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并購中的若干問題探討

2016-07-06 11:14魏襯襯李濤
2016年21期
關鍵詞:企業并購探討問題

魏襯襯 李濤

摘 要:本文通過閱讀國內外大量文獻,對我國企業并購問題進行了研究與分析。介紹了企業并購現狀,并就相關問題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可推動企業并購的可行性對策,也為國家扶持企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企業并購;問題;探討

近年來,并購作為一種重要的資產重組方式得到迅速發展,它使得企業能夠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和持續性的產品和服務,以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企業并購是一項復雜的經營決策活動,它可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帶來企業價值的增長,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

一、企業的并購現狀及意義

內部積累和外部并購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兼并和收購統稱并購,通常的并購形式有縱向、橫向和混合并購。并購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實現多元化經營和規模經濟,是企業進行資產重組,間接獲取生產要素的一種挑戰活動。由于產業結構調整,企業大面積虧損,為謀求發展等原因使得企業需要進行并購。

在財務方面,并購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多元化經營,充分利用自由資金改善財務狀況來提高企業的價值。還可以使企業實現合理避稅、避免摘牌、買殼上市。在戰略方面,并購可以節約企業的交易費用,幫助企業分散風險,實現規模經濟和獲取競爭優勢。并購還可以實現對資源的重組及充分利用,能獲取更多資源和競爭優勢,從而提高產業技術、服務和專業水平,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優勢,提高企業價值。并購還可以擴大銷售和市場份額,實現合理避稅、降低資金成本、實現多元化投資組合,最終實現股東財富的增加,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經濟的快速發展,競爭的日益加劇,使得并購成為推動企業提升競爭力和獲取發展的重要途徑。但全國企業的并購成功率普遍較低,企業并購前的戰略不明確,缺乏并購戰略規劃。并購經驗不足,風險大且對并購風險估計不足,對并購后的文化整合缺乏經驗等一系列原因導致企業并購失敗。

二、企業并購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科學有效的并購整合計劃

每個企業在經營理念、管理模式、企業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異,能否進行有效整合是企業并購后成功的關鍵。由于對并購缺乏科學的認識和全面的了解,沒有制定合理的并購整合計劃,使得企業無法產生協同效應,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再加上企業并購前缺少可操作的方案,并購后的戰略匹配性差,并購后整合技術落后,使得并購后的管理體系不夠規范,整合不完善,引起內部矛盾激化而使企業并購失敗。

(二)政府扶持不到位

政府在企業并購中角色錯位及功能紊亂,政企不分且行政干預過多,不利于優化資源配置,妨礙了企業并購的發展,加重了優勢企業負擔,削弱其競爭力,扭曲了并購機制,使得企業并購活動難以見到效果。政府沒有建立健全有利于企業并購的法律法規,使得資產措施不匹配,企業并購缺乏權威性和系統性,無法使企業并購納入法律軌道健康發展。

(三)并購中的財務問題嚴重

企業并購的融資手段落后,融資工具單一,導致并購成本較高,資本市場發育不健全,發展滯后,企業融資渠道不暢通,使得企業并購方資金短缺,嚴重阻礙企業并購的發展。企業的融資戰略欠缺規劃,缺乏并購資金而過于樂觀評估而導致的過高的并購支出,并購會計處理方法的戰略選擇不當,忽視并購的財務風險,并購戰略成本規劃與控制不利,導致并購成本過高,并購后企業經營業績降低,損害投資者利益。并購企業缺乏并購后對被并購企業的績效控制,并購后的財務整合不足,使得企業缺乏對并購企業進行進一步決策的支持系統,從而難以形成協同效應,影響了企業的發展。

(四)企業并購體系不規范

并購體系不規范,無法制定出詳細的并購戰略,導致企業并購缺乏相應的系統指導而使企業的并購成功率低下。不規范的資產評估系統使得企業并購核定標準不統一,從而嚴重降低了并購的效率。企業的產權邊界模糊,并購主體不規范,產權轉讓收入的處置不規范,進行盲目并購而缺乏理論指導。企業為了迅速擴張而片面追求“做大做強”和多角化經營,以資本運營代替生產運營,把規模經濟混同經濟規模,使得管理體系龐大,組織成本上升,導致企業規模不經濟,競爭優勢被削弱,使得企業無法持續發展。

三、加強我國企業并購中的戰略管理思考

(一)制定完整的并購整合策略

制定完整有效的并購整合策略,加強并購后企業的重組和管理,可以有效解決并購后出現的問題。在戰略整合方面要對戰略進行調整、融合與重組,確定各自的經營范圍、方向和道路。在管理整合方面要對雙方的研發資源、營銷資源、人力資源和財務資源等進行整合,以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優勢主要的作用。加大員工柔性流動以增強企業的適應能力,制定出全面的人力資源整合規劃,做好信息的傳遞和溝通工作,及時確定員工的新角色、責任和上下級關系,制定適宜的留人策略和裁員策略,不斷消除負協同效應,正確的引導員工,建立科學的考核和激勵機制,以應對高績效系統的挑戰。在文化整合方面正確實施文化融合識別、重建和落實工作,選擇不同文化相融程度下的文化融合模式。建立包容的企業文化,緩和文化沖突實現文化融合以獲取競爭優勢。

(二)轉變政府職能,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應進一步加強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政策環境改進,為企業并購打造一個公平、公正、開放透明的市場與政策環境。規范政府行為,加大政府的扶持、協調與監督。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我國企業并購融資的法規體系,加大政府對企業并購的引導,放松管制,逐步優化并購企業的產業結構,推動企業并購的順利實施。政府還應完善與并購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規范并購管理體系,增加對并購專項資金規模的支持,以規范其并購行為,解決企業在并購中的資金短缺問題。

(三)完善財務治理結構

融資渠道不暢通,資金不足是制約企業并購的一個重要原因,企業應做好財務分析,制定合理的融資戰略以有效解決融資問題。并購企業還要重視財務管理和監督,加強對成本的控制和規劃,選擇正確的財務戰略,有效防范和規避財務風險。建立現代公司制度,從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出發,實施財務制度與財務治理結構的整合,產業和債務的整合,重視并購績效控制,做好財務整合工作。

(四)建立健全企業并購體系

企業應建立健全并購市場,明晰產權邊界,規范資產評估標準,進一步完善并購體系。樹立價值創造型的理性并購動機,避免進行盲目并購,努力為企業并購提供良好的支持和管理環境。企業要以規模經濟效益為前提,審慎實施多元化戰略,著眼于效益而非規模的提高,分散經營風險,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戰略規劃,提高并購成功率。

(作者單位:長春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兆吉.我國企業并購的動因及存在問題的探討.財經問題研究.2002(12):31.

[2] 吳志軍.企業并購失敗的原因分析.當代財經.2001(12):25.

[3] 王謙.中國企業跨國并購協同效應問題研究.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8-12.

[4] 程培先,胡書金.重組公司的財務整合.經濟論壇.2002(18):20.

[5] 王湛.企業兼并中的財務協同效應.財務與會計導刊.2001(10):11-12.

[6] 陳志軍.淺談企業并購后的整合工作.山東經濟.2003(03):49-51.

猜你喜歡
企業并購探討問題
芻議小學足球教學的訓練教學方法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