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的“屈原情結”

2016-06-11 03:38許光輝
湘潮(理論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楚辭屈原詩詞

許光輝

一代偉人毛澤東是屈原的鐵桿“粉絲”,有深深的“屈原情結”,兩人出生年代雖相距2200多年,但精、神、氣卻是一脈相承、融會貫通的。1914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本科八班讀書時,毛澤東就對屈原崇拜得無以復加,并認真學習《楚辭》。據劉繼興考證,毛澤東當年做了一本專門的聽課和讀書筆記,取名為《講堂錄》,共47頁。從l頁至11頁,毛澤東用小楷工工整整抄錄了屈原的《離騷》和《九歌》。在《離騷》正文的上方,還寫有他對各章節內容的理解與概括。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學習《楚辭》更加如癡如醉,其中特別多的是上世紀50年代??梢哉f,毛澤東從少年到晚年,對屈原是作品百讀不厭的,屈原的政治思想、人格情操、文學精神都對毛澤東產生了深刻影響。本文試從毛澤東學習屈原、推崇屈原、運用屈原三個方面,對毛澤東的“屈原情結”作粗淺論述。

一、學習屈原

1951年7月,毛澤東邀請老朋友周世釗、蔣竹如到中南海做客,交談中多次稱贊《離騷》“有一讀的價值?!?957年12月,毛澤東要身邊的工作人員把各種版本的《楚辭》及有關屈原的作品盡量收集給他。逢先知專門請文研所所長何其芳列了一個目錄,經過兩個多月的搜集,得到古今各種《楚辭》版本及相關著作50余種,毛澤東如獲至寶,集中閱讀了這些書籍。1958年前后,是毛澤東讀《離騷》最勤的時期,1958年1月12日,他在給江青的一封信里寫道:“我今晚又讀了一遍《離騷》,有所領會,心中喜悅?!?959年、1961年他兩次要《楚辭》,還特別指明要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辭集注》。在此期間毛澤東外出帶去的各種書籍中,總有《楚辭集注》和《屈宋古音義》兩書。毛澤東不但自己讀,還鼓勵身邊的人和黨政領導讀。1958年9月,毛澤東在安徽視察時,借來一本《楚辭集注》,問隨行的張治中:“你讀過《楚辭》嗎?”張治中回答說:“未讀過?!泵珴蓶|說:“這是本好書,我介紹你有空看看?!?/p>

更有趣的是,毛澤東有一次閱讀和研究《楚辭》時,竟將生死置之度外。1958年1月18日凌晨一時許,他在南寧會議期間,正聚精會神地讀《楚辭》,突然警報聲響起,空軍雷達發現國民黨的飛機向南寧飛來,全城已實行燈火管制,衛士沖進毛澤東臥室,勸他去防空洞,毛澤東大手一揮:“我不去,要去你們去?!苯又终f:“蔣介石請我去重慶,我去了,怎么樣?我又回來了,他還能怎么樣?現在還不如那時安全嗎?”他讓衛士長李銀橋點燃蠟燭,繼續津津有味地看《楚辭》。1958年廣西會議期間,毛澤東批示印發《離騷》給與會者。在1月16日的講話提綱中,他說學《楚辭》,要先學《離騷》。在1月21日結論提綱中,又用《離騷》中的詞句來說明文件寫作中的“概念”和“判斷”的問題。1958年3月中央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在提倡干部要講真話時,說屈原是敢講真話的人,敢為原則而斗爭,雖然不得志。毛澤東還多次向訪華的外國元首推崇、介紹屈原。譬如1954年10月26日對印度總理尼赫魯說:“屈原是中國一個偉大的詩人,他在兩千多年以前就寫了許多愛國的詩,政府對他不滿,把他放逐了。最后,屈原沒有出路,就投河而死。千百年來,中國人民把他死的這天作為節日,就是舊歷五月五日端午節。人們在這天吃粽子,并把它投到河里喂魚,使魚吃飽了不再去傷害屈原?!泵珴蓶|以自己是屈原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為自豪。據歷史記載: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在莫斯科舉行世界和平大會。這是世界人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也是對美國侵略朝鮮的抗議。為此,在毛澤東的提議下,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向大會贈送了一幅屈原畫像。1972年9月27日晚,毛澤東在中南海會見了日本首相田中角榮、外相大平正芳和內閣官房長官二階堂進。會見結束時,毛澤東將一部裝幀精美的《楚辭集注》作為禮物,贈送給田中角榮首相。

