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高?!澳秸n”建設研究

2016-10-18 02:42李風燕孫建迎李義勇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9期
關鍵詞:慕課建設

李風燕+孫建迎+李義勇

摘 要:“慕課”是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最新形式,是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理想“載體”,這種全新的以“學”為本的教學模式正在改變著高等教育。在農業高校如何建設“慕課”是一個新問題,山東農業大學創建了國內第一個農業院?!澳秸n”平臺,本著立足于農業高校學科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和優勢,從建設定位、運行模式、建設方略三個方面探索研究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從而促進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朝著“大農業慕課”的方向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推動農業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

關鍵詞:“慕課”建設;農業高校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8-0016-04

一、引言

“慕課”,即:MOOC(Ma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簡稱,2010年在美國嶄露頭角,2012年呈現出飛快增長的趨勢,于是《紐約時報》稱2012年為“慕課元年”。 MOOC的興起和發展,給高等教育帶來了巨大變化,使人們對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產生了更多思考,它迅速成為高等教育領域的熱點,許多學者認為,“慕課”將引起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重大變革,可以說,“慕課”是教育信息化在高校的最新形式,是高校進行教學改革的理想“載體”,這種全新的以“學”為本的教學模式正在改變著我國高校。

“慕課”在農業高校的建設與應用必將促進農業高校的教學發展與教學變革,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以“教”為中心轉向以“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會極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大力推動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與理工高校相比,首先,農業高校的生源大多數來自農村,學生相對缺乏網絡知識與應用,而通過學習“慕課”,學生不僅能更好地學習專業知識,同時還能提高運用網絡的實踐技能;再者,農業高校的主要學科,如農學、園藝、生科類的許多課程內容通過傳統教學方式不能充分、生動地展示出來,且這些學科一般都需要大量的實驗,而農業高校的實驗經費也往往不充足,這些都使得有農林特色的課程通過“慕課”能更好地展示教學內容,使原本單調、抽象的內容變得豐富、直觀,學生可以在線與老師、同學討論與學習,且時間和地點是靈活的,將來還能實現虛擬環境下的模擬實驗,這樣就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趣味性和自由度,同時還能幫助教師克服教學中的許多困難(如教學經費不足、實驗環境不完善等等),這些都決定了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與應用將大大改善教學效果,展現全新的教學風貌。

“慕課”起源于并應用于理工高校,在農業高校如何建設“慕課”是一個新課題,我們主張以農業高校學科自身所具備的優勢和特點為根本,以我?!澳秸n”建設的實踐為例,嘗試從建設定位、運行模式、建設方略三個方面研究探索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從而促進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朝著“大農業慕課”的方向發展,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推動農業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

二、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定位

“慕課”起源于并應用于理工高校,在農業高校如何建設“慕課”是一個值得研究和實踐的新問題。高校在建設“慕課”之初首先應明確建設定位,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定位可借鑒并綜合國內外高校的“慕課”建設定位,選擇適合農業高校的實際情況并能突出農林特色的建設定位。

胡樹祥等人的考察研究報告指出,美、日高?!澳秸n”資源的建設定位共有六種:①學校實際教學資源的對外展示平臺;②學校優秀面授課堂的展示窗口(如美國的視頻公開課);③校內優秀教學資源的免費共享應用;④在一個MOOC平臺上共享多所大學的優質課程;⑤基于出版社教材的有償優質資源共享;⑥研究替代傳統課堂的網絡課程并提供學分教育。[1]

目前,國內高?!澳秸n”的建設才剛起步不久。2013年5月,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相繼加盟EdX和Coursera,并共享多門優質課程資源,北京大學已經共享11門課程,是中國高校里數量最多的。此外,上海30所高校陸續加入“上海高校課程中心”、東西部64個高校先后加入“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盟”,清華大學推出慕課平臺“學堂在線”,2014年秋季,山東農業大學的“神農在線”慕課平臺正式上線。我們可以把國內高校的“慕課”建設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加盟國際或國內知名的“慕課”在線聯盟平臺,這種情況相當于“在一個MOOC平臺上共享多所大學的優質課程”;另一種是高校自主研發“慕課”在線平臺,這種情況基本屬于“學校優秀面授課堂展示窗口”,如:清華大學的“學堂在線”、山東農業大學的“神農在線”等。

