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常態下基層政府維穩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2016-05-30 18:39陳鳳霞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維穩社會矛盾基層政府

陳鳳霞

摘 要:新常態下基層社會維穩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遇到許多紛繁復雜的棘手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做好新形勢下基層維穩工作是密切聯系群眾、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所在,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本文對目前基層社會維穩現狀進行多角度分析,并對基層政府做好維穩工作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維穩 社會矛盾 基層政府

隨著我國各項改革的逐漸深化和社會利益關系的逐步調整,各類復雜的社會矛盾日益顯現,基層社會維穩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遇到許多紛繁復雜的問題。從一定意義上講,做好新常態下基層的維穩工作是密切聯系群眾、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關鍵所在,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保證,更是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堅實基礎。因此,從管理與發展的角度,分析基層維穩形勢,積極探索處理社會矛盾的對策和建議,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緊迫。

一、當前基層政府維穩面臨的問題

新常態下,基層政府遇到許多紛繁復雜的棘手問題,不穩定因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山林土地的權屬糾紛。在農村土地的管理中,不可避免發生轉包、繼承或征用等流轉行為,如處理不當,極可能引發矛盾糾紛。同時隨著經濟的發展,以土地為核心的資源要素價值越來越得到農民的重新認識和維護。因此在推進城鎮化建設和重點工程項目的進程中,群體性事件苗頭和事件時有發生。山地和山林的權屬糾紛因涉及當事人的切身利益,并伴有政策性問題和歷史遺留問題,情況往往比較復雜,調處難度大。

2.村務管理不規范。當前農民的法治意識越來越強,關心集體經濟,要求參與村務、財務管理公開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推進新農村建設中,不少村干部為謀求村級集體經濟壯大,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仍有少數村干部在村務管理中,獨斷專行,重大決策不公開、不民主,財務收支狀況不規范、不透明,村級事務管理不公開,往往造成村民誤解,引發村民集體上訪。

3.城鎮化推進中的矛盾。隨著城鎮化過程的推進,農村土地特別是農業用地被大量征用為建設用地后,土地征用補償、征地后農民安置等相關政策相對滯后,易引起村民誤解,若不妥善解決,矛盾激化導致態勢擴大。其中夾雜一些個人權欲和利益因素,存在“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觀念,村民往往采取沖擊政府、越級上訪等極其惡劣的方式來表達訴求,引發嚴重的群體性事件。

4.社會治安形勢嚴峻。隨著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財富的不斷增加,人們普遍渴望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但社會犯罪案件仍時有發生,道路交通、消防事故等安全隱患也相當嚴峻,社會環境存在太多不穩定因素。

5.“干群”關系緊張。近幾年來,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主要矛盾,實際上已發生在普通群眾與政府之間。例如政府出臺的一些政策的不完善,或者新政策的執行滯后,惠民政策落實不到位,項目規劃要求與實際出入較大,再或者少數村干部問題等導致干群關系緊張,導致村民持續不斷的上訪。

二、解決的對策與建議

對于當前存在的這些不穩定因素都是屬于人民內部矛盾,只要措施、方法得當,不會對社會的穩定產生威脅。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還要從以下幾方面努力:

1.建立嚴密的維穩責任激勵約束機制。新常態下,不穩定因素數量較大,僅僅依靠某一方面,某一個部門努力顯然不夠,必須整合力量,形成整體合力,這既是穩定問題的特性決定的,也是做好維護社會穩定工作的必然要求。要整合維護穩定力量,單單靠干部的自覺性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明確責任嚴格落實,形成不管個人的主觀意識如何,都必須做、必須做好的局面。

1.1嚴格落實政府責任制。雖然當前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化解矛盾、維穩工作責任是有要求的,比如黨政“一把手”是本地維穩工作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等等。但實際上對有沒有負責、該負什么責等不細化不明確。因此必須自上而下明確各級黨委、政府的具體責任。例如建立健全黨政“一把手”、分管維穩工作的領導定期召開班子會議、維穩領導小組會議,研究維穩工作、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等制度,各級領導班子成員按照職責分工,負責職責范圍內各種不穩定因素的化解工作。把解決具體問題的實際行動作為落實和體現領導責任制的重要形式。

1.2嚴格落實部門和單位責任制。按照“分級負責、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逐一明確各部門、各單位維護穩定工作責任。特別是要建立系統負責制,針對群眾反應強烈的政策性問題、行業管理問題以及一個領域內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主要交由涉及相關部門在系統內進行深入調研并落實解決措施或提出解決建議。

1.3積極推進激勵約束。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操作性強的維穩政績考核標準,結合各地實際確立考察。把維穩實績真正納入干部政績評價體系,真正把維護穩定實績與干部選拔任用掛鉤,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導干部抓好維穩工作。

2.建立有效的群眾工作機制?;饷?、維護穩定、促進和諧根本在于做好群眾工作。但在實際工作中如何體現和落實,更多地倚仗于黨員干部的自覺性,還缺乏系統的制度、機制和體制安排。在維穩工作中應堅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實踐探索。

2.1建立健全科學決策和民主管理機制。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堅持把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的切入點,統籌兼顧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不斷提高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健全完善重大決策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凡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要決策、重要項目相關的敏感事項,都要嚴格實行公示、聽證、咨詢等制度,廣泛聽取和認真采納群眾意見;凡重要改革方案的出臺,都要充分考慮群眾的承受能力。完善政務公開,村務公開,村民自治和勞動保障監察等制度,充分保障廣大群眾依法享有的選舉權、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2.2建立健全群眾訴求表達機制。從制度建設入手,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搭建多種形式的溝通對話平臺。建立健全黨政主要領導對重要來信來訪親自閱批、接待,以及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范圍內的重要來信來訪親自接待、妥善處理制度。充分發揮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系群眾的重要作用,要與新時期群眾工作有機結合,確保廣大群眾話有處說、怨有處訴、難有處解、事有處辦。

2.3建立健全基層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機制。著力健全完善“縣、鄉、村”三級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網絡。堅持定期排查制度,及時掌握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矛盾糾紛,促進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明確責任主體、工作主體和實施主體,落實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及時就地化解,著力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警民聯調的大調解體系。建立重大矛盾糾紛責任追究機制,確保調處責任落到實處。

3.建立處置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重大突發事件是指由自然、社會、人為因素引發,不易預測,發生突然,危害嚴重,引起社會高度關注或公眾恐慌,必須緊急控制處理的重大事件、事故和災害。要快速高效應對重大突發事件,必須建立起一整套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

3.1建立完善監測預警體系。形成“全面搜集掌握信息——監測動態——及時報送情況——科學進行分析——準確作出預警”的完整高效的工作機制。

3.2協作聯動體系。明確協作部門的職責任務、協作方式、程序。建立健全有關部門協作聯動機制,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各種力量,要明確協調機構和負責領導,建立健全政法系統與其他部門的協作聯動機制??傊?,做好新常態下社會穩定工作,任重道遠,要從當前社會的新形勢、新特點著眼,創新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高處理群眾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營造出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

猜你喜歡
維穩社會矛盾基層政府
如何在刑事申訴中發揮控申職能促成矛盾化解、息訴罷訪
創新行政管理方法 提高基層政府管理能力
用社會矛盾的方法論分析中國存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矛盾
社會管理創新過程中基層政府責任建設問題探討
推進基層政府依法行政的問題研究
論醫院醫患危機關系管理體系的構建與完善
新常態下社會矛盾的多元解決機制的重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