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心村”美麗轉身的“邱縣模式”

2016-07-06 02:19劉建軍
治理現代化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空心村空心整治

文/劉建軍

?

“空心村”美麗轉身的“邱縣模式”

文/劉建軍

近些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人口大量離土離鄉,“人走房空”現象大量出現。另外,由于村莊建設規劃欠缺、對違規建房的有效監管缺乏等原因,很多地方“批新不收舊”“一戶多宅”,形成了“內空外擴”“外延內空”的“空心村”格局。

宅地廢棄、空置于低效利用是“空心村”問題的核心?!巴饷嫦駛€村,進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荒地雜草生?!薄罢f村不是村,有院沒有人。說地不是地,荒草沒人身?!边@兩首打油詩,字里行間透著無盡的荒涼,也道出了“空心村”整治的尷尬與無奈。

這種狀況,不僅造成了臟亂差的村容村貌,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影響了村民的生活質量,也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成為農村環境整治的“頑疾”和“牛皮癬”。據統計,當前我國村莊閑置或荒廢的宅地約占村莊宅地總面積的30%左右(有的地方甚至高達50%以上),空置面積超過1億畝,相當于全國耕地總量的1/18。

這樣,在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如何整治廢棄、空置或低效利用的宅地就成為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但問題的解決又不容易,難就難在農戶享有的宅權和房屋產權怎么辦。對此,群眾有感情抵觸和利益關切,基層干部有畏難情緒,“不好辦”“沒辦法”成了他們的口頭禪。因此,如何加快改造、合理利用農村閑置宅地,就成為各地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攔路虎”。

2015年,河北省邱縣把“空心村”整治這一“老大難”問題作為美麗鄉村建設的突破口,大力推進宅地整理利用,探索出了一個值得稱道的“邱縣模式”。

邱縣地處河北省邯鄲市東北部,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縣、財政困難縣,也是邯鄲市唯一一個財政收入不過3億元的欠發達縣,民生支出壓力很大。在常人眼里,這樣一個縣是沒有財力搞什么美麗鄉村建設的,也只能應應景。尤其是對于“空心村”整治這樣一個需要費心費力費錢的老大難問題,最好別去碰。

然而,2015年6月以來,邱縣將“空心村”整治作為重要一環,以破解“三慌”問題為突破點,精心打造,推進了由“三慌”向“三園”的轉變,初步探索出了一種投入少、效果好的“空心村”整治模式。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堅持因村制宜,試點先行,梯次推進

一是進村入戶,摸清實情。通過鄉(鎮)、村干部齊動手,逐村調查摸底,掌握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據統計,邱縣全縣218個村共有閑置宅基11,000處、坑塘652個,合計10,800余畝。例如,在352戶的劉云固村,危舊宅基、殘垣斷壁多達146處,殘磚斷瓦和裸露房梁隨處可見,有的推門似乎就能進去,有的已經全部坍塌,只剩下高出地面的基石。在高莊村,大量院落房屋閑置,成為“擺設”,很多院落房倒屋塌,長滿荒草。

空閑宅基和干涸坑塘、斷壁殘垣的大量存在,形成了群眾“看在眼里臟得慌、晚上走路瘆得慌、守著危房怕得慌”的“三慌”問題。為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邱縣堅持一切從群眾需求出發,一切從村情實際出發,按照平整、拆除、整修對全縣空閑宅基分類制定了整治方案。

二是發動群眾,爭取支持。為爭取群眾理解和支持,首先由鄉(鎮)干部牽頭,先后召開黨員干部會議、群眾代表會,發放群眾征求意見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積極回應群眾關切。經過充分調研,邱縣縣委、縣政府一班人認識到,“老宅基地的產權歸屬是問題的關鍵”,確定了“宅權不變、群眾自愿、綠樹留存、百姓受益”的整治原則,打消了群眾顧慮。在施工過程中,再通過黨員干部帶頭,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形成工作合力。剛開始,干部干、群眾看,群眾多的是冷嘲熱諷和指指點點。很快,群眾看到利益不受損,干部一碗水端平,帶頭拆除,就主動加入其中。

三是以動為先,試點推進。找準突破口和依靠力量后,邱縣不等不靠,說了算、定了干,首先從基礎較好的新鮮莊、劉云固干起,號召村兩委干部帶頭拆除自家舊屋、平整廢棄庭院。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新鮮莊村所有空閑宅基地全部整治完成,騰出空地30畝,劉云固村對全村146處危舊宅基、殘垣斷壁以及垃圾、雜物進行了全面清理,新增可利用土地60余畝,在此基礎上建成了“菜園、果園、游園”,解決了“三慌”問題,美化了人居環境。

