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結構分析

2016-10-18 03:46申懷飛田慶久林英豪鄧佳齊
許昌學院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交通網絡空間結構旅游業

申懷飛, 田慶久, 林英豪, 鄧佳齊

(1.南京大學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 南京210023; 2. 許昌學院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3. 南京大學 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 江蘇 南京210023; 4.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210023)

?

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結構分析

申懷飛1,2,3,4, 田慶久1,3,4, 林英豪3,4, 鄧佳齊2

(1.南京大學 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江蘇 南京210023; 2. 許昌學院 城鄉規劃與園林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3. 南京大學 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 江蘇 南京210023; 4.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 江蘇 南京210023)

以河南省旅游景區為研究對象,借助GIS等相關技術和區位熵等指數探討了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特征進行了分析,研究結果表明:(1)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不均衡,市域空間分布差異較大,全省半數以上的旅游景區集中在鄭州、洛陽、南陽;旅游景區呈現階梯分布,旅游資源類型較為齊全;(2)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差異較大,豫西、豫東和豫南的區位熵值較高,且分布均衡程度相當;豫北與豫東地區的旅游景區開發程度及旅游業發展水平則存在一定差距;(3)河南省旅游景區與其歸屬地中心城市的距離分布呈現顯著的距離衰減,不同等級旅游景區均的距離衰減趨勢顯著,但差異較小,而不同類型間旅游景區的距離衰減趨勢差異明顯;(4)河南省旅游交通網絡屬于環網型,旅游交通網絡連通性及網絡回路較差,交通路線密度較小,旅游交通網絡通達性水平較低,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交通網絡,各景區之間部分區域間的交通線路亟待完善.河南省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對旅游交通網絡進行完善,促進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旅游景區;空間結構;GIS;河南省

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業當今社會發展非常迅速[1],旅游業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并作為新的城市功能逐漸突顯,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已成為各國的共同目標[2].旅游空間結構主要由旅游景點空間結構組成,但目前還沒有一個被普遍認可的概念.國內外學者對旅游空間結構的概念進行了多方位的探討.Douglas Pearce認為旅游經濟空間物體是旅游空間結構形成的載體[3];卞顯紅則認為旅游空間結構是旅游經濟之間相互作用結果[4].旅游景區空間結構是旅游景區在空間上相互作用的表現形式.從國外有關空間結構理論的研究過程來看,區位論發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空間結構理論,該理論是在區位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5],德國學者A.Schluter在1906年提出的空間結構理論幾乎研究了所有社會經濟客體而不僅僅只是研究要素的空間分布規律,因此又被稱為“總體區位理論”.此后,廖什和克里斯泰勒等人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市場區位論和中心地理論.日本學者除野信道其著作中對旅游空間結構也進行了專題論述[6].Gormsen和Miossec從空間動力學和空間結構兩個方面研究了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歷程[7]. Britton和Lundgren研究出了有關核心一邊緣理論(core-periphery mode)的模型[8].史密斯總結了各種描述空間結構的數學方法和地域空間結構方法,前蘇聯的地理學家則建立了由地域休憩系統描述旅游空間結構的全新模式.

國內學者對旅游空間結構研究主要源于對經典區劃的研究[9].諸如張亞林對旅游地域系統以及構成的研究[10].黃婧對寧夏地區旅游地區的研究[11],李永文對中國旅游景區分異規律的研究[12].目前有關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研究較少,對某一區域旅游景區之間的空間特征進行分析能夠全面的了解該地區的旅游景區的空間結構[13],能夠為政府、旅游規劃人員、旅游管理部門從整體上把握區域概況提供方變,同時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河南省多樣化的旅游資源使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14].但區域旅游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河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水平仍需不斷提高.旅游空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旅游活動之間的關系[15].但旅游空間結構缺少理論指導,其研究理論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本文將對不同級別,不同類別的旅游景區的進行空間分布類型、空間分布特征等方面開展研究,旨在為河南省旅游資源的合理布局及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依據,從而推動河南省旅游業多方面快速發展.

1 研究數據及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研究區地處中國中西部和沿海的結合部,東與安徽、山東毗鄰,南接湖北,西部與陜西為鄰、北靠河北,界于110°21′E~116°39′E,和31°23′N~36°22′N之間,省域面積1.67×105km2.地勢西高東低,東中部為華北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盆地和平原約占河南省總面積的55.7%,山地和丘陵約占44.3%.境內河流有1 500多條,跨越黃河、海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屬于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3~15 ℃,年平均降水量為600~1 200 mm.研究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山河秀麗,旅游資源豐富、種類齊全、數量大,而且擁有許多高級別景區[16].據不完成統計截止2014年4月,河南省已有162個國家批準的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其中13個5A級景區,62個4A級景區,71個3A級景區,16個2A級景區,228個A級以下景區.1.2數據來源及處理

通過地圖數字化得到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圖(圖1),選取河南省基礎地理數據和社會經濟統計年鑒為輔助數據,采用ArcGIS10.0和Excel作為數據分析平臺.

