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姆雷特》的“故事”源頭及其版本

2016-07-18 07:39傅光明
書屋 2016年4期
關鍵詞:阿姆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傅光明

一、作為素材的故事源頭

我們所熟悉或將要熟悉的莎士比亞(1564—1616)《哈姆雷特》的故事,最早源于中世紀丹麥作家、歷史學家薩克索·格拉瑪蒂克斯(Saxo Grammaticus,約1150-1220)在1200年前后用拉丁文撰寫的《丹麥人的業績》(Historiae Danicae,英文為Danish History《丹麥人的歷史》)。這部史書是丹麥中世紀以前最主要的歷史文獻,收集了丹麥古代的英雄史詩,記錄了一些民間傳說和歌謠。雖然其中卷三、卷四《哈姆雷特的故事》(The Hystorie of Hamlet)的英文本直到莎士比亞于1601年寫完《哈姆雷特》七年之后的1608年才出版,但莎士比亞很可能先讀過此書的法文版,因為里邊的許多細節幾乎一模一樣(也有學者認為莎士比亞編劇《哈姆雷特》之前并未讀過此書的法文版)。這個源于丹麥民間的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阿姆雷特(Amleth)的王子為父報仇的故事,他的母親叫格魯德(Gerutha),與莎士比亞筆下的“哈姆雷特(Hamlet)”王子和他的母親“格特魯德(Gertrude)”,連名字的拼寫都十分相近。

當然,關于莎士比亞把這部悲劇主人公的名字叫哈姆雷特(Hamlet),還有一個有力的說法,說他是為了紀念自己11歲時病逝的兒子哈姆尼特(Hamnet)。1596年8月11日這一天,從倫敦回到家鄉斯特拉福德(Stratford)的莎士比亞,將病逝的兒子葬在了鎮上的圣三一教堂,當天值班教士的記錄是:“威廉·莎士比亞之子哈姆尼特?!惫纺崽厥驱堷P雙胞胎兄妹中的哥哥,當1585年2月2日莎士比亞為這孿生兄妹在教堂受洗起名字時,用了鄰居朱迪思·薩德勒和哈姆雷特·薩德勒的名字。而后一個名字在斯特拉福德的文件中曾有哈姆尼特(Hamnet)和哈姆雷特·薩德勒(Hamlet)兩種寫法。也許因為當時拼寫還不十分規范,哈姆尼特和哈姆雷特兩個名字是通用的。當莎士比亞的父親約翰·莎士比亞在1601年年初病重時,莎士比亞正在寫作這部主人公與亡子同名的悲劇——《哈姆雷特》。9月8日,父親在圣三一教堂墓地下葬。此時,莎士比亞可能已經寫完了《哈姆雷特》,并在倫敦進行了首演。與此相比,或許更重要的在于,莎士比亞在劇中把幽靈與哈姆雷特父子間的對話,以及哈姆雷特在劇中從頭到尾一大段又一大段充盈著濃郁的憂郁氣質、內心的矛盾糾結、立誓復仇又猶疑不決時或異常清醒或貌似瘋癲的詩情獨白,或許融入了他因失子和喪父而產生的對于人的終極命運的思考,對于天堂、地獄和靈魂的拷問,對于基督教救贖的哲學體悟,對于人文主義思想啓蒙的召喚。所有這些出自哈姆雷特這個人物之口的獨白,無疑都是源于莎士比亞的天才妙筆。也正因為此,只要人類還在地球上存活一天,人類的靈魂深處就會有哈姆雷特的棲息地。