以山東農業大學“慕課”的建設實踐為例,“慕課”的建設定位目前基本屬于“學校優秀面授課堂展示窗口” ,實際上更接近于“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第一批“慕課”視頻課由幾位國家級名師主講,再由技術人員對課程視頻進行精心制作和發布,這樣的項目在執行時存在一定的風險與難度,例如:視頻課挑選的標準問題以及教師的教學表演水平等等。今后,隨著“慕課”的進一步發展,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定位或將成為學?!皟炐忝媸谡n堂展示窗口”、“實際教學資源的對外展示平臺”、“優秀教學資源的免費共享”與“能替代傳統課堂的網絡課程的學分教育”的綜合形式,并且同時能在一個“慕課”平臺上共享應用許多高校的優質課程資源,從而逐漸接近于真正的“MOOC”,用來滿足不同學習者(包括:在校學生和社會學生)的不同教育需求,盡可能降低實際操作的難度和風險,以確??沙掷m發展,爭取做到“立足校內,面向全國;農林特色,輻射發展;服務學生,服務三農”[2],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

三、農業高?!澳秸n”的運行模式

在明確建設定位的同時,還要確定其運行模式,農業高?!澳秸n”的運行模式可借鑒并綜合國內外高校的“慕課”運行模式,選擇適合農業高校的實際情況并能突出農林特色的運行模式。

目前國際上“慕課”資源建設基本可概括為四類運行模式:①學校部門運作模式;②非盈利組織模式(MIT OCW/edX);③風投商業公司模式(Coursera);④純商業公司模式(Pearson)。在全球高等教育領域,真正從學校的整體角度規劃設計“慕課”資源建設的高校不多,尤其像MIT那樣系統、全面地推動開放優質教育資源的更少,多數高校(如日本高校)只是學校里某個業務部門的一項工作,主要是為那些愿意公開課程資源的教師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和幫助。[3]

以我?!澳秸n”的運行實踐為例,“慕課”的運行模式基本是“學校部門運作模式”,就是由學校某個業務部門承擔的一項工作,為參與“慕課”教學的教師提供免費的技術支持與幫助,具體進行“慕課”視頻的錄制、編輯與制作、發布等工作。今后隨著“慕課”的進一步發展,農業高?!澳秸n”的運行或將向著非營利組織模式(如MIT OCW/edX)演變,本著“立足校內,面向全國;農林特色,輻射發展;服務學生,服務三農”[4]的思想,從“大農業”教育的整體角度出發規劃建設“慕課”,建設全面、統一的農業高校優質教育資源的開放平臺,從目前的初級建設階段向著更高層次的“大農業慕課”進步。值得關注的是,非營利的“慕課”平臺的長期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必須有經費方面的自給自足,因此從長遠來看,非營利的“慕課”平臺最終會逐漸朝著營利方向發展,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是很漫長的。

上面我們提到了“大農業慕課”,在這里,“大農業”是指涵蓋了種植業、養殖業且貫穿了一、二、三產業的現代化大農業,所謂“大農業慕課”就是相對于“大農業”來說的“慕課”,是指除了面向校內學生的需求,還要面向社會、面向“大農業”的需求,在為普通學生服務的同時,還要為“大農業”服務,這樣的“慕課”就是“大農業慕課”,其內容一定是有農林特色的,并能滿足現代化大農業的實際需求,同時還能傳承、保護、發展中國的農耕文化??梢灶A測,“大農業慕課”將是未來農業高?!澳秸n”運行與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四、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方略

1.以專業的人才隊伍和技術平臺為基礎

“人”是最重要的“生產力”,因此人才隊伍是關鍵因素,是“慕課”建設的首要部分,有了優秀的專業人才就為“慕課”的建設提供了第一“生產力”。人才隊伍應具體包括:從事“慕課”教學的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和專職管理人員。從事“慕課”教學的教師一般應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的教學表演水平,主講的“慕課”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從事“慕課”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專職管理人員為教師提供技術協助和管理服務,兩者相輔相成,是互相依賴的整體。

