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蘇北留守兒童現狀

2016-05-30 11:13潘亞蘭洪漣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留守兒童對策農村

潘亞蘭 洪漣

摘 要: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其在家庭照料、心理、學習、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問題。政府、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關鍵詞:留守兒童 農村 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在江蘇,人口的流動呈現兩種狀況,一是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轉移,另一種是蘇北地區的大量勞動力向蘇南地區流動。伴隨著勞動力的流動,出現了大批的留守兒童。隨著時間的推移,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凸顯?;窗彩翘K北中心城市,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人口的流動非常具有典型性。本文以淮安為例,所研究的留守兒童是指6~16歲,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將孩子留在家里,由其他家庭成員代理監護權的兒童。在留守兒童中,農村留守兒童的數量占絕對優勢,為此本文所探討的是農村留守兒童。目前,淮安市的留守兒童的數量非常龐大。根據統計數據,全市共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472504人,農村留守兒童達106732人,占比22.59%,其中小學生76164人、初中生30568人。其中有50%以上的兒童隨祖父母或第二監護人一起生活,還有部分選擇寄宿學校,隨親戚或獨自生活的占少數。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

1.家庭照料狀況。

1.1家庭照顧欠缺。在留守兒童中,大部分都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家庭成員中的其他親戚照顧。一方面由于照料者的年紀、受教育水平有限,不能給予兒童很好的生活照顧。很多留守兒童在個人衛生方面比較差,并不關注自己的個人衛生。

1.2和父母溝通少。很多父母外出打工基本上是一年才能回一次家,平時主要通過電話跟父母聯系。在調查中顯示,留守兒童平均一周到兩周與父母通一次電話,主要聊一些平常的生活狀況。父母與孩子之間缺少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孩子從父母身上得到的情感支持非常薄弱。

1.3承擔家務。在留守兒童中,大多數孩子都會做一些家務。調查中發現即使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也表示會做一些家務。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在家承擔的家務勞動也逐漸增多。特別是一些留守兒童家庭中,家人的身體能力比較差,家中大部分的家務都由孩子承擔。

2.心理狀況。由于長期的與父母的分離,孩子的情緒不能及時的得到關注和調節,造成了孩子一些負面的心理狀況。留守兒童的心理狀況問題不容忽視。孤獨感。父母長期陪伴的缺失滋生了孩子孤獨感。孩子非??释懈改傅呐惆?。在調查中,很多孩子表示自己非常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想和父母一起看一場電影,想和父母一起去逛公園,甚至有孩子表示想讓父母吃一頓自己親手做的飯。和父母看一場電影、逛一次公園、一起吃一次飯成了孩子對父母陪伴的渴求。孤僻。長期的孤獨感導致很多兒童性格上的孤僻。一方面孩子非??释c人交流,另一方面又缺乏與人交流的主動性。特別是當遇到不熟悉的人的時候,往往是站在一邊觀望,人際交往能力不強。自卑。缺少父母的關注,甚至長期得不到父母在情感上的回應,很多留守兒童自卑而敏感。課堂上不能積極主動的表達自己的觀點,總是處在聆聽的狀態。生活上不自信,不能大方的展現自己。

3.學習情況。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目的不清晰。很多留守兒童在學習的態度上比較端正,但是對于學習的目的并不明確。在調查中詢問兒童學習的目的時,部分兒童表示為了長大找一份好工作,但是也有很多兒童表示等自己大一點就會跟父母一起去打工。缺乏適當的學習輔導。留守兒童在學習上沒有辦法得到有效的指導,調查中很多兒童表示作業都是自己完成的,如果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不就到學校問老師,要不就選擇放棄。課外閱讀有限。留守兒童的課外閱讀量有限。一方面是家庭的不重視,缺乏閱讀的引導,另一方面是圖書資源的缺乏。本次調查選取了淮安市一所留守兒童較多的全日制小學的四年級一個班的學生進行訪談,大部分的學生表示平時會看一些書,但是從學生報出的書名及課桌拿出的書發現很多是兒童繪本。這種閱讀情況與兒童的年齡發展是不相符合的。

