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人口從業率與人口數量及住房面積的相關性分析

2016-07-30 21:02朱佳琪楊鋒趙峰
博覽群書·教育 2016年5期
關鍵詞:人口數量

朱佳琪 楊鋒 趙峰

摘 要:在對中國農村從業率進行分析之后,我們利用計量經濟學模型中國農村從業率與農村人口及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分析。結論認為,中國農村人口數量及農村人均住房面積是中國農村就業率的決定性因素,通過改善農村人口人均住房面積和控制人口數量,能夠改善農民從業率,從而增加農村居民收入,為國民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關鍵詞:從業率;人口數量;人均住房面積;計量模型

一、研究目的

經濟危機爆發至今,我國經濟發展遭遇瓶頸,就業難已經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實,不僅是大量工廠的倒閉造成許多農民工返鄉,每年還有數以萬計的應屆畢業農村大學生失業,但是伴隨農民工返鄉潮和迎接大學生失業的不是農民從業率的持續下滑,而是農民從業率的逐年增長。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村居民人口數量在全國總人口數量所占有一定數量的百分比,同時農民工也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因此研究我國農村從業率的影響因素對于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國黨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來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農民工的返鄉潮,我國黨和政府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興”的號召,推動返鄉農民投身牧副漁。施行了一系列改善居民保障住房政策,提高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開放二胎生養政策,提高農村人口數量,對我國農村居民從業率的提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二、模型設定

為了更好更清晰的得到我國農村從業率的影響因素,我們選取了“中國農村從業人口(萬人)”為被解釋變量(用Y表示),選擇“農村人口(萬人)”,“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平方米/人)”為解釋變量(分別用X1,X2表示)。3、模型數學形式的確定農村從業人員數量(Y)和農村人口(X1)大體存在線性相關關系,農村從業人員數量(Y)和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X2)也大致存在線性相關關系。為進一步分析農村從業人員數量與農村人口,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農村人均純收入之間的關系,初步建立線性回歸模型: Y=β0+β1X1+β2X2+ ui其中沒有任何因素影響下的農村從業人員數量由β0表示;農村人口對農村從業人員數量的影響由β1表示;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對農村從業人員數量的影響由β2表示,隨機誤差項為ui。

三、模型估計

利用Eviews軟件,做Y對X1、X2的回歸,回歸結果如下

? = -6606.552 + 0.476808X1 + 397.2612X2

四、模型檢驗及修正

(一)經濟意義檢驗。所估計的參數β1 =0.476808,β2 = 397.2612,說明農村人口每增加一萬人,就會使農村從業人口增加4768.08個單位,也就是說,農村從業人口的數量受農村人口數量的影響較大;當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每增加1平方米/人時,農村居民從業人口數量會因此增加,增加的規模約為397人,由此可以看出,農村居民從業率的主要影響因素為農村人口數量以及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而且受二者的影響特別顯著。

(二)統計意義檢驗 。擬合優度檢驗(R2檢驗)??蓻Q系數R2=0.990311,調增后的R2 =0.989019,這說明所建模型整體上對樣本數據擬合較好,即解釋變量 “農村人口數量”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對被解釋變量“農村居民從業率”的絕大部分差異作了解釋。調整后的R2 =0.989019,這說明解釋變量X1“農村人口數量”和X2“農村人均住房面積”能解釋98.9%的被解釋變量Y“農村居民從業人員數量”。也就說明我們的變量選取的是正確的,我們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F檢驗 。針對H0:β1=β2=0,在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的情況下,在F分布表中查得自由度為k-1=2和n-k=15的臨界值Fα(2,15)=3.68,由表2中得到F=766.5396>Fα(2,15)=3.68,所以應拒絕原假設H0:β1=β2=0,說明該回歸方程顯著,即“農村人口數量”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等變量聯合起來確實對“農村居民從業人員數量”有顯著影響。t檢驗 。分別針對H0:βj=0(j=1,2),給定顯著性水平α=0.05的情況下,查t分布表的自由度為n-k=15的臨界值tα/2(n-k)=1.753。由圖2中數據可得,與β1、β2對應的t統計量分別為1.679740、3.796790,其絕對值均大于tα/2(n-k)=1.753,這說明在顯著水平α=0.05下,分別都應拒絕H0:βj=0(j=1,2),也就是說,當在其他解釋變量不變的情況下,解釋變量 “農村人口數量”(X1)和 “農村人均住房面積” (X2)分別對被解釋變量農村從業人員數量(Y)都有顯著的影響。

