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文祿及《醫先》述略

2016-09-10 07:22馬岱李亞軍
現代養生·上半月 2016年3期
關鍵詞:儒家

馬岱 李亞軍

【摘 要】 本文對明代王文祿及其《醫先》進行論述,文中提出養生養德,養氣必重視養胃等學術理論。對于社會發達的今天來說仍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 王文祿;養生思想;儒家;醫先

1 作者生平 王文祿字世廉,號沂陽生,明代浙江海鹽人,嘉靖時舉人。生卒年不詳,性嗜書,聞人有異書,傾囊購募得必手校,明代時期著名學者,學識淵博,編寫著作有《龍興慈記》《海沂子》《廉矩》《文脈》《百陵學山》,另著有兒科醫書《胎息經疏略》及《藝草》。

2 關于《醫先》

2.1 成書與版本 《醫先》成書于嘉靖庚戌年夏天五月,據書前序言可知?,F存版本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明代王文祿《醫先》。沂陽生曰:“蓋先未病而醫之,不施餌劑砭針,同躋仁壽之域,覽者庶以鑒于之心,不為良相便做良醫?!彼斐纱藭嬖V世人想長壽,要防病于先。

2.2 內容大略 《醫先》包括序言在內分為二十七小章節,文章善于拿日常生活所見來作比喻,內容簡短卻通俗易懂。開篇作者就大膽駁斥當時世俗觀點,提出養生并非“仙家”之流,不應該被視為“異端”反而應該把它看作和儒家養德同等重要,值得所有人重視。[1]為何養德,乃因良好的品德修養,有益于健康長壽。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提出了,“仁者長壽”的主張,認為“大德必得其壽”。如果忽略品德修養,只是一味求助于方術藥物,絕難益壽延年。[2]

保養精、氣、神乃是明代養生思想主流,明代中醫是以儒醫為尊,其當時文化受儒家所熏染,書中“養生養德”就足以說明,其養生文化也在當時的熏陶之下。王文祿在書中指出“集義,順心也,氣生而志固。致中和也,勿忘勿助也,疾安由作”。孟子曰:“集義”乃指天地正氣,只要人浩然正氣長存,病邪無從生也?!洞髮W》說:“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盵3]說明道德修養是影響人長壽關鍵,故曰:“養生養德無二術也?!别B神:歷來醫家都作為是養生“治未病”首要任務。書中把形與神很形象比喻成“燈缸和燈油”,“推翻燈缸則燈油瀉,炙干燈油則燈缸裂”。沂陽生曰:“養神之術,去牽引而已矣。舟欲疾必牽行之急,矢欲中必引滿之審。纜斷則舟往矣,矢釋則弓舒,欲寡則神凝矣?!盵4]認為人容易受來自外界欲望所吸引,心蠢蠢欲動,“心動即火起,外邪斯入矣,是以貴忘外”。如果過度追求,就像是纜繩牽舟、搭弓欲射一樣,讓你放不下,時時刻刻處在緊張狀態,結果是傷精耗神,身心疲憊,得不償失;斬斷纜繩舟,射下弓,全身輕巧,欲望少,心神就自然而然穩定了,養生還是隨其自然為最好。

養氣最重要是養脾胃之氣,“衛氣也,氣以衛血,血以榮氣”。人死了以后魂走了,但魄存于身體內,氣散血尚存,是以貴養氣?!毒霸廊珪贰捌⑽刚摗币舱f“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但得后天培養之力,則補天之功,亦可居其強半,此脾胃之氣所關于人生者不小”。繼而作者從“精”字分析,“精字、氣字”從于米,是精氣皆資于米”。因此男女皆以胃氣為主,猶其人以谷氣為主故曰:“得谷氣者昌,絕谷氣者亡?!憋嬍秤卸?,定食定量,一日三餐不可少,也是養生之精髓矣;精者乃身之本也,所以自古以來,善養生者,都十分重視對精的攝養。沂陽生曰:“試觀樹木,撥皮膏脂則萎枯矣?!睒淠颈话蜗缕ぞ筒荒艽婊盍?,如果人耗精過度就會像樹一樣慢慢衰敗。王文祿也感慨道:“甚矣,精為至精之寶也?!比欢质侨俗畈蝗菀资氐?,飲食減少、勞動過度、房事過頻,都會耗精故曰:“精不妄用則氣不散,氣不散則神不移?!鄙起B精、氣、神者必要做到“六淫不侵,七情無擾,清虛恬靜之日,不變不動而能忘之病無從生,心神安,則能壽與天齊”。

王文祿對中藥的應用也有獨特的見解,比如:“醫家論氣血二字,即儒家論知行二字”。氣血皆養于心,用藥必須講究藥物的寒涼屬性,不能混同一起。用藥之前得先用飯,諸多藥的運用,得把握住病的虛實,辯證處方。舉朱丹溪一例說寒涼藥多傷脾胃,容易生痰濕,對丹溪用藥頗多微詞,則主要推崇李東垣“補土法”。是以醫貴審氣運、察人情,及致病之原。對于已經生病的人來說,沒有什么比找良醫更重要,王文祿首推南齊褚氏,褚氏醫道高深,悟出五運六氣,用六十甲子推演,配合五行五方,比起宋儒有之過而無不及,被稱為圣醫。吃飽飯能充養耳,經常閉目能養眼,手臂常屈伸,常散步有利于下肢,當時就已經有這么高深的見解了,說明古人有著先見之明。王文祿說:“成胎者,氣射之也,而神從之?!币粋€生命乃是天地陰陽所構成的,具有靈性;若要小孩,首先男女沒有疾病,到十月份陽氣旺盛時,忌房事,寡欲,等來年春季在交會,出生必是男孩且長壽。此法對現代不育不孕來說無不是一種曙光。文章最后簡介褚澄《尊生經》和王叔和的《脈經》兩者之不同,并十分痛恨庸醫和渾醫的做法,認為死都不值得憐憫。

小結 何為養生,中醫養生是在尊重生命規律的前提下,達到保養身體、增強體質、減少疾病乃至延年益壽的目的。[5]中醫歷代古籍中關于養生方面專著不計其數,尤其是到明代養生思想已經達到飽滿,同類養生專著文獻就達到上百多種,如萬全《養生四要》、冷謙《修齡要旨》、袁黃《攝生三要》、高濂《遵生八箋》、呂坤《呻吟語》、胡文煥《類修要訣》等;書籍雖多,但讓世人能夠理解和輕松運用的很少,《醫先》就是一部很樸實一部養生書,其養生思想容易被大眾接受,與其它專著相比《醫先》用人們熟悉的事物來作比喻,深入淺出的闡述養生理論,觀點鮮明、說理透切;綜合來看王文祿的《醫先》對后世養生者來說,仍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 李強,唐凌,吳翠萍.王文祿《醫先》養生思想探析[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29(4):758-759.

[2] 倪合一.養德,則養生兼得之.[J].養生月刊.2009,6.

[3] 蔣力生.論儒家養生的特點[J].新中醫,2008,40(12):109-110.

[4] 周際明.養生學新編[M].上海:東華大學出版社.2006:339.

[5] 蔣力生.中醫養生學釋義[J].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007, 19(1):35-37

猜你喜歡
儒家
儒家“禮樂教化”與新時代設計人才培養
知命
《學記》中“學”的意義面向及實踐路徑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學
試論中國古代音樂的藝術精神
儒家生命觀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啟示
儒家思想衰落對魏晉文學的影響
切磋琢磨,乃成君子
茶道
貝淡寧:儒家重視對社會的責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