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KPI為核心的企業績效管理體系設計

2016-05-30 22:55尤曉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績效管理策略

摘 要:KPI是將企業的發展目標拆分為可運作的長遠目標的重要工具,這一工具有效確定了企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明確了企業在發展中的關鍵。將其運用于企業運行過程中,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經營成本的耗費。本文簡要闡述了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建立績效管理體系需注意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詳細分析了以KPI為核心的企業績效管理的建立策略。

關鍵詞:KPI 績效管理 策略

科學的績效管理,是企業實現長遠、穩定發展的重要條件,也是促進企業實力提升的關鍵工具。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企業的績效管理需要一定的資金和人力的投入,以及科學的管理制度等的監督。但是,許多企業在管理中對績效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企業的績效管理效率不高。以KPI為核心的企業績效管理,能夠有效分配管理資源和成本,并將企業的發展目標進行細分,促使長遠發展的實現。

一、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內部溝通較少。在現代企業績效管理理論中,績效管理被認為是一個持續的、動態的過程,是指企業的管理層用于確保員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方法等于企業總體目標保持一致的方式或者過程。所以,在企業的績效管理中,各部門之間,以及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十分重要。但實際上,缺乏有效的溝通已經成為許多企業績效管理中的問題,導致績效管理的各個流程和階段容易產生誤差,或信息不對等的現象,不利于企業的正常運行。企業內部溝通較少,是導致績效管理難以充分發揮管理優勢和作用的重要原因。在績效管理的計劃階段、監督階段,以及評價階段等,都需要各個工作人員之間的充分交流,才能保證績效管理的高效性。

2.企業對績效管理的重點不明確。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許多現代型的中小企業產生并參與了市場的競爭。這些企業在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但在績效管理的過程中,忽視了對關鍵點的掌握,評價指標體系不健全,導致績效管理效果不佳。從目前來看,市場競爭的壓力較大,所以績效管理的重要性越發明顯。但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由于管理能力有限,或者忽視了對績效管理的重視等問題,使得許多企業在績效管理中呈現出盲目性的特征,不知道績效管理的關鍵和重點。這樣的績效管理方式,不僅難以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的作用,對企業的長遠發展也有一定的不利影響。

二、建立績效管理體系需注意的問題

1.保證評價指標的具體性。在企業管理中運用績效管理體系,主要目的是利用該體系有效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和經濟效益,同時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高。所以,評價指標的具體性和科學性的保證,在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中有著重要的意義。具體性的保證,要求評價指標內容的明確,以及對象的明確。也就是說,需要企業構建起十分明確和具體的評價體系。也就是說,更加強調企業績效管理的過程,以及全體員工的參與和績效目標,而不僅僅是對績效結果的強調。具體的評價指標的建立,有助于企業提高績效管理水平和效率,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

2.形成層層分解的關系。所謂層層分解的關系,是指在企業整體的績效目標、部門績效目標以及員工個體的績效目標之間,構成科學的逐層分解和支持的關系。完整的企業績效管理體系,涉及到的人員和因素較多。為了能夠有效提高績效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保證企業內部績效要求的明確,以及各級和各部門的績效目標的明確,是極為有效的因素。這種科學分解和支持關系的形成,不僅對員工個人績效的提升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企業在某一階段內的績效和經濟效益。因此可以說,在企業的績效管理中,形成逐層支持的關系,對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積極性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三、以KPI為核心的企業績效管理的建立

1.建立績效管理循環。以KPI為核心的績效管理理論,包括了四個基本環節,即績效管理中的計劃環節、輔導環節、評價環節,以及報酬。在績效計劃環節,管理者應要求各級的管理人員與員工積極參與,討論確定在績效期內需要考核的相關指標、目標以及評估等級等。通過全體員工積極參與和探討的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員工對要求的完成度和適應程度。在輔導環節,管理者需加強對員工工作的監督和管理,并及時對重要的工作內容進行及時輔導。此時可通過會議式或非正式兩種方式進行輔導,既要體現出對員工目前工作的認可,又要給予員工充分的工作鼓勵和支持。在評價階段,管理者應保證評價的客觀和公正,以保證評價結果能夠科學反映出真實的工作業績,促使員工充分明確這一階段工作的優劣,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不斷改進和完善。以考核為標準的報酬,是通過員工崗位的KPI設定,對職位的輸出業績進行考核,最終確定報酬。建立科學績效管理循環,能夠保證績效管理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并在不斷地實踐過程中,形成良性的循環過程。

2.建立以KPI為核心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以KPI為核心的績效評估體系的建立,需要依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管理。KPI體系包含了三個層次的指標。一是企業級KPI的建立,主要通過對企業發展戰略的分析而建立;二是部門級KPI的建立,主要依據企業的部門職責、工作流程等分解所得;三是個人層面的KPI,主要依據部門KPI和自主崗位職責演化而得。這三者共同構建了企業關鍵績效指標體系,將企業的整體目標和戰略目標進行科學的分解和轉化,并將具體的工作任務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身上,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通過科學的評估指標體系的建立,可以將每個員工的工作績效和崗位輸出等進行有效的評估,在保證評估科學性的同時,給予員工一定的支持和鼓勵。這樣一來,科學的評估體系不僅是有效的監督機制,還對員工的工作有著一定的引導和牽引作用。

3.以KPI為核心的績效管理應用分析。以中國兵器工業某研究所為例,目前共有員工一千多人,是一家大型科研型事業單位。將以KPI為核心的績效管理方式運用于該企業的管理中。首先,需要明確企業在現階段的發展戰略,通過行業調研以及SWOT法分析等方式,確定單位在近五年內的發展戰略。其次,需要明確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例如內部管理、人員分配等,確定單位在發展戰略中的關鍵因素,并明確這些因素對其發展的重要意義。隨后,可進行KPI體系的建立,單位的管理者和各級員工積極參與,共同探討最適應本單位發展的體系構建,逐步確立企業級KPI、部門級KPI,以及個人KPI等。最后,是績效考核指標的構建,針對不同級別的員工,需確立不同的考核方式。根據員工的實際情況和崗位要求等因素,對其進行針對性評價,有利于充分發揮績效管理的準確性??茖W的績效管理體系的構建,使得企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提升,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有所提高,促進了企業長遠發展的實現。

四、結語

績效管理是企業不斷發展和增強實力的重要工具。建立KPI績效管理體系,對企業的戰略目標的分析和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這一科學的管理體系也適應了市場發展的要求和趨勢,能夠有效提高企業的適應性和競爭能力,進而推動企業經濟效益的增加,促進經濟實力的增強。

參考文獻:

[1]王鵬耀.基于崗位勝任能力的企業KPI績效管理體系構建[J].生產力研究,2011,03:170-171+194.

[2]王志忠,顧善赤.汽車企業建立以KPI為核心的績效管理體系研究[J].當代經濟,2011,08:37-39.

[3]彭元.基于BSC與KPI的企業績效管理體系優化研究[J].金融與經濟,2011,07:86-88.

[4]張德俊.以KPI為核心績效考核體系設計的案例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3,31:39.

作者簡介:尤曉,女(1981.6.19—),籍貫河南省三門峽市,單位西安工程大學管理學院。

猜你喜歡
績效管理策略
基于“選—練—評”一體化的二輪復習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見策略
例談未知角三角函數值的求解策略
我說你做講策略
高中數學復習的具體策略
績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研究
醫院政工績效管理探析
淺析高新區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Passage Four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