回到薩克索《丹麥人的歷史》一書,他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公元五世紀之前,丹麥、挪威、瑞典等北歐幾國間戰爭不斷,相互仇殺。丹麥日德蘭半島前朱特族首領格文蒂爾(Gerwendil)的兩個兒子都能征善戰,勇冠三軍。長子豪文蒂爾(Horwendil)、次子芬格(Feng)被丹麥國王羅里克(Roric)任命為包圍日德蘭半島的正、副首領。在與瑞典人的戰斗中,豪文蒂爾殺死了瑞典國王科爾(koll)和他勇武的妹妹希拉(Sela)。國王為表彰立下赫赫戰功的豪文蒂爾,將愛女格魯德(Gerutha)嫁給了他。不久,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阿姆雷特(Amleth)。芬格對哥哥的戰功、美妻嫉恨有加,當國王在日德蘭半島舉行宴會時,將哥哥害死。父親死后,阿姆雷特為防止叔叔對自己的謀害,以裝瘋自衛,并伺機復仇。芬格指派阿姆雷特的少年好友、一位美麗的少女去誘惑他,安排他們在密林相會。阿姆雷特在一位義兄的幫助下,不僅得到了姑娘的愛,還使她答應參與復仇。芬格見美人計失敗,又派人藏在格魯德的床下,偷聽母子談話。阿姆雷特發現后,將其殺死,并碎尸煮爛喂豬。他向母親長篇大論,指責她亂倫、改嫁,并告訴她,自己只是裝瘋,實際是在計劃復仇。母親真心懺悔,也答應幫助復仇。之后,芬格又生一計,指派兩人將阿姆雷特押送到英格蘭,并修書一封,請好友英格蘭國王將其處死。出發前,阿姆雷特與母親商定了一年后回國復仇的詳細計劃。旅途中,阿姆雷特趁押送者熟睡,修改了密信的內容,使他倆到英格蘭以后成了他的替死鬼。而他憑著非凡的才智,獲得了英格蘭王的寵信,被招為駙馬。一年期至,阿姆雷特回國,在母親的大力協助下,施巧計,設美酒,火燒大廳,燒死了所有侍從,最后一劍將芬格刺死。阿姆雷特次日發表演說,被擁戴為國王。但矛盾的是,薩克索并未在敘事中解釋為何羅里克國王仍然在世,卻又要推出一位新王。

到此,故事并沒有結束。還是讓我們繼續:阿姆雷特榮登丹麥國王以后,親率三艘戰船到英格蘭看望妻子和岳父。英王正欲為好友芬格報仇,他想借蘇格蘭女王赫姆特魯德(Hermutrude)之手置阿姆雷特于死地。因蘇格蘭女王對任何求婚者都要施以酷刑,有許多好色之徒已因此喪身,而英格蘭王后剛去世不久,英王派阿姆雷特代為求婚,便毋寧是去送死。但當這位蘇格蘭女王得知了阿姆雷特的傳奇經歷和特殊使命后,不僅認為芬格的死是咎由自取,而且贊美阿姆雷特憑卓越智慧所取得的豐功偉績,并表示甘愿將自己連同王國都奉獻給他。話沒說完,女王就投入了阿姆雷特的懷抱。盛大的婚禮過后,倆人攜一只強大的衛隊來到英格蘭。阿姆雷特的第一個妻子、英王的女兒,欣然接受了丈夫與蘇格蘭女王的結合,表示愛丈夫超過愛父親,并提醒他父親另有新的陰謀。果然,英王派人伏擊阿姆雷特一行。突襲之下,阿姆雷特受了輕傷,但在反擊中,憑著智勇和兩位夫人及衛隊的全力協作,經過苦戰,擊敗英軍,殺死了英王。最后,阿姆雷特攜兩位夫人和無數的戰利品,乘風破浪,回到了丹麥。這無疑是一個完美復仇故事的圓滿落幕,但這個大喜的結局顯然不適合莎士比亞的大悲劇。因此,這個敘事也就不為人熟知了。