1.3研究方法

總體來看,華茲華斯的主體目光在向被凝視者訴諸軟暴力的同時,被凝視者的吟唱行為又肢解著凝視者的權力話語,這助推了文本中視聽對抗的張力,同時也表征出詩人在殖民者與受殖者的情感歸屬上的猶豫。

本文運用區位熵、α指數、β指數、γ指數對河南省旅游景區的整體狀況進行定量分析,可以得出其分布狀況,所選研究指標及含義見下表(表1).

表1 研究指標及含義

續表1 研究指標及含義

注:式中,Mi為對應區域包含的市縣數,mi為區域中任意一高級別景區的個數,n為區域數,L是指景區之間連線的數目,J為表示交通網中頂點的數量,G是子圖數目(若景區是連通的G=1,反之等于連通塊的個數,本文假設各景區之間都是連通的,即G=1)[17].

2 結果分析

2.1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特征

2.1.1總體特征

為了更加清晰直觀的反映河南省旅游景區在各地市的空間分布情況,利用ArcGIS10.0軟件將河南省390個旅游景區進行定位并數字化,得到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圖(見圖1),并分別統計各個地市的景區分布情況(見表2).

表2 河南省旅游景區統計表

河南省390個旅游景區廣泛分布于18個地市,但空間分布不均衡.由圖1和表2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景區主要分布在鄭州、洛陽、南陽和信陽,占全河南省旅游景區數量的50.52%,景區擁有量分別占河南省景區總數的17.95%、14.62%、11.03%、6.92%,其余地市旅游景區數量之和未達到總數量的一半,說明了在全省范圍內四市旅游業發展水平相對較高.從A級旅游景區分布來看,同樣主要分布在鄭州、洛陽、南陽和信陽,其中鄭州市和洛陽市均有A級以上景區22個,南陽市有A級以上景區20個,相對鄭州、洛陽、南陽三個城市,河南省其它城市的旅游景點分布較少,均占總數的10%以下.從旅游景點質量上來看,焦作和開封雖然數量不多,但5A級景區較多,旅游景點質量普遍較高,旅游業發展水平較好.總體上看,河南省旅游景區呈現階梯分布.

2.1.2資源類型特征

根據旅游景區相關評價標準,對河南省390個旅游景區進行分類.河南省旅游資源類型較為齊全,主要歸為自然山水景觀、歷史古跡景觀、休閑娛樂景觀、地質地貌景觀,生態旅游景觀和建筑與設施景觀等七類(見表2).其中自然山水景觀116個,歷史古跡景觀138個,休閑娛樂景觀30個,建筑與設施景觀36個,生態旅游景觀31個,地質地貌景觀14個,紅色旅游景觀25個.從數量上看,歷史古跡類數量最多為138個,占景區總數的35.38%,這主要得益于河南省悠久的歷史,在元代以前,河南就是中國歷史的核心區域,先后有300多位帝王,20多個朝代在這里建都,因此保留下來了許多文物古跡;同時河南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干燥多風,夏季炎熱雨大,秋季天氣晴朗,冬季寒冷雨雪少.有利的氣候條件孕育了許多高質量的自然山水景觀,河南省擁有自然山水類旅游景區116個,占全部旅游景區的29.74%,僅次于歷史古跡類景觀;其余類型景區數依次為:建筑與設施類景區(36個)、休閑娛樂類景區(30個)、生態旅游類景區(31個)、紅色旅游類景區(25個)、地質地貌類景區(14個).總的來看河南省旅游業的發展是以歷史古跡和自然山水類景區為主,休閑娛樂、建筑與設施、生態旅游、地質地貌、紅色旅游類旅游景區為輔.

