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康鼓詞

2016-05-31 03:13
浙江檔案 2016年12期
關鍵詞:竹板永康唱詞

“永康鼓詞”是一種用永康方言進行說唱表演的地方民間曲藝劇種,主要分布在永康,流行于武義、縉云、磐安等周邊地區。其形式是由演唱者身著日常服裝,背一只裝有道具的插馬袋串鄉走村、過街走巷,在農家、宅院、廳堂、市井、坊間、街沿、廣場等場所擺下道具即席開唱。因鼓詞藝人多為盲人,故人們將“永康鼓詞”稱為瞽詞、盲詞;又因鼓詞以唱為主,人們又稱之為“唱詞”“唱公事”。2011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永康鼓詞”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永康鼓詞”始于何時、源于何處,尚無史典可考。據永康民間鼓詞藝人傳說,“永康鼓詞”來源于商代京城。商代紂王時有一名叫古仁的國舅,因雙目失明而辭官歸隱,往日貴客盈門、熱門非凡的國舅府第,一下子門可羅雀、無人問津。古仁心中極其悲涼,深嘆世態炎涼,幾欲自尋短見、了卻余生,以示對人世的不滿。朝中文武百官聞知此事后,有深表同情者前來勸慰,其中就有武成王黃飛虎,他勸古仁不妨唱曲子以消煩解悶,其他的來訪官員對此建議頗為贊同,隨后六位在場官員表示每人愿捐助一塊烏金。事后古仁請能工巧匠將這六塊烏金拼制成一個圓形的鼓盆,六塊烏金代表了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的六部官員;又在鼓盆一周薄金皮上鉚272顆鼓釘,代表著當時全國有272個行政區域。鼓盆制成后,配上一根鼓箸和兩塊竹板,組成鼓詞的全套打擊樂器。從此,每當煩悶之時,古仁就用朝中編寫的勸世歌詞作為唱詞進行演唱。后來,鼓詞說唱幾經變化流傳于民間。

2016年“永康鼓詞”演唱比賽冠軍呂庭生

另有一種說法是,“永康鼓詞”源于宋代的鼓子詞。據《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記載,鼓子詞這種民間說唱藝術,早在宋代就已出現于市井坊間、廳堂宅院、酒樓茶肆之中。陸游的《小舟游近村舍移步歸》詩中“斜陽古柳趙家莊,負鼓盲翁正作場”,就是對鼓子詞演唱的真實寫照。大約在元代晚期,元曲出現后,鼓子詞的唱詞才突破了以勸世詩詞作為唱詞的藝術條框,逐漸發展創新,從戲劇內容中移植故事情節改編成唱本,開始長篇說唱。南宋期間,鼓子詞從北宋京城開封一帶流傳到南宋京都臨安(杭州)城鄉。大約在明代中后期,鼓子詞從臨安(杭州)傳到永康一帶。后來,永康鼓子詞演唱藝人的先行傳播者將鼓子詞從北方話說唱改造成永康方言說唱,自此定名為“永康鼓詞”。

“永康鼓詞”的演唱特點是:一人用多腔演唱多個角色,腔調既委婉曲折又高亢粗獷,既有長腔拖音又有急切利落的收腔,節奏時慢時緊,到故事情節關鍵時中斷回章。用永康方言演唱,唱詞流暢押韻、抑揚頓挫,聲音鏗鏘清脆、扣人心弦?!坝揽倒脑~”的內容大多為除暴安良、伸張正義、男女情愛、樂善好施等傳統故事。演唱一般分悲調、喜調、怒調、水平調四種,以唱為主、說為輔。唱詞無一定規律,多為長短句,少數為整段七字句,以方言押韻,有較長拖音。唱中夾白,似唱非唱,似白非白。唱本通俗易懂,情節曲折,詼諧有趣?!坝揽倒脑~”唱腔沒有曲牌稱謂,一般按情節分為平唱、拖腔、土話、抒情敘事的套路。有些造詣較高的藝人,會以假嗓唱女聲;有些官場審案則選用戲劇唱腔。

