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技能競賽促進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

2016-05-30 09:06查金蓮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技能大賽促進

摘 要:技能競賽是各職業院校展示和檢驗教學成果的平臺,如何讓技能競賽的投入和實踐教學相互促進,分析了當前會計專業實訓教學的現狀并提出對策。

關鍵詞:技能大賽 全員受益 促進

技能競賽是各職業院校展示和檢驗教學成果的平臺,由于和人才培養方案沒有無縫對接,技能大賽帶來的正面效應沒有普惠到日常教學和實習實訓中,培養的學生與就業崗位脫節,如何讓技能競賽的投入和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相互促進,是各高職院校目前提升辦學水平的重要突破口。

一、目前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分析

1.指導方案不完善,教學效果不明顯。課前,人才培養方案中實踐課時比例不足,教學指導方案不完善,教材側重于單項技能的訓練,忽視崗位角色間的銜接和合作,缺乏可操作性。課中,由于條件有限,教學項目缺乏實際情景訓練,學生對上課內容沒作記錄和小結,學校對教學環節和質量缺乏監管。課后,成績評價過于單一,教學資料沒有歸檔,教學效果沒有反饋,沒有創建實踐教學網絡平臺供學生后續的延展學習和提高,課停學止,學生始終停留在理論知識的表面,高分低能。

2.實踐投入力度不夠,實踐設備嚴重缺乏。建立一個硬軟件配備齊全的會計實訓室,少則十幾萬多則幾百萬的經費投入讓以學費為主的高職院校望而卻步。一些學校為了節約辦學成本,一直沿用陳舊的會計實訓室,里面的配套設施和財務軟件落后,學生實訓缺乏實際業務工作的畫面感和現場感,與真實的會計工作環境脫軌。

3.“雙師型”教師配備不足,實踐指導水平有待提高。會計是一門專業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師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實踐教學的質量。通過查看國家教育部2015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和2015年全國職業教育工作專項督導數據,得出全國教育事業生師比與“雙師型”教師的比例如表一所示:

表一中可以看出,我國高等學校的生師比沒有超過教育部制定的18:1的標準,但是,但是“雙師型”教師的比例普遍不高,離發展新職業教育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目前,師資隊伍建設已經成為制約提高教學質量的瓶頸,普遍呈現 “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不統一、 “雙師型”即是取得“雙證”、數量缺口較大、師資隊伍制度建設相對滯后等問題,造成對學生的實踐指導與實際工作需要脫節,培養技能型人才的目標難以實現。

二、會計技能競賽對會計實訓教學的促進作用

1.發現教學問題,激發教學改革。技能大賽的成績展示了各校在教學成果和教學水平上的差距,也折射出某些院校在技能訓練和素質培養上的缺失,每個學校都會以賽后總結為契機,剖析日常教學、實訓教學以及大賽培訓中存在的問題,激發和深化教學改革,依據最新的就業崗位要求調整培養目標,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改善教學方法,完善教學工具和手段,盡力培養出更符合專業實際應用的會計人才。

2.實踐投入加大,校企合作加強?!捌胀ń逃懈呖?,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為了能在技能大賽排名榜上取得優異成績,各院校即使財力有限,也會少則花費幾十萬多則幾百萬的專項資金用于購置大賽贊助企業的硬件和軟件。為了與實際工作業務“零距離”對接,也為了尋求企業、行業在資金和技術上的支持,各院校都在積極開拓視野、拓寬渠道,促進校企深度融合,不斷改善實踐教學條件,提高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3.提升師生職業能力,完善成績評價系統。教師在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過程中,通過教授和引導學生解答大賽試題,不斷豐富理論知識和提高實踐操作技能,優化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提升思考創新和臨場應對能力,促進教師加強與社會行業企業的橫向聯系,把握行業發展的新動態。學生在參加大賽的過程中,通過備賽、參賽得以鍛煉意志、提高技能、培養合作意識和職業習慣,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以技能競賽促進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具體作法