2.2旅游景區空間分異特征

按照河南省地理上的差異,將其劃分為豫東、豫西、豫南、豫北、豫中5個區域(見圖1),利用ArcGIS10.0空間分析工具并借助區位熵指數,對河南省5個區域的分布狀況進行分析.根據表1中區位熵的計算公式,計算得出河南省5個區域的區位熵(見表3).豫西地區旅游景區的區位熵最高,值為1.81,說明豫西地區相比其它四個區域景區數量最多且發展水平較高.豫東的區位熵1.58和豫南的區位熵1.42與豫西相差較小,豫西、豫中、豫南三個區域的旅游景區分布均衡程度相當,這反映了三區域旅游業發展水平相當.豫北6市縣,有78個旅游景區,占河南省旅游景區總數的20%,區位熵相當于豫南地區的一半左右;豫東6市縣,有44個旅游景區,占河南省旅游景區總數的11.28%,區位熵相當于豫南地區的三分之一,說明豫北豫東地區的旅游景區開發程度及旅游業發展水平與豫西、豫中和豫南地區還尚存差距,這也表明了該區與豫西、豫中和豫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表3 河南省區域旅游景區分布區位熵

2.2.2市際空間分異

按照18個地級市的行政區劃進行歸屬,分析河南省旅游景區在市際之間分布差異(表2).從表2可以看出:(1)鄭州、洛陽、南陽、信陽四個地市所擁有的旅游景區總數為197個,占到全省總數的50.52%;加上三門峽、平頂山、開封、安陽等市,旅游景區數達到了279個,占總數的71.55%,河南省旅游景區在空間上呈顯著的聚集分布的類型,各地級市間的分布極為不平衡.(2)以地市擁有景區數占全省總數的比重,可將河南省18個地市旅游景區數分為四個階梯,鄭州,洛陽、南陽處于第一階梯,三市所擁有的旅游景區數為170個,占全區總數的43.60%,其中鄭州市擁有70個旅游景區,為河南省之最,洛陽和南陽分別擁有57和43個旅游景區;信陽、三門峽、平頂山、開封處于第二階梯,共有景區91個,占全河南省旅游景區總數的23.33%,各擁有旅游景區超過20個;安陽、新鄉、焦作、商丘、許昌、濮陽、鶴壁、周口處于第三階梯,分別擁有旅游景區10~18個,擁有旅游景區107個,占全區總數的27.43%;駐馬店、漯河則處于第四階梯,其旅游景區擁有量都少于10個.(3)從旅游景區的市際分布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景區主要集中在鄭州、洛陽、南陽等地市,而焦作、商丘、許昌、濮陽、鶴壁、周口、駐馬店、濟源、漯河等地旅游景區較為缺乏,這主要是由于各地市間的旅游資源、經濟發展水平、旅游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等存在差異.

2.2.3空間距離分異

利用ArcGIS10.0空間分析工具,對河南省390個旅游景區按照不同等級和不同類型分別計算其與歸屬地中心城市市區的距離 (見表4和圖2),探討不同等級和類型旅游景區距離歸屬地中心城市空間距離的分布規律.

由表4和圖2可知,河南省所有旅游景區分布在距市中心180 km范圍內,旅游景區分布的距離衰減效應明顯:即隨著距離的增加,景區分布數量總體呈現減少趨勢.具體來說,有95個旅游景區分布在距市中心10 km內,占總數的24.36%;在距市中心 20~30 km和30~40 km的范圍,旅游景區數分別為45和41個,占總數的11.54%和10.51%;在距中心城市30 km范圍內分布著118個景區,占河南省景區總數的46.41%,呈現明顯的集聚現象.在140~170 km范圍內則沒有景區分布.

表2 河南省旅游景區統計表

由表4和圖2可知,A級以上和A級以下景區空間分布的距離衰減趨勢差異較小,二者旅游景區主要集中分布在距離市中心10~40 km范圍內,均占到總數50%左右.總的來說,不同等級的A級以上旅游景區距離市中心的空間分布呈相似的變化趨勢,但也存在差異,具體來說,4A級和2A級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的距離衰減較為顯著,二者在40 km的距離范圍內,分布著56%左右的景區數量.

不同類型旅游景區的空間分布規律與其景區類型性質密切相關,相對于不同等級景區間的趨勢差異,不同各類型旅游景區的空間分布差異較為明顯.生態旅游類旅游景區隨距離市中心的空間距離分布呈現最為顯著的距離衰減,該類景區全部集中分布在距市中心80 km范圍內,在20 km范圍內則集中了超過50%的該類旅游景區;休閑娛樂類和建筑設施類旅游景區,全部集中在距市中心110 km、130 km的范圍內.相對來說,歷史古跡類、紅色旅游類、自然山水類和地質地貌類旅游景區則相反,這四類景區在160 km的距離范圍內尚有分布.

