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高考數學復習的幾點做法

2016-07-30 17:05郭丹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試卷題目解題

郭丹

數學是學習理科的“敲門磚”,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學好數學對于考生和將來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考數學復習面廣量大, 使不少考生感到畏懼, 感到無從下手。如何提高數學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頗有方法講究,主要弄清楚學了什么知識、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什么問題。復習是師生雙邊的重要活動,只有師生達成共識,心力一致,在上述三方面狠下功夫,效率自然不會很低。下面結合自己實踐談幾點做法。

一、講究趣濃情深, 提高教學感染力

復習時, 由于解題的量很大, 就更要求我們將解題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讓學生領略到數學的優美、奇異和魅力, 這樣才能變苦役為享受, 有效地防止智力疲勞, 保持解題的“好胃口”。一道好的數學題, 即便具有相當的難度, 它卻像一段引人入勝的故事, 又像一部情節曲折的電視劇, 那迭起的懸念、叢生的疑竇正是它的誘人之處“山重水覆”的困惑被“柳暗花明”的喜悅取代之后, 學生又怎能不贊嘆自己智能的威力? 我們要使學生由“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 課堂上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創設情境, 激發熱情, 有這樣一些比較成功的做法:一是運用情感原理, 喚起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二是運用成功原理, 變苦學為樂學;三是在學法上教給學生“點金術”等等。

二、教法學法多樣,提升答題效率

作為數學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實際需要出發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探索最符合學生實際最有效的課堂教學包括復習教學模式,千萬不能一味地滿堂灌,對優生不搞滿堂灌,對中等生、學困生也不能滿堂灌。著重抓好如何啟發學生主動地學,如何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得出結論,教師如何去引導、點拔、指導。解題上要抓好三個字:數, 式, 形。閱讀、審題和表述上要實現數學的三種語言自如轉化(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要重視和加強選擇題的訓練和研究。不能僅僅滿足于答案正確, 還要學會優化解題過程, 追求解題質量, 少費時, 多辦事, 以贏得足夠的時間思考解答高檔題。要不斷積累解選擇題的經驗, 盡可能小題小做, 除直接法外, 還要靈活運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檢驗法、數形結合法、估計法來解題。在做解答題時, 書寫要簡明、扼要、規范, 不要“小題大做”, 只要寫出“得分點”即可。

三、強化規律識記,蓋住答案看例題

記憶是學習之母,離開了記憶就很難談得上運用,所以必須加強識記。熟記一些數學規律和數學小結論,使自己平時的運算技能達到了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熟練程度。例如函數、方程、不等式這部分內容是重難點,這三個方面的綜合考查常成為高考綜合題,因此必須牢記規律,注意練習和鞏固。參考書上例題不能看一下就過去了, 因為看時往往覺得什么都懂, 其實自己并沒有理解透徹。所以, 在看例題時, 把解答蓋住, 自己去做, 做完或做不出時再去看, 這時要想一想, 自己做的哪里與解答不同, 哪里沒想到, 該注意什么, 哪一種方法更好, 還有沒有另外的解法。經過上面的訓練, 自己的思維空間擴展了, 看問題也全面了。如果把題目的來源搞清了, 在題后加上幾個批注, 說明此題的“題眼”及巧妙之處, 收益將更大。

四、養成良好習慣,及時復習鞏固

柏拉圖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好的習慣終生受益, 不好的習慣終生后悔、吃虧。如“審題之錯”是否出在急于求成? 可采取“一慢一快”戰術, 即審題要慢, 要看清楚,步驟要到位, 動作要快, 步步為營, 穩中求快, 立足于一次成功, 不要養成唯恐做不完, 匆匆忙忙搶著做, 寄希望于檢查的壞習慣。將平常的考試看成是積累考試經驗的重要途徑, 把平時考試當作高考, 從各方面不斷的調試, 逐步適應。注意書寫規范, 重要步驟不能丟, 丟步驟等于丟分。根據解答題評卷實行“分段評分”的特點, 你不妨做個心理換位,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 從平時做作業 “全做全對”的要求中, 轉移到“立足于完成部分題目或題目的部分”上來,不要在一道題上花費太多時間, 有時放棄可能是最佳選擇。應要求學生及時復習,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進行適當的反復鞏固,消滅前學后忘。

五、落實培優補差措施,切實抓好分類推進

為了激發優秀生的學習熱情,我們在日常教學過程中結合教學進度,適當為學有余力的部分學生布置一些稍微難一點的題目。首先,我們開展了“每日一題”活動,每天安排一個學生寫出該學生覺得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題,同學們自己先做,然后由該同學安排5分鐘給同學們講解,然后同學們輪流進行。其次,在加強個別指導的同時,幫助他們選擇必要的課外學習讀物,開闊了他們的知識視野,培養了他們的自學能力。第三,每個學期組織年級數學競賽,激發數學學習興趣。針對學困生的特點,我們首先幫助他們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如我們通過談心,及時了解他們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特別是克服對數學的畏懼心理,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其次,成立合作學習小組,對學困生給予學習上的幫助。

六、講究講評試卷的技法,提升復習教學有效性

復習階段總免不了要做一些試卷, 但試卷并不是做得越多越好, 關鍵在于做題的質 量好壞和收益的多少。怎樣才能取得好的講評效果, 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貴在方法, 重在思維。方法是關鍵, 思維是核心, 滲透科學方法, 培養思維能力是貫穿數學教學全過程的 首要任務。通過試卷的評講過程, 應該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分析與解決問題的悟性得到提高, 對問題的化歸意識得到加強。 訓練“多題一解”和 “一題多解”, 不在于方法的羅列, 而在于思路的分析和解法的對比, 從而揭示最簡或最佳的解法。二要突出重點,辨析錯項。錯誤面大的題目,思維難度較高的題目應該成為評講的重點(講得分率0.3-0.7之間題目,高于0.7,講“題眼”,低于0.3,分層)。講評注意剪裁,詳略得當;辯證錯項,講共性的錯誤典型例子及原因分析,注意將錯誤原因分析和運用基礎知識解答結合起來,使評講起到強化知識鞏固和運用的作用,起到糾錯的作用,從而避免泛泛講評,使評講具有針對性,切中要害。三是照顧一般, 有的放矢。在講評試卷時, 不應該也不必要平均使用力量, 有些試題只要點到為止, 有些試題 則需要仔細剖析,對那些涉及重難點知識且能力要求比較高的試題要特別照顧:對于學 生錯誤率較高的試題, 則要對癥下藥。為此教師必須認真批閱試卷,對每道題的得分率應細致地進行統計, 對每道題的錯誤原因準確地分析, 對每道題的評講思路精心設計, 只 有做到評講前心中有數, 才會做到評講時有的放矢。四是分類化歸, 集中講評。涉及相同知識點的題, 集中講評;形異質問的題, 集中評講;形似質異的題, 集中評講。五是分析試卷總結經驗。每次考試結束試卷發下來, 要認真分析得失, 總結經驗教訓。特別是將試卷中出現的錯誤進行分類。一是遺憾之錯。就是分明會做 , 反而做錯了的題。二是似非之錯。記憶得不準確, 理解得不夠透徹, 應用得不夠自如;回答不嚴密、不完整等等。 三是無為之錯。由于不會答錯了或猜的, 或者根本沒有答, 這是無思路、不理解, 更談不上應用的問題。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遺憾、弄懂似非、力爭有為。切實解決“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老大難問題。

猜你喜歡
試卷題目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用“同樣多”解題
關于題目的要求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追根求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