老百姓高興地說道:“原來這里老屋林立、破舊不堪。老屋拆除后,我們在宅基地上做文章,種些花草樹木,將這里變成村里的又一處風景?!?/p>

(二)堅持黨員干部帶頭,融洽干群關系、提高服務能力

試點帶來思路,思路迅速燎原。短短3個多月時間,邱縣由兩個示范點起步,如今推到75個試點村。截至2015年底,全縣218個村已經清理空閑宅基3246處,面積1763.4畝,清理坑塘23處,面積150余畝,打造農村特色菜園503處、游園205處、果園9處,加工作坊14處,在治理“空心村”工作方面取得了實實在在的初步成效,扎實推進了美麗鄉村建設。

邱縣把“空心村”整治作為轉變黨員干部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平臺和載體,進一步明確了“空心村”整治要堅持“三不、三比”原則,發揮三個作用。

“三不”就是一不統一制定硬性指標,二不盲目攀比治理進度,三不一味追求完成時限?!叭取本褪且槐却妩h支部的號召力,二比村黨支部的影響力,三比動員群眾的數量。

發揮三個作用。一是黨員干部帶頭,發揮率帶作用。堅持“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縣四套班子率先垂范,開展了萬名黨員干部義務勞動活動,帶頭拆除整理老宅,帶頭整修殘垣斷壁,帶頭鋪砌胡同過道。在推進“空心村”整治的同時,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干部的宗旨意識、服務意識。在開展拆遷動員和政策處理過程中,村干部從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同時自覺開展親朋好友的思想工作。

二是廣泛發動群眾,發揮主體作用。各級干部從知民情、順民意、解民憂入手,注重引導群眾從“要我干”向“我要干”轉變。他們具體抓,抓具體,借助廣播、座談、漫畫等形式進行大力宣傳,通過廣大黨員干部的表率進行示范帶動,使群眾由剛開始的“觀望”“看熱鬧”,變為主動參與、共同勞動,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

三是不上大型機械,發揮杠桿作用。力爭不投入、少投入,充分利用清理出的空閑房屋和閑散宅基。廣大干部群眾用雙手“拆掉遮羞墻,展現新形象”,將殘垣斷壁拆除的舊磚鋪設小巷小路,將閑散宅基改建成菜園、果園、游園,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通過各級黨員干部的勞動,達到“撤下了機械,升起了形象”的效果,讓群眾感到黨員干部不是在擺架子、走形式,而是實實在在干真事。這樣一來,不僅讓政府投資接近“零投入”,也把美麗鄉村建設過程變成融洽干群關系、提高服務能力的過程。

(三)突出“四個結合”,深化空心村治理內涵

“美麗鄉村建設不能只靠大投入,一是不切實際,再者即使打造出的樣板也只能是好看不好用的‘盆景’,只有觀賞價值?!?/p>

“空心村”的形成出現,閑置廢棄的舊房危房還只是表象,附著在背后的則是人口的大量外流、農村公共服務的缺位以及精神文化的空虛等。所以,“空心村”的整治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進行綜合施治,實現多贏目標。

一是與鄉村文化傳承相結合。在“空心村”整治過程中,深入挖掘村莊歷史文化底蘊,將有保存價值的老房屋打造成民俗館、紀念館,使其成為鐫刻歷史記憶、記得住鄉愁的文化符號。截至2015年底,邱縣已經挖掘了劉云固村的古槐文化、新鮮莊村的紅色文化、西姚四頭村的抗戰文化等。棗坡村則是收集村內廢棄的碾盤、石磙等,擺放在街心公園或休閑綠地,充當石桌、石凳,成為村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二是與農村產業培樹相結合。充分發揮農村閑置土地、閑置房屋的作用,在拆好、建好的基礎上,用好做活閑置資源,種樹種菜種花,建沼氣建廣場建樂園,發展農村經濟文化社會事業。例如,依托張云固村的老粗布、手工布鞋等傳統手工業,利用農村閑置房屋,推動產業發展壯大。西姚四頭村結合特色休閑景點打造,積極發展農家樂餐飲業。

三是與弱勢群體管護相結合。把民政、殘聯等部門專項資金打捆使用,探索利用空閑宅基、閑置房屋,建設村級互助養老院、弱勢群體管護站等公益設施,讓農村最需要的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

