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德縣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文化的形態特征

2017-01-17 00:34楊軍
東方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制作工藝服飾文化形態特征

楊軍

摘要:彝族俐侎人的傳統服飾文化,主要流傳于滇西南的臨滄市境內,其中以俐侎人集中居住的永德縣烏木龍彝族鄉的保留最為完整。俐侎服飾以黑色為主,作為彝族俐侎人的文化符號,其原始古樸、溫婉含蓄、自然灑脫的民族個性顯露無疑。研究俐侎人的服飾文化對豐富和傳承彝族傳統服飾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彝族;俐侎人;服飾文化;制作工藝;形態特征

前 言

俐侎人又稱“俐侎潑”,是云南省臨滄市特有的族群,族屬為彝。整個族群有2.6萬余人,分布在臨滄市的永德、鳳慶、云縣三縣境內,絕大多數聚居在永德縣的烏木龍、大雪山和亞練三個山區鄉,尤其以烏木龍彝族鄉居住的最多。據說俐侎人的祖先選擇在山高林密的地方定居,由于地面潮濕,建蓋房屋時要離地面3尺5寸,所以俐侎人也稱“離地人”。長期以來,生活在永德縣大山深處的彝族俐侎人,一直保持著獨具特色的民族習慣,逐漸形成了與俐侎人生活息息相關的服飾文化,這種獨特的服飾文化至今依然保存,在現代文明的映襯下顯得灼灼生輝。

一、烏木龍彝族服飾的風格特征

彝族俐侎服飾風格獨特,男女有別,尤其以女子服飾最為突出。據《皇朝職貢圖》記載:“俐侎蠻、狀貌黑黝,頗類蒲蠻......聚處順寧山箐(永德、鳳慶、云縣結合部)中。男子戴竹絲帽,著麻布短衣,腰系繡囊......婦女青布裹頭,短衣銑足”。(1)上述記載就是彝族俐侎服飾的真實寫照。

(一)男子服飾特點

彝族俐侎男子服飾整體為靛黑色,頭戴約7米長的黑布包頭,身穿圓領右斜襟或對襟衣裳,腰系黑布或青布腰帶,下身穿擺襠長褲,腳穿“竹麻草鞋”。整套服裝沒有過多裝飾,顯得簡潔大方。

(二)女子服飾特點

彝族俐侎女子服飾較為復雜,以黑色為主調。分為青年裝和老年裝兩大類,其中青年裝又有普通裝和盛裝的區別。

二、烏木龍彝族服飾的地域特征

民族服飾作為一種語言符號,離不開它賴以生存的“土壤”。雖然烏木龍彝族俐侎人居住的范圍狹小,但其服飾卻與眾不同,這與當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和服飾習慣不無關系,地域特征明顯。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講,烏木龍彝族鄉地處永德縣大雪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北部,境內山高谷深、溝壑縱橫,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與外界的溝通聯系少,服飾制作工藝很難與外界與時俱進,導致俐侎服飾能在相對封閉的空間內長時間地保留下來。

其次,從氣候條件上講,永德縣靠近中緬邊境的熱帶叢林,受印度洋季風的影響較大,空氣濕度大,烏木龍鄉境內峰巒疊嶂、山高林密,一年大部分時間大霧茫茫,陰雨連綿,屬于典型的高寒山區。地處這樣一個既濕潤又寒冷的特殊環境,決定了所穿的服飾必須同時具有保暖和吸熱的雙重功能,從色彩的物理屬性來分析,黑色符合這一特征,是彝族俐侎人喜愛的色彩。

三、烏木龍彝族服飾的工藝特征

(一)制作材料

烏木龍彝族傳統服飾的制作材料除金銀等貴重金屬需要購買外,其它材料都是自己種植的植物纖維、汁液和馴養動物的皮毛,一般可分為紡織材料、染料、裝飾材料三種。

俐侎人的紡織材料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遷。解放前俐侎人的紡織材料多為大麻和羊毛,大麻纖維質地柔軟而結實、透氣而保暖、無靜電、抗腐耐熱、抗拉力好,在山地易于種植,是主要的紡織原料,現已禁種。俐侎人有養羊的習慣,羊毛也是重要的紡織原料。解放后,改用棉花,由于俐侎人居住的地方氣候寒冷,不宜種植,紡織用棉大多要到氣候偏熱適宜種棉的地區與人購買。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紡織工商業的發展,又改用從商店買回的棉線和白紗線。

