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思考

2016-07-29 10:59蔣太生
2016年25期
關鍵詞:新型中國特色智庫

蔣太生

摘要:智庫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公共事務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問題解決的過程中發揮巨大作用。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深和科技信息迅猛發展,全球已進入智庫時代①,中國智庫的發展也令人矚目。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要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協調發展,同時也要保持中國特色。

關鍵詞: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

智庫,也稱思想庫(think tank),主要指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以影響政府決策和改進政策制定為目標,獨立于政府之外的第三方非營利性研究機構。②根據上海社會科學院發布的中國智庫報告,智庫主要有以下四個特征:第一,以公共政策為研究對象;第二,以影響政府決策為研究目標;第三,以公共利益為研究導向;第四,以社會責任為研究準則。③具有生產思想、提供政策方案、儲備和提供人才、教育公職人員和公眾以及出版發行研究報告、刊物與專著的功能。④當今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越來越彰顯出人才與智慧的重大作用。智庫是匯聚人才和產生智慧的機構組織,是科學研究與公共政策的橋梁,在當今各個國家社會事務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突出,對整個世界形勢的影響力也日益擴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中國國家智庫的發展發表重要講話,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強調“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將“重點建設50至100個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專業化高端智庫?!痹?月份剛閉幕的中國全國“兩會”上,智庫再次進入兩會主要報告。這表明加強中國的智庫建設已經得到高度重視,中國智庫的快速、高質量發展有了堅實的保障與明確的目標導向。

一、國內外智庫建設背景

無論哪一個時代,都能發現智囊機構對一個國家的崛起做出的的巨大貢獻。在當今世界,一個國家的強大與繁榮更是離不開本國智庫的重要作用。無論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智庫在公共事務決策中的影響力與作用已不可替代。

(一)全球智庫蓬勃發展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后,冷戰局面的結束,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現,加速了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國際競爭越來越體現在以文化、思想、觀念等為核心的國家軟實力的競爭上。世界各國面臨的日益復雜的政治、經濟、外交等問題,促使各國決策者向政府機構以外的智囊機構尋求政策建議,這就為全球智庫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全球有半數以上的智庫成立于最近三十年間。

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發布的《全球智庫報告》中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有5456家智庫,2013年已達6826家,其中,美國、中國、英國、印度和德國為擁有智庫數量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有智庫1828家、426家、287家、268家和194家。北美和歐洲地區智庫數量分別占了全球總量的29.1%和26.6%,亞洲地區占17.6%,南美地區占97%,而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地區智庫數量較少。⑤在質量方面,發達國家的智庫占據絕對優勢,尤以美國為最,全球十大頂尖智庫美國獨占五家。

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智庫得到較快發展,東歐、中亞以及東南亞地區的絕大部分智庫都建立于近十年間。一些新興國家,如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與南非等國的智庫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發展較快,國際影響力與話語權正得到逐步提高。

(二)中國智庫方興未艾

中國自古以來就重視智慧與謀略,門客、謀士、軍師、幕僚等詞正是對這一文化傳統的反映。古代王侯將相為了擊敗對手和治理天下,廣收有學問、有技能的人才為其所用,如戰國時期的“四君子”各有門客三千。自唐朝開始設立的翰林院實際上充當著為統治者提供決策咨詢的職能。但是,這些只是為某個人或部分統治者服務的智囊團,并不能稱作現代意義上的智庫。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建立起相當完整的社會科學研究機構體系,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中國也誕生了一批現代智庫,如1949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但由于政治環境的影響,中國智庫的發展在上世紀70年代末以前基本上處于停滯狀態。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在經濟改革和對外交流中需要大量的形勢研究和政策分析者,因此大批知識分子進入政策研究機構參與政策制定和咨詢,我國智庫的發展也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國內一流智庫相繼成立。此外,我國高校下屬的智庫機構也開始迅速發展,一些重點高校成立的政策研究和咨詢機構也在公共事務決策的研究和咨詢中越來越活躍。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智庫在推動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日益凸顯。黨和政府對我國智庫的發展和建設愈加重視,在下發的中央文件中不斷提出加強智庫建設。在此條件下,中國智庫的數量迅速增加,至2010年已有各類科學研究機構兩千四百多家。當前中國智庫在全球的影響力也得到快速提升,據2014年《全球智庫報告》中的數據,2013年中國有426家智庫,已連續5年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等6家智庫入圍全球智庫百強。⑥當今中國已經迎來智庫發展的春天,正向著打造國際一流智庫的目標邁進。

