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勐準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藝及其文化特征

2016-07-07 13:21易茁羅春梅
戲劇之家 2016年13期
關鍵詞:文化特征制作工藝傣族

易茁++羅春梅

【摘 要】云南臨滄勐準傣族面是傣族面具文化的繼承,同時又具有自己的獨到之處。通過田野調查,本文忠實記錄勐準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藝,展現其獨特的民族特色。

【關鍵詞】傣族;面具;制作工藝;文化特征

中圖分類號:J52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7-0248-04

傣族面具造型多樣、內涵豐富、做工精良、色彩斑斕,一直被傣族人民運用于娛樂、舞蹈、戲劇、祭祀等各種活動中,不同地區的傣族面具也顯示了不同地方的文化特色。云南臨滄傣族面具有獨特的民族特點和地方文化特色,面具的材質主要有竹質面具和紙質面具,傣族面具通常應用在傣族傳統舞蹈和宗教節慶儀式上。勐準村位于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西北2公里處,距臨滄市22公里,該村以傣族、漢族為主,是傣族、拉祜族混居地,其中傣族786人,拉祜族236人。筆者從2008年起長期對勐準村的面具藝術進行實地調查。勐準村群眾將面具稱為“潘”(pǎn),勐準傣族面具的樣式為半套頭覆蓋式,從材質、制作方法上看可以稱為泥塑脫胎紙殼面具[1](p60),從形制和制作材料上看,與臨滄其他傣族面具有較大區別。勐準傣族面具和臨滄其他地區的傣族面具平時都深藏于緬寺中,只有在潑水節時才會被請出來,出現在消災驅邪、祈福納吉的宗教節慶儀式上。勐準傣族面具的文化內涵極為豐富,充分體現了臨滄地方文化的多元特色,是與臨滄其他傣族面具相關而又有較大區別的、自成一體的傣族面具。

一、勐準傣族面具的起源與發展

明正統六年,明廷三征麓川(勐卯)思氏,德宏等地的傣族南遷逃難,一部分遷入臨翔區、雙江、耿馬及普洱市景谷一帶。傣族面具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勐準傣族也是此時遷徙并定居下來的,由勐緬長官司統轄,需承擔相應的夫役、勞役、物役,所以勐準村現所在的博尚鎮歷史上也被稱為“勐準撥”、“撥上”,調撥差役、物資之地的意思。[2](p55)由此,我們大致可以推斷,660多年前,隨著德宏等地的傣族遷入臨滄,也將南傳上座部佛教帶入了本地,隨著南傳上座部佛教而來的應還有面具。至清乾隆年間,清政府對臨翔區執行“改土歸流”政策,撤勐緬長官司置緬寧廳,隸屬順寧(今鳳慶)府。此后,臨翔區門戶漸開,參軍、經商、采礦、游藝、逃難的漢人不斷進入本區,在改變居民成分的同時也改變了本區的文化結構,中原漢文化逐漸成為本區的主流文化。移民進入移居地往往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向母體社會看齊,以母體社會為標準進行重建;另一種是為盡快獲得土著的認同——“土著化”,融入移居地、融入當地社會。至于是“堅持”,還是“妥協”,往往取決于雙方的實力對比。傣族在發生變化,在其原有文化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外來的文化因素。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文化環境造就該村的文化邊緣效應,勐準傣族文化表現為在傣族主體文化下呈現多元復合型的特點。當然,文化在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往往表現出極強的兼容性和適應性。一方面可以通過吸收、選擇而融合其他族群的文化因素,另一方面又可以通過“調適”,使移民在主體文化中保有自己的“母文化”因子。早期進入臨滄的漢人顯然人數并不是太多,所以移居鄉村的漢人大多都被“夷化”了。勐準全村182戶、721人,一共有18個姓氏。俸、杜、陶、葉為大族。俸氏77戶,202人,來自勐卯(德宏);陶姓17戶,74人,祖上從江外(瀾滄江)逃難來歸,為景東陶氏后裔;杜姓27戶,116人,葉姓9戶,43人,兩姓原籍都為江西,因娶傣族女子為妻,后代現皆為傣族。甚至有馬姓傣族,先祖為回民。[2](p75)在傣漢民族的交往中,勐準傣族的面具出現了漢化,特別是當漢文化成為臨滄地區的主流文化后,雖然面具的制作、有關的儀式和展演還是由緬寺來主持和組織,但其展演從此具有了極其濃厚的漢地“儺”色彩,現階段面具人物造型更是有濃重的漢傳佛教造像的特點??偠灾?,從勐準傣族面具中我們不難窺見民族融和、文化變遷、自然地理環境、經濟生產技術發展的歷史軌跡。

