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制造業流水線生產效率的管理

2016-05-30 20:56羅海輝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生產效率流水線制造業

摘 要:制造業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當前中國制造業正在實現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的轉變,面對現在制造行業生產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逐步弱化的發展瓶頸,國內制造企業需要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方能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對于制造企業來說,生產的關鍵在于流水線作業,因此,需要通過制定合理的工資獎金機制、設置合理的生產組織形式,并且建立員工自檢與互相檢查的制度,不斷提高流水線的生產效率。

關鍵詞:制造業 流水線 生產效率

我國目前已經成為世界上公認的“制造大國”,并且在逐步實現向“制造強國”的轉變,“Made in China”的制造產品在全球市場上已經占據了一席之地。制造業對中國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目前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需要突破的瓶頸,只有通過不斷改進流水線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才能繼續保持競爭優勢,實現由“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的成功轉型,繼續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推動作用。當前中國的制造業發展面臨著兩個問題:第一,在國際競爭中的優勢不再凸顯,隨著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國家的制造業逐步發展起來,而中國的原料成本和勞動力成本在不斷增加,人口紅利優勢減弱,在國際市場的成本優勢逐漸消退,為此,必須不斷提高生產效率,以保證成本優勢;第二,“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由“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變,在這樣的政策形勢下,制造業的生產技術必須進行相應的改進,同時提高行業的生產效率。

一、制造業流水線的一般理論

所謂流水作業生產,是指在制造業的生產過程中,在制品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工藝流程,有節奏、有順序地從上一個生產站流向下一個生產站,在經過整個生產路線之后,加工成產成品。對在產品的分析、規劃和安排,目的都是為了使整個制造流程更加順暢、高效。一般來說,根據制造產品的不同,以及車間生產條件的不同,制造業的流水線形式一般有:線性生產系統,捆扎式生產系統,模塊式生產系統和自動吊掛流水式生產系統四種。在不同的生產工序之間進行銜接時,一般要符合工序的先后加工順序,盡量在同類和具有相容性的工序間進行,并且在工序合并的時候,要使連續的工序盡可能的能夠分配在同一個工作地。合理有效的制造業流水線生產,必須包括對人員和設備的合理組織和規劃,對在產品進行科學的工序分析和編排,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在流水線上的生產效率最高、產品最優,人力、物力和財力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二、改進流水線生產效率的方法

在具體的生產實踐中,制造業企業的管理者所需要解決的問題主要在于成本、效率和質量,這三者之間本身又存在著不可或缺的聯系,通常用生產效率進行衡量。所謂生產效率,是指一個企業在成本一定的情況下,即人力、物力資源一定的情況下,能夠生產出的產品數量和質量。對于任何的制造業企業來說,提高生產效率是降低產品成本的關鍵所在,而降低產品成本則是保持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所在。

1.制定合理的工資獎金制度。常言道:“計時不要臉,計件不要命?!碑斠粋€企業員工的固定工資超過其總工資的百分之八十時,這家企業的生產效率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提高,在收入“旱澇保收”的情況下,很少有員工會主動提高自己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對于制造業企業來說,對流水線的管理其實就是對流水線上員工的管理,而管理員工的核心是通過適當的激勵機制以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制造業的流水線上,生產現場作業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不宜采取計時工資,例如點焊、焊錫、服裝制造等加工的工作,必須采用計件制。根據對服裝制造企業的調查發現,在實施計時薪酬制向計件薪酬制的轉變后,企業的生產效率一般能夠得到百分之十以上的提升。因此,相比于計時制,計件不失為一種更為合理的薪酬方式,通過多勞多得的薪酬方式,能夠有效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提高現場生產的效率,從而保證流水線不堆料、斷料,進而降低生產成本。而在實施計件薪酬的過程中,要注意對以下問題的解決:第一,處理好不良品返修的情況,對于不良產品的返修,由產品的責任員工進行,不能計入其該時間段的工作量;第二,加強對新入職員工的培訓,提高新員工適應流水線生產的效率,縮短新員工的適應時間;第三,確定合理的計件單價,計件單價要與生產該產品的不同流程和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相適應;第四,確保流水線上生產主管分工的合理性與公平性。 對于一些特殊的制造業企業,如果企業當前的生產管理形態確實不適合實施計件薪酬制,可以通過理順生產流程,改進工作方法,減少工作步驟來提高生產效率。也可以在基本工資之外,為了提高我們工作效率,而輔助設立績效獎金制度。在實施績效獎金制度的時候要明確績效的具體考核項目、評分規則、數據來源、考核周期以及獎金金額。