(三)中國智庫發展問題突出

雖然中國已有兩千多家智庫,但這些智庫的發展還遠遠不夠成熟,存在著相當多的機制問題與發展困境,主要表現在民營性缺失,獨立性不足和國際化不夠這三個方面。⑦詹姆斯·麥克甘認為孤立性是中國許多智庫的最大問題,“很多中國智庫的運營像黑洞”,即這些智庫很難讓學者與智庫之間實現交流互動,而且很少與其他國家的智庫進行交流合作。⑧

大部分的中國智庫都屬于官辦智庫和大學附屬型智庫,與政府保持著緊密聯系,也就喪失了它們的獨立性,在一些問題上很難提出不同觀點。因為政府是其最主要的資金來源,也就限制了這些智庫關注與政府興趣無關的一些前沿性議題與事務。另外官方智庫主導了中國智庫的發展,給其他學術型智庫和民間智庫的發展籠罩了陰影。中國的高校智庫也不像西方國家那樣能夠獨立于政府體系之外,所以在研究方面存在諸多政府方面的限制,研究成果也很難運用到現實。民間智庫的發展更是步履維艱,首先是沒有像官方智庫與高校智庫那樣有穩定的經費來源,其次在研究課題方面很難與官方智庫與高校智庫展開競爭,而且研究成果很少被政府采納,在影響政府決策和引導公共輿論方面作用有限。

二、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意義

作為國家決策的“外腦”,智庫廣泛地參與并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事業發展的決策和國際戰略競爭的重大公共政策研究,是推動社會的發展重要力量。國家智庫的建設與發展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這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與發展前途,因此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國家智庫是國家軟實力

作為產生智慧的“思想工廠”,智庫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載體。國家軟實力是一國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一個大國的崛起,不僅需要經濟、科技、軍事等實力的提高,也需要思想文化等軟實力的提升,也就必然需要一大批獨立、專業,且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智庫提供智力支持。習近平提出“要從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如果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端智庫,中國就很難在世界的重大問題上提出更多的“中國主張”或“中國議案”。

中國的崛起離不開專業、科學、系統的智庫研究為國家決策做支撐,把智庫的發展提高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有利于高質量智庫的有序建立,有利于我國決策咨詢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只有建立起強大的智庫體系,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發展才能得到源源不斷的智力支持和動力,才能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進而增強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在國際舞臺上發出更多的中國聲音,樹立起社會主義中國的良好形象。

(二)服務國家治理

習近平在2013年11月召開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提出要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又在2014年10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上強調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高度抓好智庫建設,表明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已成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推手。國家智庫建設的首要目的就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應該把一系列重大戰略問題和公共政策作為主要研究對象,把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民主決策作為發展宗旨,積極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建設獨立穩定、運作規范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就是要為國家的治理建言獻策,提供科學的決策咨詢意見。我國的國家智庫應承擔起為社會發展服務的重任,聚焦國際國內社會發展中的熱點和重大問題并積極展開深入研究,為政府提供系統專業的信息和應對策略。只有發揮出了智庫在服務國家治理和推動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智庫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實現智庫發展與社會發展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三)為社會發展提供思想動力與智力支持

2014年10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六次會議審議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習近平總書記在會議上強調:“智力資源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最寶貴的資源。我們進行治國理政,必須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薄兑庖姟分赋?,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是黨和政府科學民主依法決策的重要支撐,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改革發展任務越是艱巨繁重,越需要強大的智力支持。近些年來,我國智庫發展很快,在出思想、出成果、出人才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績,為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备母镩_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綜合國力得到巨大提升,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體制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各種社會矛盾交織凸顯,如貧富差距、住房、教育、醫療等問題,既關乎人民切身利益,也關系到國家的長治久安,對黨和政府的決策是一個嚴峻考驗。國家智庫為政府決策中建言獻策、權衡利弊,在推動經濟的發展,促進社會矛盾的解決和規劃國家發展方向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動力和智力支持。

三、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原則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不能照搬西方國家的智庫建設模式,需要在黨的領導下,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也不能盲目、無序發展,同時還要結合時代特征,體現中國特色。

