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土地產權收益與投資

2016-07-29 03:27王衛星
現代農業研究 2016年6期

王衛星

【摘 要】本文從代際公共品理論的角度時我國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進行分析,既為我國的土地制度改革研究開辟了獨特的理論分析視角,又從現實上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標和辦法做出分析,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代際公共品;農村土地制度;土地產權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he reform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in China from perspective of intergenerational public goods theory carries on, not only for our country's land system reform has opened up a uniqu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ut for the reality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reform goal and to make analysi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intergenerational public goods; rural land system; land property right

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日益推進的今天,農村土地制度的完善關系著農村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因此,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作為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的核心,土地制度的完善與變革仍然關系著農村的經濟發展與社會穩定。因此,土地制度改革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土地制度的歷史演變與基本內容

土地制度是指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在內的土地經濟制度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土地法權制度=西歐封建社會經歷了兩種封建土地制度類型:村社制和領主制。村社制即馬爾克制度,是古代日耳曼人按地域分布由若干不同規模的村落組成的以土地公有制為特征的農村公社。領主制是西歐封建社會的一個發展階段。進入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以后,從土地所有制層面看,比如美國以土地私有制為主,但并非全部私有。從土地使用制層面看,美國實行的是有償使用制,法律規定土地可以買賣和租賃。

當前進行的新農村建設與農村新型城鎮化道路,其實是我國第三次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由于土地的稀缺性,擁有土地的所有權是具有收益的。對土地所有者來說,出售一定時期的土地使用權所收取的價格被稱為地租:在古代社會,地租是土地收益的主要實現形式二封建地租具有三種基本形態:勞役地租、實物地租和貨幣地租j在整個封建社會中,三種形式依次更替,在中國經濟社會,實物地租一直是主要的地租形式,這種形式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

2 土地收益:代際轉移與我國現狀

土地收益對不同的利益分配主體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對于農村集體土地所有者來說,集體土地收益是指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的國有化征用過程中所給予的補償費用以及農村土地承包中的生產經營收益以及經營權流轉的轉包費、互換費、租金、轉讓費、抵押、人股等收益。對于農村土地的承包者或經營者來講,土地收益可以表現為生產經營的利潤。農村土地收益分配的主體是指參與農村收益分配過程的直接利益主體,它必須是獨立的或相對獨立的利益主體,非利益主體不能也不可能成為農村土地收益分配的主體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前提下,采取有償使用的租賃方式。國家作為農村土地的宏觀管理者,主要通過征收土地稅的方式參與農村集體土地收益的分配。

土地收益的分配應該遵循代際共享和代際均衡原則。代際共享是指后代人和當代人一樣具有從土地上獲得收益的權利。而代際均衡是指當代人對土地收益的分配保持一個動態平衡,使后代人獲得的土地收益能夠持續。發展必須依賴于一定的物質基礎,因此代際共享和代際均衡的本質是土地收益分配的均衡。

政府是憑借土地宏觀管理者和土地所有者兩種身份參與農村土地的收益分配的。作為土地的管理者,政府為農村提供公共物品。這些基礎設施建設大大提高了農村土地的價值。為募集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政府通常會向土地承包者和經營者征收土地稅。這種土地稅是土地收益的一部分。政府為農村提供的諸如水利設施的公共物晶,其使用期遠遠長于一代人的壽命,因而是一種代際公共品。因此,土地承包者和經營者以土地稅形式上繳給政府的土地收益就具有代際轉移的性質,因而符合土地收益分配的代際共享原則。

政府作為社會公共利益和后代人最理想的代理機構必須承擔農地投資的主要任務。其投資對象一般是期限較長、不能在短期內實現其投資收益的耐用型代際公共品。地方政府的不重視行為導致了我國目前的政府農地投資不足。為此,土地制度的制度安排要將地方政府和社會公眾以及后代人的利益目標一致化,遇止投資的短期化行為。在我國市場經濟建設日益推進的今天,人與人之間關系;已經由從前的土地上的生產關系轉化為市場經濟的貨幣關系。但是,完善的農村土地制度仍然是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制度保證。本文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目標和辦法作了一定分析,希望能對我國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與完善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endprint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