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人才培養模式分析

2016-07-29 10:54宋小雨
2016年25期
關鍵詞:俄語師范大學經濟帶

宋小雨

摘要:“絲綢之路經濟帶”是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舉措。這個重要舉措的提出使西安古城——這個古老的絲綢之路起點重新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其進一步推動和實施則要求俄語作為最重要的媒介,同時成為經濟帶建設最主要的工具。

文章對“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概念進行了解讀,闡述了西安高校俄語人才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的作用和所處地位,以及該地區俄語人才的現狀。著重分析了西安高?!兾鲙煼洞髮W近年來俄語人才培養方案的轉變以及進一步的改革方向。

關鍵詞:絲綢之路經濟帶;現狀;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人才培養;轉變方向

一、解讀“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7日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共和國納扎爾巴耶夫大學的重要演講中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大戰略構想。它的提出為歐亞地區的整體合作提供了創新思路。

之所以重提“絲綢之路”,是因為絲綢之路作為我國古代陸上貿易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西漢時期我國位于世界領先地位的經濟水平。在這條始于古長安(今陜西西安)終于古羅馬的具有歷史意義的國際通道上,五彩絲綢、華美瓷器和多樣香料絡繹于途,為沿途國家(中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俄羅斯,土耳其,希臘,意大利,羅馬)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貢獻。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但仍舊面臨著很多問題。國際上國際關系瞬息萬變,美國試圖避開中國重新制定全球新的貿易規則。同時歐美國家經濟下滑,英國舉行脫歐公投,同意脫歐51.9%,共1570萬人大部分人同意退出歐盟,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遭遇“滑鐵盧”。國內,自然環境為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尤其是自然資源的嚴峻形勢不允許經濟走從前的老路子。

我國經濟面臨著內憂外患,因此我“絲綢之路經濟帶”偉大戰略構想的提出為此提供了契機。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僅需要我國周邊國家的支持,還需要各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其中語言學習者占據著最重要的地位?!敖z綢之路經濟帶”從東至西主要國家為:中國、蒙古、緬甸、孟加拉、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五國、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約旦、以色列、阿塞拜疆、格魯吉亞、亞美尼亞、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等。上述國家中,十一個國家也就是約48%的主要國家無論其官方是否承認,主要用語仍為俄語。

因此在我們解讀了這條經濟帶之后,發現要促成“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繁榮發展,我國的俄語人才,尤其是絲路起點——西安高校俄語人才將發揮巨大作用。

二、“絲綢之路經濟帶”起點——西安高校的俄語人才現狀

在這條“絲綢之路經濟帶”上,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雙起點,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支柱性人才——俄語人才在西安地區的發展現狀如何是我們接下來要分析的重點。

西安是我國五大高等教育基地(北京,上海,西安,武漢,南京)之一,是大學生占城市總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在這個著名的高等教育基地里,主要有四所高校長期開設俄語專業課程——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安空軍工程大學,西安石油大學。

西安外國語大學作為專門的語言高校,其俄語系歷史悠久,是西北地區最大的俄語人才培養基地。它的人才培養模式規模大,分類比較清晰——研究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主要見于從三年級開始的專業方向劃分)。

西安空軍工程大學覆蓋了空軍主要兵種的重要技術學科,是培養空軍專業技術人才的學府,它的俄語專業是為空軍航空工程、地空導彈、電子信息等領域高層次工程技術而服務的,所學專業和知識局限性較大,一般俄語人才有其固定的培養方向和工作性質。

西安石油大學于2003年7月開始招收俄語本科專業學生,培養目標側重于石油科技俄語方向。該校的俄語人才招生為理科學生,就業走向基本大多為石油方向。

陜西師范大學是西安八所教育部直屬211高校之一,是一所綜合性師范大學。其俄語專業始建于1972年,一直保持隔年或隔兩年招生。2006年改隔年招生為每年招生,目前發展呈快速上升趨勢,今年來在俄語人才培養方面受到廣泛好評。近年來俄語作為該校為數不多的非師范類專業,主干課程為:綜合俄語、高級俄語、交際語法、俄語閱讀、視聽說、言語交際實踐、口譯筆譯實踐等,人才培養方向主要為綜合性人才,就業也呈現多樣化的現象。