技術平臺具體包括軟件和硬件兩大方面,是“慕課”建設最基本的保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完備的專業技術平臺就能為“慕課”的建設提供有利的工具。我?!澳秸n”建設是2014年正式啟動的,目前“慕課”建設所需的軟、硬件都已初具規模,以后隨著“慕課”建設的發展需要還將進一步擴充與完善,從而為“慕課”建設提供強有利的支撐。

2.以“慕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為核心

“慕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是農業高?!澳秸n”建設的核心與根本,“慕課”資源的應用是“慕課”資源建設的最終目的,只有形成“以建促用,以用促建”的良性循環,才能使具有農林特色的教學資源在“慕課”建設的實踐中得到充分應用,才能發揮資源應有的價值,進而促進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確保農業高?!澳秸n”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推動農業高校教育信息化朝著現代化、國際化更進一步發展。

以我校為例,“慕課”資源的建設與應用具體包括三個方面:①開發制作有農林特色的課程資源;目前,已制作完成了農業生態學、果樹園藝學、植物生理學、數字電子技術等校內“慕課”課程,并向校內學生開放運行。②改造升級原有的精品課程資源;學校原有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雙語示范課程,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3門省級精品課程,3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這些原有的課程資源可以經過技術處理改造升級為“慕課”資源,實現精品課程大眾化,更好地發揮精品課程在“慕課”建設方面的輻射帶動作用。③引進其他高校的優質課程資源。目前,學校的“慕課”建設尚處在校內課程資源的建設階段,今后隨著“慕課”的進一步發展,可以大膽引進國內外農業高校的優質課程資源,充實和完善“神農在線”的“慕課”資源,使之逐漸朝著“大農業慕課”的方向發展。

3.以“慕課”的質量審核與學分認定為重點

“慕課”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應以質量審核與學分認定為重點。在“慕課”建設過程中,必須以質量為核心,正確對待質量與數量的關系,牢固樹立精品意識、質量意識、系統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意識,嚴格質量審核,確?!澳秸n”質量。同時,還要探索研究“慕課”的學分認定。教育部也已發文,指導和鼓勵部分高校創建高校內部或者高校之間具有考核標準的慕課學分認定和學習認證機制。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展開在線學習以及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相結合等多種方式的學分轉換和學分認定。[5]

我校在“慕課”建設過程中,秉持精品意識、質量意識、系統意識與可持續發展意識,嚴格把關課程建設的各個環節,重視課程的規劃設計、制作發布、共享應用與評估評價等環節,努力確保課程的高質量,從而共享優質的“慕課”資源。同時,積極進行“慕課”學分認定與學分轉換的探索與實踐工作,力求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積極學習“慕課”的熱情。

4.以傳承和發展我國的農耕文化為職責

高校具有傳承和發展文化的社會職責,與理工高校相比,農業高校是培養服務“三農”人才的高校,農耕文化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成為其校園文化的主體,因此,傳承和發展農耕文化是農業高校的重要職責。以漁樵耕讀為代表的農耕文化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農業生產與生活的實踐總結,是華夏兒女以不同形式延續下來并傳承至今的一種文化形態,它所蘊含的精華思想與文化品格都十分優秀,例如: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愛好和平、團結統一、獨立自主、自強不息、尊老愛幼、吃苦耐勞、勤儉節約、勤勞勇敢、艱苦奮斗、鄰里相幫等等文化傳統和價值理念,是值得傳承和發展的中國文化精華。[6]

互聯網的發展使得人類的文化傳播呈現出“多樣”與“趨同”的特點,某些強勢文化正在“同化”弱勢文化,而互聯網本身的特點為“文化入侵”提供了便利,致使文化安全問題成為各國關注的熱點,甚至成為國家安全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種情形下,農業高校以傳承、保護和發展農耕文化為重要職責,充分運用“慕課”這種高科技傳播途徑和先進手段,在網絡信息化時代傳承、保護和發展我國的農耕文化,這對于傳承、保護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精華、抵御文化入侵具有現時代的實際意義。

5.以相應的人事政策和知識產權為保障

相應的人事政策對于“慕課”的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促進和保障作用,高校應適應“慕課”建設與發展的實際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從事“慕課”工作的教師、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的工作熱情,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地投入“慕課”的教學、技術與管理工作。

