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客車—警惕下一個吞噬資源的黑洞!

2016-07-31 20:23和君咨詢段擁東
中國機電工業 2016年5期
關鍵詞:城市公交公交公司客車

文 | 和君咨詢 段擁東

新能源客車—警惕下一個吞噬資源的黑洞!

文 | 和君咨詢 段擁東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新能源車企騙補,數額巨大,高層震怒表示要徹查到底。欣慰之余,也不免產生憂慮——新能源客車產業命運多舛,個別企業的不良行為和政策的不完善之處不應成為行業發展的絆腳石,更不要讓這一行業偏離軌道而演化成吞噬社會資源的無形黑洞!

新能源客車產業鏈投資—如火如荼

2015年,可謂是新能源客車的輝煌之年,整個行業發展風光無限。根據協會的統計資料,2015年新能源客車全年的銷售量大約是前三年總銷量的兩倍以上。用一位從業者的原話來講“如果2015年企業的銷售沒有增長200%,就不叫增長”。

市場銷量野蠻的增長,勢必挑動整個產業鏈條上企業的神經,從筆者所接觸的大部分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來看,他們都已經加大投資力度,以應對下一年的增長,表現出的現象就是生產線的增加、產能的擴大。這些產能擴大者對來年有著樂觀的估計,他們認為2016年即便沒有如此瘋狂的增長,至少也可以保持基本持平的市場需求,即便沒有新增需求,按目前的供應商供應情況來看,也是無法完全滿足市場需求的。另一方面,這一產能擴張鏈條上的企業不僅僅包括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本身,也包括新能源客車的關鍵零部件生產企業,如電池、空調生產企業;甚至還包括電池、空調等企業的下游供應商,如壓縮機、電機等生產企業。為了滿足基于2015年市場所 “預測”到的2016年的“無法滿足的需求”,遍及新能源客車整個產業鏈條都已亢奮起來,投資如火如荼,正在投入和打算投入的的社會資源更是無法精確計算。

新能源客車市場應用—步履蹣跚

2016及以后的新能源客車市場真會像預測那樣一路高奏凱歌,風光無限嗎?我們去看看新能源客車的市場應用怎樣,從最終的需求使用來對此進行判斷。目前,新能源客車95%以上都被城市公交公司購得,城市公交公司真是需要如此龐大數量的新能源客車嗎?城市公交公司購得如此之多的新能源車又都會上路使用嗎?當我們以平靜的心態穿透虛假繁榮的新能源客車投資,仔細地審視新能源客車最終使用者——公交公司如何安排這些車輛的時候,會發現在輝煌和繁榮的背后危機四伏。

購買新能源客車的城市公交公司主要在以下幾類地區:一是地方政府收入狀況較好,有一定的資金實力,能夠按要求匹配與中央財政想接近的補貼金額,有能力響應中央政府號召,滿足環保業績提升方面的要求;二是當地擁有或正在打造新能源客車配套產業,地方政府的補貼不會外流到區外,同時又可以拿到中央政府的配套補貼。對這些城市的公交公司來說,依靠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補貼,新能源客車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僅僅是傳統柴油車的1/10到1/5(依采購及運營模式的不同有較大的差異),因此,何樂而不買?但是,事與愿違,看看那些被買來的新能源客車的使用情況,樂觀的結果就不復存在了。

首先,研究發現,部分新能源客車停運或尚未提車是在大多數公交公司里普遍存在的狀態,導致這一狀態首要的原因是充電樁的建設不足問題(如果不去考慮部分車輛沒有使用是因為企業意在騙取政府補貼)。在采購新能源車時,都會考慮到充電樁的建設問題,因此都會有相對比較完善詳盡的配套充電樁建設計劃,但這些計劃具體實施的時候,無論是公交公司、電網公司或是其他第三方公司都要面對復雜的操作流程,包括招投標等相對繁瑣的過程,因此導致充電樁建設時間很長且完成時間無法確定,但新能源客車的采購相對簡單,所以“糧草未到,兵馬先行”,很多公交公司在新能源客車已經交付的情況下,充電樁還未建設完成,面臨充電樁不足的窘況,以至于在某些車場很多新能源客車不得不共用有限的充電樁,甚至個別車輛需要去別的地方借用充電樁。另一方面,充電樁的不足,還給公交公增加其它的額外成本,比如晚上需要安排專人來充電和挪車。完成這一額外的工作對于公交公司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公交公司一線的駕駛員有限,保證正常運營已經捉襟見肘,如果晚上再安排駕駛員做充電和挪車的工作,那么就要犧牲公交線路的正常運營。

