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電視新聞節目中播音員與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異同

2016-07-30 20:05汪麗娟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主持播音語言風格

汪麗娟

摘 要:傳媒行業是一個傳統的行業,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在有更多的新興傳媒方式出現。一個媒體如果想要在這樣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生存下來就必須在對于觀眾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之上對于傳媒的方式和語言風格進行創新。傳媒方式和主持風格的創新是時代進步的一個具體體現,也是符合傳媒行業發展規律的現象,最為主要的是能夠幫助傳媒行業在商業領域做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完善自身風格,而且還需要研究各種語言風格, 有可能的話加以創造升華。將新聞事實傳遞給觀眾主要有兩個最為主要的方面,那就是聲音和畫面[1]。播音員主持人主要是通過聲音的方式去將新聞和自己的想法傳遞給觀眾的,語言就是播音員和主持人行為的載體,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一個播音員和主持人的風格是不相同的,構成每一個主持人獨具特色的風格的主要原因就是在于語言風格的不同。鑒于此,本文主要來討論播音員主持人在電視新聞節目的語言風格方面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關鍵詞:播音;主持;語言風格;新聞

一、電視新聞播音員主持人的語言風格特征

隨著商業時代的發展,電視新聞類節目的播音與主持風格,也隨之發生著變化,語言的風格也更加多樣,更加豐富。美國《60分鐘》總編唐休伊特曾說過:“如果把節目比作一份料理,節目內容是主食是一道菜的核心。那么主持人的風格特色就是作料是決定一道菜是不是好吃的關鍵?!薄罢f”新聞本身是一種對于傳統新聞播報的創新,同時也是一種增強主持人自身地位的一個大膽舉動,通過主持人的自身的魅力,讓現在的觀眾最為直觀的了解到一個主持人的風格,增強了觀眾重復收看同樣節目的幾率。電視新聞節目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語言風格和其他一般的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是有著比較類似的地方的,但是同時電視新聞行業有著比較獨特的地方。主要有傳播性、審美性、以及生動與創新等特征。電視新聞的傳播性的根源來自于新聞行業,對于新聞行業來說本身就是需要進行廣泛的、及時的傳播才能夠讓更多的觀眾第一時間知道新聞的,如果一個新聞不能夠進行傳播,或者是傳播的不及時,那么這個新聞本身是失敗的,同時也是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語言本身是承載著文化的,既然有著如此豐富的文化內涵,那么就必然要經歷大眾的點評,一個新聞是不是成功的,最為直接的就是源自于大眾的感受,所以就產生了審美性。生動于創新性并不是傳統的電視新聞特征,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和媒體都意識到使用怎樣的方式讓收看新聞的人更加的容易接受是很重要的,通過媒體的多次嘗試,最終發現人性化的新聞比嚴肅的新聞更加的受歡迎,不僅僅是觀看的人數增多了,觀眾也更加的容易接受,這是電視新聞生動于創新性的重要體現。

二、電視新聞播音員與主持人語言風格的相同之處

1.播音員主持人語言形象化、傳播口語化日漸明顯

其實這里所說的口語化絕對不是指直接將生活當中使用的語言直接拿過來使用,生活當中很多使用的語言多數的時候是缺少邏輯性和嚴密性的。新聞播報當中的口語化主要是將新聞通過通俗一點的手段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可以舉一些自己的例子或者是用一些詼諧幽默的語言進行解釋,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增強形象化并且能夠讓新聞更加容易傳播?,F在不少的新聞媒體逐漸的接受了這樣一個方式,在新聞的播報過程當中為了讓觀眾更加有興趣,更加喜歡的去觀看,增加了不少的口語化內容,減少了新聞的嚴肅性,對于新聞傳播是利大于弊的。