(一)堅持正確的發展方向

正確的方向是中國智庫發展和繁榮的前提,習近平強調: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要堅持黨的領導,把握正確導向,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堅持科學精神,鼓勵大膽探索;堅持圍繞大局,服務中心工作;堅持改革創新,規范發展”。

中國的智庫建設屬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一部分,而且智庫能夠直接影響政府決策,與國家和社會發展前途息息相關,因此在政治立場和基本原則問題上更應該旗幟鮮明,堅持黨的領導,以馬克思主義思想為指導,保證朝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方向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這樣,中國的國家智庫建設才能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特色。此外,在堅持正確方向的同時,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弘揚科學精神,提倡學術自由,鼓勵思想創新,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發揮智囊作用。

(二)統籌協調,整體規劃

中國智庫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為了防止無序發展造成的建設混亂、資源浪費等情況,必須要統籌協調,做好整體規劃?!耙y籌推進黨政部門、社科院、黨校行政學院、高校、軍隊、科技和企業、社會智庫協調發展,形成定位明晰、特色鮮明、規模適度、布局合理的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體系,重點建設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和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重視專業化智庫建設?!泵鎸ξ覈菐煺w質量不高的現狀,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需在政府引導下整合研究力量,協調發展、合理布局,避免在智庫建設中出現“一哄而上”、“有庫無智”等情況,重點提高智庫的發展質量,打造一批具有專業優勢的智庫,提升中國智庫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要從推動科學決策、民主決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增強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把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卑呀ㄔO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提升為國家戰略,發揮智庫在國家發展和社會治理中的巨大作用,增強國家軟實力,讓智庫為國家的教育、科技和文化的發展服務,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務。

(三)堅持中國特色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健全決策機制和程序,發揮思想庫作用。2013年4月以來習近平多次強調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在2014年10月審議《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時更是強調把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高度,“作為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切實抓好”。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顧名思義就是能夠體現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建設中國的特色新型智庫建設雖然同國外智庫建設的目的一致,都是為了幫助政府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但絕不能因此照搬西方國家智庫的發展模式。對此,劉延東同志提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要有“特”、“?!?、“新”、“優”四個特征?!疤亍本褪遣煌谖鞣絿业闹菐?,能夠充分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本褪窍驅I化、職業化方向發展,依靠權威專家對某一領域問題進行深度研究;“新”是創新思想理念和組織方式,解放思想,大膽探索,打破傳統的思維模式和科研模式;“優”就是提高整體質量,培養出色的科研人才隊伍,提升研究質量和檔次,建設高水平的現代智庫。⑨

四、結語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作為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提出建設高端智庫的目標,強調正確導向和改革創新,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發展道路,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

首先,要保證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在堅持黨的領導的前提下發展,深入貫徹落實黨和政府的政策指令,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發展。第二,中國智庫加強自身建設,保持特色、提升質量與打造品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要體現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要求,注重研究能力的提升,立足建設高水平的現代智庫,打造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智庫,提高中國智庫的國際競爭力,在重大國際事務中發出中國聲音。第三,中國智庫要加快實現轉型發展,推進科研和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創新。不僅要在發展模式、人才培養方式和體制機制等方面轉型發展,提高科研效益和水平,還要不斷的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提供高質量的智力支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作者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注釋:

① 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7頁.

② 王榮華.智庫轉型.三聯書店,2012年版,第31頁.

③ 2013年中國智庫報告.上海社會科學院智庫研究中心,2014.2.

④ 譚維克.建設首都社會主義新智庫研究.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年版,第24-26頁.

⑤ 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9-12頁.

⑥ 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5頁.

⑦ 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1-263頁.

⑧ 柯白瑋.“黑洞”運營——中國智庫困局待破[J]上海經濟評論,2013.

⑨ 胡鞍鋼.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44-45頁.

參考文獻:

[1]褚鳴.歐美智庫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2]胡鞍鋼.中國特色新型智庫[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3]譚維克.建設首都社會主義新智庫研究[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2.

[4]王輝耀,苗綠.大國智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5]王佩亨,李國強等.海外智庫[M].北京:中央財政經濟出版社,2013.

猜你喜歡
新型中國特色智庫
農民發展致富途徑
賈康:“中國特色”的獨立思考的知識分子
微智庫
微智庫
“中國特色”的低速電動車
智庫能為我們做什么?
建智庫,話擔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