們是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就是說,它們對傳統業務的依賴性強。

3.業務創新與發展。我國商業銀行在發展傳統存貸業務和中間業務之外,也發展了一些創新性業務,比如資產證券化和互聯網金融。但是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這些創新性業務品種單一,數量不多,這些業務要么是依據傳統業務延伸而來,要么是根據國外的產品改進而來,大都缺乏原創性和本土性。

三、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業務的影響

利率市場化是一把雙刃劍,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機遇和挑戰都是不可避免的。

1.機遇。首先,更加自由的經營環境,更加寬松的業務創新環境。我國商業銀行會獲得更加自由的經營環境是指,商業銀行的利率不再受中央銀行的規定約束,自身可以根據經營目標與市場供求,自主制定和靈活調整利率水平。商業銀行獲得更加寬松的業務創新環境是指,從理論上分析在利率市場化之后,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為此商業銀行通常會提高存款利率,降低貸款利率,這種競爭的結果是存貸利差的減小,利息收入減少,商業銀行為了應對這種利息收入大幅下降的危機,銀行就會主動尋找其他利潤增長點,自主開發新型業務,減少對利息收入的依賴性,也就是說,利率市場化可以在寬松的利率環境下進行業務創新。其次,更加優化的客戶結構。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發展,存貸款利差不斷縮減,銀行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當前商業銀行自己掌握了利率定價權,在分配信貸資源時,則更加謹慎。商業銀行對客戶資信水平和經營狀況的考核會更加嚴格,對自身的經營成本的核算更加細致,在評估同業的競爭水平后,給出合理的資金價格,優化客戶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最后,更加綜合化的經營模式。從商業銀行的角度分析,綜合化的經營模式是指在傳統存貸業務的基礎上,豐富完善其他業務。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環境下,考慮到商業銀行未來的長遠發展,單一的依賴傳統存貸業務的經營模式是不足以支撐銀行發展的,要想維持利潤的持續增長,商業銀行就必須豐富利潤來源方式,這就意味著商業銀行需要綜合化經營各項業務。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的深層背景是金融自由化,各類金融機構都不斷擴充自己的業務范圍,拓展和豐富業務種類,商業銀行也不可忽略,內部業務相互滲透,外部機構相互交叉發展,逐步實現綜合化的經營模式。

2.挑戰。第一,利息收入挑戰。利率市場化實現后,存貸利差毫無疑問地被大幅縮減,利息收入自然會遭受大幅減少。這其中的原因是,商業銀行為了爭取客戶資源,采取提高存款利率和減低貸款利率雙向措施。 第二,競爭壓力加劇。利率市場化實現后,競爭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向,一是外資銀行,二是其他金融機構。就定價能力而言,我國商業銀行的強勁對手是外資商業銀行,因為他們的定價經驗比我國商業銀行的定價經驗豐富得多。就融資渠道而言,利率市場化下的資本市場日趨活躍,融資渠道逐漸豐富,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壓力也不可忽視。第三,風險管理挑戰。利率市場化實現后,由于商業銀行的市場風險會加大,因此商業銀行管理風險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會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利率風險是增加最為顯著的市場風險。其次,利率市場化后,商業銀行往往會選擇高收益、高風險、期限長的信貸項目,這些項目也給商業銀行帶來了更大的道德風險。并且為了獲得這些貸款的高利潤,銀行可能會放松業務標準,加劇了逆向選擇的可能性。

四、我國商業銀行業務轉型的具體措施

1.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促進金融創新。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業務轉型最老生常談的方法,因為中間業務具有占用資金成本低,風險小等優勢。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力發展中間業務時,應該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中間業務,而不是照搬國外,應該發展技術含量高的中間業務,而不是簡單地在基礎業務上進行延伸。促進金融創新主要是指金融衍生工具的創新和金融投資組合的創新,商業銀行可以在此目標下,根據客戶群體、客戶需求設計出符合客戶要求的投資產品。其次,技術創新也可以促進商業銀行的業務轉型,網上銀行和手機銀行就是技術創新的成功產物,它們高效與低成本的優勢不可忽視。

2.優化貸款業務結構。優化貸款業務結構主要從客戶群體和貸款投向行業兩個方向進行,是因為當前我國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大部分是面向大中型企業,集中投向某些行業。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這無疑會減少商業銀行的盈利收入,增加其面臨的風險,削弱其競爭力,因此,在貸款業務結構優化過程中,商業銀行首先應該優化客戶結構,在推進與原有大中型企業客戶深度合作的同時,積極開發優質的中小企業客戶,提供與其風險相匹配的金融服務,豐富客戶結構,使貸款收入來源多樣化。其次,關注戰略新興行業的發展,尋找戰略合作伙伴,平衡各個行業的資源配置,使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向覆蓋行業多樣化轉型。

