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澤東屈原情結的解讀

2016-06-11 16:52傅利民
湘潮(理論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楚辭屈原

傅利民

屈原的崇高人格品德和以《離騷》為代表的偉大詩篇,感召、影響、哺育、激勵了毛澤東去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造福人類拼搏奮斗,無私奉獻。毛澤東對屈原一往情深,夢牽魂繞,眷戀終生。本文力圖從三個方面解讀毛澤東的屈原情結,闡述屈原精神文化對毛澤東的影響

一、屈原精神奠定青年時代毛澤東的報國志

毛澤東從青年時代起就非常喜愛《楚辭》,使其奠定了巨大的愛國力量和偉大人格,在長沙求學時就如癡如醉地學習《楚辭》,對屈原的崇拜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在1914年寒假,毛澤東和同學鄒蘊真留在湖南第一師范學校護校,春節時,長沙城富商和大資本家張燈結彩,鞭炮聲此起彼伏。毛澤東卻連聲嘆息,鄒蘊真問道:“潤之你何須長吁短嘆,只要發憤讀書,學業有成之后,什么都好辦呀!”毛澤東則回答說:“我想的并無其他,只是想到鞭炮聲中還有多少受苦受難的同胞??!”顯然,處在此情此景,毛澤東受到了屈原“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的影響。

毛澤東17歲時,他報考湘鄉東山小學堂,他以一篇《言志》的作文而被該校錄取。1913年,他考入了湖南第一師范八班讀書后,對《楚辭》的學習如癡如醉。他以工整的小楷抄寫了屈原的兩部代表作《離騷》和《九歌》全文。并將這本筆記命名《講堂錄》,共計47頁。還在《離騷》的正文的上面寫下了對各節的提要和對內容的概括及理解。同時,對許多詩句進行圈點和注記。足見毛澤東對我國浪漫主義詩歌鼻祖屈原是何等的敬仰。

1915年5月7日,袁世凱答應了日本提出的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的無理要求,毛澤東在當天的《明恥錄》封面上題寫:“五月七日,民國辱恥,何以報仇,在我學子?!?/p>

同年,毛澤東第一師范的同學和摯友易昌陶去世,他撰挽聯:“胡虜多反復,千里度龍山,腥穢待煎,獨令我來何濟世;生死安足論,百年會有歿,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時?!北憩F了他學習屈原憂國憂民,改造舊世界的志向。

1918年4月,毛澤東通過《征友啟事》結識了羅章龍,兩人初次會面,談了兩三個小時,談話內容廣泛涉及國內外政治、經濟、文學、宇宙人生以及治學態度等。對于《離騷》尤感興趣,毛澤東主張對這首長詩給予新的評價。之后,毛澤東曾作七言詩《七古·送縱宇一郎東行》,其中有句“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鐘此?!敝苯淤濏灹饲c賈誼的精神和才氣。

1949年12月毛澤東去蘇聯訪問途中的火車上,他和蘇聯漢學家費德林聊起中國文學時談到了屈原,毛澤東說:“屈原生活過的地方我相當熟悉,也是我的家鄉么。所以我們對屈原,對他的遭遇和悲劇特別有感受。我們是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我們對他的感情特別深?!泵珴蓶|自豪地自稱是屈原這位天才詩人的后代。政治環境和文化氛圍的相似性,同是楚地巨才的稟賦與氣質,使毛澤東同屈原有著感情上的特殊共鳴。

屈原文化與精神影響毛澤東一生思想和行為軌跡,毛澤東的家鄉湖南為楚國疆域,長江以及湘資澧沅四水之間又是屈原披放行吟19年,孕育和產生其傳世之作的地方。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為楚有材,于斯為盛。這里又是屈原殉道之處。關于有關屈原的民間傳說,亦較他鄉為多。以屈原為代表的楚湘文化氛圍,使毛澤東自幼深受其熏陶和影響。毛澤東從青年時代,直至垂暮之年,對屈原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仰慕及喜愛終生不輟。

二、屈原辭賦文化讓毛澤東情有獨鐘

屈原辭賦文化對青年時代的毛澤東影響程度之深,那么中年以后的則是屈原的美政理想,對其毛澤東的治國安邦之策的影響,完善了他偉大的人格風范。

1950年3月10日,毛澤東在勤政殿接受羅馬尼亞首任駐華大使遞交國書,我國有關外交人員陪同。當毛澤東走到黃鎮面前,好像想起了什么,問道:“黃鎮,你原來那個名字黃土元不是很好嗎,改它做什么?”黃鎮答道:“我的脾氣不好,需要提醒自己‘鎮靜?!泵珴蓶|說:“黃鎮這個名字也不錯,《楚辭》中說,‘白玉兮為鎮。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派你出去,是要完璧歸趙嘍。你也做個藺相如吧?!薄鞍子褓鉃殒偂笔乔毒鸥琛は娣蛉恕分械囊痪?。毛澤東信口拈來,可見其對《楚辭》熟讀成誦的程度。

