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國時期的三原縣銀行國幣本票

2016-07-16 13:12李東
收藏 2016年6期
關鍵詞:陜西省政府三原縣法幣

李東

筆者收集到一張民國時期的“三原縣銀行本票國幣拾圓整”紙幣(見圖),經查找文獻資料,基本上了解它的發行背景,現特撰小文介紹如下:

民國29年(1 940年)1月20日,國民政府頒布(《省銀行法》;同年2月,由財政部通知各省政府,督促各界創造條件從速籌設銀行,以增加各縣財政收人。至民國30年,各界先后制定政策與推行計劃,同時,陜西省政府令財政部門與陜西省銀行開辦銀行業務人員訓練班,以培養地方金融人才。

三原縣銀行本票國幣拾圓整(正、背)

經陜西省政府與陜西省銀行研究后決議,于民國30年1月至12月,分兩期設立48縣縣銀行;次年10月前為第三期設立17縣縣銀行。

三原縣銀行于民國30年7月10日開業,董事長張洪查、經理劉茂齋;后來董事長改為陳琯、總經理王洪潮。開業初注冊資本12萬元,其中公股4萬元,余下招售商股;至民國31年6月資本增至50萬元。

民國31年初冬,陜西境內出現了小額法幣不敷流通之況,經財政部同意,由陜西省銀行印發國幣5元、10元本票。隨后,陜西省扶風、眉縣等銀行亦陸續印發國幣本票,以解流通不暢之急。

此三原縣銀行本票為直式,目前僅見國幣10元一種,票面有“憑票即付”“不計利息”字樣,由董事長陳琯、總經理王洪潮蓋章發用。背面有英文行名與金額“The DistrictBank of San Yuan/TenYuan Cashiers cheque”,以及王洪潮的英文簽名,并在底部下方有一行小字“滿伍拾圓兌換法幣”。此種本票發用不久,因戰時財政困難,法幣貶值,故退出流通領城。

三原縣銀行國幣本票存世不多,它的發現為陜西省關中地區民國時期的金融史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和珍貴的實物資料。

責編 陶貝

猜你喜歡
陜西省政府三原縣法幣
鄉村振興需要“硬”引領——三原縣陂西鎮黨建、產業、民生一體推進
產業的“鞋”應當適合農民的“腳”——三原縣陂西鎮鄉村產業發展調查
陜西區域性整體貧困基本解決
人物志
抗戰中不為人知的假幣暗戰
國際經濟下行階段我國商品吉芬化分類、成因及對策分析研究
比特幣取代法幣的可能性分析
法幣崩潰原因新探
陜西省政府與渤海金控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土生土長,雅俗共融:陜西三原縣柏社村地坑窯茶館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