三、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人才培養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改革前行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偉大構想提出后,作為雙起點的西安地區不斷地在改革中摸索前行。這一點在西安各個高校的研究機構設立和人才培養模式中體現的尤為明顯。從2013年底開始,各個高校根據自己的專業優勢設立了一批研究型機構,比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研究院,西安培華學院絲綢之路研究中心,陜西師范大學中亞研究所等等。

陜西師范大學作為一所綜合性,師范人才培養為主的高等學府,長期以來俄語作為非師范類專業并未得到足夠的重視,但近年來在中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日益密切的前提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學校尤其是俄語專業老師和外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該校俄語專業飛速發展,并不斷探索新的發展方向,不斷改變俄語人才的培養模式。

2010年,2012年,2014年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人才培養方案中除了通識教育必修課沒有變化外,學科基礎模塊中必修和選修課都有相應的變化(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中綜合俄語、交際語法,高級俄語、科研基礎知識、俄羅斯文學史、俄羅斯經典文學作品選讀、交際語音、視聽說、大眾傳媒俄語、俄漢互譯、俄漢翻譯、漢俄翻譯除學分學時微小變化外,在這三年的人才方案中課程分類相同,并無較大變化)。

人才培養模式正在不斷地變化中,在短短的四年之內俄語人才培養模式從單純的培養語言工具型人才向復合型多功能人才轉變,尤其是增加了中亞國家概況課程,商務性質課程,跨文化交際課程等等。

然而這些簡單轉變是遠遠無法滿足當今社會需求的。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背景下,陜西師范大學人才培養模式應該進行大的改革。雖然每年的招生人數不多,但是借鑒其他高校的經驗,可將人才培養模式一分為二——研究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也就是使俄語人才培養更加精英化,可在三年級使學生自由選擇學習課程:有意愿繼續深造的同學可以著重學習學術性課程,強化自己的聽說讀寫譯能力,深層次學習文學、語言學、翻譯學方面的理論知識,為以后的研究道路做好充足準備;對有意向找工作的同學進行針對性培訓,使其掌握多學科知識,尤其是商務俄語方面的知識,強化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翻譯水平,培養學生成為有能力的,可以獨當一面的復合型卓越俄語人才。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需求俄語人才,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必然之舉,尤其是陜西師范大學這所師范高校中的非師范學科——俄語,它的改革還有很長的一段時間路要走,要結合實際,努力在摸索中創新,培養出更多更全面的復合型人才。

四、結語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對高校俄語人才的未來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西安這座千年文明古城作為新舊絲綢之路的雙起點,擁有更大的機遇,尤其是對于俄語人才而言。在四所開設俄語專業的高校中,我們對人才培養的現狀進行了分析,著重分析了陜西師范大學俄語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以及改革方向,說明了俄語人才培養應當改變原有模式,從培養具有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的人才向培養多方面技能,交際能力強的復合型卓越俄語人才培養模式轉變。(作者單位: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

參考文獻:

[1]李琳.“新絲綢之路”背景下陜西俄語人才培養研究.新西部,第35期,2014.

[2]強曉云.“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中俄在中亞區域合作展望—俄羅斯視角的分析.上海商學院學報,2014.

[3]孫建榮.“絲綢之路經濟帶”中高等教育的戰略地位.北京論壇,2014.

猜你喜歡
俄語師范大學經濟帶
一條江的嬗變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之路
俄語歌曲在俄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
陜西呼應長江經濟帶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Courses on National Pakistan culture in Honder College
Film Music and its Effects in Film Appreciation
基于3D虛擬情境的俄語視聽說教學
長江經濟帶與漢江生態經濟帶如何協調融合
俄語稱呼語的變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