1951年7月7日,毛澤東約周世釗、蔣竹如兩位老同學在中南海劃船。他們在談及歷史時,講到了《左傳》和《楚辭》,談到屈原與屈瑕的世系關系時,毛澤東說:“《左傳》和《楚辭》雖然都是古董,但都是歷史,有一讀的價值?!?/p>

1953年,世界和平理事會為紀念中國愛國詩人屈原、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古巴作家馬蒂、法國作家拉伯雷,將在莫斯科舉行世界和平大會。這是世界人民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也是對美國侵略朝鮮的抗議。為此,中國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決定向大會贈送一幅屈原畫像。毛澤東親自過問屈原畫像由誰來完成,說明他要將屈原作為愛國和平的使者形象推向世界。

1954年10月26日,在華訪問的印度總理尼赫魯離京前夕,他到中南海勤政殿向毛澤東等中國領導人辭行。毛澤東當場吟誦了屈原《九歌·少司命》中的“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兩句詩的意思說,離別固然令人傷感,但有了新的知已,不又是一件高興的事嗎?毛澤東表達自己對客人的惜別之情,同時還向客人介紹了屈原是中國的一個偉大不朽的詩人。

1957年2月,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逢先知回憶,毛澤東要求身邊工作人員把各種版本的《楚辭》以及有關《楚辭》和屈原研究的著作盡量收集給他。隨即逢先知情何其芳先列了一個目錄,經過工作人員兩個多月的努力,把古今有價值的各種《楚辭》版本和有關著作收集了50余種。也正是那段時間里,毛澤東比較集中地閱讀了這批書。

1958年1月,中央工作會議在廣西南寧召開,毛澤東批示印發《離騷》給與會者。他在1月16日的講話提綱中說,學《楚辭》,先學《離騷》,再學《老子》。1月18日,空軍雷達部隊發現國民黨飛機向南寧飛來,全城實行燈火管制。衛士一再讓毛澤東躲進防空洞,他堅持不去,并發脾氣說:“把蠟燭點著!國民黨把炸彈扔到我門口也沒敢響,我什么時候怕過他們?”蠟燭點燃了,毛澤東繼續讀《楚辭》,他看得聚精會神,津津有味。在1月21日的結論提綱中,他又用《離騷》中的詞句來說明文件寫作中的“概念”和“判斷”問題,并完全憑記憶寫下:“昔三后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何桀紂之猖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可見毛澤東對其《離騷》是何等的熟悉。

1958年8月,毛澤東在審閱和修改陸定一的《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篇文章時,在文章的批示審閱中加上了這段話:“中國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有教無類,孟子民貴君輕,茍子的人定勝天,屈原的批判君惡,司馬遷的頌揚反抗......孫中山的民主革命,諸人情況不同,許多人并無教育專著,然而上舉那些,不能不影響對人民的教育,談中國教育史,應當提到他們?!?/p>

1958年9月,張治中陪同毛澤東到南方視察。到了安徽合肥,毛澤東從省里借來《安徽省志》和朱熹的《楚辭集注》。毛澤東問張治中:“你讀過《楚辭》嗎?”張回答:“未讀過?!泵珴蓶|說:“這是本好書,我介紹你有空看看?!泵珴蓶|講到深入生活,到實踐中學習時,毛澤東說,“劉邦為什么能打敗項羽,因為劉邦同貴族出身的項羽不同,比較熟悉社會生活,了解人民心理。屈原如果繼續為官,他的文章就沒有了。因為丟了官,才有可能接受下層生活,才有可能產生像《離騷》這樣好的文學作品。知識往往是經過困難,經過挫折才得來的?!?/p>