3.完善零售銀行業務。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對金融的認識越來越深刻,并且由于個人財富的不斷積累,對金融服務的實際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在這種機遇下,商業銀行應該設計出更多的銀行產品,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業務需求,這個過程就是商業銀行完善零售銀行的過程。具體而言,對客戶的分類管理要更加細致,重點擴大中端客戶的比例,深化高端客戶的私人金融服務。向客戶銷售金融產品與提供金融服務時,要始終貫徹適應性原則,為客戶提供最適合的業務。針對業務營銷,加大對專業性人才的培養,打造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加強理財業務人員的建設與管理??偨Y來說,就銀行零售業務來說,就是要讓它與傳統業務同時發展,使商業銀行向綜合化、全面化轉型。

4.拓寬業務渠道。拓寬業務渠道是指商業銀行業務辦理的方式要從傳統的渠道—營業網點向電子銀行辦理逐步轉型。借助網絡的高速發展,電子銀行得以快速覆蓋,但是只是作為營業網點的輔助發展方式,在利率市場化環境下,商業銀行業務渠道應該轉換為營業網點和電子銀行齊頭并進。面對客戶習慣性選擇傳統網點辦理業務的情況,商業銀行可以采取介紹、引導等合理的方式,使之向電子銀行渠道過渡。在拓寬業務渠道時,要保證數量與質量同時優化,多種電子銀行形式共同發展,包括手機銀行、網上銀行和自助銀行,保證客戶可以得到更優質的業務體驗,實現業務渠道從單一到多元化轉型。

5.發展特色業務。商業銀行應該根據自身類型的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業務。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發展特色業務時,應該借助本身的規模優勢、政策優勢和歷史優勢,定位經濟發達地區,集中發展優質大客戶,并致力于走向國際,打造國際化商業銀行,實現各項業務的綜合發展。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展特色業務時,應憑借自身機制的靈活性,立足自身優勢,突出特色化差異,打造特色領域核心競爭力。城市商業銀行發展特色業務時,應該依托其地方優勢,挖掘當地產業優勢,以當地居民和中小企業為重點客戶,打造自己在當地金融服務優質的口碑,以抵抗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的競爭壓力。

五、結語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在走過漫長的改革之路后,目前已經基本完成。在這個過程中,利率市場化的每一步改革都對商業銀行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既包括機遇,也包括挑戰。在利率市場化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做的就是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抓住機遇,順勢發展,改變現有不合理的業務狀態,進行業務轉型。針對業務轉型的具體措施,文章最后提出五個方向:一是大力發展中間業務,促進金融創新;二是優化貸款業務結構;三是完善零售銀行業務;四是拓寬業務渠道;五是發展特色業務,以上這也正是本文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MacKinnon,Ronald. The Order of Economic Liberalization: Financial Control in the Transition to a Market Economy. [M].Baltimore, Maryland: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35-42.

[2]Morgan JP. Risk Metrics Technical Document [M].New York, 1996.

[3]Anthony G.Cornyn,Robert A.Klein,Jess Lederman,Controlling and Managing Interest Rate Risk[M].NYIF Corp,1997.

[4]愛德華·S·肖.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06.

[5]羅納德·I·麥金農.經濟發展中的貨幣與資本[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0.3-18.

[6]巴曙松等.我國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13,52(4):29-37.

[7]李克川等.利率市場化與我國中小商業銀行:機遇、挑戰與啟示[J].金融與經濟,2013,(1):47-51.

[8]李仲林.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風險承擔[J].財經科學,2015,(1):36-46.

[9]李宏瑾.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應對[J].銀行業研究,2015,(2):65-76.

[10]劉國裕.利率市場化對我國商業銀行影響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16,(11):140-141.

[11]惠平.中國國有銀行戰略轉型研究[D].廈門大學,2006.

[12]王鵬.利率市場化與商業銀行公司金融業務轉型[J].金融論壇,2012,(12):73-78.

[13]龔立偉.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商業銀行業務轉型討論[J].金融經濟,2013,(11):32-35.

[14]王蕾等.從平凡到卓越——利率市場化下富國銀行轉型分析[J].金融會計,2014,(3):4-11.

猜你喜歡
利率市場化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資金管理的探索與思考
關于加強控制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探討
利率市場化對中國當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
商業銀行受我國利率市場化的影響分析
我國商業銀行的收入結構轉型分析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挑戰及對策分析
利率市場化對中小銀行的影響及對策
國有商業銀行金融風險防范策略
我國商業銀行海外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