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建立的思考

2016-05-30 09:09趙黎明劉良華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實踐運用智慧城市保障體系

趙黎明 劉良華

摘 要: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錯綜復雜、任務龐大的項目,需要全方位的技術和機制保障,而且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其對保障機制的要求和依賴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高。本文在系統性、效益、可持續性、成果共享、有序推進等原則指導下,就認知保障體系、技術保障體系、制度保障體系、組織協調保障體系、要素保障體系四個方面對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建立進行了設計,同時,在保障體系實踐運用層面推出了一些措施。

關鍵詞:智慧城市 保障體系 建立原則 指標內涵 實踐運用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項前沿的、創新性的、同時又非常龐大的事業,它是技術與管理相結合、“硬”、“軟”共存的復合體,實際推進工作中會面臨著許多困難和問題,有些是技術層面的困難,有些是協調、理順、制度、政策、規范等方面的問題。技術方面的困難相對單一,可以通過引進、消化吸收、科技創新等手段去解決,但類似于“三網融合”、數據整合共享等問題,往往存在利益紛爭、部門壁壘,只能通過推進工作機制、資本與人才引進及環境培育政策等管理手段來推動。因此,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建立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才能確保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

一、保障體系建立的基本原則

針對智慧城市建設的發展目標和當前智慧城市建設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構建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系統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是指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不僅是智慧城市建設整體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而且其本身也是一個有多個要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因此,既要把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來理解和推動建設,也要把它作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子系統,充分考慮系統內部之間的統籌與協調,相互匹配、形成合力。

2.效益原則。效益原則是指要強化保障體系建設所取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等綜合效益。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設保障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將“效益--成本”的理念體現到智慧城市建設的每一個環節,實現在控制成本和風險的基礎上實現效益最大化。

3.可持續性原則??沙掷m性原則是把智慧城市建設作為推動城市轉型發展的戰略舉措,兼顧長遠利益和短期利益,創新商業模式,有效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充分利用市場化力量,保障智慧城市建設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

4.成果共享原則。成果共享原則是使智慧城市及其保障體系建設的成果能夠為廣大民眾共享,能解決有迫切需求的民生問題,突出智慧城市的服務功能,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

5.有序推進原則。有序推進原則是指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的構建既要有總體規劃,在組織、技術、制度、要素等方面全面協調推進,形成系統化全方位建設發展格局,又要立足現狀,審時度勢,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分類建設,在有基礎、有優勢的重點領域以及急需拓展提升的關鍵環節突出重點、尋求突破,避免拋開頂層設計的一哄而上、重復建設。

二、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及其指標內涵

1.認知保障體系建設。

1.1重視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和理論研究。主要指標內涵:智慧城市頂層設計完成,城市應用體系基本建立;有獨立設置或與知名科研院所合作的智慧城市專門的研究機構,省部級以上關于智慧城市建設研究的課題以及核心期刊論文等研究成果顯著。

1.2政府、企業和居民的認知水平高、參與程度高。政府明確提出智慧城市建設的行動計劃;居民對智慧城市的辨別度達到1/3以上;參與智慧城市建設的本地企業比例達到10%;主要媒體及本地媒體對智慧城市的關注度高。

1.3職業培訓體系基本建立。本地高校設置有“智慧城市建設”相關專業,并具備智慧城市建設相關職業資格的培訓與鑒定能力和資格,通過職業資格考試的人數基本滿足智慧城市建設的需要。

2.技術保障體系建設。

2.1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智慧城市研發費用占全社會研發費用的20%以上;智慧城市建設基礎設施投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的1%以上;智慧城市大數據在各部門、行業的覆蓋面在90%以上。

2.2智慧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家庭電腦使用量1臺/每戶,智能手機1部/人;智慧產業規模占GDP比重在20%以上。

2.3基礎設施完備,城市智能化、網絡化、信息化水平高。家庭光纖可接入覆蓋率在99%以上;無線網絡覆蓋率在95%以上;平均無線網絡接入寬帶率5Mbps以上。

2.4區域智慧城市建設技術標準規范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建設技術標準規范得到落實;三網融合完成率90%以上。

2.5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機制基本建立。重大信息安全事故發生數量在萬分之一以下。

3.制度保障體系建設。

3.1制定、頒布智慧城市建設有關的法律法規。智慧城市建設相關的信息安全、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基本完善。

3.2覆蓋智慧城市建設的政策體系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建設納入事業發展規劃,并制定智慧城市建設專項規劃;在支持層面有相關的政策出臺,在實施層面有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出臺。

3.3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建設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基本形成,考核結果納入部門及領導個人工作業績考核。

