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戰略管理的起源、本質與特點

2016-05-30 22:04張巖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戰略管理

進入20世紀中后期,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發展,國家與國家、部門與部門、企業與企業等各種組織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面臨的生存和發展壓力與日俱增。在這種形勢下,戰略管理應運而生,并且在實踐運用中日趨凸顯出其自身優勢。然而,隨著運用領域的增多和范圍的加大,戰略管理的發展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到了20世紀90年代,已經出現了所謂的“理論叢林”現象,明茨伯格等就曾在其著作《戰略歷程——縱覽戰略管理學派》中將戰略管理分為10大學派,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一方面是各個學派對戰略管理的理解認識不同,但更為關鍵的是,在不同領域、不同方向運用戰略管理會有不同需求,多樣化的運用造就了多樣化的理解。戰略管理的多樣化發展給理解和運用戰略管理帶來了一定的困惑,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對戰略管理進行“追根溯源”,挖掘出戰略管理的實質、分析出戰略管理的特點,對于各領域有效吸收運用戰略管理理論具有重大理論價值。

一、戰略管理的起源

“戰略管理”概念最早起源于商業管理領域,由“戰略管理之父”安索夫教授于1972年在其出版的《戰略管理思想》中提出。但仔細梳理其形成和發展過程就不難發現,戰略管理實際上是將“戰略”從軍事領域引入商業領域并經過不斷豐富和發展后的結果。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的20世紀50年代,美國商業領域開始將二戰中戰爭計劃的經驗應用到公司中,日漸重視長期規劃在企業經營中的作用,哈佛大學商學院一批專家教授開始對企業長期規劃問題進行研究。進入60年代,長期規劃發展成為戰略規劃,先后出現了包括錢德勒的《戰略與結構:工業企業史的考證》(1962年)、安索夫的《公司戰略》(1965年),以及安德魯斯的《商業政策:原理與案例》(1965年)三部開創性著作 ,該階段的企業戰略理論普遍有一個共同特點,即以未來可以預測為前提或假設,主要強調對企業發展方向的謀劃,致命弱點在于其規劃是一個單向過程,無法很好的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很快,由于環境變化日漸頻繁,戰略規劃執行績效不彰,戰略規劃理論開始衰落,與此同時,戰略管理理論開始崛起。1972年,安索夫在其發表的《戰略管理思想》一文中正式提出“戰略管理”的概念,1976年,他進一步在其出版的《從戰略計劃走向戰略管理》一書中提出“企業戰略管理是一個動態過程”的觀點,指出“企業戰略管理是指將企業的日常業務決策同長期計劃決策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經營管理業務?!?從此,戰略管理的概念迅速在企業管理領域得到了廣泛認同和推廣,并不斷得到豐富發展和完善。

二、戰略管理的本質

從“戰略管理”的起源可以清晰地看到,其與戰略密切相關,是戰略理論在商業管理領域的運用和發展,是對戰略的深化和拓展,它延續了戰略的優勢并進一步彌補了其規劃與執行脫節等方面的劣勢;它注重規劃,更注重落實,重視按照既定方略執行,更重視在執行中靈活應變。因此,戰略管理的本質,是指著眼組織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確定使命、愿景和目標,以及為了達成目標而進行的包括謀劃、實施、控制、評估等一系列管理活動的往復循環過程。對戰略管理的本質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理解:1、從動機上看,戰略管理是以維護組織生存和發展為根本目的的目標性管理;2、從時間上看,戰略管理是一種既注重當下更兼顧長遠的前瞻性管理;3、從范圍上看,戰略管理是兼顧組織內外的宏觀性管理;4、從功能上看,戰略管理是協調組織各種資源、能力及決策,使之適應外部環境并向著同一目標發力的協調性管理;5、從流程上看,戰略管理是一個涵蓋戰略制定、戰略實施與戰略評估全過程的閉合性動態性管理;6、從重點上看,戰略管理是一個既注重戰略制定、又注重戰略實施的兼顧性管理;7、從屬性上看,戰略管理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體,戰略制定側重于科學性,而戰略實施則側重于藝術性。

三、戰略管理的特點

戰略管理的本質內涵豐富,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戰略管理的特點,但仍有以下幾個特征必須認識到,否則在理解運用戰略管理過程中就可能走偏。

一是競爭性。戰略最早起源于戰爭,是指在與敵人進行實際作戰之前,通過一系列行動部署將力量調整到最具優勢位置的謀劃,正如孫子所說:“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善于打仗,首先要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這正是戰略出現的首要目的,可見,競爭性是戰略的首要特征。而戰略管理則繼承了戰略的這個特征,運用戰略管理目的就在于使組織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擁有競爭力,以維護自身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二是方向性。戰略管理是為組織指引方向的“大管理”,而不是制定和實施“長期計劃”的簡單過程,當前很多人對此都存有認識誤區,這種認識產生的根源在于對“戰略”認識有誤區,把戰略與長期計劃混為一談。事實上,戰略是“羅盤”而不是“地圖”,即使是最好的戰略也不會給組織一個完全確定的既定路線。 因此,戰略管理絕不是“畫好地圖”并且“按圖行進”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而是一個把控方向的管理。由劉繼賢主編的《軍事管理學》中就明確指出:“戰略管理具有綱領性的特點,它是事務管理的基礎和前提,事務管理必須與戰略管理的方向保持一致?!?/p>

三是變革性。一般認為,“戰略”是管長遠的,應當比較強調穩定性,事實上,戰略是最具靈活性的,它必須時刻緊隨環境變化而改變,否則戰略就與環境不相匹配,隨之而來的將是巨大的損失。戰略管理同樣如此,當環境發生變化后,組織隨之改變戰略,與此同時,組織的結構、文化都要做出相應變革,否則就會因無法適應環境而造成組織成長遲緩、內部不良問題產生。早在1962年,美國學者錢德勒在其出版的《戰略與結構:工業企業史的考證》一書中就明確提出了“結構追隨戰略”的觀點。 當前,隨著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變化愈加頻繁,戰略管理的變革性將會越來越凸顯。

參考文獻:

[1]鄒統釬、周三多著:《戰略管理思想史》,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2頁。

[2]轉引自趙?。骸队览m經營的保證:戰略的力量》,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頁。

[3]孫武撰、曹操注:《孫子兵法》,北京.中國畫報出版社,2012年版,第72頁。

[4]李玉剛主編:《戰略管理(第二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10頁。

[5]劉繼賢主編:《軍事管理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9年版,第271-272頁。

[6]徐飛編著:《戰略管理(第二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第3頁。

作者簡介:張巖(1985-),男,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人,工作單位:解放軍外國語學院 ,職務:學生,研究方向:管理學。

猜你喜歡
戰略管理
棗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盡棄
精誠合作、戰略共贏,“跑”贏2022!
加強土木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如何加強土木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
戰略
三步走戰略搞定閱讀理解
戰略
“這下管理創新了!等7則
擴大開放是長期戰略
人本管理在我國國企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