2.設置靈活的生產組織形式。流水線和企業其他的部門不同,它是以產品的生產組織架構和運作為主線而展開,流水線上所采用的所有活動形式和要素,最終目的都是保質保量地完成生產任務,并能夠使全體工作人員個人得到發展,因此,根據流水線的不同生產目的和生產程序,設置靈活的生產組織形式能夠有效提高生產效率。 第一,流水線的生產任務要進行不斷細分,確保將總體任務經過細化之后,落實在每一個車間、每一個生產階段、每一個員工個人,并在不同的生產階段之間建立起既有分工又有合并的生產關系;第二,在總體任務細化之后,依據不同的生產產品流程圖進行工位排列,并按照不同作業任務的時間需求來決定各個生產現場之間間距,并安排相應的指導書工位、所需投入的材料,以及生產制造所需的工具和儀器;第三,在各個確定好的生產階段要依據復雜程度安排不同熟練程度的工人,以確保工位之間的均衡和流水線的順暢進行,避免出現堆料、漏作業等低效率的情形;第四,加強對不同員工的不同管理,合理分配具有不同特長的員工,注重對新入職員工的管理,不同級別的員工要明確自己的主要職責:例如流水線上的作業員工主要是完成任務、發現并報告問題,而組長則是執行任務、處理問題并上報結果,車間主任的主要職責則是監督執行、總結報告等。

3.鼓勵員工自我約束和互相監督。在制造企業的生產管理過程中,一件不良產品的返修和補修往往需要花費三倍于正常產品的生產成本,因此,制造企業一般都是非重視對產品的生產合理化檢驗。然而,在實踐中,許多制造企業常常在首末件檢查、全檢、專檢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忽視對員工自我約束和互相檢查的重視。 第一,通過將檢查責任下放到員工個人,強化員工的自我約束意識,從而能夠使員工在具體的生產過程做到:在自己加工之前確認上一道工序零部件的加工質量如何,確認自己所負責的本道工序加工技術和工藝的合格,在交付下一道工序之前,保證該完成品質量。 第二,員工之間的互相檢查和監督則是賦予每一個員工檢查其他員工產成品的權力,一般來說,當上一道工序所完成的在產品已經交付給下一道工序的員工進行繼續加工生產的時候,當該在產品隨著流水線進入下一道流程,那么下面每一道工序的員工都有權利和義務檢查該在產品是否符合生產標準。 當然,員工的自我檢查和互相檢查,必須與相應的獎懲機制相結合才能取得相應的成效,通過設計這樣自檢和互相檢查的制度,不但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減少不合格產品的數量,而且,可以最大化地利用每一個員工,大幅度削減對產品品質檢驗員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屠文娟:《扁平化組織結構——現代企業管理的新發展》[J],載于《統計與決策》,2012年第9期.

[2]張娟,王旺喜:《紡織企業生產現場目視管理淺析》[J],載于《紡織器材》,2009年第36期.

[3]王志國:《面向車間管理的離散生產系統精益運行駕駛艙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碩士論文.

作者簡介:羅海輝(1994—)男,福建泉州人,漢族,在讀本科,福建江夏學院工程學院2013級工業工程在讀本科生,研究方向:流水線生產效率改進。

猜你喜歡
生產效率流水線制造業
Gen Z Migrant Workers Are Leaving the Assembly Line
冰雪制造業的魯企擔當
流水線
喜看新中國七十年突飛猛進的制造業
物聯網技術在現代農業中的應用研究 
現代煤礦生產中的機電一體化技術研究
ERP物控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報廢汽車拆解半自動流水線研究
2014上海民營制造業50強
2014上海制造業50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