1.完善人才培養方案,規范實訓教學。第一,深度解讀大賽項目。從不同角度對競賽的形式、內容、命題方式和評分標準進行分解、細化,將技能競賽涉及的知識點和日常教學的重點內容掛鉤,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將技能大賽的形式融入到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和日常教學中,制定嚴格的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及授課計劃,變精英教育為全體受益。第二,修訂人才培養方案。開展人才市場調查,搜集專家人士意見,以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宗旨,以會計技能大賽考核側重點為導向,修訂和完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方案除了保障通識課和專業基礎課的基礎課時,更應該注重學生崗位技能的培養,增加實訓課時的比例,建立健全實訓課記錄監督機制,構建以職業核心課為中心,以實踐課程為重點,以職業延展課為輔助的課程體系,更加注重突出職業核心技能的培養。第三,建設賽教一體實訓室。實訓室的總體布局、設備配置、環境布置接受企業指導與實際“零距離”對接,普惠大賽正面效應,將比賽硬軟件放在會計實訓室,比如ERP 財務軟件、網中網實訓教學軟件,專人負責管理。將累積的先進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豐富的教學案例,應用于實訓教學中,通過演示、觀摩、動手操作,讓學生有身臨其境的體驗。

2.加強“雙師”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教育能力。政府定期撥付專項經費用支持教師培訓,深化校企合作、產學研結合、線上線下的合作交流形式,獎勵科研課題或技術開發。行業主管部門積極組織和推動職業技能大賽舉辦,制定和完善“雙師型”教師認定和評聘標準,重視教師的實踐工作經歷,獎勵技能大賽和實踐培訓中的優秀教師,在職稱評聘時優先考慮。企業在實訓過程中,要有目標,有監督、有記錄、有考核,有效果,絕不能再流于“蓋章”實習。學校應拓寬師資隊伍來源渠道,改進師資隊伍結構,加強師德師能的培訓,建立健全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創新教師管理制度。

3.完善評價系統,健全獎勵機制。學校要推進獎勵機制改革,制定完善的績效評價系統,成績考核標準要公正透明。首先,撥出專項經費,用于獎勵在實訓指導或者技能大賽過程中表現優秀或拔尖的師生,除現金獎勵外,獲獎學生可以與升學和就業掛鉤,教師與績效工資掛鉤,在教師評優評先、職稱評定、外出進修、假期輪休等方面優先考慮。其次,指導老師應該輪流擔任,以老帶新,讓其他老師也有鍛煉的機會,變壓力為動力,促使每位老師都能不斷學習、與時俱進,保持師資隊伍的活力。會計技能大賽對職業院校專業課程的建設、教師教學方式、學生評價標準及實訓教學、校企合作等產生深遠影響,我們應該在積極準備大賽的同時將大賽中積累的豐富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普惠到日常實訓教學中,完美融合、相互促進。

參考文獻:

[1]劉東菊,湯國明,陳曉曦,袁名偉,張瑞.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對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影響力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15,(10):31-34.

[2]施春園.技能大賽對推動五年制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財經界:學術版,2014,(12):225-226.

[3]張維津.變精英教育為全員受益——談職業技能大賽對教學質量的促進作用[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3,(1):5-9.

作者簡介:查金蓮(1976—),女,安徽安慶人,講師,碩士,會計師,主要研究方向:會計信息化、高教管理。

猜你喜歡
技能大賽促進
技能大賽對高職院校教育發展影響的研究
論技能大賽對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課程改革的激勵效應
“以賽促學、賽教結合”的工程造價教學改革
理論知識點、國家技能鑒定、技能大賽與教學產品相結合的研究
從世界技能大賽看職業院校競賽培訓制度的建設
筑巢引鳳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贏
淺論QC小組活動對勘察設計企業質量管理的促進作用
“體驗式旅游”促進吉林省旅游資源優勢的作用研究
活化經營管理機制 促進國有林場發展
微信營銷對小微企業的促進作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