3.4建設推進機制基本形成。智慧城市建設的服務平臺建設推進順利,智慧城市應用體系推進機制完善。

4.組織協調保障體系建設。

4.1協調協同機制建立。建立適應智慧城市發展的領導體制和共建共享工作機制。

4.2協調協同組織機構。分級建立有智慧城市建設領導機構和協調機構,重大項目及試點項目均有相應的工作推進與協調領導小組。

4.3專家咨詢、論證機構和機制健全。分級成立有智慧城市建設及建設項目咨詢、論證專家組,頂層設計及建設項目咨詢論證機制健全。

5.要素保障體系建設。形成以信息資源為核心,自然生態環境、社會資源、城市品牌無形資源等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資源要素保障體系。智慧城市建設用地規模、政府資金投入、投資總額、人才引進投入、產業稅收優惠等方面形成良好的資源要素保障體系,并在全國保持領先。

三、智慧城市建設保障體系的運用

1.加強學習培訓,不斷提升智慧城市的認知度。

1.1加強智慧城市建設專業教育和骨干培訓。通過舉辦自學、學習班、培訓班、研修班等形式,加強以智慧城市為內容的專題培訓,并及時進行檢查考核。

1.2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的宣傳普及。廣泛開展有關智慧城市建設基本知識普及、建設工作和成果的宣傳,提高廣大居民對智慧城市的認知度和認同度。

2.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設的工作推進機制。

2.1對智慧城市建設進行政策指導和頂層設計。從全局層面出發,制定相關政策、法規,并從技術上進行頂層設計,從宏觀上進行指導,以促進整體范圍內智慧城市的發展,提高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無縫連接能力。

2.2建立健全智慧城市建設的領導和組織協調體制機制。成立統一的智慧城市管理部門,負責智慧城市的整體規劃、頂層設計,建立智慧城市統一的信息化架構標準,實現跨系統應用集成、跨部門信息共享。成立智慧城市建設工作協調小組和決策咨詢專家指導組兩個專門機構,明確發展目標、建設規劃、產業布局以及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計劃,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設的相關產業政策,以便于政府批準后盡快出臺實施。

3.加強智慧城市的人才隊伍、制度體系建設。

1.建立統一的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和技術規范體系。建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準確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設的主要進度和發展水平,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提供有益參考。對于技術規范體系的建設工作,需要抓住關鍵技術規范進行重點關注,建立由政府部門、研究機構和廠家等多方組成的課題組,對于主流技術和產品進行融合,縮短技術規范制定工作周期。

2.加大人才引進、要素保障與公共服務整合力度。在人才政策方面,應在人才引進、項目支持、創新獎勵、人才住房等方面出臺更有競爭力的鼓勵政策;在教育培訓方面,著力建設以企業為主體、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為支撐人才培養體系。在要素保障與公共服務方面,力爭創建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和創業投資機構等,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重要的研發支持、資金保障、成果轉化等支撐服務。

4.創新商業模式,不斷形成智慧城市建設的投融資體系。

4.1努力形成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主體的投融資體系。政府投資對于推動智慧城市建設可以發揮“杠桿式”的引導作用,推動金融創新,引導擴大社會投資。大力推動發展風險投資,鼓勵大型民營企業為主、其他投資機構為輔,出資成立專門的股權投資基金投資智慧產業。極創新智慧產業金融服務,鼓勵銀行、金融機構發展以企業信用為基礎的股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應收賬款保理與質押、倉單質押等信貸創新產品,為智慧技術和產品研發、智慧應用體系建設、智慧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更加多元的信貸金融支持。

4.2大力引進智慧城市建設戰略合作方和戰略投資者。在國際國內開展智慧城市建設合作交流,積極引進國內外企業、科研院所參與智慧城市建設和智慧產業發展。制定政策,鼓勵國內外知名企業積極參與智慧城市建設試點項目,作為合作主體參與智慧城市項目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推進相關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商務模式創新、運營服務、人才培訓等基地的“落地”。

四、結語

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也是城市發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國內外許多城市均把智慧城市持續地列入各自的城市發展規劃。但智慧城市建設也是一個錯綜復雜、任務龐大的項目,需要全方位的技術和機制保障,而且隨著智慧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其對保障機制的要求和依賴也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這都需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地面對,不斷進行研究、解決。

作者簡介:趙黎明(1967.7—)男,河南漯河,大學本科,副教授,智能化、智慧城市;劉良華(1969.4—),男,浙江義烏,碩士研究生,副研究員,智慧城市規劃。

猜你喜歡
實踐運用智慧城市保障體系
ETC關鍵設備準入標準及運行保障體系構建
關于構建戰區聯合作戰后勤聚合保障體系的思考
談小學英語樂學課堂模式的組織與實踐
試論小學語文“遞進循環式”教學
高中英語個性化教學策略研究
智慧城市視野下城市規劃創新探究
基于無線組網的智慧公交站點信息系統研究與實踐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構建更安全可靠的機房電源保障體系
健全大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