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評:屈原天才

2016-06-11 03:38
湘潮(理論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屈原天才詩人

蘇聯漢學家費德林在回憶錄《我所接觸的中蘇領導人》中,記錄了毛澤東同他的一段評價屈原的話:“我們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我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切。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3.毛澤東說屈原是“天才詩人” 大家都知道,毛澤東對天才有著獨到的歷史評價。他強調,除了天才條件之外,主要地是要親自參加當時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的實踐,沒有這后一個條件,任何天才也是不能成功的。他還說:“所謂天才,無非就是聰明一點”?!拔也⒉皇遣灰f天才,天才就是比較聰明一點,天才不是靠一個人靠幾個人,天才是靠一個黨,黨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天才是靠群眾路線,集體智慧?!?在湖南下放期間,1970年端午節,葉劍英遙望汨羅江,憑吊中華民族文化巨人屈原,賦詩一首《懷屈原》:“澤畔行吟放屈原,為伊太息有嬋娟,行廉志潔泥無滓,一讀騷經一肅然?!比~劍英返回北京準備參加黨的九屆二中全會,毛澤東看到葉劍英,問他湘潭習慣不習慣,葉劍英說起他和曾山從湘潭去韶山的事情,毛澤東笑道:“你一去再去韶山,不要把我搞成什么天才哦!還是那句話,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有人說我是天才,其實發現天才的人才是天才?!?在毛澤東眼里,世界上的天才人物屈指可數。但是他多次說屈原是天才,而且滿懷情感地說:“我們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我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切?!泵珴蓶|還半開玩笑地說,“不過現在的人就未必了,他們不一定理解屈原的偉大功績?!?4.毛澤東說屈原是“天才歌手” 在毛澤東的歷史人物評價體系中,屈原是“天才詩人”,也是“天才歌手”?!疤觳旁娙恕?,可以直抒胸臆和情感,“天才歌手”還可以為時代放歌、為人民歌唱,發出時代的最強音。 撫古追今,回顧屈原在湖南的歲月和故事,毛澤東一往情深地說:“是的,這些都發生在我的故鄉湖南,發生在屈原殉難的土地——長沙。因為這緣故,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圣。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王國維在《文學小言》中說:“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原、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茍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碧觳旁娙饲?,得到歷代仁人志士的敬仰,成為千古詩人之首,其文學天才和人格美德,交相輝映,光彩奪目。屈原的人格和詩魂,為塑造民族魂、國魂提供了珍貴的養料。 毛澤東在《初唐四杰集》的批注中贊揚王勃、王弼、賈誼,“都是少年英發,賈誼死時三十幾,王弼死時二十四。還有李賀死時二十七,夏完淳死時十七,都是英俊天才,惜乎死得太早了?!?毛澤東作過結論:“青年人比老年人強,貧人、賤人、被人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大部分發明創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們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勁的,也有發明創造。這種三七開的比例,為什么如此,值得大家深深地想一想。結論就是因為他們貧賤低微,生命力旺盛,迷信較少,顧慮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干?!薄疤觳慌?、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干”,這樣的年少英才、英俊天才,帶有屈原精神的影子。 《史記》評價屈原“為楚懷王左徒”時,已“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屈原這樣的文化教養,是春秋以來的傳統教養,是時代的需要,在楚國正是出類拔萃的急需的人才?!妒酚洝氛f他“人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這時的屈原大約只有20歲,風華正茂,才華橫溢。 可以說,屈原開創了中國詩歌的時代。歷史學家侯外廬認為,屈原用他的歌唱代表了人民的喉舌,反映了戰亂時代人民的呼聲和一個過渡時代的精神面貌,成為“戰國時代的一面鏡子”。屈原既是“楚辭”首創者和代表作者,也是心懷抱負的政治家。主張對內舉任賢能,修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保衛家國。屈原懷才不遇,賢能遭嫉,“忠而見疏”,命運坎坷,因遭貴族排擠,被流放沅湘大地,湘資沅澧流域留下了他顛簸流離的足跡和奔波呼號的聲音。秦軍攻占郢都,楚頃襄王被迫遷都于陳。屈原“發憤以抒情”,作詩篇《懷沙》,再次抒發忠貞愛國的摯熱情懷和“受命不遷”的崇高志節,傾訴郁積心頭的苦悶和悲憤,毅然投江淚羅,終年62歲。屈原的思想言行,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開創了一代新風。 5.毛澤東說屈原“首屈一指” 天才就是第一。毛澤東縱論中華文學史,認為《詩經》之后,“首屈一指”的詩人是屈原。在與蘇聯人的談話中,他們稱屈原為“第一位有創作個性的詩人”。在毛澤東眼里,能夠首屈一指的人物不多。戰國人物中,毛澤東認為“利國福民偉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在湖南一師求學期間,毛澤東的人品學識都首屈一指的是楊懷中先生。到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在《清平樂·六盤山》一詞中贊頌創造過世間偉業的長征紅軍:“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彼哉f,毛澤東用“首屈一指”評價屈原,是極高的評價。其“不到長城非好漢”的長征詩歌,正是潛移默化傳承和弘揚屈原九死未悔文化血脈的典型范例。 從世界詩歌史而言,唯一把詩人的身世、抱負、情感、理想融化在文學作品當中,以詩人個體歌唱的形式,吐露自身情感的抒情詩,只有屈原的《離騷》。這說明中國早期詩歌的發達度,中國真是一個詩歌的國度,獨創性地產生了一種融合詩人本人情感、理想和追求的偉大詩歌作品,這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難能可貴的藝術現象和文學創造。 “興觀群怨”,是中華詩詞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屈原認為詩可以怨,他的《離騷》就是“興觀群怨”的代表作,“雖九死其猶未悔”,充分表達了詩人的政治理想、熾熱的愛國感情和嫉惡如仇的反抗精神。司馬遷評說屈原的《離騷》“蓋自怨生”,是“發憤著書”之作。聞一多則闡述“不能生得光榮,便毋寧死”,“以求生始,以爭取生得光榮的死終”這樣的生活道路和信念,來深刻把握和闡揚屈原精神。毛澤東十分重視詩歌“興觀群怨”的社會功能,他倡導詩詞要發展,“舊體詩詞源遠流長,......舊體詩詞要發展,要改革,一萬年也打不到。因為這種東西,最能反映中國人民的特性和風尚,可以興觀群怨嘛,怨而不傷,溫柔敦厚嘛!” 啟示之二:毛澤東褒揚屈原的天才創造,告訴人們,只有把天才融入時代,融人人民,為時代而歌,為人民而歌,才能得到時代和人民的認可,載人中華民族的復興發展史。

猜你喜歡
屈原天才詩人
黨天才
天才or怪咖
夢見屈原
端午思屈原
曬娃還要看詩人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我理解的好詩人
詩人貓
屈原送米
詩人與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