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2016-10-09 08:43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教學目標課外閱讀閱讀教學

王亞萍

摘 要: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對小學生的成長與成才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長期以來閱讀教學一直處于邊緣化,對閱讀教學不夠重視,以教師的講解與分析代替了學生的閱讀與思考,讓學生失去了與文本與作者對話的機會,學生只是在機械地按照固定的模式進行字詞句段的分析。提高閱讀實效性,讓學生在閱讀中提高理解水平、寫作水平,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這是新課改下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目標。文章結合具體實踐對如何提高閱讀實效性展開論述。

關鍵詞: 閱讀教學 教學目標 良好氛圍 課外閱讀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對于小學生的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僅有利于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拓寬小學生的視野,還有利于增強小學生的語文語感,為作文寫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在實際教學中,由于一些小學語文教師以小學生的語文成績為主,教學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與考試相關的輔導上,對閱讀教學重視程度不夠,造成語文閱讀依托教材,沒有單獨的課堂教學體系。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師要清楚認識到語文教學的目標,遵循新課程的理念組織課堂教學,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效率。

一、閱讀教學注重效率,強化教學目標

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通常是語文教師提出問題,小學生回答問題,學生沒有主動權,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按照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實際水平進行教學,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閱讀教學效率,進而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如《盧溝橋烽火》,初讀時語文教師要給小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讓小學生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從而在整體上感知文章的中心思想。初讀對于閱讀教學的作用很大,如果直接進入講解或者直奔考題,可能就會造成小學生對語文閱讀感到厭煩。我讓小學生帶著問題細讀課文,找到盧溝橋事變發生的經過,感悟盧溝橋的重要戰略地位,提高社會責任感和愛國之情,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的原因。在分段講解時我讓小學生齊讀課文,梳理行文脈絡,激發學習興趣,使小學生樂于閱讀。

二、巧妙運用提問藝術,誘發閱讀動機

小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這正是推動學生主動而積極地展開閱讀的內在動力。教師要重視閱讀前的學生心理與情感的激發與培養,善于運用提問藝術,通過一系列富有探索性與趣味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以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動機,確立學生的閱讀主體地位,讓學生主動地投入到閱讀活動中。在設計問題時不僅要考慮到文本,要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基礎知識與理解水平,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只有考慮到這兩點,才能設計出貼近學生、貼近文本的問題,才能以問題誘發學生的閱讀動機,讓學生帶著問題展開主體閱讀與探究性閱讀,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與文本進行直接對話,才能加深學生對于文本的全方位理解。

三、閱讀過程享受美感,提高學生素養

許多語文閱讀材料都非常優美,不僅具有學習價值,還具有欣賞價值,因此,語文教師要教會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文章蘊含的美感,調動小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給予小學生充足的閱讀時間,耐心地啟發和引導,真正發揮小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推動整個課堂教學的進程。比如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小學生播放泉眼流水、樹影倒映水面、晴天和風、荷葉露角,蜻蜓點水的圖片,讓小學生欣賞自然景色。然后我提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剛才看到的圖片好嗎?好在哪里?不好是為什么?在渲染了美妙的閱讀情境以后,我讓小學生跟隨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古詩,進一步了解古詩中蘊含的美感。詩人觸物起興,用敏捷靈巧的手法,描繪充滿情趣的特定場景,把大自然中的極平常的細小事物寫得相親相依,和諧一體,風趣詼諧,通俗明快。

四、技術助力閱讀教學,營造良好的氛圍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得到了新的發展機遇。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簡化閱讀難度,制作高效的電子課件,培養小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積累寫作素材;可以利用音響設備給小學生播放閱讀音頻,幫助小學生糾正讀音和語速,鍛煉小學生的口語能力和聽力能力;可以利用網絡給小學生下載豐富的閱讀材料,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創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比如閱讀蘇教版《蒲公英》一課時,我制作了PPT課件,首先給小學生展示蒲公英的圖片和蒲公英隨風飛舞的動畫,讓小學生真實感受和認識蒲公英,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然后將課文分段寫在大屏幕上,讓小學生按照大屏幕上出現的課文內容進行自由閱讀,在小學生閱讀以后提出思考問題:假如你是太陽公公,你會怎樣卻說那兩顆落在沙漠和湖泊里的種子。

五、閱讀提倡拓展訓練,開闊學生視野

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的初級階段,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對小學生進行拓展延伸訓練,不斷開闊他們的視野,為小學生深入學習奠定基礎。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小學生進行閱讀訓練,提高他們的閱讀水平和閱讀教學的實效性,給小學生提供成長的空間。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激發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語感,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發展個性,豐富精神世界。因此,語文教師要立足當下,放眼未來,找準閱讀教學時機,多進行嘗試和摸索。比如教學《夢圓飛天》時,為使小學生更好地體會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時激動人心的場面,理解夢圓飛天對中國人的重大意義,我給小學生播放了當時的視頻資料,然后為小學生播放近幾年來神州系列飛船的視頻資料,讓小學生形成濃郁的愛國情感。這樣的閱讀以文本為中心,實現了多種閱讀材料的優化與整合,更帶給了學生不一樣的感受與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閱讀動機,更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見聞,還可以深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實現學生閱讀水平、理解水平、寫作水平等的全面提升。

總之,要實現高效閱讀教學,就必須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歡快而自由的氛圍中展開主動閱讀,在拓展訓練中得到全面提升。為此我們要加強實踐與探索,摸索出一條行為有效的閱讀教學途徑,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麗慧.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讀與寫,2015(6).

[2]毛敏敏.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效性提高.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21).

猜你喜歡
教學目標課外閱讀閱讀教學
課外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
做好課外閱讀指導之我見
談閱讀教學中的快樂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實踐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思考
讓閱讀像呼吸一樣自然——課外閱讀探究心得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如何進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閱讀教學中的“追問”略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