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握新形勢下改革發展脈搏

2016-07-29 11:03楊佳斯
2016年25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法治國家

楊佳斯

當前,我國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式,但同時也面臨許多新的挑戰。我們要想在未來十年里迅速提升整個國家綜合實力,包括硬實力和軟實力,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就要勇往直前,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把握新形勢下改革發展的脈搏。

一、充分認識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極端重要性

意識形態是維系、支撐統治執政的思想體系,它可以證明統治、執政的合法性、有效性。毛主席曾說過:凡是要推翻一個政權總要先造輿論,總要先做意識形態方面的工作。革命是這樣,建設、改革同樣也是這樣,我們要建設一個國家首先是在思想意識上把它建起來,然后用這個精神去統領全黨全國人民。

(一)歷代黨的領導人十分重視意識形態工作

鄧小平同志20世紀80年代提出“兩個文明”,并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建設要“兩手抓”。江澤民同志提出“三個代表”,其中之一就是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告誡我們意識形態問題要在發生的初始階段解決。胡錦濤同志提出文化和意識形態安全的思想,強調意識形態工作關系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習近平總書記在8.19講話中指出,經濟建設是我們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并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要想順利向前推進就要搞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二)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性

首先,意識形態工作對社會意識發展極為重要。人類社會的歷史就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同發展的歷史。社會主義要想最終超越資本主義,經濟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缺一不可。

其次,意識形態工作對維護國家安全極為重要。傳統意義上的國家安全是指經濟安全,如今我們處在信息化時代,面臨新的安全問題,即意識形態安全。在網絡普及的當下,如何確保意識形態安全是個重大問題。

最后,意識形態工作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極為重要。中華民族復興的標志有三個層面:即物質層面、制度層面、思想文化層面。未來的中國能不能在國際上有話語權,能不能貢獻給世界一套思想體系,實現文化復興、思想復興,都要靠意識形態工作來完成。

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

馬克思主義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真理。我們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黨執政的思想基礎和政治基礎。

(一)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我國的必然選擇。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順應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客觀需要,也是打贏意識形態領域主動仗的迫切需要。我們要確保人民群眾堅守馬克思主義這塊主陣地,認清敵人的真實面目,練就一雙“火眼金睛”。

(二)根除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認知,樹立科學的馬克思主義觀。

抵制“社會主義發展遭遇挫折,馬克思主義信仰發生動搖”的搖擺心態。糾正“馬克思主義信仰已經過時,客觀現實問題難以解決”的錯誤觀點。校正“黨內存在腐敗現象和庸俗之風,馬克思主義信仰沒人信”的極端觀點。

(三)強化“馬克思主義”主陣地意識,用發展的馬克思主義武裝全黨。

認真學習,要武裝不要包裝,掌握先進的理論。樹立崇高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做理想信念的捍衛者。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指導實踐,當不辱使命的踐行者。旗幟鮮明地與反馬克思主義作斗爭。

三、深化改革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寫好二篇“大文章”

未來的十年里,我們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闖過二個關口,做好二篇“大文章”:

(一)第一關是市場關

要闖過這個關,就要做好“堅持和發展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篇“大文章”。

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氣概進行改革。

1、保持經濟在合理區間運行。加強宏觀調控,守住穩增長、保就業的下線,上線速度不能太高,否則會出現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從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出發,經濟發展從依靠要素投入向依靠技術創新轉變,從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依靠綜合優勢轉變。

2、推動重點領域改革新突破。深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督,財稅改革和金融體制改革。以創新推動經濟結構升級,強調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3、促進農業現代化。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推進農村改革,堅持承包責任制基本經營制度不變,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

(二)第二關是國家治理關

要闖過這個關,就要做好“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這篇“大文章”。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我們的戰略目標,也是我們要掌握的工作方式。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開展四項改革。

1、黨的制度改革。我們黨是執政黨,要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本身要做很大的改革。執政時,過去偏重于管理,現在要轉為偏重于治理,不斷地改革。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尤其是在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發揮整合作用。

2、政府改革。進入國家治理時代,政府起著重要作用。有幾件關鍵的事情要做。政府要轉變職能,不能管得太多;進行機構改革,實行大部制,優化職能;加大事業單位改革,去行政化;加大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

3、司法改革。做好國家治理,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要做到法治。法治就要公正,依法辦事,依法治國。使司法能夠依法、獨立、公正的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強化法治的獨立性。

4、基層改革。重點培育、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的社會組織。加強對社會組織和在華境外非政府組織的管理,引導它們依法開展活動。

恩格斯講,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不能沒有理論思維。我們要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加強理論思考。改革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改變,將改革成果惠及全體百姓,同時推進法治中國建設,把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穿到社會各個領域。(作者單位:中共阜新市委黨校)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法治國家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送法進企“典”亮法治之路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反家庭暴力必須厲行法治
把國家“租”出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國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治理下的法治與法治下的治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