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品管圈在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中的效果評價*

2016-09-21 01:04賀世春肖仁梅陳永琴
重慶醫學 2016年7期
關鍵詞:圈員精益品管圈

賀世春,嚴 莉,肖仁梅,陳永琴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 404000)

?

·臨床護理·

精益品管圈在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中的效果評價*

賀世春,嚴莉,肖仁梅,陳永琴△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404000)

生命體征是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的總稱。生命體征受大腦皮質控制,是機體內在活動的一種客觀反映,是衡量機體身心狀況的可靠指標。護理人員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生命體征,可以獲得患者生理狀態的基本資料,了解機體重要臟器的功能活動情況,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為預防、診斷、治療及護理提供依據。因此,正確測量患者生命體征,準確獲得患者生命體征數據是臨床護理中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1]。為了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本院運用品管圈方法進行改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院總計71個臨床護理單元,在職護士有1 628名,男87名,女1 541名。學歷:本科553名,???952名,中專123名;職稱:主任護師5名,副主任護師 80名,主管護師 279名,護師455名,護士809名;其中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的有1 244名。

1.2方法

1.2.1成立精益品管圈本院于2014年1月成立精益品管圈,圈員10名,主任護師1名,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1名,護師6名,主治醫師1名,由質控部副主任(副主任護師)擔任圈長,全面負責圈內活動,并組織實施,其他成員按品圈活動步驟進行分工,實施全程品管圈知識培訓及品管圈活動全員參與。2014年1月開始實施活動,每月1~2次,活動形式以集中培訓討論-臨床現場查檢-分散臨床實施-臨床現場查檢-集中培訓討論的形式進行。精益品管圈圈名寓意以精益思想改進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損耗、提高員工滿意度,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消除浪費)以越來越少的投入——更少的人力、更少的設備、更短的時間、更小的空間來做更多的事情,滿足顧客的要求。

1.2.2選定主題采用品管圈的頭腦風暴法提出多個可實施的主題,本次活動根據上級政策、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及臨床護士意見,以圈員投票計分的方式,最終確定“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為活動主題?;顒訒r間為2014年1~7月。

1.2.3現狀把握參照人民衛生出版社《國際醫院管理標準》(JCI)第5版及本科《基礎護理學》第4版教材,結合本院護理部規定生命體征檢測標準,并設計查檢表?,F狀把握階段利用查檢表在本院7個護理單元(血液、消化、內分泌、心內、普外一、普胸、泌尿)進行查檢,收集2月20~26日的查檢數據,數據由當班護士填寫。此次查檢數據表明,發生缺陷次數為每天每科85.6次,呼吸未數或未數足30 s、脈搏未數或未數足30 s、衣袖不易上卷、體溫計未夾緊、體溫計時間不夠、測血壓聽診不易判斷、聽診器問題、血壓計問題、錄入錯誤等是生命體征測量不準確的原因;根據80/20法則,將呼吸未數或未數足30 s、脈搏未數或未數足30 s、衣袖不易上卷、體溫計未夾緊這4個主要原因定為本次活動的改善重點。見圖1。

圖1  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改善前帕累托圖

1.2.4目標設定本次活動圈能力為77.5%。測量生命體征發生缺陷次數目標值=現狀值-改善值=現狀值-(現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85.6-(85.6×83.9%×77.5%)=29.9次/天·科,改善幅度=(現狀值-目標值)/現狀值=(85.6-29.9)/85.6=65.07%。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目標設定見圖2。

圖2  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目標設定圖

1.2.5解析為了達到設定的目標,根據現狀把握中找到的改善重點,一一對應分析,分別展開解析。根據頭腦風暴法,圈員討論找出產生問題的主要原因,再根據“人員、材料、工具、方法、環境” 進行討論并繪制特要因圖(魚骨圖),通過科學的分析,找出“呼吸未數或未數足30 s、脈搏未數或未數足30 s、衣袖不易上卷、體溫計未夾”4個要因。在要因基礎上,制定查檢表,于3月21~26日到7個臨床科室進行真因查檢,收集數據統計,利用柏拉圖檢驗分析,按80/20法則追尋產生問題的真正原因,查檢結果分別見圖3~6。