4.安全狀況。在調查中發現,由于父母不在身邊,臨時監護人監護不盡責,留守兒童的安全狀況令人擔憂。交通安全隱憂。留守兒童的安全狀況首先表現在交通安全上。在留守兒童中,有半數以上的學生上的是普通全日制的學校。在留守兒童人數較多的一些學校中,部分孩子沒有家人接送,獨自上學。特別是在淮安還有很多鄉鎮小學學校并沒有中午不在學校食堂吃飯,沒有家人送飯的孩子要回家吃飯,每天往返學校路上的交通安全首先是一大隱憂。兒童性侵害。一方面留守兒童平時缺少父母的關注,另一方面家里的人缺少防范兒童性侵害的意識,留守兒童遭受性侵害的比例要遠遠的高于城市兒童。在淮安,還有很多農村地區有教學點,孩子基本上沒有人過多的關注,這個群體是最容易受到性侵害的。

二、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建議與對策

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形成因素并不是單一的,解決的方式也不可能是單一的。要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應該從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主體出發,共同努力,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

1.政府。在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上政府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政策支持、資金保障是解決留守兒童問題最為關鍵的兩個因素。首先是政策上,賦予留守兒童權益,保障留守兒童權益的實現。政府通過行政命令、績效考核等方式,督促下屬各單位確實做好留守兒童權益保障工作。其次是資金保障。設置留守兒童專項資金,旨在解決留守兒童生活、學習上存在的各項實際問題。以淮安市為例,淮安市政府將關注留守兒童乃入2016年市政府為城鄉居民辦十件實事之中。其中還包括政府和社會公益組織牽手的女童保護項目?;窗彩姓挛?,由婦聯和教育部共同牽手推進,關注兒童,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通過女童保護項目的推進,提高兒童自我保護意識,遠離兒童性侵害。除此,筆者認為以淮安市為例,還要解決鄉村教學點的教學問題。合并鄉村教學點,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增加教師的待遇,都必需有政府財政的支持。

2.學校層面。首先提倡寄宿制學校的建立很多研究表明,寄宿制學校的留守兒童與非寄宿制兒童相比較,寄宿制學校的兒童在成績、學習習慣、行為禮貌等方面都有非常明顯的優勢。其次學校食堂代伙。在不能提供留守兒童寄宿的學校,提倡實行食堂代伙。這樣可以避免學生中午回家的交通安全問題,也可以使孩子中午在學校有更多的休息娛樂時間。提供特色才藝的培訓學習。留守兒童放學之后的時間并不能有效的加以利用。學校提供特色才藝培訓,一方面將留守兒童放學之后的時間有效的利用,另一方面促進留守兒童才藝發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教師對孩子的關注不僅僅是學習上的,更有生活上的、心理上的。為此留守兒童問題的解決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不僅有較強的專業能力,更要富有愛心和耐心。教書給予孩子的是教育,也是陪伴。

3.家庭。加強留守兒童的家庭成員的家庭教養意識。留守兒童家庭雖然面臨各種的困難,但是作為父母無論如何都不能推卸自己對子女的教養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學校、社區、志愿者等到農村、社區、甚至是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地區開展關于子女教育的講座,提高農民工對子女的教養的意識。增強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家庭中增強留守兒童與父母之間以及留守兒童與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情感交流。通暢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對于留守兒童來說,可以通過電話、視頻等方式進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同時,即是父母不在身邊,其他家庭成員之間的暢通有效的情感交流可以使孩子得到情感支持,促進其身心健康的成長。

4.社會層面。通過社會捐助募集資金。筆者認為以淮安為例,可以由婦聯或民政部門為主辦單位建立一個淮安市留守兒童公眾賬號,進行全社會募集資金。出資金外,也可以是衣物、圖書、學習用品等。與社會各團體合作,建立長期的合作項目,關注農村留守兒童。筆者認為留守兒童較多的農村、社區、學校,可以與各高校、各種公益組織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借助各種力量關注留守兒童。

參考文獻:

[1]淮安有10萬名農村留守兒童 心理教育還需更到位.

[2]http://js.xhby.net/system/2015/10/28/026794308.shtm.

猜你喜歡
留守兒童對策農村
農村積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瘋”不消停 今冬農村取暖怎么辦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體育舞蹈對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干預效應的實驗研究
學生的個性發展與教育
在農村采訪中的那些事
贊農村“五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