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革、創新是中國當前突破經濟發展瓶頸的關鍵抉擇

2016-07-29 11:15吳偉杰
2016年25期
關鍵詞:經濟形勢創新改革

吳偉杰

摘要:世界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使得各國的經濟政策趨于“保守”。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的原因復雜多變,具體的經濟形勢也是相當嚴峻,當前中國的“十三五”規劃,力圖實現經濟的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改革和創新是使當前經濟重新煥發生機與活力的重要動力,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繁榮發展的重要因素,是解決當前經濟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利刃。改革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改革是創新的重要載體,創新是改革的有效手段。只有將改革和創新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實現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經濟形勢;經濟形勢成因;改革;創新

一、我國當前所面臨的國內外經濟形勢相當嚴峻

(一)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內形勢

中國在經濟下行的壓力相對于過去來講有增無減,并且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年里繼續增加,所面臨的挑戰將會更大。近幾年來,中國經濟的發展所面臨的國內形勢相當嚴峻。這在經濟活動的參與主體中,尤其是在我國的中小型企業和國有企業中表現的更為直觀。

我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面臨著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根據國家工信部出臺的數據,2011年中,規模以上中小企業的虧損面大15.8%,同期增長0.3%,虧損額度增長率高達22.3%。而規模以下虧損額度可能更大。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當前中國經濟體制中的地位不容小覷。而它的虧損一方面導致整體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另一方面會對社會的就業產生不利影響。國有企業的產權制度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存在一系列問題。我國對于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的改革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大多數企業并沒有建立起完善規范的公司治理機制。國有企業中股權結構非常單一,這是制約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二)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形勢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我國的經濟逐漸融入全球經濟之中。改革開放以來,外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在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然而,處于經濟全球化之中,又使得我國在對于全球經濟的波動中略顯被動。

美國次貸危機所引發的一系列反應隨著經濟全球化在全球范圍內產生巨大影響,2009年始發的歐洲債務危機至今尚未結束,中東、北非國家的政局動蕩、內亂、戰爭,2014年第四季度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暴跌、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快速下行、匯率貶值,烏克蘭危機,敘利亞內戰,2015年以來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在近幾年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導致當前經濟形勢的原因

(一)全球經濟低迷是造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重要原因

美國次貸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所產生的影響至今沒有消失,全球的經濟呈現低迷的趨勢,進出口貿易的相對減少也就使得經濟增長減緩。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目前看來,我國在此次經濟危機中受到的損失相對于美國和歐洲各個國家來說較輕,但是同樣也對我國經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嚴重阻礙了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

(二)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必經階段

傳統產業的沒落,制造業的低迷,在這個緊急的時期無疑是給我國提了個醒。我國經濟處于轉型期和產業結構處于優化升級階段的特殊情況使得我國的經濟無法在遇到經濟危機時迅速自行調整適應。經濟增長點的單一也使得我國的經濟發展在突破現階段經濟低迷的瓶頸時顯得尤為乏力。

(三)科技水平、企業管理水平是制約我國企業發展的重要原因

雖然高新科技產業在我國所占的比重在逐年升高,但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還是依靠于傳統產業。我國的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科技水平相對較低,并未掌握相關科技的核心技術。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強制約著這類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管理水平相對于國外許多企業較為落后。

三、突破當前經濟發展瓶頸的重要抉擇——改革、創新

(一)改革勢在必行

我國政府的確對經濟具有極強的控制力,但每次經濟下滑的時候,政府就非常緊張,馬上就發現只有更放權才能保持增長,于是就把權力的大門打開一點,下一輪經濟增長的活力就更強勁。幾十年來,雖然我們看到的經濟現象是,要么經濟下滑,要么政府擴權,好像都不是什么好現象,但是只要一直把經濟繁榮當做總目標,這兩個現象交替出現,那政府權力這個大門就被擠出一條越來越寬的門縫兒,這就是有些學者提出的“門縫理論”?!伴T縫理論”無非說的還是政府需要讓權給市場,需要讓市場在經濟運行發展中充分發揮其作用。這樣,既能減少政府的開支,又能提高管理經濟運行的效率,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

(二)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只要資源的稀缺性依然存在,就有市場開發的可能性。把握市場的發展動向,正確認識經濟發展的規律,經濟增長點的突破與獲取就指日可待。

首先,應當在清潔能源產業上做文章。傳統能源的清潔化處理以及新型清潔能源的開發需要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政府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清潔能源的資金投入,推動技術的創新與發展,新技術可以在產業結構調整的發展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繼續加強對“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支持,推動中西部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A設施建設是促進就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完善中西部城市的道路運輸,既可以使我國整體上的道路運輸更加完善,也是注重民生福祉的重要表現。

再一點就是,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壯大。加強對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建立以旅游業為中心的第三產業鏈,使得旅游業的經營和管理更加規?;蛯I化。以第三產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的虧損。

(三)以技術帶動發展

政府應該鼓勵高新技術產業引進先進技術,學習先進技術。學習的關鍵不僅在于去辯證地學習,也不是為了要變成誰,學習的目的應該是創新,是提高學習對環境的適應性?!翱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應加大科研投入,努力研發核心技術,掌握核心技術也就掌握了經濟發展的未來,才能在經濟競爭中掌握主動權,使創新思維活躍在每個人的腦海中,讓創新在經濟活動中遍地開花。

經濟關乎民生福祉,經濟的穩定發展也是社會穩定的發展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社會和諧的重要力量。十三五規劃的綱要已經出臺,我們看到了國家在改革上的力度和決心,看到了經濟增長的希望,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經濟發展的這個瓶頸就會過去。(作者單位:內蒙古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陳炳才.對當前國際國內形勢與宏觀政策的幾點看法——兼談新的經濟增長點[J].行政管理改革,2015年11期.

[2]于孟霞.我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分析[J].管理觀察,2013年6月中旬刊.

[3]安德魯·利著,易伊譯.魔鬼經濟學.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

[4]高鴻業.西方經濟學.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2月第5版.

猜你喜歡
經濟形勢創新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備忘
改革創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