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2016-07-30 16:32劉同偉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教學行為有效性初中英語

劉同偉

摘 要: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學的有效性依賴于教師有效的“教”,并克服無效的“教”。有效甚至高效課堂的形成關鍵在于教師的水平?!案咚降慕處熛蛘n堂要質量,低水平的教師向課外要質量。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行為;有效性

隨著教育部門在教育方面不斷地加大改革力度,很多教育工作者加入到對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的有效性探討行列中來。此次改革的重點在于怎樣才能更有效的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因為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教學行為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把以往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地位轉換成學生作為主體的方式,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激發學生在課堂上主動參與的意識,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

一、目前英語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

1.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英語不標準。目前,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有很多英語教師喜歡使用很多口語化的發音,或者用中文來對學習進行講解,無法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這很明顯是對于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的表現,從而導致了學生對學習興趣的缺乏,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自身在學習心目中的地位,這種現象對于英語教學來說是非常不利的。時間長了,教師和學生之間很容易產生隔閡,不利于在課堂上的互動,很難激發起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主動性。

2.沒有合理的安排課堂討論時間。有些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往往只注重把當堂的內容講完,讓學生自己在課后慢慢消化,沒有合理的安排出一個讓學生在課堂上互相討論,互相學習的時間。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英語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都很有限,所以教師應該使用多種方法保證他們對學習內容的充分掌握。如果教師留給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的時間不夠充分,會導致他們對英語學習興趣的缺乏和學習能力的下降。所以,教師除了完成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以外,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的安排一定的時間讓學生們可以當堂進行討論,及時發現存在的不足,及時糾正和補充。

3.教師自身準備不足在提問時起不到應有的效果。在初中階段,進行英語教學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有效互動來進行的。所以,教師在上課前,除了準備需要講解的內容以外,還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準備相對簡單或者復雜一些的提問內容,讓學生在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于所學習的內容加深理解,同時這種方法也能夠很好的鍛煉學生對于語言的表達能力。根據研究統計的結果可以看出,很多英語教師在進行課堂授課時,對于提問的內容和方式不夠重視,事先沒有經過充分的準備,導致提問沒有辦法產生有效的作用。還有些教師干脆在課堂上講完課本內容就下課,根本沒有提問。

二、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方法

1.制訂起一個比較完善的教學體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注重的是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具體的方法是可以建立起一個教學情境的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融入到一個純英語的場景中,并且扮演一些生活中比較有意思的角色,這種方法對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讓他們在娛教娛樂的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英語的學習中,充分意識到自己的主導地位,從而調動起自己對于英語學習的熱情,達到快速提高英語水平的目的。同時,這種方式還能夠鍛煉學生的發散式思維,在一邊思考一邊對話的過程中,不斷吸收以及鞏固英語詞匯。

2.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學生是英語教學工作的主體,在英語教學中必須注意激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由于學生思想狀況、學習的興趣等存在個體差異,所以要求教者要注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絕不能等同對待,一概而論。只有了解學生的個性雙基水平,智力特點和自然狀況,才能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既要適應大多數人的口味,又要適當照顧“吃不消”和“吃不飽”的學生,使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地汲取英語知識的養料并達到理想的飽和狀態。

同時在課堂上的提問要因人而異,因材施“問”,讓學生人人有機會,個個有愿望來思考、來回答。教師在提問對象的選擇上既要顧及到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想到學習較困難的學生。根據提問內容的難易程度來確定不同的“對象”。教師每堂課都要精心設計所提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并注意個性特征。

3.課堂調控的有效性。在許多觀摩課上,學生看看錄像,聽聽音樂,淡淡感想,似乎“有聲有色”,熱熱鬧鬧,卻往往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作秀課”。學生抱怨“課堂轟轟烈烈,課后空空洞洞”的,常常就是這樣一些課。只看不練就是名副其實的喧賓守主,只會是弄巧成拙。采取什么方法、以什么教育思想為指導來管理學科的課堂教學,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效果。一個具有民主的、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教師一定會在課的開始階段就把學生的注意力管理好的。當然, 在現在的課堂上, 教師不能排除學生惡作劇的開演。在課堂的進程中, 當給學生提了問題或者布置任務后, 就意味著監控開始了。并非所有的學生都能立即按教師的要求去做, 此時, 有效的、持續的調控顯得及時和重要。教師要深入到學生中間, 及時幫助他們完成任務,或個別提醒某些學生的不良舉動, 這樣就會變師生間的心理距離為心理合作,也使大多數學生的任務順利進行。成功的課堂必定有高潮或一次或幾次,或中間或末尾。一堂課處處是高潮,難免有無視教學規律之嫌,是教學失控,沒有高潮的課堂,效果可想而知。所以,無論從教學規律角度,還是從心理學、教育學角度看,兩種現象都是不好的,要控制好課堂高潮,須做到:教學程序要動靜結合、變化有致。教學內容要疏密相間,節奏要緩急交錯。巧用課件,提高效率。教學語言要有藝術性。所以,對教學過程的持續、有效的調控是提高整個課堂教學效益的關鍵。

4.在教學過程中,與時俱進使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英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豐富性和多樣性,以及充分利用現代化設備的便捷性。通過多媒體授課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更大的積極性。除了在授課時使用多媒體以外,還要讓學生自己動手參與,使用多媒體完成作業。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單獨或者是兩三個人共同成立一個小組完成一次口頭作文,并且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向全班同學進行展示。這樣做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口頭表達的能力,這也正是進行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

總之, 有效課堂作為一種理念,更是一種價值追求,一種教學實踐模式。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不斷提高的課題。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將會引起我們更多的思考、更多的關注,我們要踏踏實實地研究“有效性課堂教學”,從學生實際出發,從素質教育的目標出發,合理運用控制論的原理,使我們的課堂教學建立在有效的基礎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具體做到精心處理教材,設計獨具匠心;體現課程理念,過程流暢自然;激發學生情趣,課堂活潑有序;展示教師素質,塑造教師形象;設計完美提問,思維延伸課外。唯其如此,方能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要教師不斷反思、不斷總結,英語課堂教學不會最好, 也會更好。

猜你喜歡
教學行為有效性初中英語
基于情境教學的初中數學教師教學行為有效性研究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船舶嚴重橫傾時應急行動的有效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