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

2016-07-30 16:04斯打?,?/span>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個性情感教學情境

斯打?,?/p>

摘 要:情感教育是教育過程的一部分,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教學;情境;個性

所謂情感教育,是一個與認識教育相對應的概念,它是指把情感作為人的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對其施以教育的力量?,F代教學論認為:“情感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同時它更是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翻開語文教材,我們就可以感受到,那些文質兼優的名家名篇中充溢著對祖國、對人民、對大自然、對同志親友的深摯情意,字里行間洋溢著或優美典雅,或清麗委婉,或崇高悲壯的美感,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不可能僅僅傳授語文知識,而必須同時進行情感傳遞和情感教育。語文學科的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梢赃@樣說,情感信息的傳遞,在語文教學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即使在讓學生感知、理解、記憶和運用基礎知識的過程中,也應伴隨著種種情感活動,感之愈深,知之愈多。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識的種子就播在這個土壤上”(《家長教育學》),只有在肥田沃土上,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一、提高語言藝術

語言是意識的物質外殼,是意識的載體。人們總是通過語言來加深認識,加強了解,交流思想,增進感情。雖然說課堂上教學情感的引發,可以靠千姿百態、變化無窮的新課導入,可以靠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凄婉的表情范讀,也可以靠形象可感的無聲演示,還可以靠見其人,聞其聲的電教手段……然而最主要的是靠教師聲情并茂的語言。顯然,這對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語言要飽含感情,以聲帶情。含情的語言能使人感到感染,引起共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挖掘教材內容中蘊涵的情感,并把它通過的語言準確地表現出來,以激活歷史人物和事件,鼓動和感染學生的情感。

2.語言要簡潔、生動、形象。教師說話要抓住關鍵,言簡意賅。既忌矯揉造作,又忌肆意縱情;既忌怪誕晦澀,又忌重復絮煩。應力求“言盡而旨遠,言簡而意豐”。以恰如其分的情感、精當準確的措辭、繪聲繪色的講述,去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

3.憑借語言再造想象,創造語言描繪的圖景。學生的想象活動是在語言的調節下進行的,語言始終都在指導和改進形象形成的過程。有了豐富的表象,還必須借助于語言對表象進行分解和綜合,加工改造形成所需要的新形象。為開發語言的潛能,教學中要憑借語言再造想象,創造語言描繪的圖景。如教學《月光曲》一課時,教師運用投影圖象和配樂朗讀相結合的方法,以畫面展示,音樂烘托,語言渲染,來展現課文內容,從而創設一種融情融景、情景交融的情景,使學生在感知理解的基礎上,從心靈上受到感染,進而產生豐富的想象。

二、掌握滲透時機

1.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

(1)深入品析文本,引導體味情感。教師不僅要把握教學內容中的要點、重點,也要分析教材中作者和某些人物角色的思想感情,并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努力體驗,以便真正把握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要使自己在教學中能用教學內容所內含的情感打動學生、感染學生,自己必須首先被這種情感打動、感染。深入鉆研教材的過程,就是教師體驗作品的過程。教師理解得越透徹,給學生講解就越透徹,對學生的感染也越深。

(2)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情感共鳴。兒童的情感就像一池水,只要一顆小小的石子,就會使它泛起粼粼波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抓住感人情節,巧妙合理地運用多媒體等電教化手段為學生創設情境,營造氛圍,不但能為語文課堂增輝添彩,還能拉近教師、學生以及教材三者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得到充分的情感體驗。例如,教學《桂林山水》,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這樣的情境:奇山圍繞碧水,碧水倒映奇山,山水交融充滿詩情畫意,再加上空中云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把桂林山水這幅畫點綴得更美。在這樣一個特定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用眼睛去凝望,用耳朵去聆聽,用心靈去體驗,激活了情感。

2.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情感

(1)激發興趣,誘發情感。所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作文產生興趣才會有寫作的愿望。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要盡可能地讓學生體驗成功,幫助其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例如,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將學生作品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

(2)創設情境,激發情感。教師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渲染氣氛,為學生創造“有話可說,有話要說”的語言環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激發學生的寫作情感。創設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語言描繪”、“實物演示”、“聲像渲染”、“生活再現”、“現場表演”等,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學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經過長期的練習,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情感,語言積累也隨之豐厚起來,作文自會大有長進。

(3)時常練筆,積累情感。除了在作文課堂上,學生的隨筆本是教師培養學生積累情感體驗的最佳土壤。教師可鼓勵學生在課外寫日記、周記,做讀書筆記等。通過這些形式多樣、靈活自由的練筆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積累材料與情感。同時,學生的隨筆本也可成為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這樣做,既能溝通師生情感,又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4)加強評改,深化情感。評價和批改是教學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認真、恰當,就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信心,如果只是敷衍了事或者過于嚴厲,學生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因此,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水平因人而異,要給予不同的評價。例如,針對那些后進生,教師要發現他們的優勢和長處,并及時進行鼓勵和表揚。

三、注意拓展延伸情感

語文學習沒有捷徑可走,僅憑課本中的百十篇范文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感是遠遠不夠的,只能是杯水車薪。閱讀課文都是經過編者精心挑選的佳作,許多課文給學生留下了言已盡而意未盡的“繞梁余音”。 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不能只局限于課文,應當在完成課文的教學目標后,引導學生沖破課文界限,適當將思維引向文外空間,向橫向拓展或縱向延伸,增加信息量,擴大知識視野,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情感的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教學的激情感動學生,激發學生情感的投入是語文教學的一大特色.

猜你喜歡
個性情感教學情境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護患情境會話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學初探
初中歷史情感教學研究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激發情感,讓語文課堂教學“有滋有味”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習作的教學策略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個性化教育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探討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