二、勐準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藝

勐準傣族面具的長50—60厘米,寬40—50厘米,周長80—90厘米。作為用于歲時驅儺的宗教用具,為營造一種神秘而狂熱的氣氛,使參加儀式的群眾產生一種恐懼而癡迷的幻覺,增加驅儺的威力,面具的造型極為夸張,碩大的眼睛、紅色的大口、粗大的門牙、不合理的人物面部五官比例、濃烈的色彩,無不給人以猙獰恐怖和威力無比之感。博尚鎮盛產高嶺土,這一自然物產使勐準傣族面具在塑形的過程中不再局限于使用竹子,而是選擇了更便于造型和雕塑的粘性高嶺土作為塑形原料。勐準傣族面具便突破了臨滄其他傣族面具制作的傳統,而呈現出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效果,從而傳承、發展了臨滄傣族的面具文化。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

1.主要材料

勐準傣族面具制作的主要材料為高嶺土、紙張、顏料、漆、布料、竹片等。高嶺土用來塑制胎模,紙張用來裱糊在胎膜上制成無色面具,顏料、漆用來在無色面具上著色,布料、竹片是作為附件使用?,F在的制作材料較之傳統的制作材料在材質上有了一定的變化,比如顏料、紙張、布等,過去使用的顏料比較單一,通常是用石灰和墨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制作者多數使用新式的化學顏料;紙張方面,過去使用的是孟定芒團白棉紙,現在多使用報紙;面具后面的覆布過去用的是佛幡,現在則可以隨便使用任何布料。

2.制作工具

勐準傣族面具制作所需要的工具大致分為這樣幾種:(1)取土、和土工具。取土工具主要有鋤頭、撬桿、竹籮,和土工具主要使用薄而干凈的木板、水瓢、盆等。(2)塑制胎模和裝裱面具的工具。制作胎模和貼布白坯所使用的主要工具是尖刀、剪刀。(3)著色工具。面具著色的工具主要是畫筆、排筆、排刷,盛裝顏料的碗和盤子等。(4)安裝附件工具。安裝附件則需要動物的皮毛、針、棉線等。

(二)制作工藝

勐準傣族面具制作的工藝有三個關鍵步驟,其制作流程如下:

1.塑制胎模。塑制胎模是制作面具的關鍵步驟,因為泥土制成胎模后就不做再修改,所以胎模制作的好壞決定著面具能否成形以及效果。塑制胎模的基本工序如下:

(1)備泥。塑制胎模需要先準備好高嶺土作為原材料,高嶺土的土質細膩,有白度高、質軟、可塑性好、高粘結性等特點。臨翔勐準傣族制作面具時要到村外2、3公里處的碗窯村去挖取高嶺土。取土是比較費力的事情,要把表層的含沙土層去掉,用鋼釬挖取地層深處的高嶺土。取回的高嶺土用刀子、鏟子細細剁碎,然后放在干凈的薄木板上加水攪拌、和土,一直和到軟硬適中、易于塑型的程度,然后就可以開始塑型了。

(2)塑泥胎。制作者直接在和好的高嶺土上捏制一個實心的泥胎模,在這一過程中可以一次性捏制、塑造出自己所需要的臉龐形狀。塑好的泥胎決定了面具最終的成形,所以藝人花費大量的時間用于捏制和修改,直到面具符合自己的審美標準,這個過程是面具藝人展現自己精湛技藝與藝術個性的時候,每個藝人心里都會有一個獨特的“潘”(pǎn)形象。

(3)晾曬胎模。胎模做好后需要把它放在通風干燥的地方進行晾曬,晾曬中要不時觀察,防止出現大的裂紋,晾曬到干而不燥的狀態就可以了。完成上述三個步驟一般需要10天左右的時間。