不知是薩克索的拉丁文在轉譯成英文時出現了變異,還是從英文轉譯來的中文本在變異之上又發生變異,以至于在有的莎士比亞傳記講到《哈姆雷特》的素材來源時,出現的是這樣的敘事:丹麥老王豪文蒂爾有一位溫順的王后格魯特(Gerutha),權傾朝野的弟弟芬格對這位王嫂垂涎日久,欲篡國奪嫂。他藉口老王虐待愛妻,殘忍地將他公開殺死。但老王的幼子阿姆雷特(Amleth)成了他驅之不去的心病。因為在基督教引進之前,野蠻社會的流行法則是,兒子必須替父報仇。在芬格的眼里,年紀尚輕的阿姆雷特雖尚不具威脅,但按照父仇子報的殘酷法則,他一旦長大成人,勢必會完成復仇的使命。如果不早日除掉這個孩子,早晚有一天,自己將生命堪憂。而聰穎過人的阿姆雷特,為了能活下去以期將來為父報仇,便用裝瘋的辦法解除叔叔的戒心。他故意濺的滿臉是泥,無精打采地坐在火邊,用小刀把一根根小木棍削成鉤子。狡猾的芬格為驗證這個一臉呆傻的侄子是否真的神志不清,三番五次設計試探,都被阿姆雷特機敏地躲了過去。他暗暗地等待時機!無論誰把他當傻子取笑、嘲諷、蔑視,他都深深地隱忍在心。最后,阿姆雷特娶了英格蘭公主歸國,見芬格及侍從正在狂歡,(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第一幕第四場開場,就讓哈姆雷特對霍拉旭說出了對丹麥人飲酒狂歡的不屑:“這種令人頭大的狂歡鬧飲在我們的東西各鄰國中頗遭非議,他們叫我們酒鬼醉漢,還把許多粗鄙下流的污名加在我們頭上,就連我們因諸多偉大成就贏得的名譽也因此而受損?!保┧麄兌家詾樗呀浰懒?。他裝扮成弄人把狂歡者灌醉,一把火燒了大廳,一劍穿心殺死了芬格。然后,他召集貴族,把自己裝瘋復仇的經過翔實地向他們和盤托出,終被擁戴為王。

關于阿姆雷特的裝瘋,美國學者斯蒂芬·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在其《俗世威爾——莎士比亞新傳》(Will in the World: How Shakespeare Became Shakespeare)中寫道:在舊版中他的裝瘋是一種迷惑仇敵、贏得時間計策,那些小木鉤即是時間的標志,也是復仇者具有臥薪嘗膽卓越智謀的證明。最后,阿姆雷特正是用這些木鉤網住了熟睡的侍臣,然后放火燒宮。

看來,在讀懂薩克索的拉丁文以前,在此給讀者的感覺,只能是似乎在描述同一個故事的兩個版本了。但撇開文本是否變異不談,顯然,豪文蒂爾是莎士比亞《哈姆雷特》劇中丹麥先王、哈姆雷特父親的原型,也無論他是被嫉妒的弟弟謀害,還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公開殺死,總之阿姆雷特不用父親的幽靈托夢,就知道是被叔叔害死的。芬格自然是莎士比亞筆下哈姆雷特的叔叔、那個邪惡的殺兄繼位、篡國娶嫂的克勞迪斯國王的原型。

關于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素材來源的第二種說法認為,莎士比亞在編劇創作時,更有可能是直接取材自威廉·佩因特和杰佛里·芬頓先后分別于1566年和1567年以《悲劇的故事》(Certaine Tragicall Discourses)和《快樂宮》(The Palace of Pleasure)為書名出版的意大利小說家馬泰奧·班戴洛小說《哈姆雷特》的英譯本。這個英譯本是根據法國人弗朗索瓦·德·貝爾福萊在其1570年與皮埃爾·鮑埃斯杜合譯的小說集《悲劇故事集》(Histories Tragiques, 1564—1582)第五卷中轉述的該小說《哈姆雷特之歷史》(The Historie of Hamblet)再轉譯的。這篇取材薩克索的故事的小說,增加了阿姆雷特的父王在遭謀殺以前,母親先與叔叔通奸的情節。這個情節設計,自然毫無保留地移植進了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不過,在《哈姆雷特》中,關于王后與克勞迪斯的奸情到底是否在“殺兄娶嫂”之前,似乎只是幽靈的暗示。實際上,莎士比亞最直接從班戴洛小說取材的劇作是《羅密歐與朱麗葉》、《無事生非》和《第十二夜》。