其次,新能源客車的質量,尤其是電池的質量,主要是其續航里程,限制了該種車輛的應用和發展。在國家對電動車產業積極扶持、提供足額補貼的利誘下,有些質量不達標的廠家鋌而走險也進入這個市場,其產品質量并不能滿足公交運營的要求。比如城市公交的運營會根據線路的狀況合理配比一定數量的公交車,駕駛員通常要兩班倒,對司機的考核多數又是計件考核,即每位司機每天需要完成一定公里的運營指標才能算完成既定工作量,如果公交車電池續航里程不夠,駕駛員就無法完成既定的工作任務,也會影響下一班司機的正常工作。因此,在新能源客車續航里程不足的情況下,一些公交公司不得不給使用新能源客車完成運營公里數的司機以一定數額的額外補助,用經濟杠桿來刺激客車司機積極的使用新能源車,增加額外的成本負擔。

綜上,配套協調不給力導致的基礎設施建設緩慢;市場發展過快、準入門檻過低、政策不完善造成整車及關鍵配件質量不穩定等等因素嚴重影響著公交公司新能源客車的運營效率。其實,調研中有一句話很多企業沒有說出來,但隱含之義很明確,那就是“如果政府補貼發生變化,新能源客車的使用前景未卜……”。

“如果政府補貼發生變化,新能源客車的使用前景未卜……”

新能源客車市場供應—撲朔迷離

離開需求端,用數據去分析新能源客車的供應端時,更詭異的行業現象顯現出來。根據統計數據,2015年市場共銷售了8萬多臺新能源客車,仔細對數據進行月度劃分時,發現有近3萬臺是在2015年12月份銷售的,時至年關,也正是2015年財政補貼政策最終的截止時點,這時的突擊銷售,讓人充滿想象。

仔細分析每輛新能源客車的生產者會發現,2015年新能源客車的生產企業達到70多家,很多家的銷售量只有個位數。真的會有這么多家企業有能力生產出合乎技術標準和市場需求的新能源客車?個位數的銷售就足以證明一家企業的生產實力和生產能力?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大型龍頭新能源客車生產企業背后的無柰和嘆息。

新能源客車行業管理—鳳凰涅槃

對于一個政策扶持的產業,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府的錢,更為重要的是需要政府提供那些只能由政府提供且對行業深遠影響的產業布局規劃、技術標準、監管政策,同時需要加強并督促這些規劃和政策落地、實施,在后續的市場檢驗中不斷的調整相應的政策、措施,這樣才能確保業內真正有實力的企業有機會迅速并茁壯成長起來。有高瞻遠矚的產業布局規劃、有不斷改進的技術、有完善的保障運行機制、市場做市場該做的事,政府做政府該做的事,政府部門之間高效協調,真正扶助產業解決實際的問題。只有這些監管和支持到位,政府投入的資金才能在規劃好的河道里順暢流淌;只有新能源客車真正有效的跑起來,所有投入的社會資源才能實現保值增值,而不是進入一個有去無回的黑洞!

猜你喜歡
城市公交公交公司客車
為一人設一站
客車難改下滑頹勢
金龍客車的不凡履歷
客車市場進入寒冬?
基于Cruise的純電動客車動力系統匹配
淺談加強企業基層政工工作的新思路
城市公交客車彎道行駛油耗優化方法
考慮滿意度的公交財政補貼績效評價
走向戶外的城市廣播——以襄陽廣電臺“城市公交廣播網”為例
針對公交公司的錢幣分類整理裝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