2.裱糊脫模。胎模晾曬好后,接下來就可以進行裝裱了。這一道工序對制作者最大的要求便是有耐心,因為在這個步驟中要將白紙一層一層地裱糊在胎膜上,而且中間還要防止紙張損壞以及注意紙張與紙張間的緊密貼合,最后才能得到面具需要的胎殼。完成裝裱、脫模、晾曬的工序后,胎殼的厚度大約在0.5—1厘米左右。該工序的四個步驟一共需要5—10天左右的時間(主要由天氣情況決定),具體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制作漿糊。過去藝人在制作面具時,一般用糯米面(或麥面)加魔芋粉在火上調制成漿糊,添加魔芋粉的主要目的據說是為了防蟲?,F在人們制作面具時,不再自制麻煩又費時的漿糊,而是直接從商店中購買白乳膠或是膠水,既經濟又省時省力。(2)裱糊紙張。漿糊準備好后就可以進行裱糊了。裱糊的紙張,傳統面具制作選用的是白棉紙,白棉紙以孟定傣族手工制的芒團紙最佳,這種紙張的韌度比較好,在裱糊過程中不易破損,而且用這樣的紙張處理眼睛、鼻子、嘴等細節處時也較容易撫平整,但現在大家一般選用較為廉價易得的報紙。裱糊時須注意眼線、鼻梁、唇部、耳際等部位,要將各部位的線條粘貼出來,細微之處一點都不能馬虎。每個面具裱糊的紙張需要20—30層以上,每裱糊完一層都需要放置在通風處吹干,要徹底吹干后才能裱糊下一層,這需要制作者具備認真、耐心、細致的態度。(3)脫模。裱糊好的面具胎殼吹干后,就要開始進行脫模了。脫模工序比較簡單但很費力,用刀子一點點地挖出胎泥,眼、鼻、耳、口等五官部位結合較緊處需要細致、小心。(4)再次晾曬。脫模后已具備基本的外形,此時面具殼還要再次晾曬,防止紙張發生霉變,影響面具藝術效果。一般情況下,只要天氣晴朗,便可直接放在陽光下暴曬。在暴曬過程中一般也會有人看守,以避免天氣驟變,下雨淋濕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面具著色。面具著色是面具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在這一步驟中先要在硬殼上打白色的底色,待白底色完全曬干后再進行對五官著色。著色時一般使用黑色和紅色,通常都是黑色的眼睛、鼻子,紅色的嘴,露出的牙齒要用黃色。鮮明的色彩對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讓面具看上去更加“威風”。女性角色則用紅色涂抹兩頰表示腮紅,突顯女性的性別特征。文、武官員角色主要用眉毛和眼睛的形狀來區分,文官的額頭上部有大量的皺紋,呈現儒雅的特征,武官一般為黑色雙眼圓瞪的形象,以此來顯示武將的勇武、威猛。最后,為使面具更生動傳神,制作者還會根據角色需要給面具貼上胡須或是毛發等物。另外,為了增強面具的神秘感,還要在面具的背面裝上一塊覆布,完全遮蔽佩戴者的頭部。

三、勐準傣族面具的文化特征

(一)勐準傣族面具的禁忌

勐準傣族面具的禁忌主要體現在面具制作過程中的禁忌。第一,制作者的選擇。制作面具的人要有“古根”。(“古根”一詞被反復提及,由于語言的限制,筆者問報告人這是什么意思,他們也說不上來,也無法用漢語來表達。)筆者通過翻譯講述時的語境來理解,“古根”在這里是與佛教、命理有關系,要求制作者身體強壯,八字較硬,能抵擋面具的神秘力量。選擇面具制作者的必要條件并不是他制作面具的技術有多高超,而是需要發揮他在原始宗教與佛教中的媒介作用,能很好的和解兩種不同的宗教。勐準村在制作新面具時,由緬寺中的佛爺來選擇具備“古根”的面具制作人。第二,制作時間的選取。面具制作的時間也需要緬寺中的佛爺選擇吉利的日子來確定,通常會選取屬虎日、屬豬日開始制作面具。因為他們認為這兩種屬相命硬,在這兩種屬相的日子里制作出的面具較之其他日子制作出的面具更具“威力”,更能達到祈福納吉、驅鬼逐疫的目的。第三,制作地點。制作面具的地點一般是選擇在“個地佬”的密林里或是緬寺中,由佛爺選定的制作者一個人獨立完成。面具制作過程中不允許他人觀看,都是在比較秘密的狀態下完成的。面具制作好后要藏在緬寺里,直到潑水節時才被請出來。

(二)濃厚的宗教色彩

四月,在插花節前的幾天里,緬寺里的佛爺就要計算日子,選定一個屬“馬”的日子到村子后邊的山上祭竜壇,祭竜壇實際是祭幾棵大樹。祭竜壇的儀式是插花節的開端,在儀式進行前,佛爺帶著全村的男子、小孩去祭龍壇,在祭竜壇活動中獻上的祭品有雞、芭蕉、蠟條、鮮花、米花等,佛爺要念經,要請出“潘”面具保佑全村老小在新的一年里風調雨順、平平安安。這一儀式嚴禁女性參加,當小女孩年滿16歲就不能再參加祭龍壇活動了。