除了上述兩種說法,還有一些莎學家認為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是直接從1594年6月11日,由莎士比亞剛加入不久的“內務大臣劇團”在紐紋頓靶場劇院(The Newington Butts Theatre)演出(有人說是首演,有人說這原本是個舊?。┑囊怨防滋貫轭}材的舊劇嫁接而來。這一被稱為“原型《哈姆雷特》”劇的劇本失傳,作者亦不詳。但也許是因英國劇作家托馬斯·基德曾于1589年出版過一部著名的復仇悲劇《西班牙的悲劇》(The Spanish Tragedy),此劇在四十年之后被反復上演和修訂?;码m于莎士比亞1601年寫《哈姆雷特》七年前去世,但《西班牙的悲劇》在莎士比亞在世時,一直十分流行。重要的是,作為當時最為走紅的、典型的“復仇悲劇”,《西班牙的悲劇》充滿了謀殺、自殺、瘋狂以及人物借戲中戲殺敵復仇的場景,而且,《哈姆雷特》在設計被謀殺者的幽靈出現和主人公復仇遲疑這兩點上,也與《西班牙的悲劇》完全一樣。這里順便提一句今天已經鮮為人知的紐紋頓靶場劇院,它是伊麗莎白時代最早的劇院之一,位于泰晤士河南岸,臨近漢普頓街,1576年投入使用,1594年6月莎士比亞的幾部早期劇作曾在此上演,1595年劇院關閉。

因此,有人認定那失傳的“原型《哈姆雷特》”的作者就是基德,而那部劇的名字叫《烏爾·哈姆雷特》(Ur-Hamlet),為基德1589年所寫,且之后該劇一直為“內務大臣劇團”所有。同一年,詩人托馬斯·那什在給羅伯特·格林的《梅納封》(Menaphon)寫的序中,曾諷刺一位沒上過大學卻自以為是的暴發戶劇作家,指的可能就是基德,還提到一部寫哈姆雷特的戲劇,應該就是《烏爾·哈姆雷特》,說“如果你在寒冷的早晨好好求他一下,他會把一整部《哈姆雷特》抬出來,我應該少說點兒悲劇臺詞”。這也許意味著,《烏爾·哈姆雷特》在當時雖然流行,藝術上并不成功?;蛞惨驗榇?,有人提出,莎士比亞《哈姆雷特》1603年拙劣的第一版四開本就是《烏爾·哈姆雷特》的修訂本。還有人說,在《哈姆雷特》1604年的第二版四開本中,仍有該劇的若干片段。此中真情到底如何,懸疑至今不得而知。

事實上,英格蘭在女王伊麗莎白時代,描寫英雄人物為正義而戰,并在臨死之前成功復仇的“復仇悲劇”非常流行。但凡劇中出現殘忍逼真的暴力場景,便深得當時喜歡尋求刺激的觀眾的喜愛。毫無疑問,對于1601年編劇《哈姆雷特》時的莎士比亞來說,要寫一部主人公叫哈姆雷特的“復仇悲劇”,就素材而言,不僅是現成的,也已經相當成熟。同時,也可能是出于為所在的“內務大臣劇團”增加上座率的考慮,需要對人們熟悉的戲劇題材進行改寫。托馬斯·洛奇1596年在其《智慧的痛苦和世界的瘋狂》(Wits Miserie and The World's Madnesse)中,寫過這樣一句話:“那個面色蒼白的幽靈,像個賣牡蠣的女人一樣,在‘大劇院里叫得那樣凄慘:‘哈姆雷特,報仇!”從這句話可以清楚三點,第一,無論劇本,還是演出,洛奇顯然瞧不上《烏爾·哈姆雷特》,如果他確實是指的這部戲。第二,像賣牡蠣的女人慘叫似的這句臺詞,并未從莎士比亞的幽靈嘴里說出來。第三,當然是最重要的,劇中出現了幽靈。據說,在基德《西班牙的悲劇》中已經出現了幽靈形象。在這樣的背景下,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應運而生了。我想,或許是幽靈的出現,激活了莎士比亞寫作一部全新的《哈姆雷特》的藝術靈感。

莎士比亞從不原創劇本,而總是取材自古老的故事,《哈姆雷特》也不例外。但無論他的創作靈感從何而來,他的《哈姆雷特》都無疑是一部天才的偉大劇作,不僅為伊麗莎白時代的觀眾所喜愛,四百多年來,始終令無數莎迷為之陶醉、癡迷。