2.新聞播音都具有新聞的傾向性

齊越教授說過:“播音創作最關鍵的是要動真心,動真情,對所播內容要真動心,對播音對象動真情”。由于傳統新聞播報對于觀眾們的影響,在很多人的心目當中,一個電視新聞主持人是嚴肅認真,而且不帶有任何的情感,站在一個中立的角度去播報各種新聞的,其實這對于新聞主持人本身是一個限制,在新時代對于新聞行業的變革首先應該從主持人開始,主持人也應該具有一定的感情,而且主持人所帶有的感情色彩需要能夠代表絕大多數觀眾的想法。也就是說不管一個電視新聞節目是使用傳統的“播”新聞的方式,還是使用新興的“說”新聞方式,主持人都是需要帶有感情色彩才能夠更容易讓觀眾們產生共鳴。

三、電視新聞播音員與主持人語言風格的不同之處

1.主持人注重于情感意義的表達,而播音員則側重于理性意義的表述

從簡單的角度上面來說,主持人更加的偏向于感性,但是播音員更加的偏向于理性。主持人在主持的過程當中在保證內容能夠清楚流暢的表達出來之后,首先需要考慮的就是觀眾的感受,因為對于主持人來說,建立起和觀眾之間的聯系是更加的重要的,所以在播報新聞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多的增加一些關于感情的投入,讓觀眾們和主持人一起去感同身受,讓觀眾產生共鳴,增強新聞傳播的效果。但是播音員就不同,播音員在播報細紋的過程當中,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嚴密的邏輯性和準確性,對于觀眾而言他們希望播音員能夠帶給他們簡短準確的新聞報告,所以對于感情的投入的要求要更低一點。

2.播音員注重于形象意義的闡述,而主持人則是對于事件的深度挖掘

形象意義在傳播中又可以大致分成社會形象、語言形象、思維形象。在傳媒內部,播音員的講話最能代表所在媒體的立場觀點和態度,這就是播音員具有的社會形象的真實體現。對于播音員在播報信息的過程中對于詞匯的選擇和分寸尺度的把握上都恰到好處正是語言形象的體現。如幾十年如一日風格的中央一套每晚七點鐘的《新聞聯播》只有半個小時的時間必須把全天發生的重大新聞播報出去,必然要求播音員語言上的簡練、高度概括、這又體現了播音員的語言形象。但是對于新聞主持人則不同,對于新聞主持人來說,主要的作用是為節目內容服務的,也就是說主持人要服從于節目。對于現在的很多新聞節目來說,絕對不僅僅只是將新聞拿出來就完了,而是對于新聞背后所放映出來的社會問題,新聞產生的社會影響進行深入的分析。主持人在解說新聞的過程當中也是更需要注重這一點。

四、怎樣培養電視新聞播音員與主持人語言風格

1.要以規范的漢語普通話為標準

主持人語言要以規范的漢語普通話為標準,是普通話有簡單、清楚、表達力強的特點,作為中國全國都流通的官方語言,多數的時候能夠讓所有的觀眾都能夠清楚的知道主持人想要表達的意義和內涵。雖然現在有很多的地方節目通過使用方言的方式大大的增強了節目效果,但是普通話才是規范化的漢民族語言,也只有普通話能夠最為簡單直觀的產生語言的藝術性。

2.要有較強的邏輯性,語言表達要靈活

主持人還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因為在主持人主持節目的過程當中往往有可能會遇到很多特殊情況和意外,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主持人表現出的是不知所措就會導致當時的節目失控,同時主持人的邏輯也要足夠的嚴密,否則即便是主持人反映過來應該做什么也很難做出最為正確的選擇。這種能力的培養離不開經驗,也就是說這樣的能力的培養不能夠僅僅是通過書本來進行學習,主持人大量的實際的經驗才能夠鍛煉出這樣的能力,可以說這是對于一個主持人的高標準、高要求。

參考文獻:

[1]熊艷,透視新聞節目論播音員主持人的風格差異[J].今傳媒,2014(06).

[2]李磊,新商業背景下播音主持之文化探究 [J]. 商業文化,2014(23).

[3]董曉琳,論播音員主持人語言美學風格[D].四川師范大學 ,2012.

猜你喜歡
主持播音語言風格
藝術語言學視角下方言節目分析
談談電視新聞語言口語通俗化的風格特點
多媒體融合視角下的廣播電視節目主持創新研究
媒體融合背景下廣播新聞節目主持人的適應性
新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臺新聞播音特點和技巧提升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