靛染材料為當地種植的靛葉、辣留草、高度白酒和灶灰水。定色材料為香樟樹皮、冬蕎籽、糯米等。

裝飾材料為經過精細加工的金銀首飾和彩色絲線。

(二)制作工藝

彝族俐侎傳統服飾的制作工序十分復雜,要經過紡線、織布、靛染、刺繡、縫紉等多道工序,其制作工藝如下:

1.紡織

紡織是紡線和織布的統稱,也是制衣的首道工序。紡織麻布時,先從收割的麻杠上撕下麻皮,并用刀背把麻皮的外層綠皮刮離,留下薄而柔韌的莖皮,待晾干后用自制紡車紡成細絲線,然后把紡好的線繞圈扎成束放入大鍋,用灶灰水煮以漂白和增強麻絲的柔韌度,在清水里漂洗干凈后曬干,再把麻絲環繞成支,最后在織布機上用經緯交織的方法把兩組麻線織成具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麻布。

2.靛染

花布靛染是一種特殊的染法,也叫“印花”,是采用特殊手段在紡織材料上按事先設定的布局部分上色,以達到美化織物外觀的目的。其染法是,用生石灰漿加少許白酒,用筆或木棍蘸灰漿,將灰漿點畫在生白布上,花樣有五點、七點等不同的花點,有的也可以自己選擇,想要什么就畫什么,點畫不用畫底樣和打線,憑手隨意操作,然后把點好的布涼干?;ú既镜搴桶撞既镜逵袇^別,即每次從染缸里取出時不用捶打,染成后,用刀輕輕刮去灰漿點,花樣就自然地呈現在眼前。彝族俐侎人染布還可以根據需要,用不同的染料染成不同顏色的布和帶點花布。

3.刺 繡

刺繡是比較復雜的針線活,同時也是細活,只有心靈手巧的婦女才能做好。彝族俐侎婦女在刺繡時,需要在黑色或藍色的底布上用彩色絲線繡上圖案,絲線顏色常用紅、黃、藍、綠、紫等顏色,圖案以菱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形為主,形成二方連續紋樣,少數也有自然花鳥圖案。它以線代筆,通過多種彩色絲線的重疊、并置、交錯產生華而不俗的色彩效果。繡出的圖案精美、色彩雅致,多繡在青年婦女的包頭、衣領、兩襟和袖口處。老年婦女和男子服飾單純簡潔,一般不用花紋修飾。

4.縫 紉

縫紉是彝族俐侎服飾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制作技術不比前幾道工序簡單,縫制時需要根據男女服裝的款式和穿者的身體進行量身定做。男裝的縫制比較簡單,而女裝的縫制則比較復雜,特別是新娘裝的縫制既復雜又昂貴,需要在衣服上訂上銀紐扣、銀泡、銀牌、銀鈴、墜鏈等貴重金屬和珠寶。

結語

彝族俐侎服飾文化內涵豐富,凝聚了彝族俐侎婦女的勤勞和智慧。作為彝族俐侎人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結晶,其粗獷、返璞歸真的自然風格充滿著濃郁的原始氣息和無窮的藝術魅力。

猜你喜歡
制作工藝服飾文化形態特征
傣族服飾文化在現代生活的運用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對傳統紫砂壺制作工藝的研究
過山瑤“雞公鞋”文化初探
淺析對嫌疑立體足跡形態特征的提取技術與生物特征辨析
網絡互動類綜藝節目的形態特征
云想衣裳花想容
廣西瑤族服飾文化研究
勐準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藝及其文化特征
戲曲舞蹈表演的形態特征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