二、在不同的版本背后藏著微妙

盡管莎士比亞在世時對出版自己的劇作并未顯出有多大興趣,僅僅為劇團寫作已使他心滿意足,他的兩位朋友、曾一起共過事的演員約翰·赫明(John Heminge)和亨利·康德爾(Henry Condell),還是在他1616年去世七年后的1623年,把收集起來的三十六個劇本,包括“他全部的喜劇、歷史劇和悲劇”,第一次以《莎士比亞全集》的面貌“根據真實的原本”出版了,開本形式是非常醒目的對開本,故稱“第一版對開本”,或簡稱第一對開本?!豆防滋亍吩谠摫镜牡?52頁到280頁。被公認為伊麗莎白一世和詹姆斯一世時期重要性僅次于莎士比亞、也是他戲劇創作上主要競爭對手的詩人、劇作家、批評家本·瓊森在為第一對開本寫的“獻詞”中,贊譽莎士比亞是“時代的靈魂!……舞臺的奇跡!……你的藝術是永恒的紀念碑,只要你的書在,你就永遠活著?!粚儆谝粋€時代,他屬于千秋萬代”。

1602年7月26日,詹姆斯·羅伯茨在倫敦書業公會注冊登記《丹麥王子哈姆雷特的復仇》,雖未寫作者,但注明是“內務大臣劇團”使用之劇本。由此先來說《哈姆雷特》的寫作時間。1598年9月,作家弗朗西斯·米爾斯出版了《智慧的寶庫》(Palladis Tamia, Wits Treasury)一書,其中第一次對莎士比亞的詩歌和早期劇作做了評論,在所提及的十二部劇作中沒有列入《哈姆雷特》。另外,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劇中多處提到尤利烏斯·凱撒以及尸體從墳墓里跑到羅馬大街上怪叫等異象和復仇的觀念,與1599年完成的《尤利烏斯·凱撒》一劇頗多相通。再者,被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微詞貶損的那個孩子劇團,是在1600年至1601年間流行一時。而他所在的“內務大臣劇團”也正在此時失寵于宮廷。故此,不難判斷,《哈姆雷特》的寫作只應在1600年到1602年7月之前。

1603年,尼古拉斯·林和約翰·特朗德爾出版了署名作者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第一版四開本”,簡稱第一四開本,篇幅為二千二百行。此本因時常被后人詬病為未獲劇團正式授權的“通過記憶重構的盜版文本”,幾乎從一問世就背負上“壞四開本”的惡名。而1604年年末,詹姆斯·羅伯茨和尼古拉斯·林聯手印刷了“第二版四開本”的《哈姆雷特》,簡稱第二四開本。此本宣稱“根據真實完善原本重印,較舊版幾乎增加一倍”。確實,這個常被后人視為“好四開本”的“定本”比第一四開本多出了一千六百行。此后,該版大受歡迎。1605年,根據該版重印,為第三四開本。1611年,印第四四開本。之后是第五四開本,未署年份。直到1637年,又根據第五四開本重印出第六四開本。這些與之后許多的四開本,統被稱為“演員四開本”。莎學家們一般認為,有明顯跡象表明第一四開本與演出密切相關,即接近演員手里的腳本或謄抄本;而第二四開本是建立在作者創作稿本的基礎上,而非劇場中使用的腳本,即可能是提詞者使用的莎士比亞本人的手稿或抄本,而且,里邊若干重復的段落表明作者對劇本做過修改。