“永康鼓詞”藝人一般為盲人,演唱時沒有特定服飾,皆為日常服裝,服裝款式因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其使用道具很簡單,只用一只鼓盆(俗稱鼓板)、一根鼓棒(俗稱鼓箸)、一副竹板,作為伴奏打擊樂器。鼓板由六塊黃檀木(也有烏柏木的)拼接而成,高約10厘米,厚約2厘米,鼓面直徑約25厘米,用豬皮或黃牛皮包制,鼓邊鉚272個鼓釘。鼓箸約為20厘米長,用毛竹制成,與粗毛線針相仿。竹板用麻繩將兩片長約12至15厘米長的毛竹片串聯而成。演唱時,鼓詞藝人將鼓板放置在右腿膝蓋上,左手握竹板,右手擊鼓點。其鼓點大致分為:“二見鼓”——先擊邊后擊中;“三見鼓”——擊邊擊中均可;“六見鼓”——轉板時用,一般鼓板“臺場”擊完,再擊六下鼓才開唱曲本;“火炮鼓”——從慢到快,多用于開場鼓;“打鼓”——緊而有力度,一般用于爭斗、怒罵場面。伴奏鼓點隨著曲本情節變化而變化,時松時緊,能為精彩的情節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永康鼓詞”沒有許多樂器道具,可隨地開唱。開唱以前,先擊打一陣鼓點,一般從“火炮鼓”開始,其節奏變化從慢到快,然后又由快到慢,最后將鼓板和竹板同時連擊六下,才正式開唱。演唱正曲前都要先唱一曲“灘頭”,唱四句、六句或更多句不一,借以招來聽眾。有的藝人把“灘頭”與整個曲情結合,道出曲本的中心思想或哲理,就像評彈中的彈詞開篇。也有部分藝人隨意唱一段與主題無關的四句、六句,遂成張冠李戴的“灘頭”。鼓詞演唱主要以方言押韻和唱詞切意為藝術特點,有較長的拖腔,使曲調平中出奇。在演唱過程中,一般把伴奏樂器作過門,但有時也邊唱邊敲打樂器,利用敲打的力度大小和速度快慢來加強語氣或者烘托氣氛、渲染情緒。唱詞以上下結構居多,但也有上上下、上上上下結構或者唱中夾道白等,唱詞通俗、形象、生動、確切而押韻,很受聽眾歡迎。

“永康鼓詞”是一種民間鄉土文化藝術,演唱者多為盲人,其表演作為謀生乞求之手段,鼓詞藝人的社會地位低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鼓詞藝術和演唱藝人受到了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與關懷。1950年10月,永康縣政府文教部門選派鼓詞藝人徐友、孫金高等出席浙江省組織的系列觀摩學習活動;1952年7月,縣文化館首次舉辦鼓詞藝人培訓班。此后,縣文化館又多次組織鼓詞藝人學習政治時事和創作現代新曲目。鼓詞藝人除演唱傳統曲目外,還配合黨和政府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把政治時事、政策法令、新人新事新風尚等編成鼓詞曲目進行表演,發揮了積極的輿論宣傳作用,為穩定社會秩序、促進農村各項運動的開展、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隨著時間推移、歲月變遷,一批批知名鼓詞藝人先后辭世,加之電視進入百姓家庭,群眾娛樂方式發生很大變化,“永康鼓詞”逐漸銷聲匿跡,絕大多數喜愛聽鼓詞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只能聽鼓詞錄音磁帶或看鼓詞光盤了。

盧頂風在表演鼓詞

童兆基在表演鼓詞

2008年,永康市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門組織鼓詞研究小分隊分赴城鄉開展大規模的采訪調研活動;2014年至2016年,先后舉辦六期免費培訓班,培養了180多人的鼓詞演唱隊伍;2016年8月,組織老藝人輪流在西津橋上演唱鼓詞;近期,組織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鼓詞演出隊,在全市城鄉農村文化禮堂巡回演出,用“鄉音”傳播“黨音”,受到群眾歡迎和好評。

猜你喜歡
竹板永康唱詞
唱詞(外一首)
論姚永康瓷塑《世紀娃》的藝脈文心
將竹板磨細
那唱詞本上,滿是回憶
永康日報
“店小二”王永康,這個月可真忙!
蕉嶺縣竹板歌藝術特征初探
廣西文場的曲詞藝術特征研究
流變與傳承
——秦漢時期“伏日”考論
視頻公開課唱詞制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