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及應對措施分析

2016-10-17 20:50蘇曉琳
科技視界 2016年21期
關鍵詞:監管體系食品安全監管

蘇曉琳

【摘 要】食品安全關系到社會的穩定發展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是我國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食品行業鏈條比較復雜,關系到的利益主體較多,為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食品安全監管需要健全的管理體系、優秀的監管隊伍、先進的檢測手段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我國在這些方面面臨嚴峻的挑戰,導致食品安全監管存在較多的問題,威脅到社會的穩定以及人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文章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進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為促進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食品安全;監管;監管體系;利益主體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這是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亙古不變的道理,也是社會發展過程中所必須遵循的守則。在人們物質生活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食品安全監管成為人們共同關注的焦點。食品安全監管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到較多的利益主體,所以不僅需要食品安全監管一個部門的努力,還需要法律法規的不斷完善以及其他部門的通力配合,才能夠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水平。在食品安全監管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會面臨諸多的難題,需要采用適宜的應對措施逐漸的完善,切實保證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

1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面臨的挑戰

1.1 利益主體行為失控

在我國傳統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中包含三個利益主體,其一是以食品及其附屬品的生產、運輸和銷售企業為主的供給主體,其二是政府職能部門的行政監管體系,其三是以消費者和消費企業為主的消費主體。在食品安全監管流程中,三個利益主體都承擔著相應的監管責任,并且分擔監管成本。但是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往往是行政監管主體承擔的監管責任最大,分擔的監管成本最多,而供給主體會迫于行業的規范以及企業發展的壓力,承擔一部分監管責任和監管成本,而消費主體的監管責任和成本一般得不到顯性的體現。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各方面利益主體都希望以最少的監管成本獲取最大的利益,其中以供給主體最為明顯,所以會鉆法律的空子,添加劑使用不規范,標志說明不清晰等行為日漸增多,由此導致食品安全問題頻發。食品安全監管主體行為的失控,是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面臨的最大挑戰。

1.2 較長的食品供給鏈

食品從生產到銷售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中的流通環節較多,包括原料的供給、初加工、倉儲、運輸、生產、包裝、半成品倉儲、半成品運輸、包裝材料生產加工的一系列流程以及中間環節的添加劑等等,每個環節都會對食品安全監管產生一定的影響。在食品安全監管力量有限的情況下,較長的食品供給鏈增加了食品安全事件的發生幾率,由此為食品安全監管帶來挑戰。

1.3 參差不齊的食品生產現狀

我國的食品加工行業呈現粗放型、分散度高、技術含量低以及利潤空間小等特點,其中以中小企業居多,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下,由于食品加工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而導致的食品質量不合格現象較多,由此增加了食品安全監管的難度。而由于我國各地的民俗習慣不同,所以各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小吃在生產方式上還不規范,相關的行業標準不健全,由此為食品安全監管帶來了挑戰。

2 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應對措施

2.1 構建新的食品安全監管行政組織體系

食品安全監管關系到社會的穩定團結和人們的身體健康,政府的職能部門具有重要的責任,所以要在監管體制上進行改革,對于以往的分段管理存在的銜接問題進行妥善處理。將分散在各部門的職能和權利統一收回,建立一個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具有綜合性和專業性的特點,對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進行嚴密的監督管理,實現全過程的無縫管理,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監管效率。

2.2 完善新的食品安全監管法律體系

依據新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需要,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立法,重點要加強以下幾個環節:首先,要突出食品安全監管三大利益主體的職責與權限,賦予社會與消費主體監督權力,增強食品安全監管的透明度和公信度;其次,要注重食品安全監管前瞻性,協調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后向抑制和前向抑制的關系,實現食品供給的全過程監管;第三,要通過立法,強制實施食品生產的準入制度,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和召回制度,確保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質量安全。

2.3 加大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投入

食品安全監管體系的完善還需要從三個利益主體著手,首先應該加大政府職能部門行政主體的投入力度,承擔食品安全監管的重擔,分擔監管成本,切實發揮自身的優勢,做好本職工作。行政主體可以對社會資源進行優化利用,發揮科研部門、高校等單位的資源優勢,加強對食品安全監測的力度,從而可有效降低監管成本,并且提高食品安全監管的專業性、獨立性和客觀性。對食品供給主體進行規范化管理,明確食品安全監管的重要性,提高企業監管的自律性??梢酝ㄟ^行業協會對食品攻擊主體進行約束,從而提高食品供給主體的自律性,保障食品安全。加強對消費主體的宣傳工作,增強消費主體的維權意識,深刻認識到食品安全監管與自身健康的關聯性,能夠利用法律的手段維護自身的權益,從而積極的加入到食品安全監管的隊伍中。

2.4 建立行業誠信檔案,規范食品供給主體行為

國家要建立起從事食品生產、流通和質量檢測的企業、單位和個人誠信檔案,詳細記錄食品供給主體、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行為信息;劃分食品供給主體、第三方檢測機構等主體的信用等級,將信用等級通過一定渠道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同時與政策扶持和銀行信貸等掛鉤,配合實行食品生產準入制度,增加對食品供給主體、第三方檢測機構等行為的約束,杜絕有不良行為記錄的企業和個人繼續從事食品生產、流通和銷售,從源頭確保食品質量安全。

3 結語

食品安全是關系到我國國計民生的大事,與人們的身體健康息息相關,所以要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力度。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涉及到諸多的利益主體,并且從食品的生產加工、流通到銷售其中涵蓋較多的環節,為監管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為了提高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效率,應該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分工,確保監管全程的統一性和集中性。加強對食品生產加工和流通市場的規范化管理,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有利的條件。加大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的投入力度,強化食品行業自律性,從而為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水平的提升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蔣慧.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的癥結和出路[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1-11-10.

[2]周應恒,宋玉蘭,嚴斌劍.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激勵相容機制設計[J].商業研究,2013-01-10.

[3]尹紅強,廖天虎.論做實食品安全行政問責制——以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及職能轉變為切入點[J].食品科學,2013-07-15.

[責任編輯:田吉捷]

猜你喜歡
監管體系食品安全監管
市場經濟下食品安全對經濟發展的意義
監管
監管和扶持并行
放開價格后的監管
實施“十個結合”有效監管網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