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研究

2016-06-18 17:59周學文
成才之路 2016年15期
關鍵詞:巧用高中歷史素養

周學文

摘 要:圖片史料具有直觀性、信息量大的特點,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益。圖片史料是一個龐大的教學資源庫,教師使用前應該對其進行精選,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性、多樣性、針對性特征的素材;教師還應利用圖片史料精心設問,培養學生能力和提升其核心素養。

關鍵詞:高中歷史;圖片史料;精選;巧用;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51;G42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6)15-0071-02

一、概念

在平時的教研活動中,教師在進行史料教學時既要關注史料的多樣性,還要關注對史料解讀的完整性、深刻性、啟發性。文字史料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有其優勢,但圖像史料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知識、提高思維想象能力以及增強情感價值觀教育等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圖像史料從形式上分為圖片史料和影視史料兩大類。圖片史料是指“將實物等不能變為文字的材料,用圖片的形式反映的史料”。所以,圖片史料在內容和數量上都是巨大的教學資源庫。

二、實施依據

新課程倡導“以生為本”的理念,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個性而全面地發展。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要求:“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要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主動學習,在多樣化、開放式的學習環境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積極性與參與性?!边@些文件為圖片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提供了理論和現實依據。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而圖片史料在這方面有其獨特的功效。實踐證明,在課堂上運用圖片史料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師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參與、探究歷史,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師生關系比較融洽,教學效果較好,而且在此過程中,學生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和團結合作的意識得到增強,有助于其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三、實施策略

教師在使用圖片史料時,首先應該掌握其主要特點,然后根據一定原則對其進行篩選,為其有效使用做好鋪墊,最終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

1. 特點

圖片史料最大的特點就是其直觀性,它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某一歷史場景的片段。例如,教師在講授人教版必修一“解放戰爭”時,展示教材上P78頁毛澤東和蔣介石1945年在重慶談判時拍的照片來導入新課,從照片上兩個人的穿著、表情、站位等細節,可以推斷出當時談判的氛圍還是比較和諧的,而后來國民黨卻撕毀協議,挑起了內戰,這里就形成了一對矛盾,設置了一個懸念,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圖片史料還有另一個特點就是信息量大,這一點一直被大家所忽視,其實只要深入挖掘,每張歷史圖片所蘊含的大量信息就會被發掘。如教師在講授三大戰役時,展示教材上P80頁《三大戰役示意圖》,從圖中學生既可以了解到三大戰役的名稱、時間、順序、地點、解放軍的進攻路線和殲滅、改造國民黨軍隊的數量等這些顯性信息,而且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挖掘中國共產黨采取的戰略戰術以及取得勝利的原因等更深層次的隱性信息。

2. 篩選

了解其特點后,教師還要對浩如煙海的圖片史料進行篩選,這就需要教師掌握一些篩選史料的原則,即典型性、多樣性和針對性。

A.典型性。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使用圖片史料的重要性,但有時使用的數量過多,缺乏對圖片史料的必要的解讀和點撥,一閃而過,不但使學生感到視覺疲勞,而且還沖淡了主題,難以達成既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師在課前的教學設計中要圍繞教學目標對圖片史料進行篩選,選擇那些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深刻性、啟發性的素材,以期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效益。

B.多樣性。首先是圖片史料類型的多樣性。教師可以使用歷史照片、歷史漫畫、歷史地圖、圖表等素材,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不同史料的價值和特征。例如,教師在講解三大戰役時,既可以展示課本上的示意圖,同時還可以展示課堂上經過師生合作完成的圖表,圖表包含了戰役名稱、時間、作戰部隊和指揮員、戰役特點、戰果等信息,多角度對知識進行鞏固。其次是圖片史料視角、立場的多樣性。教師可以選擇對同一歷史事件、人物或主題持不同見解的史料,既開拓了學生的眼界,又增強了學生的史學思維和素養。例如,在講解三大戰役時,教師除了講解戰役的重大意義外,還可以出示一些由于戰爭而被破壞的歷史遺跡和城市圖片,讓學生學會從多視角辯證地看待問題。

C.針對性。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認知過程,是學習者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關注學生固有的認知結構以及與新知識之間的關聯,了解學生的需求,尊重其學習的感受,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對圖片史料的篩選還要從學情出發,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選擇那些讓他們跳一跳能夠夠得著,還能激發其學習興趣的素材。同時,還要兼顧不同年級、班級、學生間的差異,做到差異教學。

3. 應用

教師如何有效地使用圖片史料,是能否達成教學目標的關鍵。因此,教師要利用圖片進行精心設問,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升其核心素養。

教師在展示圖片后,要引導學生觀察和發現圖片史料中的人和物的大小、比例、表情、神態、關系、環境、特殊符號、數據、提示語等重要信息,感受、體驗當時的歷史情境,并結合所學知識,巧設問題,讓其進行合理分析與判斷,挖掘圖片史料背后的隱性信息。在此過程中,教會學生思維的方法以及與其他同學、老師進行互動、合作、探究的能力,最終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例如,教師在使用《三大戰役示意圖》時,除了要引導學生了解、感受、體驗圖片所反映的顯性信息之外,還要引導學生探究其背后的隱性信息,特別是中共取得勝利的原因。為此,教師還提供了三大戰役決戰前《國共雙方兵力變化示意圖》,從圖中學生了解到國共雙方的兵力對比從1946年6月內戰爆發時的430萬比130萬,到1948年秋決戰之前的365萬比280萬……從數字上看國民黨軍隊在決戰前仍然占有優勢,而此時中國共產黨卻為何認為敵我力量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決戰時機已經到來并最終取利了呢?這似乎有點不符合正常的邏輯,通過設問,學生學習興趣再次被激發。而后教師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79頁的“學思之窗”,了解到從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實行土地改革以來,在1946~1948年間,華北和東北解放區、山東、冀中就大概有一千多萬農民踴躍參軍或者隨軍出征,由此不難分析出,中國共產黨取勝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了民眾的支持,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了民眾的力量,是人民群眾創造了歷史,這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結束語

總之,圖片史料既是歷史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歷史知識的必要補充,更是歷史教學中的寶貴資源。因此,只要教師對其進行精心篩選、巧妙應用,在歷史教學中就能發揮其獨特的價值,提高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張建梅.創設生活化情境,體驗生活化數學[J].數學月刊,2010(12).

[2]高艷紅.史料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妙用[J].中國教育發展研究,2009(04).

[3]教育部.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高國榮.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史料運用的量度問題[J].教學與管理,2011(31).

[5]葉小兵,等.歷史教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李稚勇.論史料教學的價值——兼論中學歷史教學發展趨勢[J].課程.教材.教法,2006(09).

[7]郭排行.歷史圖片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新疆石油教育學院學報,2005(06).

[8]馮爾康.史學著作的圖文配合與構建視覺史料學[J].學術月刊,2006(07).

猜你喜歡
巧用高中歷史素養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四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三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八測
必修上素養測評 第七測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巧用學具教數學,提高教學效率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望聞問切”在數學解題中的巧用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