(三)計量經濟意義檢驗

1.多重共線性檢驗 。Y與X2的組合為最優方程,被解釋變量Y與解釋變量X1和解釋變量X2的擬合程度都很高,雖然在Y與X2的最優方程中加入解釋變量X1后解釋變量X 1的t值有所降低,但是R2的值得到了一定的改善,這說明解釋變量X1和X2對于整體模型是具有改善作用的,而且t值檢驗符合,又由相關系數矩陣可以看出,各個解釋變量相互之間的相關系數不高,所以解釋變量X1和X2均不能舍棄,解釋變量X1和X2聯合起來能夠很好的解釋被解釋變量Y。因此,模型可以被認為是不存在多重共線性的。

2.自相關檢驗。對于我們得到的模型Log? =-0.7504+0.6666LogX1+0.0044LogX2

該回歸方程的可決系數較高,回歸系數也大體顯著。對于樣本量為18,兩個解釋變量的消費模型,在給定0.05的顯著水平,查DW統計表可知,dl=1.046,du=1.535,模型中DW=1.337683,落在區間[1.046,1.535]內,所以無法判定是否有自相關。所以我們改用LM檢驗。

用Eviews軟件,對上式模型回歸的輸出結果中,對其做LM檢驗,在“lags to include”中選取滯后階數為“2”,顯示LM=0.4093,根據P值,應接受原假設,不存在自相關。

五、模型應用分析

從我們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農村人口數量和農村人均住房面積對我國農村從業率的影響是巨大的,所以我們應該從這兩方面入手提高我國農村居民的從業率,從而提升農民的經濟收入,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1)政府加大力度推廣惠農政策。當政府退出了更多更實惠的惠農政策之后,農村居民發現自己在城市這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付出高勞動力所得收入并不算多,便會響應政府號召回鄉發展。

(2)農村居民保障用房的解決。 當農村居民的住房問題解決之后,農村居民會不在強烈要求進城尋找創業機會,在對于家的強烈歸屬感的情況下,會選擇在家鄉從業,投身農林牧副漁事業,這樣可以對我國當前的經濟復蘇提供強大的推動力。

(3)對農村居民的教育普及。 由于農民固有的觀念根深蒂固,對于教育的不重視導致廣大農村居民就業競爭力低,因此造成了農村居民進城就業競爭力低,無法適應當前激烈的就業競爭。

(4)二胎相關政策的完善。 我國從去年開始開放二胎生養政策,但是由于相關配套的政策并沒有完善,在農村的實施效果并不理想,當相關的配套政策完善之后,農民更加愿意生養二胎,便能夠為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勞動力支持,有了這股勞動力支撐,我國農村居民從業率也會進一步上升。

參考文獻:

[1]李巧玲. 國外農村勞動力轉移理論及實踐[J]. 世界農業. 2014(12) .

[2]羅鄉,張兵. 城鎮化進程中農民工就業問題研究[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5(02) .

猜你喜歡
人口數量
我國60歲以上人口數量首超15歲以下人口
基于阻滯增長模型預測未來我國人口數量
基于雙層“小世界”模型預測全面二孩政策下我國的人口數量
人口數量與消費水平對資源環境的影響
清代山西人口數量演變
“十三五”期間江西省老齡人口數量預測
清代西寧人口社會變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