迎接面具的儀式非常隆重、熱鬧。迎接面具的人要準備好蠟條一對、鮮花一大插、谷花幾顆,最好是在蠟條的中間夾點錢,錢的數量沒有嚴格規定。迎接面具的隊伍的順序是:年輕男子組成的樂隊在最前邊,一路上敲打著傣族音樂,之后是村里的群眾加入迎接面具的隊伍中來,音樂停后,在緬寺大門兩邊放鞭炮。鞭炮過后,傣族音樂又響起,迎接出“潘”的隊伍開始繞村表演,之后到緬寺前廣場上圍繞著一棵樹進行表演。在緬寺表演的場邊,有兩個年輕的母親背著小孩子請“潘”,給小孩摸頂祈福,“潘”的嘴里是祈福消災的祝詞,“潘”完成祝詞后,小孩的母親給“潘”遞了七塊錢。在整個過程中,不時有圍觀的老老少少加入到“潘”表演的隊伍里,此時,整個表演達到了高潮。這之后“潘”又帶頭離開了廣場向著勐準村旁的大山走去,“潘”在接到堆沙和插花的老人后,表演結束?!芭恕毕蚓捤伦呷?,進入緬寺,在佛爺的念經聲中,“潘”從表演者的頭上取下,被佛爺收藏到緬寺內懸掛起來。等到第二天重復上面的表演,表演的時空發生變化,就要到另外四個地方進行了,分別是細嘎、幕布、信房、白塔。這樣的表演總共是5天,代表的是采花采五方,祈求五面四方的鬼和疫都被驅逐,為勐準村帶來全年的平安、豐收、幸福。在每年五天的表演后“潘”就會被佛爺請回去,將“潘”懸掛在佛寺內。新的一年,同樣的時間,這樣的表演儀式被一次次延續。

勐準傣族面具是勐準傣族文化符號,它呈現出的特色是受到地域、氣候、生活習慣、傣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勐準傣族面具長期以來保持著傣族面具的基本特點,風格鮮明、形象生動,但不拘于傳統竹子材質的選擇,不論是造型還是色彩的運用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面具形象多與佛教相關,兼有世俗情節。長期浸淫在佛教文化的環境中,佛教文化造就了勐準傣族面具的血肉之驅。正如我們上面所說到的,面具從造型(特別是人物造型)、制作到儀式前的準備,再到儀式展演,個中無不滲透著佛教對其生活、信仰的巨大影響,在勐準傣族面具中,原始宗教信仰和南傳上座部佛教以及漢傳佛教都取得了和解。

(三)多元的民族文化特色

臨滄作為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其獨特而多彩的地域文化是勐準傣族面具得以成長的沃土。博尚鎮是勐準村茶馬古道上的重鎮之一,不僅有繁忙的商品交易,更是多樣民族文化交流與傳播的重要途徑。勐準傣族面具的泥塑脫胎紙殼的制作方法與藏族的貼布脫胎面具的制作流程與方法基本相同,在造型、材質的選擇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制作勐準傣族面具的高嶺土取自相隔不遠的碗窯村,它是一個漢族聚居的村子,歷史上就是以制作土陶用品為生的。勐準傣族群眾制作動物造型面具的原型常常選擇馬鹿,他們對馬鹿如此情有獨鐘,是因為它是傣族、拉祜族等民族遷徙的“引導獸”[3](p132)。傳說中是傣族英雄叭阿拉武帶領頭人和百姓追趕一只受傷的金馬鹿才發現了勐泐(在今西雙版納);拉祜族先民在遷徙的途中,正是因為追趕馬鹿才發現了“牡緬密緬”(今臨翔),并在此地安家定居了下來。

這些都能證明勐準傣族面具所呈現的多元文化特征,不但有傣族文化的滋養,也有其他民族文化的影響,它是多民族文化長期交流和碰撞的結果。

四、結語

勐準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藝、程序和禁忌具有深厚的民族歷史、文化特色,是傣族人民長期面對獨特的自然和人文環境的適應性調適的結果。勐準傣族面具能在今天仍以鮮活的形態存活于勐準村中,是它植根于傣族文化沃土的結果,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勐準傣族面具成為吸取眾多民族文化養分的相對獨立的傣族面具。勐準傣族面具所承載的民族歷史,所蘊含的多元文化特色,使其成為傣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參考文獻:

[1]楊嘉銘.藏族貼布脫胎面具制作的傳統工藝流程與技法[J].西藏研究,2004,(1):60.

[2]博尚鎮人民政府編.博尚鎮志[M].臨滄:博尚鎮人民政府,2007,(10):55-75.

[3]蒼銘.云南邊地移民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132.

[4]顧樸光.中國面具史[M].貴陽:廣州民族出版社,1996.

作者簡介:

易 茁(1978-),女,云南普洱人,彝族,碩士,館員,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藝術,圖書館管理;

羅春梅(1978-),女,壯族,云南蒙自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民族史。

猜你喜歡
文化特征制作工藝傣族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永德縣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形態特征
過山瑤“雞公鞋”文化初探
構樹與傣族傳統造紙的保護和開發
試論當前新媒體藝術呈現的文化特征
馬克思主義的文化觀及其現實意義
傣族民俗文化的英譯對其民族發展的作用
《谷魂》與傣族的宗教信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