圖3  呼吸未數或未數足30 s帕累托圖

圖4  脈搏未數或未數足30 s帕累托圖

圖5  衣袖不易上卷帕累托圖

圖6  體溫計未夾緊帕累托圖

1.2.6對策擬定與實施精益品管圈全體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根據要因及真因提出了多種可能的解決策略,再依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評價指標和1、3、5分等級標準打分,然后列表統計評分,圈員10名,總分150分,根據得分高低進行排序,按“80/20法則”選出4項對策,根據時間安排分別為:(1)使用生命體征測量儀。(2)護士長每天檢查呼吸測量情況。(3)職能部門檢查呼吸測量情況。(4)住院患者穿病員服或指導患者穿袖口寬松的衣服。以上對策均按PDCA循環開展活動。

1.2.6.1使用生命體征測量儀針對工作量大、護士無法正規數脈搏、患者體溫計不易夾緊,使用生命體征測量儀測量脈搏、體溫、血壓,具體實施由專業護士遵醫囑,正確使用生命體征測量儀為患者測量脈搏、體溫、血壓,并掌握生命體征測量儀使用的要求及注意事項,大大縮短了檢測時間,同時也保證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

1.2.6.2護士長每天檢查呼吸測量情況針對護士認為患者無呼吸不暢的癥狀可不數呼吸,具體由護士長對護士進行跟班檢查,以督促護士按規范測量患者呼吸,質控部不定時對護士長進行督查,以督促護士長切實落實對護士呼吸測量情況的督查。

1.2.6.3職能部門檢查呼吸測量情況針對護士認為患者無呼吸不暢的癥狀可不數呼吸,具體由職能部門定時到臨床現場追蹤護士測量患者呼吸情況,詢問患者夜班護士測量患者呼吸情況。

1.2.6.4住院患者穿病員服或指導患者穿袖口寬松的衣服針對測血壓時袖口太緊使衣袖不能上卷到規范的位置,具體實施由護士對新入院患者進行講解檢測血壓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等知識宣教指導,要求患者入院后穿病員服或穿袖口寬松的衣服,以便暴露患者測量血壓的部位,確保測量值的準確性。

1.2.7評價方法統計并比較實施精益品管圈活動前(2014年2月20~26日,在7個臨床護理單元檢查)后(2014年6月9~15日,在與活動前相同的7個臨床護理單元查檢)病區測量生命體征不準確性次數。無形成果由每位圈員對QCC工具、團隊精神、解決問題能力、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自信心等進行評價,每項分值1~5分,計算出平均分。

2 結  果

2.1數據統計精益品管圈本次主題活動改善前后發生缺陷數據統計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改善前后發生缺陷數據統計分析結果±s)

2.2目標達成率從2014年1月1日至7月31日,病區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通過精益品管圈活動實施后,在臨床科室查檢評價,統計數據顯示改善前后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顯著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P<0.05)。目標達成率=(20.6-85.6)/(29.9-85.6)×100%=116.7%。進步率=(85.6-20.6)/85.6×100%=75.93%,均達到預期目標。效果改善見圖7。

圖7  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效果改善柱狀圖

2.3圈員對本次精益QCC活動的評價圈員在解決問題、責任心、溝通協調能力、自信心、團結凝聚力、積極性、品管手法及和諧度8個方面均有明顯提高。見表2。

表2  圈員對本次精益QCC活動的評價(分)

↑:正向;↓:負向。

3 討  論

3.1精益品管圈活動推進本院醫療護理質量持續改善品管圈是以PDCA循環法作為持續性質量改進的活動,針對臨床問題采用分析原因,擬定對策的方法,更具有針對性和合理性[2]。護理服務質量高,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命質量,相反低劣的護理服務質量會降低患者的生命質量[3]。本院質控部牽頭于2014年1月成立精益品管圈,首先組織圈員學習精益和品管圈知識及方法,和臨床一線工作人員一起,應用精益思想及品管圈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原因、擬定相應對策、形成標準,達到優化護理流程及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的目的。

3.2精益品管圈活動提升了護理品質通過這次精益QCC 活動,形成及規范了“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的標準作業書。包括(1)將各級管理人員對護士測量患者生命體征的準確性納入標準化質量管理,以糾正護士錯誤認知及行為,提升患者生命體征測量的準確性。(2)使用生命體征測量儀測量體溫、脈搏、血壓或血氧飽和度,快速、簡單、準確,測量時間短,節省護士的時間,提高測量的準確性及護士工作效率,可在臨床推廣運用。(3)將所有住院病員住院期間穿合適的病員服納入標準化作業,充分體現了患者至上,避免患者測血壓時衣服穿太多和袖口太緊影響血壓值,也避免患者測血壓時脫衣服的麻煩,保證所測血壓的正確性和患者的舒適性,提高了護理質量和護理效率。