圖2 河南省不同等級和類型景區距市中心空間距離分布洛倫茨曲線

2.3旅游景區網絡空間結構特征

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的優劣,取決于旅游景點節點間旅游交通網絡的完善與否,其對區域旅游流的空間組織功能具有直接的作用和影響[13].交通網絡是旅游景點之間的客流通道,其結構特征表征了旅游景點的空間結構特征.衡量交通網結構狀況的指標主要有連結度和通達度.一般情況下,密度大、連結度高、通達度好的交通網絡是完善的交通網絡[13].將河南省390個旅游景區抽象為點狀要素;鐵路、國道、省道、高速公路等抽象為線狀要素,繪制平面拓撲圖(見圖3),并用圖論理論中的有關拓撲指數對其結構進行定量分析.

由于河南省旅游景區數目眾多,所以當多個旅游景區位于同一行政區內,將其歸并為一個景區.將旅游景區作為節點,記作Vi;旅游交通線路可作為連接節點的連線(邊或弧),記作L;旅游網絡中子圖的數目,記作P.旅游景區空間連接度是體現旅游景區之間旅游交通網絡的發達程度,通常采用α指數、β指數和γ指數三個指標來測度.

圖3 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網絡拓撲圖

2.3.1旅游景區網絡回路性分析

旅游網絡回路性與客源地節點層次無關, 計算α指數時不區別節點層次.據網絡拓撲圖(圖3)可知,邊數L=133,節點數J=94,G=1,由公式(2)得到河南省旅游交通網絡的回路指數α=0.219,已有研究顯示長江三角洲4A級旅游區α指數值為0.337,被評價為“旅游網絡回路性較差”[18],與之相比,河南省網絡回路性則更差.說明河南省旅游景區之間交通回路較差,旅游交通水平較低.

2.3.2旅游景區網絡連接度分析

根據河南省旅游景區間網絡圖,節點間的連接數目L=133,節點數J=94,根據公式(3)計算得到β指數為1.145.1≤β指數≤3,這說明河南省旅游景區之間旅游交通網絡趨向環狀.根據相關研究成果,長江三角洲4A級旅游區β指數值為1.667[18],皖南旅游景區β=1.830[19],由此可見,河南省旅游景區之間的旅游交通網絡屬于環網型,但連接度屬中等以下水平,各景區之間交通路線密度較小,部分區域間的交通線路亟待完善.

2.3.3旅游景區網絡通達性分析

根據河南省旅游景區之間的網絡圖(圖3)和公式(4),計算得γ=0.481 2. γ指數值在0~1 之間.當γ=0 時,表明網絡內沒有連線,只存在點;當γ=1 時,表明網絡中每個節點都存在與其他點所有節點相連的連線. γ=0.4812表明了河南省旅游景區間連通性較差,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交通網絡,在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對旅游交通網絡進行完善,促進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3 結語

在對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現狀研究的基礎之上,從區域空間分布差異和市際空間分布差異兩個方面,對其空間分布差異進行了分析,并引入圖論中有關拓撲指數對旅游景區空間結構進行定量分析,主要結論如下:

(1)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不均衡,市域空間分布差異較大,全省半數以上的旅游景區集中在鄭州、洛陽、南陽三市.河南省旅游景區呈現階梯分布,鄭州,洛陽、南陽處于第一階梯,信陽、三門峽、平頂山、開封均處于第二階梯,安陽、新鄉、焦作、商丘、許昌、濮陽、鶴壁、周口處于第三階梯,而駐馬店、漯河都處于最后階梯.河南省旅游資源類型較為齊全,但旅游業的發展以歷史古跡和自然山水類景區為主,休閑娛樂、建筑與設施、生態旅游、地質地貌、紅色旅游類旅游景區為輔.

(2)河南省旅游景區空間分布差異較大,豫西、豫東和豫南的區位熵依次為1.81、1.58和1.42,旅游景區分布均衡程度相當,旅游業發展水平也相差不大;而豫北、豫東地區的旅游景區開發程度及旅游業發展水平與豫西、豫中、豫南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

(3)河南省旅游景區與其歸屬地中心城市的距離分布呈現顯著的距離衰減效應,不同等級的旅游景區也均呈現較為顯著的距離衰減趨勢,但差異較小,而不同類型間旅游景區的距離衰減趨勢差異明顯.

(4)河南省旅游交通網絡屬于環網型,旅游交通網絡連通性及網絡回路較差,交通路線密度較小,旅游交通水平較低,尚未形成較為完善的旅游交通網絡,各景區之間部分區域間的交通線路亟待完善.河南省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應不斷對旅游交通網絡進行完善,促進旅游業的全面發展.

