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小學美術教學的探索研究

2016-07-30 16:32蔣烈珊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美術課新課標美術

蔣烈珊

摘 要:新課標理念下小學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發展的,而且小學美術教育不同于專業美術教育,它為發展學生整體素質服務,以學生發展為本,注重培養發展學生審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現力等方面的能力,注重培養創新精神,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本文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美術知識、讓小學生學會從比較中發現美術的“真諦”、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中“獲取”美術知識、結合學生特點激發審美情趣、結合年級特點選好學生課堂欣賞內容、創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等六個方面就小學美術教學進行了探索研究。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新課標的理念強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強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注重跨學科學習,通過美術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終身受益。這種教育要求美術教師在教學中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輔助者,以學習者的平等的心態參與到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中去,協同合作,師生互動,因材施教,教學相長。為此在美術課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創新教學,讓學生通過美術教學相關的活動體驗到快樂,感受到了美的真諦。讓小學美術課堂教與學的環節更清晰、更明了、更順暢。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一堂好的美術課教學談一下自己的觀點,供參考。

一、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美術知識

傳統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是一種教師講、學生聽的“灌輸式”和“培訓式”的一言堂教學。學生只能夠死板的跟進學習,被動機械的再現教師的“教學”,基本上沒有自由發揮的余地。這樣的教學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激情是一個打擊,就更不用說是“興趣”學習了。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教師如果僅靠“正經”的教學,是不能夠適應新時期的教學的。為此教師要從多個方面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及參與興趣。小學生對“游戲”更是情有獨鐘,是學生喜歡的活動,能滿足他們愛玩好動的需求。而且游戲還能激發學生大腦最積極最有創意性區域,把美術活動與創新能力有機結合在一起。新課程美術教材的大部分內容當中,多有一些潛在的游戲內容。所以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潛在的游戲成份,利用游戲教學來促使學生較順利地完成學習任務。游戲的名稱也要符合學生的心態。教師要針對游戲的具體內容起一個既吸引學生又具有美術課特色的名稱。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讓學生充分感受美術課堂教學的新鮮性和趣味性,讓他們更加喜歡上美術課。

二、讓小學生學會從比較中發現美術的“真諦”

美術課不同于其他課程,它是一門視覺藝術,我們可以通過比較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具有很強的直觀性、能從多角度地對不同作品做比較分析,便于學生認識掌握相關的知識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并能產生深刻印象,發現美術學習的真諦。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要使這種方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還應注意精心選擇作品,適時進行啟發、引導,講究科學性、典型性和藝術性。通過作品比較,加深了學生對美術作品基本藝術形式的認識。

三、讓小學生在活動中體驗中“獲取”美術知識

在美術教學中體驗是多種多樣的,對物體性能及特征的體驗、對作品的塑造體驗。按學習的類型可分為:觸摸感覺體驗,視聽情景體驗、活動參與體驗、實踐創造體驗、情感審美體驗、評價交流體驗等等。教師可根據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選擇適當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創設適合學生發展的學習氣氛與活動環境,讓學生在和諧的學習活動中體驗,感悟和認知,獲得學習的興趣。小學生體驗學習的過程就是“知識建構”的過程,我們在美術教學中,應為學生創設多樣化的情境和學習機會,讓學生在情境中求知,在求知中體驗,在體驗中自然和諧地發展。

四、結合學生特點激發審美情趣

小學美術欣賞教學是一種把造型藝術作品作為審美對象的感覺與感情為主導因素的心理活動形式,它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對事物的認識、理解緊密相關。一是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閱歷,注重調動學生的視覺,借助教科書上的圖案顏色來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藍藍的天,紅紅的花,綠蔭蔭的樹木,黃澄澄的果實,鮮明艷麗的顏色讓他們欣慰和喜悅。學生在欣賞過程中,依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見聞認識由畫面產生的聯想對作品進行評判。二是伴之以聽覺,尤其是欣賞古今中外名作,沒有教師生動有趣的語言幫助,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也不會很深。三是可運用了音樂伴奏的教學手段渲染氣氛,增加審美情趣。

五、結合年級特點選好學生課堂欣賞內容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的欣賞特點必須是內容富有情趣、符合小學生審美心理的內容。具體表現在五花八門,比例不再準確,表現無拘無束。為此教師重在引導學生初步認識和表現生活周圍的美好事物,如大腦袋,歪脖子,近大遠小,樹畫在半空等等。中年級的欣賞特點是要貼近生活,欣賞課內容對于教學有“參考資料”的作用,如第六冊的欣賞內容是工藝作品刺繡、竹編,第八冊是“挑花”、“竹編”手工課等,主要是通過欣賞學生能理解和接受的中國古今優秀繪畫作品和工藝美術作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藝術的情感。高年級欣賞特點是了解全貌,要求比較全面地了解我國造型藝術門類的面貌,欣賞內容除了已經著手的中國畫教學之外,還將欣賞的領域擴展到中國優秀古建筑、雕塑、工藝美術作品中,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祖國歷史悠久的藝術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六、創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方式方法

小學美術欣賞課主要以專題欣賞課為主,所以必須進行創新教學。一是讓學生明確學習課本內容的目的,也就是通過教學讓學生獲得哪些方面的知識。例如美術教材中有關中國傳統建筑藝術欣賞的內容,通過教材中提供的有關傳統建筑藝術的照片,讓學生初步了解我國傳統建筑的藝術特點,懂得建筑的三大要素,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增強民族自豪感。二是在美術專題欣賞教學中,采用談話法、討論法、伴音、放錄音、幻燈等手段調節學生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采取分析一幅或一組作品后及時提出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他們踴躍發言,各抒己見,積極討論。教師再對同學們細微的觀察、深刻的體會分別給予充分的肯定,能使欣賞教學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總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打造高效小學美術課堂,讓學生學有所得,實現美術學科教育肩負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劉玉玲.美術思維和美術興趣在小學美術中的意義[J].美術教學,2013(15).

[2]嚴家麗.小學美術高效率教學行為特點探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

[3]岳真.關于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4]苑國忠.試論如何提高小學美術教學效果[J].教學科學,2012(01).

猜你喜歡
美術課新課標美術
歡迎訂閱4-6年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歡迎訂閱4-6級《新課標 分級閱讀》
美術課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創意美術
一節有趣的美術課
趣味美術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