3.3精益品管圈活動提高了護士素質和團隊協作精神精益能夠在較長時期內加強醫院體制,降低成本和風險,同時保證促進發展和規模擴張[4]。精益同樣有益于消除各個孤立部門之間的隔閡,使得醫院不同科室之間能夠為患者的利益而更好地工作[4]。品管圈活動強調讓圈員自發地參與,使自己享受更高的自主權、參與權、管理權[5]。護理管理延伸至臨床一線護士,成為全員參與、全員監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一種持續改進質量的活動[6]。圈活動能有效地挖掘護理人員的管理潛能,有利于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全面、優質的服務[7]。通過精益品管圈活動,圈員學到了頭腦風暴法選定主題、繪制柏拉圖把握現況、用魚骨圖分析原因等一系列品管方法,學會了應用精益的思想發現臨床工作中的問題,科學地分析問題,抓住主要問題,提高了質量管理能力,護士責任感得到進一步強化;圈員一起參與質量改進,加強了職能科室、臨床科室及護患之間的溝通、協作能力,既融洽了同事間的關系,又提升了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每一個圈員充分發揮了個人的聰明才智,提高了圈員的品質意識、問題意識及改善意識,增加了員工的向心力及成就感、提升了圈員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同時也體現了醫院質量持續改進是圍繞患者至上為目的而開展的,讓患者滿意。

3.4精益品管圈活動推動本院品管圈活動全面開展品管圈的推行讓護士從被動工作者轉變成實施管理的主動參與者。品管圈不同于傳統的通過護理行政管理手段推動的自上而下的持續質量改進,也不同于單純基于質量績效考核牽引的質量提升,它是立足于平時工作的小改進,是由點及面、由下而上、由局部到整體的質量管理活動,其核心特點是“自發組織”。通過“提高護士測量生命體征準確性”主題活動,使全院工作人員知曉品管圈知識,認識品管圈活動能有效推進醫療質量持續改進,從而推動品管圈活動在醫院全面開展,使醫院醫療護理質量不斷改善提高。2014年本院行政、醫療、醫技、護理等部門,總計申報了51個品管圈,年底有22個品管圈活動已成果展示,并進行評獎活動。

3.5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本次品管圈活動在本院屬于首次,在開展活動中還存不足之處,如初始階段圈員對“品管圈活動”知識認識不夠,工具應用不熟練,導致在解析階段重新進行了要因查找和真因驗證,延長了品管圈活動時間。在今后主題活動中,在解析階段,必須認真做到現實、現物、現場“三現原則”查找問題的要因或真因,這樣才能促進問題改善,醫療質量持續不斷改善提高。本次主題活動,促進本院上下對品管圈知識的學習和品管圈活動的重視,特意邀請知名專家到本院進行品管圈知識和“精益醫院”培訓講解,還派人員外出學習品管圈知識,使本院護士進一步對品管圈活動的認識和理解,提升了本院醫療護理質量管理水平。精益思想改進管理工作,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損耗、提高員工滿意度。

[1]李小寒,尚少梅,錢曉路,等.生命體征的評估與護理·基礎護理學[M].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46.

[2]金靜芬,陳水紅,邵林玲,等.品質管理圈活動在危重患者轉運中的應用[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2,28(1):57-59.

[3]楊英華.護理管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130.

[4]馬克.格雷班,張國萍,等.精益醫院[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6.

[5]楊麗,王衛瓊.參與管理模式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雜志,2004,4(4):44-45.

[6]許晨耘,符林秋,陳克妮,等.以點帶面全面推行醫院護理品管圈活動[J].護理學雜志,2013,28(13):5-6.

[7]孫明俠,孫婕.胃管固定方法介紹[J].齊魯護理雜,2009,15(5):32.

賀世春(1980-),副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護理質量管理工作?!?/p>

,E-mail:cheng07711@163.com。

10.3969/j.issn.1671-8348.2016.07.050

R47 [文獻標識碼]C

1671-8348(2016)07-1001-03

2015-09-08

2015-10-18)

猜你喜歡
圈員精益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進全科品管圈活動的開展
精益思想在海外工程項目中的應用
掌握核心技術 贏在精益制造
品管圈對增強CT檢查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中的應用效果
淺談品管圈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
品管圈活動在提高隱形矯治患者佩戴矯治器依從性中的應用
機加零件精益單元構建與應用
精益管理實踐之“360”精益管理模式
品管圈在質量文化構建中的應用
品管圈“轉”起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