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高校學前教育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途徑

2016-05-30 13:15袁圓
經營管理者·中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專業能力培養途徑

摘 要:學前教育專業能力是幼兒教師從事幼兒園各項工作必備的基本能力。本文基于《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構成,分析了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途徑。

關鍵詞:學前教育學生 專業能力 培養途徑

長期以來,我國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主要培養中等師范學校的師資,而幼兒園一線教師則主要由中等師范學校來培養,隨著我國師范教育體系由三級師范向二級師范過渡,高等師范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開始承擔起幼兒園一線教師的培養任務。受傳統思維方式的影響,高校注重系統化、理論化的知識傳授,但在學生實踐方面做得不夠,使得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往往存在入職適應期較長的問題。為適應社會需求,使高校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接軌,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急需加強學生幼兒園教師專業能力的培養。教育部2012年頒布的《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將幼兒園教師的專業標準分為專業理念與師德、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三個部分,其中專業能力包括環境的創設與利用、一日生活的組織與保育、游戲活動的支持與引導、教育活動的計劃與實施、激勵與評價、溝通與合作、反思與發展等,同時要求開展幼兒園教師教育的院校要依據《專業標準》,根據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重視社會實踐和教育實習,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一、精講專業理論課程

教育理論課程是學生專業能力發展的根基,要立足于學生專業能力的可持續發展,對專業理論課程的講解,突出一個“精”字。精選課程內容,即精選課程中的核心知識點、熱點和學科前沿知識;精選教學方法,即根據學科內容,靈活采用講授、案例、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精選教學形式,要利用視頻、錄像等資源,豐富課堂內容,并理論聯系實際,強調對教育理論的理解與運用,提高學生的理論水平。

二、提高實踐課程比重

學前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專業,除了對教師的彈、唱、跳、畫、做、講等藝術教育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外,還需要幼兒教師能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幼兒的表現和需要,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設計和實施趣味性、綜合性的活動,支持和促進幼兒主動學習。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大部分沒有藝術教育的背景,而在幼兒園沒有較強的藝術能力將難以開展工作,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應對學生進行音樂、美術、舞蹈等方面的訓練。首先,藝術類課程的教師要能夠從幼兒教育的角度去進行教學,明確他們所培養的技能是適應幼兒藝術教育需要,而不是訓練學生的藝術專長。其次,藝術類課程有足夠的課時,舞蹈、鋼琴、繪畫等技能課應貫穿一年級到三年級六個學期中,教師應結合幼兒藝術教育的要求,指導學生進行藝術基本功的訓練,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學習時間,確保學生藝術能力的質與量。第三,重視學生藝術實踐訓練。 每門藝術類課程結束時教師可組織匯報演出、作品展等活動,并把學生的藝術實踐活動作為學生學業成績考核的一方面?!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把幼兒園教育的內容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與之對應,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掌握幼兒園五大領域教育的目標、內容、途徑和方法。首先,教師應引進現代教育技術,將網絡、視頻、攝像等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拍攝幼兒園課堂實況,觀看幼兒園課堂教學的網絡視頻,采用講授、討論、案例分析等方法,對這些教學活動進行研討和評析,從而豐富課堂實踐教學內容。其次,教師要充分利用微格教室、實訓室等場地,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教學,并根據教師和學生的評價不斷完善教學設計,以提高學生各領域教育活動設計的能力。同時,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最好讓學生到幼兒園,在學校及幼兒園教師的共同指導下,在真實的幼兒園班級中實施他們的教學設計方案,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教學實踐能力。

三、加強教育實踐能力的鍛煉

幼兒教師需要較高的教育實踐能力,到幼兒園教育見習與實習是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實踐體驗和相應的專業實踐能力的重要形式。

1.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訓基地。實訓基地不僅是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場所,同時也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學習典范。所以學校應選擇辦學條件較好的幼兒園作為學生的實訓基地, 并加強與實習基地的聯系與交流,確保該基地具備完善的教育培訓體系和指導學生的專業人員,在圓滿完成教育見習、實習任務的同時,積極為幼兒園實訓基地服務。

2.見習應貫穿于整個大學生活,從一年級開始,可安排學生進行一周時間的集中見習,可幫助學生及早的熟悉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了解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并結合每學期所開課程,制定見習期間的主要內容,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的知識及時的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和強化。

3. 保證教育實習的時間和效果。教育實習的效果如何,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實習的時間,在前三年見習的基礎上,大四8-10周的集中實習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的實習內容應包括幼兒保育、各類教學活動活動、班級管理、環境創設等,同時最好能到小、中、大不同的年齡班級進行實習,以便學生熟悉各年齡段的學前教育工作。

四、采用多元評價體系

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提高教學實踐質量的主要手段。傳統課程評價多以卷面分數檢驗,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實踐能力難以評價,故而不受學生重視。因此高校應采用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學生自我評價與教師評價相結合,構建多元化的實踐評價體系。

1.改革理論課程的評價方法,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理論聯系實際,能夠對幼兒園教育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評價,考試時著重考查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開展微課、音樂劇、講故事、舞蹈等實踐技能競賽,將競賽結果按一定權重計算到學生的考核成績中,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N].中國教育報.2011-12-12(3).

[2]李娟.高師學前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探索[J].文教資料.2012(2).

[3]左瑞紅,李鋒.關于高師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2(8).

作者簡介:袁圓 (1984—),女,咸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理論。

猜你喜歡
專業能力培養途徑
探討互聯網金融對證券行業的影響及解決對策
基于中職教師專業標準論班主任的專業素養
不同階段幼兒教師專業能力的內在發展規律
淺析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
中外教師合作教學對于中教專業發展的作用研究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農村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