1959年夏的廬山會議期間,毛澤東讓秘書林克抓緊時間編了一本含幾十種評價研究《楚辭》的書刊目錄,經過審定后,印發給與會代表。

據毛澤東的衛士回憶:毛澤東讓工作人員準備了兩個木頭箱子,專門裝外出隨時要看的書籍。除工具書《辭?!?、《詞典》外,《楚辭》是每次必帶的書,現在保存下來的1959年10月23日毛澤東開列的外出要帶的書目中,就有朱熹的《楚辭集注》和明代陳第的《屈宋古音義》。1959年、1961年他兩次跟身邊工作人員要《楚辭》,還特別指明要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的宋版《楚辭集注》。不僅如此,毛澤東還將《楚辭》作為國寶贈送給國際貴賓。1972年9月27日,毛澤東會見日本內閣總理大臣田中角榮后,送給他一部朱熹的《楚辭集注》。田中角榮很高興問毛澤東:“這部書是送給我們大家的,還是送給我個人的?”毛澤東說:“就是送給你的?!碧镏薪菢s回國后,將這件國寶給讀賣新聞復制,然后又轉送一部給毛澤東。

毛澤東熟知中國歷史,喜歡談古論今。他推崇的歷史人物眾多,如秦始皇、司馬遷、曹操、李白、李賀等等,但最為推崇的是與他同屬南楚的屈原,不僅專門寫詩贊揚,而且將其思想性藝術性具高的作品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作為國禮相贈。毛澤東如此喜愛和推崇《楚辭》的原因何在?這與他對屈原的崇高人格魅力及其偉大作品的精神內涵與價值感悟的認知密切相關。

三、屈原辭賦創作藝術對毛澤東的深度影響

屈原的作品深刻揭露了楚國政治的黑暗、楚國貴族集團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是他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斗爭的實錄。屈原雖遭讒被疏,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在那“楚材晉用”的時代,他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她始終不肯離開楚國。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意志。毛澤東對屈原剛直不阿,敢于同腐朽黑暗勢力進行卓絕斗爭的精神,給予很高的評價。1961年秋毛澤東寫下了《七絕·屈原》:“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沖向萬里濤?!痹姼栀澷p了屈原的作品就像一把匕首投槍一樣,毫不留情地解剖了猖狂的奸佞小人。同時分析了屈原改革失敗的原因,“艾蕭太盛椒蘭少”。其中“椒蘭”,比喻賢德的棟梁之才,“艾蕭”則是借指反復無常的卑鄙小人。以“萬里濤”以言其勇猛無畏,以“沖”言其果決剛毅、義無反顧,歌頌了屈原為其堅持真理而英勇獻身的精神。頌揚了屈原的愛國情懷和人格魅力。

對毛澤東公開發表的60余首詩詞比較,《楚辭》中的楚音楚語楚俗出現頻率很高。楚人在楚文化中崇尚“九”這個神秘數字,屈原的作品中的“九”出現20余次,毛澤東詩詞中僅‘九天、‘九派‘九萬里就出現過五次之多。楚人有尊龍崇風的習俗,毛澤東和屈原都曾以“鳳”自喻或喻指他人,屈賦中“鳳”字出現20多次,而在毛澤東詩詞中也曾多次出現。毛澤東詩詞的浪漫風格與詞賦一脈相承,且有過之而無不及,屈賦以龍為馬,以鳳為車,讓月亮開路,太陽緩行,騎上彩虹,手摸慧星。屈原通過修道的生命體驗與感悟的結晶所展現的是,駕飛龍而載云旗,游帝鄉而翔宇宙,奏九歌而舞韶樂,龍鳳為伍,美人香草為伴等等。令人神往而又變幻莫測的繽紛世界,生動而又鮮明的藝術形象,深刻地影響著毛澤東的詩作風格。毛澤東詞賦中也有“九天攬月”、“五洋捉鱉”、“吳剛捧酒”、“嫦娥舒袖”、“手持彩練”,“當空飛舞”等。毛澤東借助大膽的想象,糅合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自然現象、將其豪邁奔放的政治熱情與浪漫奇特的構思有機結合,顯然,這種的氣魄和藝術神韻風格源于屈原,而勝于屈原。

屈原的所創作的《楚辭》是憂與憤的宣泄,情與愛的凝結,才與智的展現,氣與血的奉獻,德與道的融合,是真善美的統一。卓絕不群的精神內核與絢麗多彩,風格奇特的完美藝術形式的有機結合。兩千多年來,它凸顯出的道德人格力量,高尚精神境界為歷代仁人志士所景仰,其藝術魅力也令無數文人墨客折腰??梢哉f毛澤東是在屈原騷賦里吸取營養,陶冶情操、砥礪品行、堅定信念、鼓舞斗志、感悟人生的典型代表之一。

猜你喜歡
楚辭屈原
《楚辭·九章·惜往日》校讀一則
夢見屈原
端午思屈原
屈原和楚辭
《讀屈原〈天問〉之一》
節奏觀下《楚辭》的英譯研究
秋夜讀《楚辭》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屈原詩·天問
屈原送米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