二、推崇屈原

屈原的詩魂之所以萬古長青,因為它實質上已構成了國魂、民族魂。那是對國家命運和國民幸福所作的不懈探索。屈原的力量來自他對祖國與人民的信仰。信仰本身就是一種在天地間探索人類福祉的精神。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是虛弱的,哪怕它擁有再多的物質財富。同樣,一個沒有理想的詩人也是沒有激情的,又哪來的創造力!詩歌本身就是一種信仰,是對真、善、美的呼喚。屈原如果沒有信仰,他就不是屈原了。他就不會有感召后人的力量。這就是毛澤東推崇屈原精神的要點所在。1921年農歷端午節,毛澤東的好友易白沙,只身赴京刺殺北洋政府首腦未果,旋即南下組織軍隊北伐亦未果,于是他選在屈原投江的日子跳海自殺,以喚起民眾。毛澤東為易君寫了挽聯:“無用之人不死,有用之人憤死,我為民國前途哭;去年追悼陳公,今年追悼易公,其奈長沙后進何?!睂β撝械年惞褪顷愄烊A。陳天華也是學習屈原,為救國喚起民眾而在日本跳海自殺的。由此足見毛澤東以及與他同時代的熱血青年們,受屈原影響程度之深之大。1949年12月6日,毛澤東在去蘇聯訪問的火車上與蘇聯漢學家費德林談話時,對屈原給予高度評價:屈原“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無論在國內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泵珴蓶|曾說:“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我相當熟悉,也是我的家鄉么。所以我們對屈原,對他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我們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我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泵珴蓶|曾說,“劉邦為什么能打敗項羽,因為劉邦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屈原如果繼續當官,他的文章就沒有了。因為丟了官,才有可能接近下層生活,才有可能產生像《離騷》這樣好的文學作品。知識往往是經過困難、經過挫折才得來的?!?/p>

1961年秋,毛澤東專門寫了_一首《七絕·屈原》:“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边@里“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是說屈原的《離騷》等光輝詩篇,是足以致敵于死命的利劍。這是贊屈原作品的戰斗威力。毛澤東曾把屈原的思想概括為“批判君惡”,指出騷體有民主色彩,是“對腐敗的統治者投以批判的匕首”,“屈原高居上游”。詩中“殺人刀”的比喻,是對屈原作品的真理性和批判威力的形象化表述。毛澤東這兩句詩對屈原作品的評論,一掃千百年來詠屈原詩作中的憂愁幽思、悲憤同情的氣氛,出語驚人地指出屈原的詩歌是指向腐朽勢力的戰斗檄文,讀之使人感奮!這是前無古人的獨創之論?!鞍捥⒔诽m少,一躍沖向萬里濤”,是說由于社會的黑暗,奸佞小人太多而賢德之士太少,屈原感到政治理想無法實現而奮身躍入汨羅江以死報國,歌頌屈原偉大的人格。一“躍”一“沖”兩個動詞的運用,“萬里濤”對汨羅江的夸張描寫,形象地表現了屈原自沉汨羅江的凜然正氣。從表面上看,屈原是被反動勢力迫害死了;但從本質上看,屈原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千古流芳。正如毛澤東所說:“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本拖瘛芭|不周山”的共工,屈原沒有死,他是勝利的英雄。這就是毛澤東在此詩中對屈原人格精神前無古人的評價。

二、運用屈原

得益于長期對屈原著作的醉心閱讀,毛澤東對屈原是成竹在胸,運用時則是出神入化、隨手拈來。1950年3月10日,毛澤東在勤政殿接受羅馬尼亞首任駐華大使遞交國書,我國有關駐外人員作陪。當毛澤東走到黃鎮面前,好像想起了什么,問道:“黃鎮,你原來那個名字黃士元不是很好嗎,改它做什么?”黃鎮答道:“我的脾氣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鎮靜?!泵珴蓶|說:“黃鎮這個名字也不錯,《楚辭》中說,白玉兮為鎮。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黃而不可毀其節。派你出去,是要完璧歸趙嘍。你也做個藺相如吧?!薄鞍子褓鉃殒偂笔乔毒鸥琛は娣蛉恕分械囊痪?,可見毛澤東對屈原作品的熟悉和運用自如。1954年10月26日,印度總理尼赫魯離京到外地訪問,回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辭行。毛澤東當場吟誦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兩句詩后說:“離別固然令人傷感,但有了新的知己,不又是一件高興的事嗎?”并向這位異國政治家介紹了屈原的生平。