四是與農村精神、政治文明建設相結合。一方面,“空心村”整治成為“鄉風文明”的載體?!翱招拇濉闭尾皇菃渭兊牧⒆阌诓鸪?,而是將荒廢的宅地建成菜園、游園、果園,形成景觀節點,改善環境,美化生活,而且提高了群眾的思想觀念,促進了鄉風文明;另一方面,“空心村”整治也是農村基層群眾民主參與、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一種體現。群眾通過自主自愿參與整治活動,發揮主體作用,在實踐中經受了民主教育和民主演練,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基層民主的健康發展,全面深化了“空心村”整治工作內涵。

美麗不僅僅是發達地方的追求,欠發達地區也應該和能夠有自己的經驗?!案F人有窮法”,作為欠發達地區財政困難縣,邱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充分發揮了黨員干部的模范先進性和農民的自覺主動性,逐步探索出了一條“投入少、成效高”的新路子,其經驗更值得我們總結和學習。

(一)因地制宜,不搞“涂脂抹粉”

建設美麗鄉村,必須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充分體現本地特色,搭建農村發展平臺,努力實現建設成效最大化。

“邱縣在建設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過程中,充分挖掘不同鄉村的資源,分類指導,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既有特色又有可推廣性的優美鄉村?!鼻窨h縣長孫志英說。

邱縣在“空心村”整治過程中,采用生態治理方式,盡量減少人工雕琢的痕跡,并盡量把生態承載力、環境自凈能力充分利用起來,突出了自然美或生態美。

邱縣縣委書記李紅光說,下一步,將同步實施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垃圾處理工作,利用每個村的閑散坑塘建設簡易無害化垃圾處理點,徹底解決垃圾圍村問題。整體規劃美麗鄉村建設,在醫療、戶籍等政策方面促使城鄉均衡,讓農民群眾在田園生活中享受城市品質。

鄉村的生產和生活不僅要符合生態化的要求,而且要盡量采用生態治理方式。對于能正常使用的空心院落,在保障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的基礎上,出臺優惠政策,政府給予一定的政策獎勵,引導農民將建筑物租賃給其他村民或者法人經營,進行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各類生產,激活“沉睡”的宅基地資源和農村建筑資源;對于沒有建筑或者雖有建筑但不能正常使用的空心院落,在保留所有者宅基地權利的同時,出臺激勵性措施,由集體統一收回,采取對外招租新建、重新耕種、公益建設、綠化等多種方式開發利用。

(二)做好群眾工作,凝聚民心民力是關鍵

“空心村”整治工作鍛煉了干部,把美麗鄉村建設過程變成了融洽干群關系、提高服務能力的過程?!跋雴栴},從群眾利益出發就好辦?!泵利愢l村建設是一項貼近群眾、融于群眾、利于群眾的事業,關鍵是考慮群眾的感情和利益,重點在動員全民參與,不能“干部干,群眾看”。

在“空心村”整治工作中,邱縣引導各級干部把視線和精力轉向農村,用真心、誠心、耐心,腳踏實地為群眾干實事。各級干部通過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上門宣講、包村蹲點、入戶調研,和群眾零距離接觸,一塊兒苦,一塊兒干,了解情況、解決問題、服務群眾,增進了感情、融洽了關系,對組織的信任感和歸屬感更強了。

“空心村”整治工作也教育了群眾。廣大群眾在黨員干部的帶動下,心氣順了,干勁更足了。他們不再等、靠、要,而是由“站在干部身后看”變為“并肩一起比著干”,主動建設自己的美好家園:拆舊房,種蔬菜,植綠樹,扎竹籬笆,鋪石板路……處處都是群眾自主建設生態家園的場景。

(三)努力打造產業美,以富民產業鞏固美

讓農村美,更要讓村民富、有保障,只有這樣,美才有支撐,才可持續。所以,要實現農村面貌的根本改善,既要打造景觀,又要發展產業,將美麗鄉村建設與大力發展富民產業有機結合起來,打造產業特色鮮明、百姓安居樂業的美麗鄉村。邱縣在“空心村”整治中,堅持與農村產業培樹相結合,研究制定發展庭院經濟、建設標準化廠房等政策措施,在拆好、建好的基礎上,用好閑置資源,發展農村經濟,努力實現鄉有主導產業、村有骨干產業、戶有增收項目。

建設美麗鄉村,產業是根基,富民是核心,否則村莊建得再美也留不住人,甚至會成為新一輪“空心村”。

(責編/郭建民)

猜你喜歡
空心村空心整治
篤行不怠 奮力深化提升三年專項整治
專項整治
地球是空心的嗎?
專項整治
空心人
空心
養殖業整治需多措并舉
“空心村”民生調查
人口遷移流動下的農村居民養老問題探究
關于我國“空心村”形成原因的法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