保護知識產權對于“慕課”的建設也至關重要。美、日高校一般都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問題,而我國的高校往往偏重“慕課”的數量,普遍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在這方面存在一定的隱患。因此,高校應組織相關專家,研究分析國際上“慕課”知識產權保護的具體辦法,依據我國知識產權的有關法律法規,結合高?!澳秸n”的實際建設情況,建立適合我國高校的“慕課”資源知識產權保護機制,有效保障“慕課”建設者與相關各方的權益,保證其建設與應用的可持續性。

6.以發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為必要內容

有資料報道,美國和日本在“慕課”資源建設之初就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MIT的“慕課”一上網就向全球開放,同時還與其他國家的有關組織和高校發展合作,哈佛、耶魯大學的視頻公開課在許多國家開放;EdX和Coursera在面向全世界開放的同時,還邀請其他國家的高水平大學參與,如EdX和Coursera已邀請我國的清華、北大、復旦等高校參與。

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也應積極發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2014年秋季,我校研發的“神農在線”慕課平臺正式上線,這是國內農業高校中首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慕課”平臺。2015年4月10日,山東16所高校成立優質課程共享聯盟,我校是發起單位之一,聯盟的目標是:互助共享、合作共贏、共同提高。目前,“神農在線”已在校內開放運行了農業生態學、果樹園藝學、植物生理學、數字電子技術等“慕課”課程。今后,隨著“慕課”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邀請國內外高水平的農業高校參與,以充實和完善“慕課”資源,努力改進和提高“慕課”質量,建設“大農業慕課”,為國內外提供更好的具有農林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務,從而滿足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需要。

五、結語

國內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與發展才剛剛起步,我?!澳秸n”建設工作是2014年上半年正式啟動的,“慕課”建設所需的基本軟、硬件已初具規模,2014年秋季,我校研發的“神農在線”慕課平臺正式上線。這是國內農業高校中第一個自主開發建設的“慕課”平臺。以我校為例,農業高?!澳秸n”的建設與發展目前還存在一些明顯的問題:第一,專門用于“慕課”工作的軟、硬件技術設備還不夠完善,原有的精品課程資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應用;第二,專門從事“慕課”工作的教師、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都遠遠不夠,缺乏一支技術強、水平高的專業隊伍;第三,缺乏相應的理論研究與科學指導,缺乏相應的人事政策和激勵機制,也缺乏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這些都是“慕課”建設急需解決的實際問題。

國內農業高?!澳秸n”的發展將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慕課”在農業高校的應用與發展必將促進農業高校的教學發展,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帶著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從而真正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同時,“慕課”發展所產生的數據將是農業高校大數據的重要信息來源,“慕課”的發展必將推進大數據的發展,為大數據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反之,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又會作用于“慕課”的發展,二者相互促進、相互影響。

總之,建設農業高?!澳秸n”,首先要選擇適合農業高校的實際情況并能突出農林特色的建設定位和運行模式。同時要明確“以專業的人才隊伍和技術平臺為基礎;以‘慕課課程資源的建設與應用為核心;以‘慕課的質量審核與學分認定為重點;以傳承和發展我國的農耕文化為職責;以相應的人事政策和知識產權為保障;以發展國內外合作與交流為必要內容”的建設方略,努力建設“大農業慕課”,突出農林特色,發揮農業高校自身具有的優勢,為現代化大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價值的科技與信息服務,同時推動農業高校的教育信息化改革。

參考文獻:

[1][3]胡樹祥,石鵬建,鄭家茂.等. 美、日開放教育資源考察與啟示[J]. 中國大學教學,2012(12):12-17.

[2][4]孫永華. 明確思路 扎實推進MOOCs開發應用工作[N].山東農大報,2014-5-18(2).

[5]張大良. 高??勺灾魈剿髂秸n學分互認[N].中國教育報,2015-05-08(3).

[6]唐珂.中華農耕文化及其現實意義[J].前線,2012(2):72-76.

(編輯:郭桂真)

猜你喜歡
慕課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自媒體時代慕課對民辦院校高等化學教學的意義與影響
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在慕課發展過程中的價值與服務的自我創新研究
大學生對慕課的了解和利用
“慕課”教學的“八年之癢”
慕課環境下的學習者
努力建設統一戰線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