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國際合作辦學交流現狀與問題

2016-10-09 10:01
考試周刊 2016年76期
關鍵詞:東南亞問題

張媛媛++++朱耀順

摘 要: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云南高等教育就開始陸續與東南亞國家進行交流、合作,經過多年發展,現在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云南面向東南亞地區的高等教育有了新的情況和問題,如何審時度勢地看待現狀與問題成為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地區前進的關鍵。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希望為云南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提供一些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云南高等教育 東南亞 交流現狀 問題

坐落在中國西南邊陲的云南省,有著長達4060公里總長度的邊境線,與泰國、老撾、緬甸接壤,自古以來,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云南與這些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往來頻繁。自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以來,在以經濟為發展龍頭的帶動下,云南已經成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前沿和樞紐,并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云南的地理位置來看,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進行合作辦學既有著地理上的優勢,又有著資源上的互補。云南毗鄰越南、緬甸、老撾三個東南亞國家,同時與十一個東南亞國家接近,在國境線兩側15個名族與境外相同民族共同生活,26個邊境市、縣成為東南亞與云南交流的前沿陣地,云南自然而然成為東盟自由貿易區和瀾滄江及湄公河次區域的必經之地。一方面,云南優于緬甸、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社會狀況、高等教育水平,使其有利于云南輸出文化,另一方面,云南豐富的資源優勢讓云南高等教育研究中有很多學科尤其是自然學科,如農、林、漁業等專業能夠完全填補這些國家的人才缺失。云南與周邊國家多民族融合聚居的情況,使得無論是云南的高等教育還是周圍鄰國的高等教育都需要面對同樣一個問題,即開展少數民族的高等教育,這一相似的情況使得云南與周邊東南亞國家有著相似的教育基礎。

一、國際合作辦學的背景與界定

目前“國際合作辦學”的概念比較寬泛,它主要由兩種辦學模式構成。首先是中外合作辦學,這是“國際合作辦學”的主要模式?!爸型夂献鬓k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目前所稱的中外合作辦學一般是指國家鼓勵的在高等教育、職業教育領域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目前中外合作辦學采用“2+2”,“3+1”,“4+0”模式,即學生通過在國內完成一定的學業,在國外按照要求完成一定的學業,同時獲得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的學位,有時也采用由外放教師定期來中國給學生授課,完成一定的學業獲取學位。其次是跨境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其表現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外國教會機構在中國獨立辦學、中國在境外辦學、中外大學聯合辦學??缇掣叩冉逃k學模式辦學形式比較靈活,辦學限制相對較小,目前國內很多高校都采用這種辦學模式。

二、云南與東南亞、南亞高等教育合作現狀

云南面向東南亞的國際合作辦學交流近年來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根據數據統計,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來滇留學生總人數除2010年微弱下降外,均較前一年有所增加,分別為7000人、7442人、6776人、8069人。其中GMS五國留學生人數分別占來滇的東南亞國家留學生總人數的70.8%、60.47%、57.04%、56.75%。在此背景下,對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國際合作辦學交流的現狀與問題進行深度剖析,對進一步推進云南與周邊國家的國際教育合作,擴大云對外教育水平都有著重要意義。

(一)云南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概況

從2002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啟動以來,對于高等教育領域的合作就一直在向前推進,2002年簽署的《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將人力資源開發作為五個優先領域加強合作;2004年簽署的《落實中國-東盟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宣言的行動計劃》,教育合作又被提到戰略發展的前列。2006年簽署的《中同-東盟紀念峰會聯合聲明》指出,要加強社會文化合作,鼓勵擴大雙方中等和高等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設立中國-東盟名譽獎學金、加強學術交流等教育方面的合作?!对颇鲜≈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經過5至10年的努力,建好“一園三平臺”,即國際教育家園、國際教育基礎建設平臺、國際教育人才培養平臺、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平臺。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云南省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地區的交流呈現越來越好的發展。

