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給側改革中醫保的挑戰與機遇

2016-08-02 06:48徐瑋
中國社會保障 2016年4期
關鍵詞:總費用醫療保障醫療保險

?

供給側改革中醫保的挑戰與機遇

■ 專欄

s

徐瑋

杭州市醫療保險管理服務局副局長

醫療和醫保就帶有很強的“供給側”色彩,只是醫療偏于“服務型”,而醫保則偏于“保障型”。

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供給側改革”后,“供給側”這個名詞是越來越火了。專家說,“供給側”是相對于“需求側”而言的,意思是要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

從這個意義上說,醫療和醫保就帶有很強的“供給側”色彩,只是醫療偏于“服務型”,而醫保則偏于“保障型”。

先來看醫療服務。近20年來,我國的醫療保健事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從衛生總費用的變化中可見一斑。據統計,1994年我國衛生總費用為1761億元,2014年已上升到2.5萬億元。醫療費的增長,首先可以理解為疾病原因造成,這幾年我國疾病譜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城市化、收入增加和老齡化導致的非傳染性疾病突增。另外,人口老齡化也帶來大量的醫療服務需求。但除了因人口、疾病等客觀需求因素以外,事實上,影響醫療服務行為并最終影響衛生總費用的仍有很多主觀的供給因素。

以高新設備為例,據統計,這幾年,國內醫療機構進口高新設備購買量激增,僅2014年就進口CT機755臺,金額達6.2億美元;MRI的進口額也達到7.6億美元。此外,諸如城市醫療中心規模急劇擴張帶來的“虹吸”效應,“多點執業”“互聯網醫療”“打造交通圈”帶來的就醫便捷等等,都或多或少地提供了并不是必需的醫療服務。

再來看醫療保險。簡單地從制度本身來看,醫療保險是通過社會統籌來籌集醫?;?,從經濟角度對患病的參保者予以經濟幫助,以防范或緩解災難性衛生支出風險的發生。

但醫療保險也是符合“供給側”特征的。一是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有利于勞動力的提供。健康者參加醫保以后,可以解除后顧之憂,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其他需求;而對患病者來說,參加醫保后,將極大地減輕疾病經濟負擔,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恢復,盡快返回勞動崗位。二是醫療保險有助于確保社會和諧穩定,助推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三是醫?;鸷凸芾矸者^程中積累的信息,可以參與衛生資源配置,有利于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藥品、器械、材料和技術的創新以及衛生服務的供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

那么,在當前“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醫療保險又面臨怎樣的挑戰和機遇呢?

首先,要建立健全覆蓋城鄉、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障體系,在經濟運行去杠桿、工業去產能、樓市去庫存的過程中,特別是要切實做好勞動者在就業變化、城鄉變遷過程中的醫療保障工作,以充分發揮其在“三去”過程中的“穩定器”作用。

其次,要在確保制度平穩運行的前提下,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爭取進一步給企業降低成本。目前,已有部分地區出臺了降低企業醫療保險費的工作方案。但醫療保險一手牽著社會的籌資成本,一手牽著參保人員的待遇,基金是維系醫保制度平穩運行的根本,因此,在企業減負政策方案研究過程中,必須統籌考慮企業負擔和參保人員保障需求的問題,確保制度運行更可持續。

再者要正視醫療保障的短板問題?!笆濉逼陂g,我國醫療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參保覆蓋率也穩定在95%以上,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和醫療救助制度逐步完善。但同時,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依然較為普遍,醫療保險精準扶貧任務依然艱巨。此外,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速進展,以及失能失智人員的需求,更顯出我國“長期照護制度”的短板。

如何發揮醫療保險對衛生資源的配置作用,推動公立醫院的結構性改革,規范醫療服務行為,讓有限的醫?;鸪浞直U蠀⒈H藛T的基本需求,以及如何安全有效利用醫保信息促進醫療技術提升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或許是醫療保險應有的“供給側”改革思路。

猜你喜歡
總費用醫療保障醫療保險
醫療保障
“健康中國2030”背景下京、津、滬、渝四直轄市衛生總費用的比較研究
深化軍隊醫療保障改革新舉措的探討
從醫療保障向健康保障邁進
“三醫聯動”下醫療保險新走向
貴州:三重醫療保障網精準扶貧
中國商業醫療保險的增長軌道
降低醫療保險拒付率
中國衛生總費用快速推算研究:以2011年為例
關注兒童醫療保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