說到對毛澤東詩詞藝術的影響,屈原作品是一個重要源泉。在毛澤東詩詞中,有不少典故、詞語、句式源于屈原作品,有的有著明顯的繼承痕跡。屈原作品中出現次數較多明顯楚辭,在毛澤東詩詞中出現的次數也較多。如:“九”是楚文化中一個神秘的數字,楚人崇“九”是顯而易見的。屈原作品中的“九”字出現20多次,如“九天”、“九州”、“九嶷”、“九死”等。毛澤東詩詞中僅“九天”、“九派”、“九萬里”的“九”就出現過5次以上。特別是屈原作品中“兮”字的大量運用,形成了屈原騷體的突出特色。毛澤東也曾沿用“兮”字創作詩詞。1915年夏,在湖南一師上學的毛澤東,時任學友會總務兼研究部長,喜愛組織同學游泳,他寫下一首雜言詩《游泳啟事》:“鐵路之旁兮,水面汪洋;深淺合度兮,生命無妨。凡我同志兮,攜手同行;晚餐之后兮,游泳一場?!彼麑ⅰ百狻弊诌\用其中,既富有趣味也飽含韻味。屈原作品中,“鳳”字出現20多次,如《離騷》:“鳳皇翼其承旃兮”、“鳳皇既受詒兮”,《九章·哀郢》:“鸞鳥鳳皇,日見遠兮”等等。而在毛澤東詩詞中也出現多次。1935年10月創作的《念奴嬌·昆侖》:“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痹诖艘札堄骶坝魑?。同年10月7日創作的《清平樂·六盤山》:“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痹诖艘札堄魇乱嘤魅?。屈原在《離騷》、《天問》等13首詩作中20多處描寫龍,屈原有著特殊的崇龍情結。如《離騷》“為余駕飛龍兮”、“駕八龍之婉婉兮”;《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堂”,《九章·悲回風》“魚葺鱗以自別兮,蛟龍隱其文章”等等。毛澤東在詩詞中也有化用騷體的方法。屈原《九歌·湘夫人》中有“帝子降兮北渚”、“九疑繽兮并迎”、“洞庭波兮木葉下”,毛澤東《七律·答友人》中則有“九嶷山上白云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洞庭波涌連天雪”。屈原《離騷》中有“雖九死猶未悔”、“貫薜荔之落蕊”,毛澤東《念奴嬌·井岡山》和《七律·送瘟神》中有“九死一生如昨”、“千村薜荔人遺矢”。如此之類,在毛澤東詩詞中還有多例,說明騷體對毛澤東詩詞風格的形成有著不可泯滅的影響。毛澤東詩詞中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揮灑雄放的抒情風格,也跟屈原作品一脈相承。從藝術風格上看,《離騷》那種浪漫主義的藝術想象和創作方法,恰恰吻合毛澤東的審美趣旨和欣賞特性。屈原作品主觀個性的強烈抒發和對現實的超越,與毛澤東的‘(人定勝天”的精神品貌完全可以相互印證,直接溝通。屈原“登九天兮撫彗星”,毛澤東“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屈原“奠桂酒兮椒漿”,向天神東皇太一敬獻桂花酒,毛澤東請月宮的“吳剛捧出桂花酒”,為楊開慧、柳直荀的英靈接風洗塵;屈原“吾令鳳鳥飛騰兮”、“令沅湘兮無波”,他能指令鳳凰飛翔、江水止浪,毛澤東“敢教日月換新天”,能“截斷巫山云雨”,能倚靠青天,抽出身上佩戴的寶劍把昆侖山斬成三截,并且“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很明顯,毛澤東的詩詞不僅受到屈原浪漫主義創作手法的影響,而且還將其豪邁奔放的政治熱情與浪漫奇特的想象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毛澤東在詩詞中抒發個人情感的方式亦與屈原作品存在相似之處。屈原在《離騷》中說:“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屈原在此抒發了自己對腐朽的楚國朝廷的憤懣和絕望。毛澤東1925年所作的《沁園春·長沙》詩中,有“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國家和人民的命運處在緊要關頭、反動軍閥、官僚買辦、地主階級及國民黨反動派都在爭奪國家的領導權,毛澤東心急如焚,憂國憂民之憤油然而生。毛澤東與屈原在此均用反問句式,強烈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對國家和人民的命運及前途憂心忡忡。

毛澤東曾說:“我對屈原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币虼?,屈原對毛澤東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表現在毛澤東的政治生活、思想發展、詩詞創作等過程中??梢愿爬ㄕf,毛澤東受屈原影響在青年,貫穿于終生,同時也為屈原及其作品在世界上的傳播作出了重大貢獻,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猜你喜歡
楚辭屈原詩詞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夢見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辭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關注詩詞
秋夜讀《楚辭》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屈原送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