根據綜合指標評定,包括國民生產總值、人均GDP和高等教育入學率,東盟10國的高等學校分為三個層次,無論與發達高等教育國家如新加坡、中等發達高等教育國家如馬拉西亞還是欠發達高等教育國家如越南都有著廣泛的合作。在漢語教育方面,一方面是由云南的高等學校向外輸送漢語教師,在東南亞國家建立中國語言文化中心和孔子學院,2005年云南師范大學成為首批到海外承辦孔子大學的16所大學之一。另一方面,云南省高校的留學生教育有了較大發展,云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云南財經大學等六所高校,不僅開展了留學生漢語系統教學課程,而且開展了外國留學生學歷教育,各種形式的出國留學和來滇留學人員不斷增加。

云南師范大學的東盟國際學院和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人力資源開發中心,云南民族大學的國際語言學院和東盟研究中心,云南大學的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這些教學研究機構的成立,都旨在著力培養面向東盟緊缺的國際經濟貿易和旅游管理人才,國際漢語教師,漢語國際推廣碩士等,在面向東南亞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探尋合作方式,以期實現多方位的合作,取得更多的交流成果。

以印度為例,印度擁有世界上第三大的高等教育系統,在校學生超過1000萬,學生的規模僅次于中國和美國,其高等教育體系在整個國家的教育體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尤其是印度的信息專業,印度有6所理工學院(IIT)被公認為可以與世界先進國家同類院校相媲美,因此無怪乎在美國硅谷的印度人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在如此重視高等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國家,其基礎教育卻十分貧乏,全國竟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是文盲。與印度的整個教育體系相比,云南的高等教育呈現出一個不斷壯大的發展過程,2002年至2006年,云南省高等院校(包括民辦高等院校)從31所增加到52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達到39.9萬人,四年間增加了4.05%個百分點。但云南高校的綜合實力與印度的高校相比較弱,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如印度的大學,與中國發達地區的高等大學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不斷加強經濟的發展和調整教育體制、結構,才能與一流地區的大學逐漸縮短差距。反觀云南的基礎教育,中國的基礎教育水平發展較高,即使是地處西南邊陲的云南,成人識字率遠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就印度與云南教育的優勢與劣勢對比,雙方在合作與交流的空間是巨大的。目前,云南大學成為中國特別是西南地區與印度開展國際合作的重要基地,通過與印度高校頻繁的文化交流,在高等教育方面的合作取得了實效,比如2010年開始云南大學開始協助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建設,還與泰戈爾大學、加爾各答大學簽署了合作協議,利用福特基金開展“中印知識與能力建設”的暑期項目,等等。

相較于與南亞的高等教育合作的頻率與程度,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的高等教育合作目前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首先,云南許多高校與東盟國家的高校已經開展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合作辦學,在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建立了13個漢語培訓中心和3個孔子學院,來云南學習漢語的東盟國家的留學生也占據了來云南留學所有國家的留學生總數一半以上。云南省高校與東盟10國進行高等教育合作辦學主要項目是非學歷成人教育,云南省各級院校,包括本科院校、高等職業學校、??圃盒?、民辦院校,大都與東盟國家高校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了高等教育合作辦學。

(二)云南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現狀

從目前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合作的主要形式來看,主要是分為以下幾種:1.來滇留學生教育,通過政府獎學金引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東南亞學生來云南各大高校留學深造;2.引進高等教育資源,包括學習資料、影像和音像材料、教材,除了物質資源外,各大高校還投入人力財力引進國外教師,所有一切都是為了提高教學和科研質量;3.以出國留學的方式,培養國際化人才,通過公派留學、地方項目等方式輸送中國教學到東南亞地區進行留學交流,以期培養熟悉熟悉東南亞區域交流和合作的人才;4.漢語工作的大力推廣,云南省多所高校均針對留學生設置了對外漢語教學的系統課程,其中云南大學還設置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5.中外機構合作辦學,開展國際項目合作,從人文到自然科學合作項目均有涉及,如云南農業大學成立中國-東盟教育培訓中心,昆明理工大學與老撾聯合培養MBA高層次人才等。合作辦學帶來的品牌化效應,給云南的高校和合作辦學的學校均帶來了機遇。

