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歷史故事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探索

2016-07-30 17:05譚鋒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歷史故事必要性高中歷史

譚鋒

摘 要:人才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教育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培養綜合素質優異的人才。人的成長成才,要通過不同階段的學習實踐來獲得。對于高中學生來說,高中階段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培養自身的能力和素質。歷史教學對于學生就具有很好的素質教育作用,但是要使用恰當的方式才能達到提升學生素質的目的。運用歷史故事進行歷史教學就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學生的方式。學生在獲取歷史知識的同時,還能夠從中受到更多做人、做事的啟示。

關鍵詞:歷史故事;高中歷史;必要性;方法

高中歷史教學基本涵蓋了我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與世界史的全部內容。不同時期的歷史會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遺忘歷史知識,記不住歷史事件的情況,一方面與歷史知識本身龐雜的特點有關,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師的教學方式不得當,使得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的過程中沒有掌握到不同時期的歷史特征,使得學生沒有形成一個關于歷史學科完善的知識體系。在新課標以后,在實際的歷史教學中,教師開始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

一、將歷史故事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必要性

1.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與素質的必然選擇

在高中階段,學生的身體與心理都趨向成熟,并且其記憶力已經達到了成年人的正常水平,對于機械記憶的知識會很快遺忘,但是理解性記憶和實踐性記憶的能力有了很好的提高,雖然在記憶力方面達到了成年人的水平,但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思維注意力與理解能力還有待提升,因此教師有必要通過相關歷史故事的講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進而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近期發生的菲律賓申請國際仲裁與中國爭南海主權的時事熱點話題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講述左宗棠收復新疆、鄭成功收復臺灣等歷史故事使得學生明白領土主權的重要性,這樣不僅可以延伸學生的歷史知識,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愛國情感,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領土觀念。

2.基于高中歷史新課程標準的必然要求

隨著新課改在我國的全面推行,對于教師的要求也做出了進一步的調整,要求教師不僅僅要重視學生知識的教授還要重視對于學生學習方式與學習態度的培養。例如很多學生都存在著被動學習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催促,那么歷史教師在講解百家爭鳴相關知識的同時,就可以向學生們講述孔子、孟子等人對待學習與知識的態度,以及他們身上發生的一些小故事,通過這樣故事的講述,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在潛移默化中接受了教師的思想教育,這對于學生提升學習態度以及今后的為人處世會產生有益的影響。

3.歷史故事是歷史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

歷史故事在歷史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為歷史教學提供豐富的實際案例與素材,學生在聽教師講解歷史故事的過程中,可以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課堂環境,歷史一去不再復返,教師只用聯系歷史背景以及歷史發展中的重大事件才能夠進行歷史知識的了解。例如很多學生不理解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教師就可以通過講述故事的方式說明當時農民與商人的生活狀況,可通過學生角色扮演的形式來表現商人地位的地下與農民的生活狀況。

二、歷史故事應用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具體方法

1.借助歷史故事進行新課程的導入

歷史故事的運用可貫穿于整個歷史課程的教學中,首先教師就可以通過歷史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具體歷史知識的學習。這種方式一方面可以吸引學生學習新知識,并且給學生一個新知識的學習緩沖時間,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師快速進入教學狀態。

例如學習西安事變的相關知識點時,可以從蔣介石在西安華清池山上被抓的故事引入,由于這段歷史故事常常為人津津樂道,因此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張學良與楊虎城活捉蔣介石的地點:西安華清池旁邊的山上。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這個故事引入蔣介石為什么被抓;張學良、楊虎城二人抓蔣介石的過程是怎樣的;蔣介石被抓后的結果如何等問題。這就極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向學生生動地展示了當時的歷史背景,達到引導學生的課堂效果。

2.通過歷史故事表現歷史演變

在順利地進行課堂的導入之后,教師在具體知識的講解過程中,也可以使用歷史故事向學生展示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辛亥革命常常是學生記憶的難點,卻是歷史學習需要重點把握的歷史事件。辛亥革命從興起到最后的結束一共經歷了半年的時間,在這半年之中發生了很多重要的事件例如武昌起義、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等。很多事件發生的時間十分接近,就會給學生的學習帶來難度。但是教師可以通過對于不同歷史故事的串聯,虛擬一個民國時期的戰士,通過講述民國戰士的經歷和遭遇將各類事件進行串聯就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使學生在回憶與辛亥革命相關的知識點時就會想起民國戰士的各種遭遇。

學生的課堂學習時間短暫而又寶貴,教師應該著重抓住課堂學習時間,通過歷史故事使得學生學習知識之余要重視對于學生思維的發散訓練,通過課堂針對知識的重點難點開展多樣的小組討論活動。在無形之中可以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索知識的能力,通過知識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通過講述歷史故事,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在新的歷史知識的講解過后,學生需要經歷一個對于知識吸收理解的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教師要抓住機會,通過歷史故事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先關的知識點,這樣學生能夠及時理解歷史知識并且不斷強化對于歷史的記憶。

例如在學習完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之后,很多學生可能對于日本的侵華戰爭仍然存在著模糊的理解與認識,并且對于戰爭本身的理解不夠深入,教師就要針對正義戰爭與非正義戰爭進行理解,可以采用借今說古的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歷史戰爭的問題。借助近年來日本與中國的釣魚島之爭、美國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等發生在現實生活中的故事向學生說明日本侵占他國領土的非正義性、美國發動戰爭的非正義性。

三、結語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重要職責,因此在歷史課堂的教學中,通過歷史故事的講述,使得學生掌握到扎實的歷史知識,學生在長期的歷史課堂的熏陶之下不僅學會如何學習,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做人。歷史是一面鏡子,不同類型歷史故事對于學生會產生教化作用,讓學生學會如何生活,如何處理各種問題,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紅艷.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歷史故事的效果研究[J].考試周刊,2014,92:134.

[2]陳一平.應用歷史故事改善高中歷史教學課堂氛圍[J].讀書文摘,2015,04:180.

猜你喜歡
歷史故事必要性高中歷史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淺談歷史故事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電氣自動化在電氣工程中的應用
養老金入市的必要性與風險分析
小學英語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學方法研究
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學生應用題解答水平
高中歷史的學習感悟
包產到戶與包干到戶——岳麓版高中歷史教材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