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研究

2016-07-30 16:04王秀峰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王秀峰

摘 要:教學生活化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需求。由教學生活化理論可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只有讓學生真正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才能豐富學生情感經驗,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文章結合農村小學英語學習現狀,就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策略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對教師教學和英語教育多元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英語教學;生活化

自從農村小學開設英語課程以來,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就受到人們的重視。特別是在新課程改革提出了“以人為本,注重學生個體發展和語言知識實用性”的教學要求以來,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研究也成為英語教育工作者關注的重要話題。

一、充分利用社會生活資源播撒“校外英語”

1.提供農村生活環境的英語資源

從日常生活中選取原生態、富有人情味和學生容易接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得英語體驗,提高學習興趣。

第一,結合農村環境特點開展教學。比如學習動物牲畜單詞,如牛cow,馬horse,羊sheep,豬pig,狗dog,貓cat 等時,可以讓學生結合生活所見,深化認識。也可以結合特定時節調整授課順序,比如農忙時節,可以適時教授農田谷物等方面的課程知識。

第二,把生活中的英語帶進課堂。如經常見到的商品英語:餐巾紙上的soft, 牛奶包裝上的milk,橘子汁瓶上的juice;電腦英語:Windows, My files, E-mail;孩子們喜愛的游戲:穿越火線“crossfire”、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等。比如,三年級關于family 的單元,可以讓學生提前準備家庭成員照片,根據自己家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學習。再如,在學習Cat、Dog 時可使用繞口令“A cat,a cat,喵喵喵;A dog,a dog,汪汪汪”等,將抽象的單詞變得更加直觀、更具趣味性。這些教學方式能夠活躍學生思維,提高學習效率,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第三,引導學生把自己的家作為重要學習載體。通過布置作業、開展課外活動等形式,引導學生用英語布置家里。比如,在家中物品上粘貼英語標簽,摘錄一些英語的名句,懸掛在家中。再如,聯系課文內容制作家庭英語DIY,如學習了家庭成員之后,可以制作一張全家福并注明name/age/job/hobby…既提高動手能力又學到英語知識,一舉兩得。

2.提供生活中的人文資源

生活中的人文資源十分豐富,充分利用這些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也是英語教學生活化的重要途徑。比如,利用母親節、愚人節、圣誕節、春節等中西方文化節日,可以教授相關單詞,介紹文化背景,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和恰當地使用英語,從而達到拓展知識面、開拓文化視野的目的。

二、英語教學本身的生活化改革

1.課堂教學要奠定生活化基調

比如,在開學第一堂課上,可以用“各位同學好,很高興成為咱們班的英語老師,從今天起你們可以稱呼我為‘Ms.soand so”這樣的開場白來貼近學生,并且鼓勵學生用“Ms.soand so”來稱呼老師。英語稱呼能夠在學生潛意識中自然而然地出現,那么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希望便被點燃了。課下師生之間的對話與問候,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試著發揮調動與啟發學生的作用,試著用英語和學生打招呼,并引出較為簡單的話題。此外,教師要試著靈活地編織和創設情景,想方設法將學生帶入英語合作與交流中,讓學生在生活中習慣英語,不羞于說英語。

2.日常作業要奏響生活三部曲

布置作業要多結合農村的實際環境,盡量生活化,突出人文性。第一,要體現一個“找”字,即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的習慣。比如,學完食品單詞后讓學生注意尋找相關包裝上的英文,如“cola,milk”,要求學生尋找、記憶,增加知識。再如,教師可讓學生制作一份英文菜單,找到所學的及平時搜集到的“mutton, egg plant ,tofu, tomato, cabbage, pork, fish ”等食物類的單詞,并用繪畫的方式將事物呈現出來,既直觀又便于記憶,在娛樂中學習英語,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第二,要體現一個“查”字,即增強學生查閱資料的能力。為了增加學生的英語詞匯量,教師可以通過分類詞匯的方法來培養學生分類學習單詞,例如,動物類單詞、植物類單詞、學生用品詞匯等,在這些單詞中穿插一些未學習過的簡單單詞,通過查閱字典或者相關資料學習和記憶這些陌生單詞,讓學生在查找行動中加深記憶。

3.課外作業要還原生活本色

課外作業應該豐富多樣,不應該只局限于教輔資料。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將生活經驗與英語學習相結合,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比如,鼓勵學生有意識地去收集生活中的英語。如在可樂瓶上標注cola,在牛奶包裝上寫milk,在冰箱上貼refrigerator 等。

4.課余活動要融入生活因子

營造濃厚的校園英語學習環境,開展豐富多彩、趣味濃郁的英語活動。好模仿是兒童的天性,游戲使學生通過分演各種角色體驗生活,滿足兒童對成人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世界著名教育學家福祿倍爾也認為:游戲是人類在兒童階段最純粹、最具有精神愉悅性的活動,同時也是深藏于人們生命深處與所有事情之中的典型特征。所以,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英語游戲,創設模擬的生活情景,使孩子獲得快樂、自信,滿足自我發展和探索周圍生活世界的求知愿望。比如,在學習fruit 一課時,就可以用游戲讓學生自然領會。老師課前準備多種水果道具,在游戲中挑選一名學生做水果店的老板,其他學生為水果店的顧客。當有“顧客”挑選水果時,“老板”就會脫口而出:Do you like apples,pears,lemons?顧客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回答:yes,I do.No,I dont.這個游戲通過創設真實的生活情景讓全班同學練習了本單元的主要句子,重難點在輕松的游戲中得到突破,既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也突出了交際能力,達到了寓學習于輕松游戲的目的。還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特點和興趣愛好,舉辦一些小型的英語演講、歌唱等比賽,讓學生從活動中獲得成就感和認同感,激發英語學習熱情。

三、結束語

總之,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只有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要利用一切可利用資源,在真實的情景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幫助學生拓寬英語使用的環境,讓學生真正走進社會,走向生活,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教學中,并最終在生活中實踐英語的實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李海英.多管齊下,構建小學英語高效課堂[J].西部素質教育.2016(09)

[2]于慧.淺談有效提高小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課堂策略[J].學周刊.2016(24)

猜你喜歡
生活化小學英語英語教學
初中生活化寫作教學實踐
如何將數學知識生活化
趣學理念點亮英語教學課堂探微
英語情境教學中的問題探析
英語語篇教學的策略探討
尋求英語課堂對話真實性有效性研究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