截至2015年4月15日,云南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如下:

從目前云南省各高校合作辦學項目來看,采取的辦學模式通常是2+2或者3+1的模式,即學生在云南的大學完成兩年的課程,通過雅思考試,達到合格的分數方可前往合作的國外大學進行深造,如果沒有達到合格的雅思分數,則在國內繼續完成剩下的課程,所取得的學位和學歷證書由國內的大學頒發。之所以暫時沒有與東南亞國家開展合作辦學,一方面是上述的合作辦學模式沒有在東南亞國家實際操作過,沒有成熟的辦學經驗,另一方面如果采用相互認可的高等教育的資格認證和跨國質量評估,就沒有教育體制的對等模式。

此外,從合作辦學的雙方學校的教育資源、教學條件、教學效果等多方面來看,目前云南高校與國外合作辦學的學校在以上各個方面均比云南的高校具有優勢,學生選擇合作辦學的專業,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去國外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從東南亞國家的整體教育情況來看,各個國家的高等教育發展參差不齊,其中既有發展比云南落后的柬埔寨、越南、緬甸、老撾等湄公河次區域所屬地區國家,又有躋身世界或者亞洲一流大學行列比云南等教育領先很多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雄厚的經濟實力讓新加坡這樣一個國家小、人口少的國家,其教育由于得到經濟的支持發展迅速。除了與云南高等教育相比處于兩個極端的國家外,在中間還有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國家,這些國家的高等教育都有著完善的教育體系,比如朱拉隆功大學、馬來亞大學、菲律賓大學和雅加達大學這些國立高等院校,憑借其悠久的歷時和國家相對發達的經濟,也能夠與云南的高等大學一較高下。此外,這些國家的民辦高等教育相對發達,私立高等院校的數目遠遠多過公立大學,相比之下,云南的民辦高等教育就不及這些國家。

三、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交流合作存在的問題

首先,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國際合作辦學交流創新不足。從國際合作辦學的大視野出發,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成功國際合作交流辦學要本著四個原則:合作辦學國際化、市場化、理性化、多元化,只有從這四個方面發展,每一個方面都齊頭并進,才有可能打造出具有品牌效應的合作辦學聲譽,也才能夠吸引更多的中國和東盟的學生。如果只是簡單地以某類數值的上升作為評判國際合作辦學的成功指標,比如云南高等教育與東南亞國家大學合作項目數量的增長,或者雙邊留學生相互往來的數值增長,就明顯帶有片面性。

從辦學國際化的角度來看,合作辦學成功與否最重要的評判標準是辦學質量的提高。從目前云南高等教育與東南亞國際合作辦學所取得的成績來看,一方面,云南的高等教育面向欠發達國家高等教育資源輸出單一,例如云南高等教育學科中有關自然科學的學科能夠為東南亞國家培養更多的人才,但東南亞國家具有優勢的金融、社科等學科云南高等教育與之合作的力度就遠遠不足。另一方面,云南高等教育與較發達的東南亞國際合作辦學由于自身經濟實力不足,致使在高等教育的整體建設上無法與之相比,在合作中呈現被動趨勢。

從辦學市場化的角度來看,目前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國家的合作辦學主要集中在與東南亞國家的大學進行合作,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辦學的市場除了高校之間的相互合作外還存在大量契機,比如校企合作,政府與學校合作等多種可能性,如何將合作辦學的觸角衍生到云南高等教育與東南亞區域國家的各個方面,使得教育面向市場自主選擇,無論是從國家培養層面,還是民間培養層面都要有所涉及,這樣將會給云南的高等教育帶來新的契機。

從辦學理性化的角度來看,無論是云南的高等教育還是東南亞國家的高等教育,都要對自身的教育資源有著清楚的認識,并且針對各自的特點設計不同時間段的規劃,包括短期的、中長期的和長期的,讓國際教育合作辦學項目以上升趨勢遞進發展,并且就各自教育體系的體制、學分、學歷認證等問題仔細商榷出適合雙方國際合作辦學的對等機制,完善合作模式。