第一對開本中的《哈姆雷特》與第二四開本《哈姆雷特》,在文本上也略有不同。對開本中有九十八行是四開本中所沒有的;而四開本中原有的二百一十八行,在對開本里沒有。另外,四開本不分幕分場,對開本僅分到第二幕第二場。1709年桂冠詩人尼古拉斯·羅編輯的《莎士比亞全集》(The Works of William Shakespeare)由倫敦的出版商雅各布·湯森隆重出版。這既是十八世紀最早的莎士比亞全集的版本,也是第一個現代版的莎士比亞劇作全集。其中的《哈姆雷特》第一次有了全劇的分幕分場,添加了演員的上下場,及許多必要的“舞臺指導”,并列出了劇中人物表。詩人亞歷山大·蒲柏因不滿羅版莎士比亞的“錯誤百出”,遂重新收集其早期劇本,于1725年推出了蒲柏版“準確的”莎士比亞。但此版因對莎士比亞有所“切除”,很快即遭指摘。劇作家劉易斯·西奧博爾德新一版的莎士比亞又于1734年問世。該版雖也稱不上完美,卻因對“傷害累累的莎翁”有修復之功,并對后世影響深遠,得到稱許。

事實上,不僅在英國,在世界的許多國家,不斷地出版莎士比亞全集都早成為了一個工業。單英語世界,除了上述的早期版本,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了許多為莎迷所熟知且津津樂道的莎士比亞,如“阿登版”、“河畔版”、“皇家版”、“牛津版”、“企鵝版”、“環球版”、“朗曼版”、“耶魯版”、“新阿登版”、“新劍橋版”、“新企鵝版”,等等,許多版本都標注上“權威版本”、“注釋完備”的字樣。

然而,到今天,或許也沒有哪位出版莎翁全集的東家敢于“權威”地說,他家的莎士比亞是最最忠實、真實甚至完美的。這何嘗不是莎翁永恒藝術魅力的體現!比較與研究莎士比亞全集的不同版本,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專門學問,在此不贅述。

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們能留意到不同版本背后的微妙,對于理解和詮釋一個真實的莎士比亞,應是有益的。這里僅舉一個小例子: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

這幾乎是莎士比亞為哈姆雷特量身定做的最為人知的一句臺詞,而且,在中國,最為深入人心的是朱生豪的譯文:“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钡谟⑽睦?,顯然沒有“值得考慮”的意思。梁實秋將此句譯為:“死后是存在,還是不存在,——這是問題?!辈⒆⑨屨f,因哈姆雷特此時意欲自殺,而他相信人在死后或仍有生活,故有此顧慮不決的獨白。梁實秋的“這是問題”簡單而精準。孫大雨的譯文“是存在還是消亡,問題的所在?!睂υ牡睦斫夂捅磉_,同樣精準。照英文字面意思,還可以譯出多種表達,比如,“活下去還是不活,這是問題?!被蛘摺吧?,還是死,這是個問題?!薄盎钪?,還是死掉,這是個問題?!?/p>

有意思的是,在1603年的第一四開本中,此句的原文是: To be, or not to be, I there's the point.按這個原文,就不妨譯為:“對我來說,活著還是死去,這點是最要命的?!被颉拔业陌Y結就在于,不知是該活著,還是去死”?;颉白钜氖?,我不知是該繼續茍活于世,還是干脆自行了斷”。無論哪種表達,均符合哈姆雷特此時在自殺與復仇之間猶疑不決的矛盾心緒。而“值得考慮”四個字,給人的感覺似乎是哈姆雷特在嚴肅認真、細致入微地思考著關于人類“生存”還是“毀滅”的這個哲學問題或命題,而不是自己的生與死。

從第一四開本的印行情況來看,I there's the point作為最早演出時的臺詞,更大的可能還是出自莎士比亞之手,但出自演員之口也并非沒有可能,而that is the question顯然是修改之后作為定本留存下來的。不過,無論the point(關鍵)還是the question(問題),意思都是“關鍵問題”。因此,我在這個地方,把它譯成了“是活著,還是死去,我的問題就出在這兒”。這自然是個人的一點理解。但我想,若把深藏于莎士比亞不同版本里諸如此類的微妙多多地挖掘出來,會是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至少會很有趣。

猜你喜歡
阿姆哈姆雷特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素描)
表演哈姆雷特的經歷
向威廉·莎士比亞致敬
對表演《哈姆雷特》的不同看法
哈姆雷特延宕問題再思考
給阿姆拍荷花像
機器人阿姆
論《哈姆雷特》中良心的分量
你在引用莎士比亞的話
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選譯30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