[1]陳培漢.榆林市域旅游空間結構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2]夏明.安徽省旅游空間結構研究——基于旅游中心度與旅游經濟聯系的視角[J].經濟地理,2011,31(12):2 116-2 121. [3]Pearce, D. G., Tourism in Paris: studies at the microscale [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9, 26(1): 77-97.

[4]卞顯紅,沙潤.長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間結構形成的產業機理——基于旅游企業空間區位選擇視角[J].人文地理,2008(6):106-112.

[5]李麗群.金昌市域旅游空間結構優化研究[D].西安:西北師范大學,2007.

[6]陳野信道.觀光社會經濟學[M].東京:古今書院,1985.

[7]Gormsen, E., The spatio-temporal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attempt at a center-peripery model [J]. In La Consommation D’ espace Par le Tourism et sa preservation, Chet, Aix-en-Provence, 1981, 55:150-170.

[8]Briton,S.G.. The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tourism in neo-colonial economy: A Fiji case study [J]. Pacific Viewpoint, 1980, 21(2): 65-144.

[9]禹貢,胡麗芳.旅游景區景點營銷[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10]張亞林.旅游地域系統及其構成初探[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1989(2):39-43.

[11]黃婧,何彤慧.寧夏旅游線路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寧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22(3):337-339.

[12]李永文.中國旅游資源地域分異規律及其開發研究[J].旅游學刊,1995,10(2):45-48.

[13]徐洪瓊.廣西旅游景區空間結構分析[D].南寧:廣西師范學院,2013.

[14]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旅游發展總體規劃[S].2007.

[15]李楠.山東省旅游業的空間結構及其優化研究——以市場績效分析為中心[D].青島:青島大學,2010.

[16]申懷飛,鄭敬剛,唐風沛,等.河南省A級旅游景區空間分布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13,33(2):179-183.

[17]張春.中原經濟區高級別旅游景區空間結構研究[D].鄭州:鄭州大學, 2013.

[18]卞顯紅.長江三角洲國家AAAA級旅游區空間結構[J].經濟地理,2007,27(1):157-160.

[19]章錦河,趙勇.皖南旅游資源空間結構分析[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4,20(1):99-103.

責任編輯:衛世乾

Analysis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Henan Province

SHEN Huai-fei1, 2, 3, 4, TIAN Qing-jiu1, 3, 4, LIN Ying-hao3, 4, DENG Jia-qi2

(1.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SouthChinaSeaStudi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2.SchoolofUrban&RuralPlanningandLandscapeArchitecture,XuchangUniversity,Xuchang461000,China; 3.InternationalInstituteforEarthSystemScience,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4.SchoolofGeographicandOceanographicSciences,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23,China)

Taking tourist attraltions in Henan province as research objeot,thepaper analys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tourist attractions by means of som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s and GIS spatial analysis tools. The result shows that: (1)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Henan province is imbalanced with a significant spatial diversity. More than half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distributed in Zhenzhou, Luoyang and Nanyang regions. Meanwhile, there are all kinds of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which of them is step-by-step spatial structure.(2)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s great difference in Henan. The location entropy is higher in the east, west and south of Henan province, and the difference in these regions is not significant. But there is a gap in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level in the east and north Henan.(3)It shows a clear distance attenuation trend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heir affiliation central cities , but littl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ades of tourist attractions.The difference of distance attenuation trend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tourism scenic regions is obvious(4)The tourism traffic network belongs to ring type network in Henan province,whose spatial relation between tourist attractions is minor and connectivity is poor, yet not to have formed a relatively perfect transport network.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The transportation lines between various scenic area need to be perfect.In the process of tourism development Henan should improve the tourism traffic facilities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in Henan province .

tourist attractions; spatial structure; GIS; Henan province

2015-12-12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03-Y20A04-9001-15/16; 03-Y20A29-9003-15/17);許昌學院優秀青年骨干教師項目;許昌學院重點科研基金項目(2015107)

申懷飛(1979—),男,河南淅川人,講師,在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資源環境遙感.

田慶久(1964—),男,山東濟寧人,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高光譜遙感與遙感信息定量化.

1671-9824(2016)05-0135-07

F592.7

A

猜你喜歡
交通網絡空間結構旅游業
有向圖上高維時間序列模型及其在交通網絡中的應用
云南出臺20條措施,加快旅游業恢復
格絨追美小說敘事的空間結構
重慶武?。贺毨丝谝劳新糜螛I脫貧
國防交通網絡關鍵節點識別模型研究
對煙臺市旅游業發展的探析與思考
基于人工智能方法的交通網絡規劃發展
中國旅游業2017的風往哪吹?
城市群交通網絡層次分析研究
徐州安美固建筑空間結構有限公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