從辦學多元化的角度看,云南高等教育需要在傳統優勢學科基礎上,針對東南亞高等教育市場,不間斷推出適合該區域的項目,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奠定對外合作辦學穩定、長期的合作基礎。在不斷鞏固、壯大傳統優勢項目的基礎上,調動云南各個大學的積極性和教育優勢,打造新的教育品牌項目。

其次,留學生教育取得的教學效果需要增強。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國家的合作辦學初衷是吸引更多的留學生來中國學習,將優勢教育資源向外傳播。從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來云南接受高等教育的東南亞留學生數量在逐年增加,由于在留學生管理工作上的發展不足,留學生自身學習意識不強,留學結束后學習效果不佳。針對這種情況,一方面是用有效的獎勵措施,吸引更多的留學生,在擴大來云南進行高等教育深造留學生數量的基礎上,通過獎勵促進留學生的學習,強化留學生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要通過思想教育,轉變留學生的觀念,端正留學態度,將學習放在第一位,創造有利于跨文化交際的環境。

最后,培養適合東盟區域發展的人才。綜觀中國目前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大眾化、同質化成為共性,云南處于西南邊陲的地理位置,其教育水平在中國高校整體教育中處于比較靠后的位置,因此云南高等教育比起中國發達地區的高等教育,存在的問題更多,比如教育資源缺乏,其中要以缺乏海外精英人才最明顯,但不可否認,海外的精英教育專家對于國際交流合作辦學起到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在東南亞高等教育中成為合作交流辦學的主導力量,云南的高等教育要針對現有優勢辦出特色,更要考慮到辦學成效,從社會實用人才角度出發,針對東南亞國家的實際國情,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研究區域發展需要人才的缺口,培養適合既能滿足東南亞區域發展又具有國際化的復合型人才。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橋頭堡”戰略提出,云南從中國西南邊陲省份成為面向東盟國家的前沿陣地,云南高等教育在這一大的形式下要向著國際化辦學、面向南亞、東南亞等區域爭取更多合作交流辦學機會,這樣才能培養出適合經濟發展的人才。尤其是“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理念提出以后,要充分利用云南與周邊國家有利的地理位置,互助互利,共贏共榮,因此只有認識到目前云南高等教育面向東南亞合作辦學交流存在的現狀與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取得更大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

[2]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EB/OL]:http://news.163.com/10/0901/07.

[3]劉虹.“橋頭堡”戰略下云南高等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策略探討[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4,VOL16(3).

[4].董利民,楊永智,黃丹,劉巧琳.S國家“橋頭堡”戰略下云南高職院校與東南亞國家合作辦學現狀及對策[J].特別關注.

[5]郭華,郭云飄,余崇良.論云南與東盟國家高等教育的交流與合作[J].紅河學院學報,2006,VOL4(3).

[6]伊繼東,劉六生,馮用軍.面向東南亞國際人才一體化培養模式研究[J].教育科學,2009,VOL25(1).

[7]朱雅斌,李靜熙.云南農業大學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分析研究[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9,VOL3(1).

[8]丁世婷,樂莉,李小薇.云南省高校與東盟中外合作辦學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冶金教育,2009(4).

[9]江焓.云南與印度高等教育合作之基礎研究[J].西安社會科學,2011,VOL29(1).

[10]盧璇.云南高校中外合作辦學現狀、問題及建議[J].高校建設,2014.12.

云南農業大學社會科學中青年項目:

云南—東南亞高等教育國際合作機制研究2015SK10

通訊作者:朱耀順

猜你喜歡
東南亞問題
東南亞瑤族研究回顧
閩菜“太平肉燕”飄香東南亞
HARD CELL
避開“問題”銀行股
奇幻迷香 尋味東南亞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美俄聚焦東南亞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